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_第1页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_第2页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_第3页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_第4页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二。一五~二。一六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考核类别考试

使用专业班级14食检

教大纲名称《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大纲

颁布部门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纲颁布时间2013.2

使教材名称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编者魏明奎主编

出版社及版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8第1版ISBN:9787122035028

理论34总学时68理论34

本课程其本学期其

68

总学时中学时数中

实践34周学时4实践34

编根据教学大纲编制,注重《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力求做到

制简明扼要,由浅入深,实用,够用。

明任课教师(签名)年月日

核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系(部)主任(签名)年月日

教材分析

一、知识点

《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食品类系列•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是高职高专

“十一五”规划教材食品类系列之一。以适应社会行业需要为目标,针对高职高专

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内容符合“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既注重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的系统性,乂突出重点、突出实用。适当压缩了理论部分内容,扩大实

验及应用部分的相关知识,侧重实际操作、检验方法,并对操作经验及食品分析、

质量保证和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管理内容做了适当介绍。内容主要包括:食品

微生物检验室及配置、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和腐败变质、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

集与处理、细菌形态学检查法、细菌生理学检查法、菌落总数的测定、大肠菌群

测定、常见致病菌检验、细菌性食物中毒及其检验、真菌及其毒素的检验、食品

中抗生素残留及其检测、罐头食品的微生物检验。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从事食品卫生检验工作的技

术人员通过《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食品类系列•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也

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学以致用。

二、学习要求

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培养基的制作,细菌总数的测定等技术。

2、熟悉大肠菌群测定、常见致病菌检验、细菌性食物中毒及其检验。

3、了解真菌及其毒素的检验、食品中抗生素残留及其检测、罐头食品的微

生物检验。

41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等。

三、重难点

1、重点是掌握细菌的培养、分离、测定等实用技术。

2、难点是各类微生物的检验技术。

四、课时安排

本课程共安排64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32学时。

五、教具:

教材、幻灯片等相关资料

六、参考资料:

1.魏明奎,段鸿斌编,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第1版(2008

年10月1日).

2.牛天贵,张宝芹主编,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国计量出版社,第1版(2008年

1月).

3.段巧玲等主编,微生物检验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

版.

项目一微生物检验概述及实验室配置

教材分析

一、知识点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食品微生物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微生物研究的新进展;熟悉

食品微生物检验室及配置。

二、学习要求

1、掌握食品微生物检验室的常用仪器。

2、熟悉微生物检验指标,要求。

二、重又隹点

1、重总食品微生物检验室的常用仪器。

2、难点: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新进展。

四、课时安排

本章共安排6学时,其中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

第1-2学时,第一章绪论

第3-4学时,第二章食品微生物检验室及配置

第5-6学时,实验1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常用仪器设备

【第1次课】课题: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要求:

1、掌握微生物检验的范围、指标、意义。

2、了解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新进展。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难三微生物检验的范围、指标。

2、教学重点:微生物检验的范围、指标及检验方法

三、课时安排

本课程共安排2学时,其中理论2学时,实践0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1、复习与导入

导入:举一些日常生活与微生物相关的事列,了解检测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

性。

2、教学内容与基本设想

教学基本内容基本设想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食品微生物检验概述启发式教学,通过

一、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概念与特点先提问再引导的方式,

使学生主动学习相关

1.研究范围广知识。互动内容为“微

2.涉及学科多生物检验方法有咖

些?”,“你知道哪些检

3.应用性强验手段?”

二、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

1.生产环境检验

2.原辅料的检验

3.食品加工过程、贮藏、销售等环节检验。观看食品生产过程,我

们能发现哪些问题?

4.食品的检验

三、食品微生物检验指标提问:请同学们针对视

频,提出食品微生物检

1.菌落总数验的范围有哪些?

2.大肠菌群

3.致病菌微生物检验的指标是

4.霉菌及其毒素本章节的重点。

5.其它指标

四、微生物检验的要求进入微生物实验室,同

学们要掌握实验时的

1.微生物检验室的要求注意事项。

2.微生物检验人员的要求

3.微生物检验程序的要求

五、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意义

1.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2.判断被细菌污染程度

3.减少食物中毒了解微生物检验方法

第二节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新进展的新进展,查阅大量的

文献资料,说说检验新

一、微量生化反应系统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气相色谱技术

三、放射测量法

四、电阻抗技术

五、免疫学标记技术

六、噬菌体法

七、核酸杂交技术

八、聚合前反应技术

五、作业:

1、什么是食品微生物检验?

2、我国卫生部制定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指标有哪些?

【第2次课】课题:第二章食品微生物检验室及配置

一、教学要求:

1、熟悉微生物实验所需要的各种常用玻璃仪器名称和规格,掌握各种器皿的

清洗方法及玻璃器皿的干热灭菌操作过程。

2、食品微生物检验室及配置情况。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难5;微生物实验所需要的各种常用玻璃仪器名称和规格。

2、教学重点:各种器皿的清洗方法及玻璃器皿的干热灭菌操作过程。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复习和导入:复习并提问上节课内容,从微生物实验开始,了解各种玻璃器

皿的清洗方法和灭菌过程。

教学基本内容基本设想

第二章食品微生物检验室及配置现场到食品微生

物检验室观看各

第一节食品微生物检验室种玻璃器皿,掌握

一、食品微生物检验室基本要求各种用途和规格。

管理要求、技术要求、过程控制要求、结果质量保证、操作质量控制

以及结果报告的要求。

举一些应用方面

二、无菌室基本要求的例子增加授课

1.无菌室的设计要求的趣味性

2.无菌室的使用与管理

3.器材及场所的灭菌消毒

三、食品微生物检验室技术操作要求老师亲自示范,或

1.无菌操作要求观看实验室技术

操作规程,让学生

2.无菌室使用要求掌握微生物检验

3.消毒灭菌要求室的各项要求。

4.有毒有害菌污染处理要求

5.培养基制备要求

第二节食品微生物检验室常用仪器

一、培养箱带学生参观食品

微生物检验室的

二、干燥箱各种仪器,并讲述

三、普通冰箱其作用,保管和作

四、低温冰箱用•

五、离心机

六、高压蒸汽灭菌器

七、电热恒温水浴锅

动手操作更容易

八、超净工作台掌握各种仪器的

性能

九、细菌滤器

十、冻干机

十一、显微镜

第三节常用的玻璃器皿

一、常用玻璃器材的种类及用途实际操作:玻璃仪

二、玻璃器皿的清洁方法器的消毒和灭菌

三、玻璃器皿的灭菌

四、作业:

1、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2、如何进行玻璃器皿的清洗和灭菌?

3、概述食品微生物检验室有哪些基本要求?

项目二微生物的污染和腐败变质及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教材分析

一、知识点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常见微生物污染,以及腐败变质的过程。掌握各种样品的

采集与处理方法;了解国际上常见的取样方案。

二、学习要求

1、掌握常见食品的微生物污染。

2、熟悉各种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二、重又隹点

1、重,高掌握常见食品的微生物污染。

2、难点:各种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四、课时安排

本章共安排6学时,其中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

第1-2学时,第三章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和腐败变质

第3-4学时,第四章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第5-6学时,实验2常见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第3次课】课题:第三章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和腐败变质

一、教学要求:

1、掌握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与途径;

2、熟悉食品微生物污染的危害和控制;

3、了解常见食品微生物污染,食品的腐败变质及食物中毒和食物传染;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与途径。

2、教学难点:常见食品微生物污染,食品的腐败变质及食物中毒和食物传染。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1、复习与导入

复习:食品检验实验室仪器的使用,玻璃器皿如何灭菌?

导入:食物为什么要变质,微生物来源哪些地方,我们如何去控制?

2、教学内容与基本设想

教学基本内容基本设想

第三章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和腐败变质

食物为什么要

第一节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与途径

变质,微生物来

一、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源哪些地方,我

们如何去控

1.土壤;2.空气;3.水;4.人及动物体;5.加工机械及设备;6.包装

制?

材料;7.原料及辅料

二、食品中微生物污染途径

1.内源性污染

K师生互动》

2.外源性污染

看看面包放

第二节食品微生物浸染的危害和控制在空气中与放在

冰箱里多久时间

一、食品微生物污染的危害

发霉。

1.食品腐败变质后的变化

食品微生物污染

2.腐败变质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危害

有哪些危害,重点

三、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控制讲述。

1.加热杀菌的方法

2.非加热杀菌的方法

第三节常见食品的微生物污染

一、肉与肉制品的微生物污染从肉、蛋、乳这儿

个重点方面讲述

二、蛋与蛋制品的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对其污染

三、乳与乳制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四、罐头食品的微生物污染

五、水产吕及其制品的微生物污染

六、果蔬及其制品的微生物污染

第四节食品的腐败变质掌握食品腐败变

质的因素及过程。

一、食品的腐败变质

二、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

三、食品腐败变质的过程

四、食品腐败变质的现象

四、作业:

1、简述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及其途径?

2、引起腐败变质的细菌有哪些?食品腐败变质有哪些现象,如何控制?

【第4次课】课题:第四章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一、教学要求:

1、掌握水样和空气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及水样的检验方法。

2、熟悉和了解土壤、生产工具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掌握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

集方案和采集原则。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水样和空气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及水样的检验方法;

2、教学难点: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方案和采集原则。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1、复习与导入

复习,导入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与本章节的关系;提问:水厂水质样品的采集

与处理是如何进行的?超市空气质量如何检验的?

2、教学内容与基本设想

教学基本内容基本设想

第四章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水厂水质样品的

第一节饮用水的卫生要求及水样的采集与处理采集与处理是如

何进行的?超市

一、饮用水的卫生要求及标准空气质量如何检

验的?

二、水样的采集与处理

三、水样的检验

第二节空气的卫生标准及空气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空气对人的生

一、空气的卫生标准及消毒方法命非常重要,大型

超市,食品企业空

二、空气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气质量影响着人

三、空气样品的检验们的健康和食品

的安全。

第三节土壤中的微生物及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水是生产食品

二、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的原料之一,水的

三、土壤样品的检验

质量受到土壤的

第四节食品生产工具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及检验污染影响。

一、食品生产工具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二、食品生产工具样品的检验

实验活动:如

第五节常见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何取水样?

一、我国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取样方案

如何取食品样

二、常见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品?

第六节国际上常见的取样方案

一、ICMSF取样方案小结:本项目

主要讲述了食品

二、美国FDA取样方案

污染来源及途径,

三、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规定的取样方案以及如何控制。同

时还阐述了食品

微生物样品的采

集方法与处理。

四、作业:

1、水中细菌菌落数的计数原则有哪些?

2、怎样进行土壤的采样与处理?

3、简述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步骤。

项目三细菌形态学及生理学检查

教材分析

——、矢口以点

掌握党加细菌染色的方法;了解细菌染色方法的原理;熟练掌握培养基的配

制方法;掌握细菌培养的操作技术和培养方法。

二、学习要求

1、掌握常见细菌染色的方法;

2、了解细菌染色方法的原理;

3、熟练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掌握细菌培养的操作技术和培养方法。

三、重难点

1、重泼:常见细菌染色的方法;

2、难点: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四、课时安排

本章共安排12学时,其中理论4学时,实践8学时。

第1-2学时,第五章细菌形态学检查法

第3-4学时,实验3不染色细菌标本的检查法

第5-6学时,实验4各种细菌染色及检查方法

第7-8学时,第六章细菌生理学检查法

第9-10学时,实验5常见培养基的制备

第11-12学时,实验6细菌的接种

【第5次课】第五章细菌形态学检查法

一、教学要求:

1、掌握掌握常见细菌染色的方法;

2、了解细菌染色方法的原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常见细菌染色的方法

2、难点:细菌染色方法的原理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1、复习与导入

复习:提高:水、土壤、空气的样品采集及处理?

导入:细菌那么小,如何能看见?通过显微镜;哪为什么要染色呢,原理是

什么?

2、教学内容与基本设想

教学基本内容基本设想

第五章细菌形态学检查法导入:

细菌那么小,

第一节不染色细菌标本检查法如何能看见?通

一、悬滴法过显微镜;哪为

什么要染色呢,

二、压滴法原理是什么?

三、实验结果

第二节染色细菌标本检查法不染色细菌检

一、染色的一般原理查法用实验方法

二、细菌染色用的染料及影响染色的因素来讲述。

三、细菌染色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四、常用染液染色的步骤和

五、细菌染色法原理是这一章节

1.革兰染色法的重点。要通过反

2.抗酸染色法复操作才能正确

3.荚膜染色法掌握。

4.芽泡染色法

5、鞭毛染色

四、作业:

1、什么是不染色细菌标本检查法,方法有哪几种?

2、简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和步骤?

【第6次课】第六章细菌生理学检查法

一、教学要求:

1、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方法;熟练掌握细菌培养操作技术和培养方法

2、了解培养基种类、特点及用途;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基器配制方法,细菌培养操作技术和培养方法为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1、复习与导入

复习:提问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导入:人生活着需要吃饭,那么细菌生存需要怎样的营养呢,什么是培养基,

如何制作。

2、教学内容与基本设想

教学基本内容基本设想

课堂授课与启发

第六章细菌生理学检查法

(以提问的方式)

一通过试验加深

第一节细菌的培养对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

•、培养基及种类

人生活着需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要吃饭,那么细菌

生存需要怎样的

养基质,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生产微生物产品等

营养呢,什么是培

方面的物质基础。养基,如何制作。

1、按成分不同划分

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通过实验方法,分

别制作液体、半固

体、固体培养基。

2、根据物理状态划分

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掌握细菌培养需

要的必要条件,掌

3、按用途划分握哪些细菌在特

殊的环境中才能

基础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生存。

二、细菌培养的条件

实验操作:反复操

1.充足的营养作细菌的接种技

术,掌握接种工具

和接种方法。

2.适宜的温度;3.合适的酸碱度;4.必要的气体环境

三、细菌的接种与培养

小结:本项目讲述

1.常用的接种工具;2各种培养基的接种方法;了微生物染色的

原理和操作步骤。

第二节常用培养基的制备进一步学习培养

基的种类和微生

一、生化试验培养基和试剂物的接种工具和

接种方法。

二、一般培养基和专用培养基

四、布置作业

1、什么是培养基,如何划分培养基的种类?

2、试述细菌的接种方法、接种技术和培养方法?

3、食品微生物学常用的细菌生理生化检测有哪些?

项目四微生物及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及毒素、抗生素残留检测

教材分析

――、知I-正^点

掌握%I蕾总数测定的方法,熟悉菌落计数的原则及报方式。掌握大肠菌群最

近似数的测定方法;掌握常见致病菌的检验方法;了解常见致病菌的病原学特

性及临床症状;

二、学习要求

1、掌握细菌总数测定的方法,熟悉菌落计数的原则及报方式;

2、了解常见致病菌的病原学特性及临床症状;

3、掌握大肠菌群最近似数的测定方法;掌握常见致病菌的检验方法;

三、重难点

1、重点:大肠菌群最近似数的测定方法;

2、难点:掌握常见致病菌的检验方法;

四、课时安排

本章共安排44学时,其中理论22学时,实践22学时。

第1-2学时,第七章菌落总数的测定

第3-6学时,实验7-8菌落总数的国家标准测定方法

第7-8学时,第八章大肠菌群测定

第9-12学时,实验9-10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方法

第13-14学时,第九章常见致病菌检验

第15-16学时,第五节致泻大肠埃希菌检验

第17-18学时,第九节肉毒梭菌及肉毒素检验

第19-20学时,实验11葡萄球菌检验

第21-22学时,实验12沙门氏菌检验技术

第23-26学时,实验13-14药敏试验

第27-28学时,第十章细菌性食物中毒及检验

第29-30学时,第十章真菌及其毒素检验

第31-32学时,第三节常见产毒霉菌的鉴定

第33-34学时,实验15霉菌和酵母菌的平板计数

第35-36学时,实验16霉菌直接镜检计数法

第37-38学时,第十二章食品中抗生素残留及其检测

第39-40学时,实验17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

第41-42学时,第十三章罐头食品的微生物检验

第43-44学时,食品的商业无菌及其检验

【第7次课】第七章菌落总数的测定

一、教学要求:

1、掌握总数测掌握菌落定的方法。

2、熟悉熟悉菌落计数的原则及报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细菌总数测)的方法为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1、复习与导入

复习:提问:说说觉见微生物培养基的制作。

导入:提问:细菌总数测定的意义,导入新课

2、教学内容与基本设想

教学基本内容基本设想

讲授法,实验法

第七章菌落总数的测定

教学工具:多媒

第一节菌落总数的概念和测定意义体

一、菌落总数的概念

二、菌落总数测定的意义

三、菌落总数测定中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食品中菌落总数

越多,说明食品

第二节菌落总数的国家标准测定方法质量越差,即病

原菌污染的可能

性越大;当菌落

一、原理

总数仅少量存在

时,则病原菌污

二、仪器设备

染的可能性就会

降低。

三、培养基和试剂

四、实验步骤

五、菌落总数的计数方法检测的仪器要熟

悉操作

六、结果

第三节菌落总数的快速测定方法

实验步骤要反复

・、旋转平皿计数方法

演练。

二、疏水性栅格滤膜法或等格法

三、ATP荧光测定法

四、纸片法

菌落总数的计数

五、阻抗法方法要熟练掌握

六、菌落总数的其他检验方法

四、布置作业

1、食品检验为什么要测定细菌菌落总数?

2、实验数据如何使数据可靠?

3、为什么营养琼脂培养基在使用前要保持在(46+1)°C?

【第8次课】第八章大肠菌群测定

一、教学要求:

1、掌握大肠菌群最近似数测定方法;

2、熟悉掌握MPN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大肠菌群篇近似数测定方法为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1、复习与导入

复习:提问细菌总数测定的意义。

导入:提问:人为什么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或者喝了不干净的水要出现腹泻的

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2、教学内容与基本设想

教学基本内容基本设想

人为什么吃

第八章大肠菌群测定

了不干净的食物

或者喝了不干净

第一节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的卫生学意义

的水要出现腹泻

的现象,到底是什

一、大肠菌群的定义及范围么原因呢

二、大肠菌群测定的意义

提问导入课题

第二节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

讲授结合实验操

一、设备和材料作

二、检验方法

阅读相关资料,了

第三节食品中大肠菌群最近似数的快速测定

解食品中大肠菌

群最近似数的快

一、TTC(2,3,5-氯化三苯四氮哇)显色快速法速测定

二、DC(去氧胆酸钠)半固体试管快速法

三、纸片快速法

四、布置作业

1、大肠菌群的范围有哪些?大肠菌群最近似数测定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初发酵试验和证实试验使用的发酵管有何不同?

【第9次课】第九章常见致病菌检验

一、教学要求:

1、掌握常见致病菌的病原学特性及临床症状;

2、熟悉常见生化反应及血清反应的操作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常笳致病菌的病原学特性及临床症状;

难点:常见生化反应及血清反应的操作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1、复习与导入

复习:大肠杆菌测定步骤有哪些,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导入:提问:生活中有哪些致病菌对我们人体有害,请举例说明?

2、教学内容与基本设想

教学基本内容基本设想

第九章常见致病菌检验

提问:生活

中有哪些致病菌

第一节葡萄球菌检验对我们人体有害,

请举例说明?

一、病原学特性

二、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污染食

品后,在适宜的条

三、检验方法件下生长繁殖,产

生肠毒素,会引起

第二节溶血性链球菌检验食物中毒。

、病原学特性

葡萄球菌检验要

—、溶血性链球菌食物中毒

配合实验掌握

三、检验方法

链球菌是人畜共

第三节沙门菌检验患病,要了解检测

方法。

一、病原学特性

二、沙门菌食物中毒

沙门菌食物中毒

居前列,沙门菌常

三、检验方法

作为进出口食品

和其他食品的致

四、沙门菌血清学鉴定

病菌指标。

第四节志贺菌检验

一、概述志贺菌检验部分,

请同学们自习

二、检验方法

三、动物试验(豚鼠角膜试验)

四、作业

1、简述葡萄球菌的病原学特性?

2、简述沙门菌的临床症状和致病机理?

【第10次课】第五节致泻大肠埃希菌检验

一、教学要求:

1、熟悉致泻大肠埃希菌病原学特性和检测方法。

2、了解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

二、教学重难点:

致泻大肠埃希菌病原学特性和检测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1、复习与导入

复习:沙门菌测定步骤有哪些,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导入:提问:致泻大肠埃希菌是不是与沙门菌食物中毒相似?

2、教学内容与基本设想

基本设想

教学基本内容

第五节致泻大肠埃希菌检验

提问:致泻大肠埃

希菌是不是与沙

•、病原学特性门菌食物中毒相

似?

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

三、检验方法

四、血清学试验、肠毒素试验、动物试验

掌握致泻大肠埃

第六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希菌检验的操作

步骤。

•、病原学特性

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食物中毒

三、检验方法

第七节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一、病原学特性

二、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检

验及空肠弯曲菌

检验,学生自行学

三、检验方法

第八节空肠弯曲菌检验

一、病原学特性

二、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

三、检验方法

四、作业

1、致泻大肠埃希菌检验方法及操作步骤有哪些?

2、简述副溶血性弧菌检验及空肠弯曲菌检验的方法?

【第11次课】课题:第九节肉毒梭菌及肉毒素检验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肉毒梭菌及肉毒素中毒方式和检验方法;

2、掌握产气荚膜梭菌检验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肉毒梭菌及肉毒素中毒方式和检验方法是重难点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1、复习与导入

复习:致泻大肠埃希菌检验的操作步骤。

导入:设问,密封食品如罐头容易被肉毒梭状芽抱杆菌污染,如何避免?

2、教学内容与基本设想

教学基本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