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与环境》专项测试卷-带答案_第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与环境》专项测试卷-带答案_第2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与环境》专项测试卷-带答案_第3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与环境》专项测试卷-带答案_第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与环境》专项测试卷-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与环境》专项测试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深圳湾为许多珍稀候鸟的迁徙提供栖息场所和丰富的底栖动物、浮游动物等食物资源,对深圳市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有研究者对其红树林湿地保护区浮游动物种群密度(单位:个/m3)的四季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样点春夏秋冬均值S1423.70364.50382.30188.40339.73S2396.20643.80523.70426.50497.55S3663.40963.801021.60315.50741.08S4488.90868.70647.80289.70573.78均值493.05710.20643.85305.03—A.抽样调查浮游动物种群密度时最重要的是要做到随机取样B.候鸟种群密度的季节变化与浮游动物种群密度季节变化同步C.由浮游动物种群密度的比较可知,S3区水体有机质含量比S1区低D.该研究说明气候对亚热带红树林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影响不大2.捕蝇草每片叶子的顶端长有一个形似贝壳的小夹子。夹子里贮存有香甜的蜜汁,吸引飞虫、蚂蚁等前来吸食。当昆虫在叶片上来回走动摄取蜜汁时会碰到触发毛,“小夹子”就能“感知”到猎物从而快速关闭将其夹住。当触发毛在短时间内被连续触碰5次以上时,捕蝇草的叶片腺体便会开始分泌消化液。下列关于捕蝇草的说法,错误的是()A.捕蝇草在生态系统中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B.捕蝇草香甜的蜜汁向飞虫、蚂蚁传递化学信息C.捕蝇草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由内分泌结构分泌的D.触发毛在短时间内被连续触碰5次以上才合拢叶片,可防止误触,节约能量3.在一个群落中,当一个早到物种耗尽系统资源,从而抑制了晚到物种在该群落的建立,这种情况称为“抢占生态位”;一个早到物种改变环境,使另一个晚到物种受益的情况称为“促进生态位”;一个早到物种改变了环境状况(而不是资源水平),以减缓或阻止晚到物种在该系统的建立,这种情况称为“抑制生态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要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种群密度、植株高度、在研究区域内出现的频率等B.“抢占生态位”可通过营养竞争、空间竞争等形式发生C.泡菜中,乳酸菌大量繁殖消耗氧气,迫使后续到达的细菌无法繁殖,这属于“抑制生态位”D.群落演替过程中,地衣分泌有机酸腐蚀岩石、增加土壤,此后到达的苔藓有了更高的存活概率,这属于“促进生态位”4.为预防某水库蓝细菌大量繁殖形成水华,管理人员每年在休渔期投放适量的喜食蓝细菌的滤食性鱼苗,而在捕鱼期适量捕捞所投放的鱼类成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改为投放肉食性鱼类,能获得更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B.控制投放量和捕捞量,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人为投放和捕捞鱼类调整了水库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D.投放滤食性鱼类控制蓝细菌数量属于利用种间关系进行的生物防治5.2019年5月底,北京市强制执行垃圾分类回收政策,对于垃圾中的有机废弃物将按照“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进行处理。下图为“无废化生态社区”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相关方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无废化生态社区”主要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协调原理B.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②③优于④C.有机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物质和能量D.“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提高了物质循环速率和能量传递效率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此全国各地不断形成各式的立体农业(如果树—草菇立体农业)和发展各种模式的生态农业(如蔗基鱼塘)以及系列的生态工程建设,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果树—草菇立体农业运用种群的空间结构原理,能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B.蔗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中的食物链只是物质传递链,而不作为能量传递链C.蔗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在提高能量传递效率的同时,又减轻了环境污染D.系列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二、不定项选择题7.唐鱼是华南地区的小型濒危杂食性鱼类,入侵物种食蚊鱼会捕食唐鱼。研究人员调查比较了在不同生境中唐鱼种群的体长在食蚊鱼入侵取样点与无入侵取样点间的差异。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注:图中矩形代表体长集中分布区域,其内黑色横线表示平均值,垂直线段表示数值的变动范围,上下两端分别表示最大值和最小值。体长与鱼龄相关。A.食蚊鱼入侵初期,种群数量可能呈“J”形增长B.相同生境里,食蚊鱼入侵不改变取样点中唐鱼种群的K值C.食蚊鱼入侵使唐鱼种群的平均体长上升,有利于唐鱼种群的数量增长D.食蚊鱼入侵初期,溪流生境比农田生境中食蚊鱼更容易捕食到唐鱼幼体8.2021年1月28日上午,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叙述,合理的是()A.人为因素不会影响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稳态B.人为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C.人类活动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平衡D.人为增加生态系统内物种数目都有利于增强其稳定性9.自20世纪60年代起,长江中游某湖泊进行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湖水面积缩减近50%。对该湖泊多种生物的调查表明,水生植物、鱼类的物种丰富度下降,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生物类群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水生植物种类数92种68种占优势的物种菱、竹叶眼子菜、苦草、黑藻微齿眼子菜、菰、金鱼藻鱼类种类数74种54种占优势的物种鲤鱼、鲫鱼、鳊鱼鲫鱼、黄颡鱼、红鳍鲌A.围湖造田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B.围湖造田中人类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菱、竹叶眼子菜、苦草、黑藻这些物种被微齿眼子菜、菰、金鱼藻完全取代了D.该湖泊上中下各层分布的水生植物和鱼类各不相同,这种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三、非选择题10.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过程协同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图1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代表湿地生态系统的三种组成成分;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图中数值表示的能量单位是[103kJ/(m2·a)],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甲所代表的组成成分是____,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____;流经该人工湿地的总能量包括____。(2)人工湿地公园初建成时,水中主要有绿藻等浮游植物和黑藻等沉水植物,一段时间后,湿地中出现了轮虫等浮游动物,可控制绿藻等浮游植物的增殖。在该过程中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是__演替__。在设计该人工生态系统时,应尽量提高生物多样性程度,从而有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该过程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原理。(3)图2为该生态系统第二、三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的能量,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4)水体中的重金属会通过____过程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该现象具有全球性的原因是____。11.东部沿海地区积极发展“海洋牧场”进行海洋渔业生产,“海洋牧场”是将人工放养的鱼、虾、贝、藻等聚集起来,进行有计划的海上放养和系统管理,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某研究小组建立贝—鱼—藻复合生态系统,在贝类养殖区开展网箱养鱼,间养大型海藻,其物质循环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1)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水体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若调查期间有些个体身上的标记丢失,则该种群密度的估测数值会____。(2)据图判断珠母贝可能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填成分),与传统网箱养鱼相比,此生态系统中鱼类的粪便和残饵为海藻和珠母贝提供营养物质,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___。(3)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____。与贝—鱼—藻复合生态养殖相比,传统网箱养鱼往往受自然灾害及病害影响较大,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4)分析贝—鱼—藻复合生态养殖需要不断有人工进行物质投入的原因。12.亚洲象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201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西双版纳地区共有228~279头亚洲象,但它们分部于5个互不相连通的地区。2021年,栖居在我国西双版纳的一群亚洲象有过一段北迁的历程。时隔一年多的2022年12月,又有一群亚洲象开启了新的旅程,沿途穿越了森林及农田等一系列生态系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和____。亚洲象北迁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群落,____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亚洲象经过一片玉米地,采食了部分玉米,对该农田群落结构而言,最易改变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这块经亚洲象采食的玉米地,若退耕后自然演替成森林群落,这种群落演替类型称为____演替。(3)亚洲象常年的栖息地——热带雨林,植物生长茂盛,凋落物多,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与北方冻原相比,热带雨林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的原因是____。(4)在恢复亚洲象栖息地的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当地农民的生活问题,从上述角度看,该过程符合生态工程的____原理。13.“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生态修复的标志性工程,对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防护林中的树木可以降低温度、提高湿度,林冠表面的叶片还可以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缓解雾霾。回答下列问题:(1)防护林可以抵御风沙、降低温度、提高湿度、缓解雾霾,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2)在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过程中,生物的生态位会发生变化。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____(写出2点)。(3)若要调查防护林中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林场建设者施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可降低虫害的发生率,其原理是____,属于____防治。减小生态足迹的方法,除了增加绿色植被改变周边环境外,还有____(写出2条)。参考答案1.A2.C捕蝇草既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属于生产者,又能“捕捉”飞虫、蚂蚁等,属于消费者,A正确;捕蝇草夹子里贮存有香甜的蜜汁,吸引飞虫、蚂蚁等前来吸食,香甜的蜜汁向飞虫、蚂蚁传递化学信息,B正确;凡是分泌物经由导管而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的,称为外分泌腺,如汗腺、唾液腺、胃腺等,捕蝇草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由外分泌结构分泌的,C错误;当触发毛在短时间内被连续触碰5次以上时,捕蝇草的叶片腺体便会开始分泌消化液,捕蝇草的这种机制可防止误触,节约能量,D正确。3.C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据此推测,要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种群密度、植株高度、在研究区域内出现的频率等,A正确;在一个群落中,一个早到物种耗尽系统资源,从而抑制了晚到物种在该群落的建立,这种情况称为“抢占生态位”,因此可通过营养竞争、空间竞争等形式发生,B正确;乳酸菌为厌氧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氧气的存在对其生长繁殖起抑制作用,C错误;一个早到物种改变环境,使另一个晚到物种受益的情况称为“促进生态位”,如地衣分泌有机酸腐蚀岩石、增加土壤,此后到达的苔藓有了更高的存活概率,这属于“促进生态位”,D正确。4.A5.B6.D7.BCD唐鱼是华南地区的小型濒危杂食性鱼类,入侵物种食蚊鱼会捕食唐鱼,因此食蚊鱼入侵初期,由于食物资源丰富,缺少天敌等,其种群数量可能呈“J”形增长,A正确;相同生境里,食蚊鱼入侵会增加唐鱼的生存压力,因此会改变取样点中唐鱼种群的K值,B错误;由图可知,食蚊鱼入侵使唐鱼种群的平均体长上升,说明幼小个体的唐鱼被捕食的概率更大,即食蚊鱼的入侵会使唐鱼的年龄结构变为衰退型,不利于唐鱼种群的数量增长,C错误;据图可知,食蚊鱼入侵时,农田生境中唐鱼的平均体长大于溪流生境中唐鱼的平均体长,因此可说明食蚊鱼入侵初期,农田生境比溪流生境中食蚊鱼更容易捕食到唐鱼幼体,D错误。8.C9.BD围湖造田具备一定的土壤和植被等条件,因此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围湖造田中人类活动使物种的数目增多,不同于原来的演替方向,故该过程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正确;由菱、竹叶眼子菜、苦草、黑藻这些优势种,演替为微齿眼子菜、菰、金鱼藻这些优势种,演替过程只是优势种的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C错误;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湖泊上中下各层分布的水生植物和鱼类各不相同,这种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10.(1)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分解为无机物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2)次生演替自生(3)第二营养级同化分解者利用未利用(f-j)/b×100%或(f-j)/(a-c)×100%(4)生物富集重金属可以通过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解析(1)图1中甲所代表的组成成分是分解者,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可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分解为无机物,实现物质循环过程;流经该人工湿地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即污水中有机物蕴含的化学能可被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利用,因而属于流入该生态系统总能量的一部分。(2)人工湿地公园初建成时,水中主要有绿藻等浮游植物和黑藻等沉水植物,一段时间后,湿地中出现了轮虫等浮游动物,可控制绿藻等浮游植物的增殖。在该过程中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因为演替的起点存在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在设计该人工生态系统时,应尽量提高生物多样性程度,使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从而有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3)结合图2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