突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_第1页
突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_第2页
突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_第3页
突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_第4页
突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突发泥石流灾难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泥石流的形成(1)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2)泥石流的形成一般有以下3个条件:a、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b、丰富的松散物质;c、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2)泥石流的危害(1)泥石流与一般洪水的区分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最高可达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2)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泥石流常常突然爆发,来势凶狠,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并以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常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工程建设造成巨大危害。(3)泥石流的破坏方式主要有淤埋危害、冲垮危害、堵河阻水危害、弯道爬高、超高危害。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遵循“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备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依托政府、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地削减突发泥石流地质灾难造成的损失。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参见《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总体应急预案》3.2指挥机构及职责参见《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总体应急预案》4预防与预警4.1危急源监控1)加强汛期的防汛平安检查,制定防洪度汛措施,并与省、市地震、水文、气象等部门加强联系与沟通,做好灾难预报。2)项目部是突发泥石流地质灾难防治的主体责任单位,详细负责项目部险情监测的日常管理与监督检查,并准时反馈信息。3)采纳简易观测(日常巡回检查)和仪器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内容包括地形地貌监测、变形监测等。变形观测主要是对边坡在水平与垂向方向上变化速度与变化量方面的观测。4)项目部成立日常巡查小组,每月负责对施工区、生活区边坡进行巡察检查。检查小组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巡察检查结束后要作好记录。5)日常巡查重点观看斜坡坡脚四周湿地是否增多且范围扩大,坡脚四周土、石是否挤紧并消失大量膨胀裂缝,斜坡下部上拱、斜坡中部是否消失纵横裂缝,斜坡上部是否消失弧形裂缝有下沉现象,斜坡上缘是否土石零星下落。4.2预警行动1)预警分级(1)Ⅳ级:提示级,可能性小。消失暴雨,经初步分析认为有可能产生严峻后果。(2)Ⅲ级:留意级,可能性较大。持续暴雨或持续降雨,高边坡外观检查发觉有较明显裂缝或不匀称沉降,测值变化趋势呈持续增大。(3)Ⅱ级:预警级,可能性大。持续暴雨,大部分边坡有明显形成区域性泥石流的条件。(4)Ⅰ级:警报级,可能性很大。持续暴雨或特大暴雨,整体边坡变化明显快速,形成大面积泥石流条件,地裂缝进展快速,可能导致生产办公楼垮塌、员工伤亡。2)预警发布程序(1)发布Ⅳ-Ⅲ级泥石流地质灾难预报预警信息,经项目部平安部审查、平安总监签批后,由项目部发布,并报公司安监部备案。(2)发布Ⅱ-Ⅰ级泥石流地质灾难预报预警信息后,项目部平安部准时向项目经理报告,同时报告公司平安部。3)预警发布后的应对程序和措施(1)Ⅳ级预警发布后,项目部防汛值班人员到岗、到位,亲密监测地质灾难隐患点和雨情。隐患点有关状况至少24小时上报一次。(2)Ⅲ级预警发布后,项目部平安部主任、工程部主任和防汛值班人员到岗、到位,观测班值班人员亲密监测地质灾难隐患点和雨情。实施不间断监测,提示灾难易发地点四周的居民、厂矿、学校、企事业单位做好避险预备。隐患点有关状况至少12小时报上级主管单位一次,同时报当地政府防汛办。(3)Ⅱ级预警发布后,应急机构领导和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抢险队伍到岗、到位,做好预案启动预备,启动临时避让方案,暂停灾难易发地点四周的户外作业,转移危急地带工作人员和居民。隐患点有关状况至少6小时报公司应急办公室一次,同时报当地政府防汛办。(4)Ⅰ级预警发布后,紧急疏散灾难易发地点四周的员工和居民,封闭道路。各抢险队伍到隐患点四周平安区域待命,预备抢险。隐患点有关状况至少2小时报公司应急办公室一次,同时报当地政府防汛办。5信息报告程序1)报警系统及程序参见《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总体应急预案》,必要时可先行向外部救援机构寻求支援。2)现场报警方式报警主要实行移动电话、对讲机、口头等方式报警。当事人或知情人应首先向现场负责人报警,同时向周边人员呼喊,恳求支援;现场负责人接到报警必需组织人员开展施救工作。同时,向上一级报告。各班组、施工作业队、工区、项目部职能部门、项目部、分局等负责人的电话号码,定期在本单位内部发放或公布,告知于各参建人员。3)通讯、联络方式为保证通讯、联络畅通,各单位、部门等负责人电话必需保持24小时开通,随时接收应急救援报告和发布相关信息,充分利用电话、对讲机、网络进行联络;有条件的单位至少支配一部值班应急车,在电话、对讲机、网络中断的状况下,利用车辆进行内外、上下联络,确保信息畅通。4)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为了救援单位及人员在最短的时间了解地质灾难状况,准时开展救援,报警内容必需简练、精确     。5)向外求援方式在内部救援力量不足时,主要向邻近恳求协调其他单位救援。必要时,向社会救援组织发出应急救援信息,如120(医疗抢救)、119(消防)、110(公安)、122(交通)等。6应急处置6.1响应分级1)地质灾难分级(1)特大型:因灾死亡和失踪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2)大型:因灾死亡和失踪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3)中型:因灾死亡和失踪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4)小型:因灾死亡和失踪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2)响应分级(1)Ⅰ级应急响应发生Ⅰ级、Ⅱ级灾难时,由公司重特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现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协作开展应急救援工作。(2)Ⅱ级应急响应发生Ⅲ级灾难时,由公司较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处理。(3)Ⅲ级应急响应发生Ⅳ级灾难时,发生单位(部门)启动本单位(部门)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处置。6.2响应程序1)Ⅰ级响应程序当地质灾难达到Ⅰ级应急响应标准时,公司重特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同时根据如下内容响应:a、地质灾难单位马上上报公司,公司接到报告后,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应急预案,组成地质灾难救援领导小组,就有关应急事项做出决策和部署。b、公司重特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赶赴现场参与、指导现场应急救援。c、根据应急报告程序准时向当地政府防汛办、四川省安监局、股份公司等上级单位报告地质灾难状况,并准时续报地质灾难进展态势。2)Ⅱ级应急响应当达到Ⅱ级应急响应标准时,根据如下程序进行响应:a、现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各救援小组成员到位,先期开呈现场应急救援。b、公司较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到位,准时把握事态进展和现场救援状况,并向现场应急指挥部下达关于应急救援的指导性看法。c、应急指挥中心根据程序向公司报告地质灾难救援进展状况,并准时续报事态进展和现场救援状况。3)Ⅲ级应急响应当地质灾难达到Ⅲ级应急响应标准时,地质灾难发生单位(部门)应急指挥机构马上启动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并根据如下程序进行响应:a、马上向地质灾难发生单位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地质灾难发生单位的应急指挥机构接到报告后,该机构成员必需马上到位。b、由地质灾难发生单位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组织讨论制定决策救援方案,统一指挥和调配本单位(部门)一切有效资源进行地质灾难的应急处理;必要时请援政府支持保障部门实行应急行动,防止地质灾难的进一步扩大。c、应急办公室进入预备状态,做好如下应急预备:应急办公室马上向现场应急领导小组有关成员报告地质灾难状况,应急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到位,并根据应急指令下达程序下达关于应急救援的指导看法;应急办公室准时把握事态进展和现场救援状况,并准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6.3处置措施1)先期处置(1)对是否转移人员和应实行的措施做出决策。(2)准时划分地质灾难危急区,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3)加强监测,实行有效措施,防止灾难进一步扩大,避开抢险救灾可能导致的二次人员伤亡。2)应急处置(1)工程项目部发生泥石流时,现场管理人员应组织班组长首先组织人员疏散,清点人员,确定有无人员失踪、受伤。如有施工人员失踪或被埋,在确保无二次坍塌的状况下马上组织开展有效挖掘工作。在第一时间向项目经理或现场负责人紧急报告,主要说明出事的地点、事故的大小、有无人员伤亡等。(2)项目经理或现场负责人得知状况后,应会同工地医疗人员乘专车火速赶往现场,指挥营救工作,并拨打当地120急救电话求救。项目经理在未到达现场之前,应授权给现场的施工负责人全权指挥救援,避开耽搁抢救时间。(3)在实施救援之前,现场施工负责人需保持头脑冷静,观看边坡土的稳定性状况,则首先要用挖机等机械排解松土后再实施救援,防止二次塌方、泥石流引发的人员伤亡。并派专人时刻留意边坡土的变化状况,发觉变化,立刻向上一级负责人报告。(4)在场施救的过程中,当泥石流方量较小时,应采纳人工清除渣土的方法,将被埋人员找到。在刨人时应一边挖土一边协同项目医疗人员进行抢救(如供氧、包扎),人员挖出后用担架将受伤人员抬出。如泥石流方量较大,则用挖掘机将孔一侧挖除,形成肯定宽度的工作面,然后采纳人工挖土,将被埋工人救出。挖掘应尽量采纳人工挖掘,防止及机械对被埋人员造成损害。人工挖掘应尽量避开使用尖锐性工具。当必需采纳机械挖掘时,在估量距被埋人员3米时必需采纳人工挖掘。对于大块沉重物体,应合理组织搬运,尤其是压在被埋人员身上的大块物体,必需组织好足够人力方可搬运,搬运前应明确分工,由专人负责将被埋人员移出。人员应分班组,根据工作面合理支配人力并准时轮换,保障抢救挖掘人员体力,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将被埋人员抢救出来。当地表有水时,应加强对地表水的引排,将水往反方向排放,防止地表水对塌方的冲刷。假如地下水较多,则采纳相临孔抽水降水方法将地下水降低到孔底以下,防止塌方面积因地下水而加大,增加对被埋人员的压力,并且形成流沙、淤泥导致被埋人员呼吸系统堵塞。(5)被埋人员被救出以后,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前由救助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简洁救助。要争分夺秒抢救压埋者,使头部先露出,保证呼吸畅通,出来之后,呼吸停止者马上做人工呼吸。在实施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快速地搬到四周较平安又通风的地方,再将伤员领口解开,腰带放松,拖掉鞋子。口腔里若有尘土、血块、痰液、假牙等,应完全吸出或取出。然后进行正规心肺复苏;伤口止血且使用止血带,切记对压伤进行热敷或按摩。(6)在现场施救过程中,如发觉这位伤员有骨折现象,则利用木板、竹片和绳布等捆绑骨折处的上下关节,固定骨折部位,也可将其上肢固定身侧,下肢与下肢缚在一起;在医院抢救车将来之前,利用现场的木板选配不少于4名身强力壮的抢救组人员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将其抬至抢救车到达的地带。如该伤者伤口出血比较严峻,应让其以头低脚高的姿态躺卧,使用消毒纱布或清洁物掩盖在伤口上,用绷带较紧的包扎,以压迫止血,或选则弹性好的、橡胶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巾等。对上肢出血者,捆绑在其上臂1/2处,对下肢出血者,捆绑在其腿上2/3处,并每隔断25-4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min;如伤者猛烈痛疼难忍,即打开现场医药箱,让其先服用止痛剂和镇痛剂。对伤者抢救时不要随便移动或翻动其身体。(7)伤员在经过项目医疗人员简洁抢救后,不管受伤轻重,均应用抢救车或项目部车辆尽快送到最近医院做进一步的抢救与治疗,听从医生看法是否进行留院观看。(8)依据事故的性质、掌握程度等打算是否对作业人员进行疏散,人员疏散由项目部行政第一责任人下达疏散命令,项目部各部门和下属单位参加实施。应对被疏散的人群、数量,疏散区域、距离、路线、运输工具等事先考虑和预备。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生活条件。(9)在事故现场四周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好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开发生不必要的伤亡。现场警戒措施包括:危急区边界警戒线为黄黑带,警戒哨佩带臂章,用扩音喇叭警告,警戒人员负责阻挡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常(10)突发泥石流地质灾难发生并启动应急预案后,由项目部质安部、工程部、测量队负责人各指定本部门1名人员组成事态监测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