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六)(有答案)_第1页
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六)(有答案)_第2页
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六)(有答案)_第3页
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六)(有答案)_第4页
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六)(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六)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育才实验学校中考模拟试卷九年级历史试卷(六)(考试时间:80分钟;;范围:初中六册;出卷教师:叶道辉)第一部分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考古学家发现在距今约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遗址里,出现了人猪合葬的现象。结合“家”字甲骨文图片(如下图),它们共同佐证了()A.原始农耕生活B.养殖水平提高C.生活饮食习惯D.阶级分化出现2.相传禹铸九鼎,“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九鼎”之所以受到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传,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依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3.汉代民间曾流行“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说法。《汉书·地理志第八下》又说:“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自昭宣时期至西汉末,历任丞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占总人数的52.38%。这反映了西汉时期()A.齐鲁等地十分重视儒学教育 B.儒学对政治生活有显著影响C.儒生任事能力超过其他官员 D.山东已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4.《黄帝内经素问》曰:“是故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下列能够体现并发展了这一医学思想的是()A.张仲景的“治未病”B.华佗创编“五禽戏”C.徐光启《农政全书》D.李时珍《本草纲目》5.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朝鲜、印度有密切往来,中国与波斯通过丝绸之路频繁交往,波斯人在唐朝长安、洛阳等地开设店铺,并出卖名酒三勒浆,在中国唐墓中不断发现阿拉伯的金币,马球运动也在唐代开始传入中国。这些现象说明唐朝时期()A.中国对周边国家有吸引力B.丝绸之路呈现繁荣景象C.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优势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密切6.宋太祖于各州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简称通判,与知州同领本州,裁处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审理等事,本州公文须经通判同意签押方可施行,这些举措()A.扩大了知州的行政权力B.控制了地方上的财政支出C.提高了各州的行政效率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7.1567年,明穆宗在福建漳州月港设督饷馆,允许商民出海。其后,出海人数不断增加。据记载,在作为国际贸易中转站的吕宋岛(今属菲律宾),“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者至数万人”。这说明明朝中后期的中国()A.睦邻友好关系得到发展 B.民间海外贸易规模较大C.弃农经商现象日益普遍 D.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8.大豆,古药方称之能解百毒,但临床效果如何,并不十分清楚。李时珍先用大豆解毒,但“每试之大不然”,说明大豆解毒功能不确切。他后来加入甘草,结果“其验乃奇”。这反映出李时珍()A.重视经验总结 B.重视理论概括C.尊重自然规律 D.比较注重实践9.下图反映了清代直隶(今京津地区、河北大部)耕地总面积与人均耕地情况。据此可知,清代()A.高产作物广泛种植B.土地利用效率提升C.经济发展陷于停滞D.社会危机逐渐凸显10.乾隆帝给英国国王的敕谕:“天朝疆界严明,从不许外藩人等稍有越境搀杂……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这体现了()A.主张中英两国平等交往 B.开始具有近代外交的意识C.将英国视为大清的“藩国” D.对领土边界的意识较为清晰11.日本陆军大臣山县有朋提出“为了使这次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效果不致落空,进而成为东洋的盟主,就非谋求扩大利益线不可”。这从一个侧面证明,扩大“利益线”、争做“东洋的盟主”是日本想通过甲午中日战争达成的重要目标。下列能够证明材料观点的是()A.开放广州、福州等五处通商口岸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12.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但这条道路的开辟也并非一帆风顺。在井冈山上,工农革命军经历了两次失败,受到了两次“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责难。这一责难()A.未摆脱城市中心论的束缚B.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C.否认农民运动的历史作用D.没有认清武装暴动的影响13.统计《论持久战》中的关键词可知,“战争”一词出现频次最高,共有498次,“胜利”89次,“持久”75次,“统一战线”36次,“共产党”17次,“国民党”8次。由此可知,《论持久战》()A.巩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B.消除了国共两党之间的政治隔阂C.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略总方针D.确立了国共联合抗战的指导思想14.以下不同时期的经济主张反映的主题是()

时期主张洋务运动时期实业可以“强国强民,富国御辱”甲午战争后实业是“富强之大本”辛亥革命时期振兴实业,形成比较完整的“实业救国”论A.自给自足经济趋于瓦解 B.实业救国思想的发展演变C.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D.实业是近代中国唯一出路15.1876年,淞沪铁路通车后,“华客即持照纷纷上车,并有妇女小孩”。1897年,京津铁路告成,“京城内外附近居民,咸思(乘火车)到津一扩眼界,其中以旗人妇女为最多”。这表明()A.铁路是妇女解放的首要条件 B.中国近代化进程步履维艰C.新式交通推动社会观念更新 D.妇女在晚清时期率先觉醒16.长津湖战役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后来在越南战争中,“美军的轰炸机从来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轰炸北越,没有别的,它怕引起中国的反应”。材料说明()A.越南战争时中国军队战斗力增强B.中国与美国的国际地位已渐趋平等C.抗美援朝战争提升中国国际地位D.抗美援朝战争后中美矛盾日益缓和17.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1957年,依据宪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较重要的法规性文件共730多件。据此可知,1954年宪法()A.为新中国法治建设奠定了基础B.以法律确保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C.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D.体现了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原则18.20世纪80年代,我国民营企业的先行者创办了“育新良种场”,创立者都曾是“公家人”,辞职回农村发展种植养殖业。他们敢砸掉“铁饭碗”,端起“泥饭碗”的底气源自()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加快C.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9.下表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民族政策的探索(部分)。材料反映了我国()时间内容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2017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式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A.民族政策的不断发展 B.注重各民族的独立发展C.基层民主制度的完善 D.民主与法制的逐步健全20.为了满足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上班族、学校师生、医护人员等人群安全用餐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地方设置了可对外卖进行全天紫外线消毒杀菌的、通过扫码实现无接触配送的智能外卖柜。这表明()A.社会生活发生巨变 B.科技改变生活方式C.居民饮食质量提升 D.我国饮食结构优化21.雅典民主政治终结后,后人仍对其进行了反思。西塞罗在谈到弗拉库斯的判决时,他指责决定的作出是暴怒中的群氓的举手和无约束的喊叫,与会人们没有经验,民主政治下的公民忘恩负义,民主政治意味着极端的无政府主义,比君主制和贵族制更加糟糕。据此可知()A.雅典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B.雅典人参与政治热情高涨C.雅典司法程序的不合理性 D.雅典民主政治的虚假腐败22.公元前454年,在平民选出的保民官的一再努力下,罗马贵族与平民终于达成协议:立法委员全部由贵族担任,但法律文稿须经由贵族和平民共同组成的百人团大会讨论通过,经元老院批准,才能生效。这反映()A.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B.政治上贵族特权被有效制止C.平民和贵族地位平等 D.贵族与平民的关系得到协调23.“哥白尼在他的天文研究中引用了阿拉伯天文学家白塔尼的作品,英国罗吉尔·培根的光学研究借鉴了阿拉伯光学家的著作,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和火药在13—14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材料可印证()A.东西方文明的一体化发展 B.阿拉伯人推动欧洲文明发展C.阿拉伯人善于吸收各国文化 D.文明交流的方式具有多样性24.14世纪以后,高耸入云、冷峻阴沉的哥特式建筑不再流行,建筑师们热衷于重现古希腊的柱式以及古罗马的穹顶、拱券,从而营造出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文主义的广泛传播 B.人民主权思想的舆论宣传C.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 D.古希腊、古罗马政治的影响25.1813—1844年,印度输出的原棉由4000多吨猛升至4万吨;1813—1828年,从加尔各答出口的生丝激增近17倍;同时,罂粟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这表明印度()A.对华贸易量的激增B.棉纺织业迅速发展C.经济殖民地化加深D.自由贸易走向繁荣26.1872年,日本启动了“明治改历”,废除了沿用千年的太阴历,改用太阳历。太阴历通过日出和日落来确定时间,反映自然节气的转换,但每天和每个节气的长短都不固定,准确性远不如太阳历。这一做法()A.加强了日本国民的民族认同感 B.扫除了封建专制思想遗毒C.为明治维新的开展作了准备D.是工业现代化扩展的产物27.1933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在法律的第九款中规定禁止生产、运输和储存超过规定数量的石油,并且授权总统可以起诉违反该法律的石油公司及管道运输公司。该法律条款()A.使美国成功走出经济危机 B.促进美国产业结构的优化C.推动美国石油的大量开采 D.加强了政府对石油的管制2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此材料意在说明两次世界大战()A.削弱了欧洲的力量B.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C.使欧洲失去国际影响力D.促进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29.学者约翰·刘易斯·加迪斯在《长和平:冷战史考察》中写道:“战后时期各国幸运地生活在了这样一种国际关系体系之内:因为它是基于一种权力现实之上的,所以有助于实现秩序,尽管谈不上正义,但却比人们所预期的更好。”据此可推断,这种国际关系体系()A.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B.为战后世界和平留下生存空间C.保证了世界秩序的长久稳定D.使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30.近年来,世界政坛的女性领导人显著增加,如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智利总统米歇尔•巴切莱特、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等,冰岛、印度、韩国、巴西等国也纷纷出现女性领导人,这表明()A.女性取得了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B.女性权力开始普遍超过男性C.女性领导人比男性领导人更受欢迎D.世界妇女解放运动取得成效第二部分非选择题部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3小题,31题14分,32题12分,33题14分。共40分)31.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中国封建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14分)材料一书院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定的政治、文化根源,与当时的历史条件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乾元院改号丽正修书院;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改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最初的书院主要是搜集、搜罗贤才,校勘经籍和撰集文章等,并无授学任务。——摘编自吴祖鲲《中国古代书院及其文化影响》(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书院创办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文化根源”?(4分)材料二宋元明清时期书院数量统计朝代官办书院民办书院性质不明其他性质合计宋代1105091010720元代51181631296明代97250721641

699清代2

200935721223

878——摘编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书院数量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材料三雍正七年(1729年)印尼华侨创建了涉外第一所华人书院“明诚书院”;咸丰四年(1854年)新加坡华侨创建了萃英书院;美国旧金山亦在光绪十年(1884年)创建了“大清书院”。从1818年开始,中国还出现了外国牧师办的教会书院,他们将《》译成中文,将中国的“四书”“五经”等译成英文。——摘编自张瑞《中国古代书院一瞥》(3)根据材料三,概括该时期书院的特点及其主要作用。(4分)32.在衣、食、住、行中,服饰无疑是与社会变革联系最密切、最能直观反映社会变革的一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夫中国有中国之形象,今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于后,是使中国之人变为禽兽也。中国有中国之衣冠,今满洲另置顶戴,胡衣猴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摘编自《太平天国文书汇编》材料二《湖北学生界》有一篇文章宣扬说,西装之精神在于发奋踔励,雄武刚健,有独立之气象,无奴隶之根性,穿了它可振工艺,可善外交,可以强兵强种云云。——摘编自《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材料三中山装(见下图)是由孙中山创制的,它蕴含了孙中山关于服装现代化的理念。(1)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军是如何看待清朝官服的。(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装的作用。(2分)(3)观察材料三中的图片,围绕中山装“蕴含了孙中山关于服装现代化的理念”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8分)33.战争是折射现实的镜子,以史为鉴,认识和平的珍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各个国家通过外交活动,寻找自己的盟友,通过结盟以对抗自己的敌人或潜在的敌人,这种结盟活动就形成了“集团安全”模式。在一定时期,当敌对集团之间势力处于均衡时期,它可以对敌方产生威慑力量,从而保证同盟内的个体安全;然而,一旦这种均衡被打破,其产生的破坏性后果更大。——摘编自陈勇《集体安全制度溯源》(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任举两例现代历史上出现过的“集团安全”模式。(4分)巴黎和会三巨头雅尔塔会议三巨头材料二巴黎和会三巨头雅尔塔会议三巨头(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两次国际会议的召开背景和共同特点。(4分)材料三有关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的观点观点内容观点一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以其恶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仅就此而言,冷战时代确实是个“漫长的和平”时代——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观点二美国的霸权与冷战紧密相关,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的全面遏制就不可能爆发冷战……美国不仅掌握全世界的巨大财富,而且拥有世界一流的军事力量——摘编自叶江《冷战、美国霸权与全球化——冷战史研究新视角》观点三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经济地位一落千丈,西欧也是满目疮痍……不可否认,战后美国在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摘编自朱玲云《战后初期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照顾”》(3)根据材料三,参照范例,从中任意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6分)范例:美苏冷战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世界相对和平。论述:美苏之间的核军备竞赛,使两个超级大国因惧怕核武器的威力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冷战,使其不敢轻易全面动用武力来争夺世界霸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世界相对和平。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育才实验学校中考模拟试卷九年级历史试卷(六)(答案)(考试时间:80分钟;;范围:初中六册;出卷教师:叶道辉)第一部分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DBADDBDDDCACB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AAABADBACDDAB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部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31小题14分,32小题12分,33题14分,共40分)31.(14分)(1)创办的目的:搜集、搜罗贤才,校勘经籍和撰集文章等。(2分)根源:唐代国家统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2分)(2)特点:官办书院和民办书院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宋代到清代,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民办书院比例总体下降;到明清时期,官办书院在比例上超过了民办书院。(2分)原因:宋代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科举制度,促进了宋代官办和民办书院数量的增加;元代由于是蒙古族统治,科举制发展遭遇巨大挫折,文化教育事业陷入低谷,书院发展明显受到影响;明代君主专制制度强化,重视文教,以八股取士选拔官员,官办、民办书院较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