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墙的安妮》读书分享_第1页
《绿山墙的安妮》读书分享_第2页
《绿山墙的安妮》读书分享_第3页
《绿山墙的安妮》读书分享_第4页
《绿山墙的安妮》读书分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山墙的安妮名著导读:XXX20XX年X月X日人越是在悲伤的时候,就越就应振作起来。前言《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又译露西·莫德·蒙格玛利)创作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904年。《绿山墙的安妮》讲述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11岁时被绿山墙的马修和玛丽拉兄妹领养,但她个性鲜明,富于幻想,而且自尊自强,凭借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友谊。成长与梦想是全书的主题,作者以安妮的故事告诉人们:只要胸怀梦想,不懈努力,生活就会丰富多彩,生命就会美丽多姿。目录CONTENTS壹作者介绍贰内容简介叁角色介绍肆作品赏析伍作品影响壹·作者介绍今晚是一束洁白的百合花,恰如一个清香的梦,给房间平添一份淡淡的芬芳。上图是《绿山墙的安妮》的作者露西·莫德·蒙哥马利故居,现在变成了绿山墙遗址,仍旧是19世纪的样子,同样的小房和花园,浪漫的小径,一切都没有变过,好像时间在这里定住了。作者简介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加拿大女作家,1874年11月30日生,擅长小说创作。露西的小说处女作《绿山墙的安妮》俘虏了众多女孩子的心,千百万崇拜者的信如雪片般飞到爱德华王子岛的女作家家里,希望知道“小安妮后来怎么样了?”有趣的是,大文豪马克吐温的金贵文字也挤在成堆的信件中,老吐温晚年虚弱凄凉,安妮的故事照亮了他的苦境。他激动快乐地写道:“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在读者的鼓励和支持下,露西认真地一本一本地把安妮的故事写成了系列。露西·莫德·蒙格玛丽(1874~1942)1874年11月30日,出生于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的克利夫顿(新伦敦)。她两岁时,母亲克拉拉·伍尔纳·麦克内尔·蒙格马利死于肺结核,作为商人的父亲休·约翰·蒙哥马利不久便再婚并搬离了爱德华王子岛,后定居于加拿大的西部地区,小露西则交由外祖父母抚养。从小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在卡文迪许村一所老式的四周都是苹果园的农舍里,参与各种农活的小露西,接受着外祖父母严厉和无情的教育。可幸的是,爱德华王子岛是加拿大最美丽的省份之一,它培育了小露西对大自然的终身热爱,这一点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强烈的诗意表现。自幼喜爱文学的她,九岁时开始写诗,十五岁时写的一篇作文获全加作文竞赛三等奖,并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首诗。早年经历成名经历1893年,露西完成学业后,她仅花费了一年的时间便完成了一个预计需要2年才能完成的课程,而且获得了教师职照。1895年与1896年间,她在新斯科细亚哈利法克斯市的戴尔豪斯大学研习文学。1901年与1902年间,她在哈利法克斯的先锋报与回声报工作了一段时间。1902年,露西为了照顾外祖母,所以再度回到卡文迪许。在这段时间开始写下她的第一部著作——《绿山墙的安妮》1898年回到外祖父母位于卡文迪什的家,不过当时她的外祖父已经去世了。这部处女作在遭到五次退稿后,终于在1908年被美国波士顿的佩奇出版社慧眼相中,并一跃成为畅销书,一年中重印六次,第二年英国版也印刷了十五次。1906年,露西秘密地跟不久就要去苏格兰进修的牧师埃文·麦克唐纳订婚,在1911年7月5日,也就在她的外祖母去世不久之后,两人结婚。成名经历在1926年,蒙哥马利全家搬到了位于安大略荷顿山地区的住所(蒙哥马利纪念花园,可以从7号公路看到这个花园)。1942年4月24日,露西因冠状动脉血栓症病逝于多伦多,享年68岁。丧礼于长老会的教堂举行,在绿山墙农舍守夜之后,被葬于卡文迪许社区公墓。一年后,她丈夫也在此伴之长眠。因病逝世贰·内容简介今晚是一束洁白的百合花,恰如一个清香的梦,给房间平添一份淡淡的芬芳。《绿山墙的安妮》是一个孤儿长大成人的故事。这是一部甜蜜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小说,是一本感动家长、老师和孩子的心灵读本。马修和玛瑞娜兄妹俩在绿山墙过着平淡从容的生活。为了给患有心脏病的马修找个帮手,他们打算从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的竟是一个满头红发一脸雀斑、整天喋喋不休的十一岁女孩安妮·雪莉。小安妮天真热情,满脑子都是浪漫的想象。在她的想象中自己是个美丽的姑娘,还有古怪的名字,顽皮的小溪在冰雪覆盖下欢笑;玫瑰会说话,会给她讲很多有趣的故事;自己的影子和回声是自己的两个知心朋友,可以诉说心事……内容简介然而,由于酷爱想象以及“爱美之心”,安妮给自己惹来了一连串的麻烦,她不断地闯祸,也不断改正错误。在朋友、家人和老师的关爱中,小孤女安妮渐渐变成了绿山墙里快乐成长的小主人。内容简介作者的语言清新自然,笔触生动幽默,以细腻的笔触来描写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马修和玛瑞娜兄妹对安妮发自肺腑的疼爱和无私的付出,感人至深,而安妮纯真善良、热爱生活、坚强乐观的形象更让人掩卷难忘。马克·吐温高度评价这部小说,称“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形象”。由于本书的世界性影响,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各国游客慕名前往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探访安妮的足迹。内容简介《绿山墙的安妮》,一本让两位英国首相都为之着迷的美妙故事,这部加拿大儿童文学名著自一九零八年问世以来,已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达几千万册,并在加、美、英、法、德等国相继被搬上银幕或拍成电视剧,风靡欧美。内容简介叁·角色介绍今晚是一束洁白的百合花,恰如一个清香的梦,给房间平添一份淡淡的芬芳。安妮·雪莉绿山墙的安妮一个红头发扎着两条小辫子又瘦又小的女孩,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还长着一脸雀斑。年幼丧母,不久,父亲也离开了人世。几次波折,她阴差阳错地被爱德华王子岛上的一对老兄妹收养,从此开始了她的新生活。喜欢幻想,并且想象力非常丰富,热爱大自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嘴也经常管不住,也常因此而做错事。爱美的天性也经常闹出笑话。为人直率,善良,勤劳,很珍惜友谊。角色介绍黛安娜·巴利安妮的最好的朋友,有一头漂亮的黑发和黑眼睛,善良,开朗,漂亮。充满热情,是安妮的知心朋友,曾和安妮办过故事社。她和安妮一样,十分珍惜她们的友谊,是安妮最好的朋友,与安妮几乎形影不离。但是,由于一些事,这两个好朋友曾经分别过一段时间。角色介绍马修·卡斯伯特绿山墙农舍的主人,性格内向,不敢与玛瑞娜和林德太太以外的女人说话。但却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他是第一个发现“女孩调包事件”的人,却不忍心把实话告诉眼前这个对“新家”充满了希望和幻想的红头发小姑娘知道。后来,也是在他的坚持下,才最终把安妮留在了绿山墙农舍。很宠爱安妮,在他眼中,安妮是个非常非常好的小姑娘。是安妮在这世上最像亲人的亲人,安妮自己也曾对玛瑞拉说过“如果是马修的话,他一定能明白”这样的话。在《绿山墙的安妮》的最后,因为存有一生积蓄的银行倒闭,死于心脏病发。角色介绍玛瑞娜·卡斯伯特马修·卡斯伯特的妹妹,绿山墙农舍的女主人。脾气与马修截然不同、玛瑞拉是个古板严肃的人。对安妮的教育十分严格,有时候甚至有点过分了,但心里却是很喜欢这个喋喋不休喜欢幻想的小家伙的。安妮去女王学院读书的时候,有一个晚上,玛瑞拉就因为想念安妮而痛苦流涕。因为爱她,所以害怕自己会过于放纵她,就不自觉地变得十分严厉。这应该就是“打是亲,骂是爱”的最佳典范吧。角色介绍吉尔伯特·布莱斯在安妮童年的时候,因为吉尔伯特开了个玩笑,管安妮叫“胡萝卜”俩人发生争执。安妮发誓要一辈子讨厌他,而吉尔伯特却喜欢上了这个特别的红头发姑娘。后来,由于他把职教本校的机会让给了安妮,两人关系和解。在安妮大学的时候,他们是校友.吉尔伯特向安妮表白,遭到拒绝.《女大学生安妮》的最后,安妮听说吉尔伯特患了重病并且可能会死掉,才终于醒悟过来,自己一直爱的是吉尔伯特。吉尔伯特会生大病,首先是由于身体上的,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以为安妮要嫁给罗伊·贾德纳。最后,吉尔伯特听到了安妮已经拒绝了罗伊·贾德纳的求婚的消息,而奇迹般地好了起来。两人最终在一起了,并且订下了婚约。安妮在夏缘镇当校长的时候,吉尔伯特在学医.两人通过信件交谈。当然,在《梦中小屋的安妮》里,两人结婚了.以后的故事中,他们有了孩子,在《壁炉山庄的安妮》里提到.《彩虹幽谷》是安妮对孩子的教导.最后的《壁炉山庄的安妮》,是安妮的小女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角色介绍林德太太卡思伯特兄妹的老邻居、好朋友。是一个很传统的英国式妇女(那时候的加拿大完全沿袭英国的风俗习惯),很喜欢留意别人的事情,书中原话:“如果要从林德太太家门前经过而不适当地注重体面与礼节的话,就无法从林德太太那敏锐的目光下逃脱。此时,林德太太正端坐在窗前,犀利的目光监视着外面的世界,从小溪到顽童,无论发现任何不同寻常的事情,她都要想办法探个究竟,不然就无法安心。”因此,刚开始与安妮相处时,两个人闹了不少的矛盾,但最后都冰释前嫌了。在《女大学生安妮》的时候,还搬到绿山墙农舍住了。角色介绍肆·作品赏析今晚是一束洁白的百合花,恰如一个清香的梦,给房间平添一份淡淡的芬芳。《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成长小说,从主人公安妮的成长经历中可以窥知作者超越所处时代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共同体;人是自然的一个部分,与万物构成密不可分的生命之网,人应当平等地对待其他生物;人与人应该相互关爱、相互帮助。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摆脱面临的各种危机,获得幸福的人生,并建设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社会,一种“可以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由社会”。作品主题安妮的经历是每一个人都要走过的人生过程—成长、求学、恋爱、结婚、生子、工作。在这一意义上说,《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供少男少女们阅读的成长小说,指导他们像安妮那样用热情、纯真、坚韧和坦诚去而对生活中的困苦与磨难,以乐观开朗的人生观去追求人世间比金钱财富、名誉地位更宝贵的东西;教育他们热爱人和自然,从大自然中、从想象中寻找快乐和满足,敞开心胸去体会世界的关好与生活的喜悦,用活泼自然的心灵,照亮自己和周围的人们;教会他们如何在缺乏关爱和足够的物质生活条件的逆境中坚强地站起来,敢于拥有满载希望和理想的翅膀,化期待为前进的动力,用知识和修养来充实自己,用无尽的想象滋润自己的生活、造就自己的人格,使人生焕发出智能的光辉。作品主题对于成年读者,通过切身体验安妮的成长过程和心路历程,可以领会安妮的人格魅力,从中获得教益并进而反省自己的人生。在当今这个崇拜物质财富、人与自然越来越疏离、日益抱怨生活压力沉重并呼唤“人性”和“良知”的时代,人们应该思考如何不被周围的浑浊世界所同化,在任何境遇下都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和希望,以达观和善良拯救自己,以安妮那种宽厚豁达的心志,乐观而执著地奋斗一进取、追求理想;像安妮那样保持一颗对世界充满热情的心,找回感受亲情、友情和爱情之快乐的能力,做一个更贴近自然、贴近自我、真正拥有幸福感的人。作品主题蒙格玛利在写《绿山墙的安妮》时,并没有使用多么特别的手法,她只是选取了贴近生活的、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及心理特征的喜剧性事件,运用传统的儿童文学中最常见的生动的儿童语言及动作的描写,同时加以典型的环境衬托。但是,正是这些传统写作手法的成功结合,使这部作品成了一部闻名世界的儿童文学经典,也使“安妮”成为了“继艾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形象”。艺术特色在这部小说中,蒙格玛利用精练、清新的语言,把山水花草生动地描绘出来,有景有情,既可以陶冶儿童的性情,又满足了儿童多方面的审美需求。小说借助安妮的眼睛,把优美异常的自然环境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欢喜的白路”上雪白的馥郁芬芳的苹果花;枝头下面,不知不觉来临的紫色的黄昏;格林·盖布鲁兹如油画一般的早晨;成千上万朵紫花地丁怒放的“紫花地丁渊”;弥漫着自然迷人气息、流动着百鸟争鸣时优美旋律的“桦树道”……作者毫不吝惜地用笔墨写出了一个仙境一样的格林·盖布鲁兹。安妮生活在这样美妙的环境中,难怪会常常“快乐得像妖精”。读者读到这些,也会不知不觉陶醉其中。而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如此,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自世界各地慕名来到爱德华王子岛,去追寻小说中安妮踏过的足迹。艺术特色伍·作品影响今晚是一束洁白的百合花,恰如一个清香的梦,给房间平添一份淡淡的芬芳。蒙格玛利在30岁时创作的《绿山墙的安妮》出版后很快成为畅销书,一年中重印6次。千百万崇拜者的信如雪片般飞到爱德华王子岛的女作家家中,蒙格玛利由此而受世人瞩目。在马克·吐温的鼓励下,她又创作了另外七部关于安妮的小说,由此构成“安妮系列小说”。在加拿大,到该书出版当年的9月中旬,它已经推出四版;到11月底共推出6版。1909年5月,其英国版也印行了15版。1914年,佩奇公司发行了“普及版”,第一次印刷量便为15万册。此后,《绿山墙》被译成50多种语言出版,持续发行5000多万册,并多次被改编成音乐剧、舞台剧以及影视剧。是一本世界公认的文学经典。它作为一部最甜蜜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小说,曾让两位英国首相都为之着迷。作品影响《绿山墙的安妮》在加、美、英、法、德等国相继被搬上银幕或拍成电视剧。中国自1987年出版了第一个汉语译本后,一段时期内并没有形成很大影响。进入新世纪后国内突然掀起了安妮热,从2000年到2010年共出版《绿山墙》各种中国版本30多种,其中英文版本6种,普通汉译本11种,导读中译本2种,插图中译本10种。仅2009年一年出版的《绿山墙》各种版本便多达十种。由于该书的世界性影响,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各国游客慕名前往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探访安妮的足迹。作品影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学者周国平:“安妮拥有两种极其宝贵的财富,一是对生活的惊奇感;二是充满乐观精神的想象力。”作品评价绿山墙的安妮名著导读:XXX20XX年X月X日人越是在悲伤的时候,就越就应振作起来。世界文学名著导读球羊脂:xx故事简介《羊脂球》是19世纪下半叶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作品。这篇脍炙人口的小说描绘了一八七零年普法战争期间,有一辆法国的驿车在离开敌战区时,被一名普鲁士军官扣留。军官一定要车上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陪他过夜,否则驿车就不能通过。羊脂球出于爱国心断然拒绝,可是和他同车的有身份的乘客为了各自私利,逼她为了大家而牺牲自己,羊脂球出于无奈而作了让步。可当第二天早上驿车出发时,那些昨天还苦苦哀求的乘客们却突然换了一幅嘴脸,个个疏远她,不屑再与她讲话。她觉得自己被这些顾爱名誉的混帐东西轻视淹没了,当初,他们牺牲她,之后又把她当作一件肮脏的废物扔掉。莫泊桑与《羊脂球》《羊脂球》是莫泊桑的代表作品《羊脂球》的诞生,使莫泊桑一鸣惊人,这不仅是莫泊桑的处女作,更是他的成名作、代表作。读莫泊桑的作品,犹如欣赏一段历史,人物的真、善、美几乎荡然无存,一切都受金钱、权位、名誉的支配,社会腐败不堪。这对人是一种精神上的启迪,对社会则暗示下一个时代的到来。莫泊桑(Maupassant)(1850-1839)出身在法国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中,受母亲影响,从小喜爱文学。中学时开始做诗,后拜福楼拜为文学导师。1880年4月,以左拉为首的六位标榜自然主义的作家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写的短篇小说集《梅塘之夜》问世,其中莫泊桑的《羊脂球》被认为是最好的,莫泊桑名声大振,从此开始了作家生涯。他的作品多完成于1880-1890年间,主要有短篇小说300余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及许多评论文章,其中以短篇小说成就最为突出,有“短篇小说之王”的美称。最出色的代表作是《羊脂球》、《米隆老爹》、《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长篇小说成就较高的是《一生》和《漂亮朋友》。作者简介内容提示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法国鲁昂城被普鲁士军队占领了。一个星期二的清晨,一辆公共马车在滚天大雪中出发,车上10位乘客除了有身份的伯爵、富商以及修女之外。还有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矮矮的身材,满身各部分全是滚圆的,胖得像是肥膘,手指头儿全是丰满之至的丰满得在每一节小骨和另一节接合的地方都箍出了一个圈,简直像是一串短短儿的香肠似的:皮肤是光润而且绷紧了的,胸脯丰满得在裙袍里突出来,然而她始终被人垂涎又被人追逐,她的鲜润气色教人看了多么顺眼。她的脸蛋儿像一个发红的苹果,一朵将要开花的芍药;脸蛋儿上半段,睁着一双活溜溜的黑眼睛,四周深而密的睫毛向内部映出一圈阴影;下半段,一张妩媚的嘴,窄窄儿的和润泽得使人想去亲吻,内部露出一排闪光而且非常纤细的牙齿。他们都设法从普军司令部弄来离境证书,准备去尚未陷敌的勒阿弗尔雪下个不停,路越来越难走,估计马车还要很久才能到达旅店,旅客全都饥肠辘辘,难以支持,然而由于走得匆忙,大家都忘记带食品了,只有缩在车棚深处的羊脂球-一个人带了一篮子精美的食品(足够她自己吃三天的)。尽管她知道这些上层人物看不起自己,可她还是慷慨地请大家一起吃。刚才还自命不凡、对羊脂球不屑一顾的乘客再也抵挡不住香味四溢的食物的引诱,不由得争先恐后地大吃起来。不一-会,满满的一篮食物全分光了。人们抹了抹油光光的嘴,开始与羊脂球亲热地东拉西扯。晚上,马车到了一个名叫多德的地方,被普鲁士军扣了下来,旅客们只好在旅店里住宿。第二天,普鲁士军下令不许这辆车动身原来,一个普鲁士军官看上了羊脂球,要羊脂球委身于他,遭到羊脂球的断然拒绝,他恼羞成怒,竟扣下全车人员做人质。旅客们知道了这件事,先是义愤填膺,竭力赞扬羊脂球的爱国精神;继而想到自己的处境,对羊脂球冷淡起来。其中一位先生还提出要牺牲羊脂球换回大家的自由。内容提示内容一:内容二:内容提示第三天,马车仍然不能动身,他们开始憎恨羊脂球了,认为都是这个下贱女人误了他们的旅程。等到了第四天,他们趁羊脂球上教堂之际,集体商量如何劝说羊脂球顺从普鲁士军官的要求。最后,在修女和伯爵的配合下,他们终于用花言巧语达到了目的。第五天清晨,马车又出发了。在匆忙中,羊脂球什么也没有带就上了车,在车上她惊愕地发现,人人对她冷若冰霜。几位夫人只是轻蔑地看了她一眼,然后背过身,嘴里似乎嘟哝着“下贱”之类的骂人话。内容提示到了中午,他们若无其事地各自拿出在旅店里买来的东西,津津有味地吃着,谁也没有朝她看一眼,谁也没请她尝一口。未来得及带食品的羊脂球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先是把她当作牺牲品送给普军,然后又像扔掉一件肮脏无用的东西样把她抛弃。她想起自己那一篮子装得满满的食品,他们是那样贪婪地把它吞得精光,眼泪不由得夺眶而出,但她忍住没有哭出声来她独自坐在角落里,黑暗中传出一声呜咽,那是她没能忍住的一声呜咽。哭声中,马车依然缓缓地朝前走着。没有一个人望她,没有一个人惦记她。她觉得自己被这些顾爱名誉的混帐东西轻视淹没了,当初,他们牺牲了她,以后又把她当作一件龌龊的废物似的扔掉。内容提示写作背景小说以羊脂球这样一个被侮辱、被迫害的妓女形象为代表,歌颂了法国人民敢于反抗普鲁士侵略者的凛然正气,以及他们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情操和善良热情,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它以羊脂球被同车旅伴推入火坑的丑恶事件为中心,揭露了法国统治阶级的代表——商人、贵族、厂长兼参议员、修女及民主党人等上流社会的各种角色一在强敌压境、国家危急的严重时刻,首先考虑的不是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尊严,而是个人的安危和金钱上的得失。当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采取的是不折不扣的保命哲学,口里还堂而皇之地说什么“遇到最强大的人是永远不应抵抗的”。尽管他们懂得,敌人的无理要求,是对法国和法国人民的羞辱与侵害,他们表面上显出一副怒不可遏的架势,然而实际上,在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这些“爱护名誉”的权威人士没有片刻犹豫,立即倒向敌人边,双手把羊脂球奉献给敌人去蹂躏。尤其令人愤慨的是两个所谓代表上帝的修女也为虎作伥。至于嘴里哼着《马赛曲》抵抗高调唱得震天响的民主党人高尼岱,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到了“坐享其成,暗中获利”的好处。这一些鲜明而生动地表现了那些双手插在口袋里弄得钱币叮当响的体面人物和社会上的各种反动势力沆瀣一气(hangxieyiqi)、狼狈为奸的丑行,具有极大的概括意义。人物性格小说中的中心人物无疑便是妓女“羊脂球”。该形象的塑造是在与那些乘坐同一辆马车的所谓“上等人”的强烈对照中得以完成的。作者巧妙地借用一个普通的“乘车”事件,将“下等人”羊脂球与“上等人”作了对比,分别检验了他们各自的道德精神价值:那些身为伯爵、议员、工厂主、商贾、圣女、自由派等代表着社会体面的所谓“上等人”,在普鲁士侵略者面前卑躬屈膝、贪生怕死、出卖同胞;而被世人视为最下贱的“社会耻辱”的妓女羊脂球却能舍己为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气节和民族尊严。确凿的事实向读者证明了,只有下贱人一妓女羊脂球才更配得上称之为“高尚的人”.名人评价●具有“形式的美感”和“鲜明的爱憎”,他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他“不是按照他所希望看到的样子而是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来看事物”,因而“就能揭发暴露事物,而且使得人们爱那值得爱的,恨那值得恨的事物。”——托尔斯泰●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彩绝妙,令人叹为观止。——左拉赏析评论《羊脂球》在艺术性方面是堪称楷模的名篇,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广阔而绚丽多彩的短篇小说花园中,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羊脂球》不愧是一株美丽的奇葩,在世界小说史上,《羊脂球》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