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测试卷-附带答案_第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测试卷-附带答案_第2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测试卷-附带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测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D.高楼着火,不能乘坐电梯逃离2.消防安全关系你我他。“”表示的是()A.禁止放油桶 B.禁止放易燃物 C.禁止放燃料 D.禁止放火种3.燃着的火柴棍在空气中用力甩一下能熄灭,其原因是()A.温度降到火柴梗的着火点以下B.供给的氧气减少C.火柴梗的着火点降低D.火柴梗受到的阻力增大4.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D.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5.目前,大多数烧烤店都是用空心炭作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心炭具有可燃性 B.空心炭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因此要注意通风C.向空心炭扇风能使其着火点降低 D.将炭做成空心有利于充分燃烧6.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理念是“绿色、共享、开放、廉洁”。从环保角度考虑,冬奥会赛事服务车辆最理想的燃料是()A.氢气 B.天然气 C.酒精 D.汽油7.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杯底放有一小粒白磷,当将一支充满氧气的大试管迅速插入水中并罩住白磷时,白磷立即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A.水B.氧气C.可燃物D.温度达到着火点8.纸张比煤炭容易被点燃的原因是()A.纸张跟空气接触面积比煤炭大B.纸张的着火点比煤炭高C.纸张的着火点比煤炭低D.纸张的密度比煤炭小9.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燃烧过程中既有物质变化又伴随着能量变化B.可燃冰的大量发现表明化石燃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C.车用乙醇汽油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10.学校采购了一批含75%酒精的免洗消毒喷雾。你建议在存放处张贴的警示标识是()11.下列关于易燃和易爆物品的生产使用和运输储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存放时要露天存放,紧密堆积B.搬运取用时要轻拿轻放不能砸摔和撞击C.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D.生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12.每年11月9日是全国消防宣传日,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13.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的实现碳中和。科研人员正致力于甲醇(CH3OH)-氢气能源体系(如图)的研究。下列关于该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研究有利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碳达峰B.有望解决氢气应用中贮存和输送的问题C.经压缩机形成高压氢过程中分子间空隙变小D.原位制氢过程指将CH3OH分解成H2和CO214.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A.铅资源短缺B.降低汽油成本C.避免污染大气D.提高汽油燃烧效率15.我国许多城市强制各用煤单位使用低硫优质煤,主要是为了防止发生下列哪种环境问题?()A.温室效应 B.酸雨 C.臭氧层空洞 D.白色污染16.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煤 B.酒精 C.氢气 D.天然气17.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B.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化成航空燃料C.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D.使用电动汽车,改善空气质量18.我国是茶文化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1)“飚”(即风)提供燃烧所需的。

(2)“火能熟水”说明燃烧(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9.化石燃料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属于_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对化石燃料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20.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________元素,此外,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________的热量。煤的综合利用,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此过程也称为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煤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