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2024年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晋城市2024年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晋城市2024年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晋城市2024年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晋城市2024年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晋城市2024年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进行解释的是A.金和铝在空气中都不易被腐蚀B.实验室收集CO2和O2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C.实验室和工业上都可用石灰石制二氧化碳D.在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和投入活性炭都能使溶液褪色2.取一定量的Mg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中只有Ag时,滤液一定呈蓝色B.固体中有Cu和Ag时,滤液一定呈无色C.固体中一定有

Ag,滤液中可能有AgNO3D.固体中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Mg

(NO3)23.表示“2个氢分子”的符号是()A.H B.H2 C.2H D.2H24.飞艇内可填充的气体是()A.氦气 B.氧气 C.空气 D.氮气5.十九大再次提出“遵循自然之道,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城市推广小黄车,减少机动车出行B.加大矿产资源开采速度,促进经济发展C.推广电子办公,减少纸张使用D.禁止秸秆焚烧,开发秸秆回收利用技术6.粗盐提纯实验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依次是()A.搅拌、引流、搅拌、转移固体B.引流、搅拌、转移固体、搅拌C.搅拌、转移固体、搅拌、引流D.引流、搅拌、搅拌、转移固体7.X、Y分别是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X与Y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是稀盐酸B.向a点的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试液会变蓝C.b点表明此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D.c点溶液中的溶质仅是NaOH8.下列是酒精被氧化,最终生成乙酸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B.转化②中乙和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C.转化①和转化②都是化合反应 D.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物质9.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制作汽水 B.氧化钙作干燥剂C.氧气用作燃料 D.石墨制作电极10.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11.现有甲、乙、丙三种溶液,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丙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则这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乙>丙>甲D.丙>乙>甲12.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电解水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13.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转化14.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A B.B C.C D.D1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

B.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

D.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赣州素有“世界钨都”的美誉,请回答下列问题。(1)钨有“光明使者”之称,用钨制灯丝,主要是因为它______________和导电性好,灯泡中常填充氮气,以防止灯丝氧化,这说明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灯泡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钨升华使灯泡变黑,钨升华属于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已知钨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钨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____________,W6+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3)为获得纯度较高的钨,可用氢气在高温下还原WO3,该过程中不能混入空气,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化学活动小组围绕磷燃烧的化学反应,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①表1实验记录实验目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量实验装置见装置1现象(证据)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则上表1中的“现象(证据)”栏目应填___________(可多选)。A.产生白雾B.放出热量C.产生五氧化二磷D.瓶内水面上升约1/5②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交流,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可多选)A.改用放大镜聚光引燃会更合理B.铁丝燃烧产生固体Fe304,用铁丝代替白磷也能达到实验目的C.白磷(过量)燃烧熄灭后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可看出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白磷燃烧结束后不能立即打开弹簧夹的原因是怕冷水进入集气瓶使集气瓶破裂验证质量守恒定律①乙同学将装置1改装为装置2,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②调节仪器,称量整个装置的初始质量,将胶塞上的玻璃管在酒精灯上灼烧,迅速塞紧瓶塞,重新把装置进行称量,质量为(不考虑气球带来的浮力)。实验结束之后,发现反应后质量减少(),同学们分析原因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可多选)A.装置漏气B.白磷量不足C.气球破损D.没冷却到室温就称量燃烧条件的探究丙同学用装置3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白磷的着火点为40℃)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实验记录实验序号ⅠⅡⅢ实验操作将白磷浸入40℃的热水将白磷浸入40℃的热水,通入氧气将白磷浸入冷水中,通入氧气实验现象白磷不燃烧白磷燃烧_______________②实验分析:对比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Ⅰ”“Ⅱ”“Ⅲ”),可知可燃烧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探究活动(1)(2)(3)中共同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8分)氯化钠在工农业上具有广泛的用途。测定某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100g氯化钠溶液样品,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28.7g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①配制500mL质量分数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1.04g/cm3),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g。②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接下来的操作顺序是_____。A先在左盘纸片上加氯化钠,后在右盘纸片上加砝码和移动游码B先在右盘纸片上加砝码和移动游码,后在左盘纸片上加氯化钠③若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溶液。Ⅰ.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精确到0.1g);Ⅱ.该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酸、碱、盐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甲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实验现象为______,甲同学由此判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小组内其他同学认为甲同学方案不完善,理由是__。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热量。乙同学向一定量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如表加入盐酸体积V/mL2468101214161820混合溶液温度T/℃15.219.622.026.028.226.725.724.723.722.9(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混合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___。小组内其他同学提出“将10%的盐酸直接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也能得出相同结论”,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丙同学将甲同学和乙同学实验后的溶液混合,未发现明显现象。现将混合液中的氯化钠进行提纯,具体的操作为___。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分步反应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反应是分步反应,第一步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当碳酸钠反应完后才发生第二步反应。丁同学向一定量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不考虑CO2的溶解)写出OA段与A→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A点横坐标为100,B点横坐标为150,则B点纵坐标为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

A、金由于本身性质稳定不易被腐蚀,而铝本身活泼很容易和空气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阻止了内部的铝和氧气的接触,从而不易被腐蚀,原理不同,故选项错误;B、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和氧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都是因为其密度大于空气,原理相同,故选项正确;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用大理石或者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得到,是借助复分解反应;而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时煅烧石灰石,是分解反应,反应原理和类型都不相同,故选项错误;D、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是反应而导致氢氧化钠被消耗而褪色,是化学变化;投入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是物理变化,原理不同,故选项错误。故选B。2、B【解析】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取一定量的Mg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A、固体中只有Ag时,镁质量不足,没有与硝酸铜反应,滤液一定呈蓝色,硝酸铜溶液呈蓝色,故A正确;B、固体中有Cu和Ag时,滤液不一定呈无色,只有镁质量充足时,滤液一定呈无色,故B错误;C、固体中一定有

Ag,滤液中可能有AgNO3,如果镁质量比较少时,滤液中有AgNO3是完全有可能的,故C正确;D、固体中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Mg

(NO3)2,这是由镁的质量决定的,故D正确。点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物的成分组成要成分考虑到反应物的质量以及是否过量,不足或恰好完全反应。3、D【解析】

在微粒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表示该微粒的个数。【详解】A、H可表示1个氢原子、氢元素。A错误;B、H2可表示1个氢分子、氢气。B错误;C、2H可表示2个氢原子。C错误;D、2H2可表示2个氢分子。D正确。故选D。4、A【解析】

考虑充入飞艇内的气体要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该气体的密度要比空气小很多这样才能获得足够大的浮力;充入的气体要不易燃,以防发生爆炸的危险。【详解】A、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密度比空气小很多,可充入飞艇内,符合题意;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具有助燃性,不可用,不符合题意;C、如果充入空气不能给飞艇提供足够的浮力,不符合题意;D、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其密度只比空气略小,不能提供足够的浮力,不符合题意。故选A。5、B【解析】

A、城市推广小黄车,减少机动车出行,符合理念,不符合题意;B、加大矿产资源开采速度,促进经济发展,不符合理念,因为矿产资源要合理开采,符合题意;C、推广电子办公,减少纸张使用,符合理念,不符合题意;D、禁止秸秆焚烧,开发秸秆回收利用技术,符合理念,不符合题意。故选B。6、A【解析】

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要经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转移四个步骤,在溶解、过滤、蒸发,转移操作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起到搅拌,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的作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转移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转移固体。故选A。7、C【解析】

A、由图可知,随着X质量的增加,pH逐渐增大至大于7,故X是氢氧化钠,不符合题意;B、a点,pH<7,溶液显酸性,加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C、b点,pH=7,表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c点pH>7,说明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Cl,不符合题意。故选C。8、B【解析】

A、甲乙均为有机物,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故A错误;B、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2,故B正确;C、根据反应图示可知,转化①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D、根据甲和丙的化学式,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甲物质,故D错误。故选B。9、C【解析】

A.在加压、降温条件下水中可较多地溶解二氧化碳,制作汽水,此选项正确;B.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可作干燥剂,此选项正确;C.氧气支持燃烧,用作助燃剂,此选项错误;D.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此选项正确。故选C。10、C【解析】

A、乙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A正确;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4+16×2=60,故B正确;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故C错误;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故D正确。故选C11、C【解析】

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甲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小于7;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说明乙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丙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说明溶液呈中性,pH等于7。则这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丙>甲,故选C。12、C【解析】

A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是氢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2倍;

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反应中同质量的铁比锌生成氢气多,最后都是由酸决定氢气,酸相同,氢气一样多;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固体总量减少,但是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反应过程中锰的质量分数增加,反应结束,锰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变弱pH变小,但溶液始终呈碱性,PH不会等于或小于7.选C13、B【解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2+CO22H2O+CH4。

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由5变成3,发生了变化,故错误;

C.由方程式和化合价原则可知,碳元素由+4价变为-4价,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正确。

D.由物质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氢气、二氧化碳)和有机物(甲烷)的转化,故D正确。

故选:B。14、D【解析】A、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铜,开始氯化铜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零,错误;B、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35:117,反应中溶液的质量变小,但不会减少到零,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增加,氢氧化钠达到饱和后,溶液的质量不再改变,错误;C、锌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锌,开始时,固体的质量为零,随反应的进行,固体的质量不断增加,反应后,随锌的加入,剩余固体的质量仍然增加,错误;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铜,反应中氯化银的质量由零开始不断增加,氯化铜完全反应后,氯化银的质量不再增加,正确。故选D。15、B【解析】A.明矾在水中会形成絮状物,能加速悬浮杂质沉降,正确;B.硬水是含可溶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过滤只能除掉水中的难溶性固体,不能除掉可溶性物质,水的硬度较大时不能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错误;C.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能吸附色素异味,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正确;D.蒸馏可除掉水中的可溶性杂质,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熔点高较稳定物理668氢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受热可能会发生爆炸【解析】

(1)用钨制灯丝,主要是因为它熔点高和导电性好,灯泡中常填充氮气,以防止灯丝氧化,这说明氮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灯泡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钨升华使灯泡变黑,钨升华,是固体钨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变成气态,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已知钨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钨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6,离子带正电荷数等于原子失电子数,W6+的核外电子数为74-6=68;(3)为获得纯度较高的钨,可用氢气在高温下还原WO3,该过程中不能混入空气,其主要原因是氢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受热可能会发生爆炸。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BDAC托盘天平AC白磷不燃烧ⅡⅢ4P+5O22P2O5【解析】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实验。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1)①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是白磷燃烧时产生白烟,放出热量,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瓶内水面上升约1/5,故选BD;②A、改用放大镜聚光引燃会更合理,能防止污染,减小误差,正确;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用铁丝代替白磷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错误;C、白磷(过量)燃烧熄灭后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可看出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正确;D、白磷燃烧结束后不能立即打开弹簧卡的原因是怕影响进入水的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少于总容积的五分之一,错误。故选AC;(2)①乙同学将装置1改装为装置2,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还需要的仪器是托盘天平。②只要在密闭系统中反应,称量反应前和反应后都是相等的,如气密性不好,生成物若丢失,就可能称量偏小,故选AC;(3)①实验记录:将白磷浸入冷水中,通入氧气,白磷不燃烧;②实验分析:Ⅱ和Ⅲ都与氧气接触,Ⅱ中白磷放在热水中,Ⅲ中白磷放在冷水中,Ⅱ中白磷燃烧,Ⅲ中白磷不燃烧,对比Ⅱ和Ⅲ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4)探究活动(1)(2)(3)中共同的反应是磷与氧气在点燃时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反应方程式是4P+5O22P2O5。18、11.7%31.2B66.7烧杯【解析】

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银白色沉淀,,。【详解】(1)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银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设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x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①500mL质量分数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1.04g/cm3)的质量为,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②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接下来的操作顺序是先在右盘纸片上加砝码和移动游码,后在左盘纸片上加氯化钠,故选B。③Ⅰ、设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y,则有,,故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66.7g。Ⅱ、溶液配制的操作是计算、称量、溶解、定容,过程中除用到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烧杯,溶解溶质需要烧杯。【点睛】,,溶液稀释的原则是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试管内液面上升;二氧化碳能溶于水HCl+NaOH═NaCl+H2O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溶液溶液升高;过量盐酸起冷却降温作用,反应停止热量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