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六上第六单元_第1页
浙教版六上第六单元_第2页
浙教版六上第六单元_第3页
浙教版六上第六单元_第4页
浙教版六上第六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老师领进门一、老师领进门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能猜测一下作者的身份吗?(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教师简介刘绍棠,1936年2月生,1997年3月病逝,终年61岁。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思想,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

2、这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回到家乡,见到了阔别40年的小学老师,心情如何?(激动不已)他们的交谈中,大作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语是什么?(谢谢、感谢)

你能用激动、感谢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吗?(出示)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3、大作家深深感谢“老师领进门”,(指着课题)谁来读读课题?

同学们,这个“门”指的是什么门?(文学的大门、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4、同学们,田老师真厉害!田老师真有本事!培养了一名大作家,咱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出示)

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5、同学们,田老师当年上课时到底用了什么“绝招”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讲故事)

6、田老师编故事、讲故事真可以说是“天下一绝”!你能用课文中的三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吗?(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还可以从哪看出来?

①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②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土。谈体会、朗读指导。二、修行靠自身1、同学们,田老师讲故事真是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成了作家。“我”深深感谢田老师,可老人家却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出示)

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怎么理解?(比喻有心做的事办不成,无意做的事却获得成功)田老师说的“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又该如何理解呢?(学生交流后出示)①田老师谦虚。②当年只不过是讲讲故事而已,不必感谢。③田老师当年并没有刻意要去培养一名未来的作家。④“你的成功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这四种理解都正确,如果要选择一种最恰当、最符合老人家心意的理解,应该是哪一个?(第四个,在课题后板书:修行靠自身)齐读课题: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2、出示,指名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理解?(①比喻人才的培养是百年大计;②形容培养人才不容易)“插柳之恩,我怎能忘?”如何理解?(①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我不能忘记;②即使是小的恩情“我”也不能忘记)请你加上“因为、所以”把两句话变成一句话。(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插柳之恩,我怎能忘?)齐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板书: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17少年闰土教学目标1.继续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6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23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5.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感受“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学难点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初读课文,自学生新词,分段,教学一、二两大段,背诵第1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1、4题。

教学过程一、1.简介鲁迅《少年闰土》的出处,出示课题。

2.生轻读课文,要求按注音读准生字,划出不懂的词语。

3.讨论分段。

二、1.抽读课后题1(1),贴挂图,放第一自然段的课文录音,师以教鞭随录音指图。

尔后提问: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勇敢机智)那么,课文中哪几句话突出反映了少年闰土的这一形象呢?(抽答,然后齐读“其间……逃走了”一段话。理解“其间”和“猹”两个词语。)

为了衬托闰土的形象,课文开头描写了哪些景物(天空、圆月。西瓜),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深蓝,金黄、碧绿、)

情感朗读指导,齐读本自然段,体会梦幻般的美景衬托下的少年英雄形象。二、学习第二大段。1.轻读2、3小节,思考:①闰土因什么原因到“我”家来?②闰土来“我”家前,“我”听到了闰土哪些情况?

读后抽答。2.释疑,师生共同讨沦理解“少爷”、“值年”、“祭祀”、“郑重”、“仿佛”、“五行”、“装掠”等词语的意思。

3.师生共同讨论小结本大段的主要内容。(本段主要写“我”结识闰土的原因)

三:熟读第—自然段,抽背,同桌互背。四、师课的小结。五、课堂作业:作业本第1、2两题。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第三、四两大段。分辨课文详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完成作业本第5题。

教学过程一、读读写写课后第5题的词语。

二、抽读第三段(第4、5两节),生划出描写闰上外

貌特点的语句。(“紫色的圆脸……银项圈”)师生共同

讨论,抓住“紫色”、“毡帽”、“银项圈”理解人物的外貌特点描写,并在黑板一侧作副板书:外貌特点紫色的圆脸生活特点头戴小毡帽地方特点套一个银项圈时代特点,齐读这句话,深入体会闰土的外貌特点描写。提问:第4小节的开头哪些词语反映了“我”迫切见到闰土的心情?(盼望、好容易、飞跑)那么,这小节的结尾又有几个关键词语反映了闰土和“我”刚见面就建立了友谊?(只是、便、于是)

情感语气指导后生齐读第4小节。

三、1.抽读第四段(第6—16小节),生划出本段的中心句(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板书:稀奇事。

2.生自读课文,找出四件稀奇事。(板书)那么,四件事中写得最详细是哪一件?(管西瓜刺猹)抽读“闰土又对我说……油一般的滑”,(注意朗读的情感语气)理解“无端”、“伶俐”、“素不知道”等词浯的意思。

3.提问:这部分课文哪一小节的内容与开头小节的描写呼应?(“有胡叉呢……”—节)这样写给人留下了闰土的什么形象?(勇敢机智,板书。)因为这件事给作者的印象最深刻,所以详细写,板书。

4.除此以外,还有哪件事也写得详细?(在雪地捕鸟,板书)生轻读捕鸟一节,用笔划出写捕鸟动作的词(扫、支、撒、拉、罩等)。讨论:这一节反映了闰土什么品质特点?(聪明能于。板书。)

5.除了这两件事,另外两件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反映了人物什么品质特点?(师生讨论后板书:见多识广、略写)

6.抽读课后题1(2)、(3)两题,生回答。

四、课文写了反映闰土品质特点的四件事,虽然也有详略之分,但是,这四件事从总的来说,仍然是详写的。那么,与闰土对比,“我”与“往常的朋友”这方面是详写还是略写?(略写)哪几节用对比的方法来写?(抽答)

1.小黑板出示“我素不知道;……”一节,齐读,理解“素”、“如许”、“单”等词语的意思。并抓住“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一句,引导学生理解“我”接触的事少,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而缺少见识的含义。

以羡慕和敬佩的语气朗读本节。2.当闰土告诉“我”那些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后,“我”有什么感想?哪一小节写出了“我”的感想?(小黑板出示本节,齐读)理解“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一句的深刻含义(比喻“我”与“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知识贫乏”)。

以羡慕、感叹的语气朗读本节。本课板书设计:稀奇事反映品质详写在雪地捕鸟———聪明能干管西瓜刺猹———机智勇敢海边拾贝壳略写见多识广沙地有跳鱼第三课时教学要点教学第五段,从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的特点,进—步认识课文从整体上如何安排详略,完成作业本第2、3、6题。

教学过程一、听写本课的生字,订正巩固。二、利用抽答课后题1(1)、(3)两题,从整体上回顾和巩固上一课时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其中1(3)中的“闰土是怎样一个人”问题的回答,可从外貌描写中导出“活泼可爱”的特点,“机智勇敢”可以归入“聪明能干”这一品质特点中,教师形成系统板书)

三、因为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又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受到“我”深深的敬佩和喜欢,他又很喜欢和“我”相处,所以,“我”和闰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是怎么分别和保持友谊的?读最后小节(抽读)。

1.在这一小节里,哪些句子反映了“我”和闰土友谊深?(“我急待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终于”这个词语说明两人的分别时的感情是怎么样的?(恋恋不舍)

2.反映“我”与闰土保持友谊的语句有哪些?“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一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反映了“我”对闰土长期思念的思想感情)

四、以课后题2为思考题,生再次轻读全文。

附板书设计:24少年闰土:外貌特点活泼可爱在雪地捕鸟聪明能干详写管西瓜刺猹机智勇敢品质特点海边捡贝壳略写见多识广沙地有跳鱼参考资料:一、关于课后习题第1题:(1)常常浮现在“我”眼前的闰土是—个项戴银圈,手捏钢又,正在西瓜地奋力刺猹的十一、二岁的少年形象,他给“我”最突出的印象是勇敢机智。

(2)闰土给“我”讲的稀奇事有:雪地捕鸟、海边拾贝壳,看瓜刺猹,沙地看跳鱼儿。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看瓜刺猹。

(3)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从他告诉“我”的四件稀奇事中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第2题:课文主要写“我”小时候与少年闰土—段短暂交往并建立友谊的事。其中闰土告诉我的四件稀奇事,特别是雪地捕鸟和看瓜刺猹这两件事写得详细;有关“我”与“往事的朋友”生活天地狭窄、知识贫乏的事写得简略.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在于突出课文的重点一一反映闰土是一个见多识广、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同时也反映“我”和闰土少年时短暂而真诚的友谊。

第3题:(1)“素不知道”:向来不知道。因为“我”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生活,像井底的青蛙,所以从来不知道这些海边农村的新鲜事。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敬佩,也是对自己知识贫乏的感叹。

(2)“他们”指“我”往常的那些朋友。“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高墙大院里,不能广泛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知识贫乏,反映了‘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天地的狭窄。整句话表达了“我”对所处地位和环境的不满,流露出自己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18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简案)一、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19世纪丹麦著名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2、说说你对安徒生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交流)

3、老师简介卖火柴小女孩的写作背景。(1848年,他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来的三张画片写一篇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双眼渐渐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妈妈小时候要过饭,有一次要饭时,实在走不动了,竟然昏倒在路上。他又想起了在童年时代惟一疼爱他的奶奶。爸爸去世以后,妈妈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傍晚,他坐在墙角里,蜷着腿缩成一团,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他还想起了在丹麦封建王朝统治下,千千万万穷苦的儿童……想着、想着,他情不自禁地摊开稿纸,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对广大穷苦儿童的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憎恨,奋笔疾书,写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优美动人的童话。)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读文情况。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互相帮助理解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1、提出要求。

认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学生自渎,思考勾画,共同学习。

3、汇报交流,把课文内容分为“卖火柴”、“擦燃火柴”、“冻死街头”三个部分。

四、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卖火柴小女孩冻死街头的画面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们再次怀着同情和悲伤的情感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生齐读。

二、以“幸福”为线索,解读小女孩的命运1、课文中写道:“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那么,小女孩拥有真正的幸福吗?

2、为什么说她没有幸福?用自己的话说说。

(1)、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

A、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B、展开想象: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你的妹妹,她的大年夜应该是怎样度过的?

C、可是,在这团圆的幸福时刻,她有没有压岁钱?有没有新衣服?有没有享用不尽的食物?没有,通通都没有,连一双鞋子也没有,还得光着脚在大街上苦苦哀求人家买她的火柴。她有的只是什么?(是寒冷、是饥饿、是欺凌)

D、找出这部分你最想读的句子读一读。

(2)、不敢回家

为什么说小女孩没有幸福?(爸爸会打她,家里跟街上一样冷)(3)、疼爱她的奶奶已经死了

为什么说小女孩没有幸福?(没有亲人的疼爱,得不到关怀)(4)、她死了人们只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

为什么说小女孩没有幸福?3、理解火柴给小女孩带来的“幸福”

(1)、既然别人不能给她幸福、爸爸不能给她幸福、疼爱她的奶奶死了也不能给她幸福,连死了人们只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那么文中为什么还说她曾经多么幸福呢?是谁给了她这种幸福?(火柴)

(2)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谁来读读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段落。大家边听边看,有没有几个标点很明显地跳到你的眼前?(感叹号)读一读有感叹号的句子。

(3)、你从这几个感叹号中体会到了什么?(是啊,与其说小小的火焰是奇异的火光,不如说是小女孩太冷了,她多想拥有温暖啊!)

(4)、潘老师发现,你朗读的时候情感变化很大,能说说原因吗?(燃:高兴;灭:失望)是啊,火柴终究是要灭的,然而,灭的只是火柴吗?(灭的还有小女孩的希望),火柴一灭,她面对的就不是火炉,而是——寒冷;面对的不是火炉,而是——黑暗;面对的不是火炉,而是——纷飞的大雪。带上你的理解和感情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5)、自由朗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其它几个段落。

A、同学们,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很遥远,她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小女孩生活的那个环境,就一定能感受到她的痛苦。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小女孩其它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思考。

B、谁来谈谈?

生:她渴望得到食物,因为她太饿了;生:她渴望得到快乐,因为她太孤独了;生:她渴望得到疼爱,因为她没有人关心;(引导有感情朗读“奶奶,啊,请把我……”读出恳求、读出迫切)生:她想让奶奶带她飞走,因为她受不了这些痛苦了,很想摆脱。(引导朗读“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读出同情、读出悲伤)师:小女孩真的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了吗?那么,这样的地方在哪儿呢?是的,只有死才能摆脱寒冷、摆脱饥饿、摆脱痛苦!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师:虽然她一次次地擦燃火柴,可是火柴却一次次地熄灭,她的眼前没有火炉,只有——寒冷;没有烤鹅,只有——饥饿;没有圣诞树,只有——孤独;没有奶奶,只有——寂寞;没有得到摆脱,只有——面临死亡。4、谁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你从她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生:听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生:听出了人们的漠不关心。生:也听出了安徒生对小女孩的同情。师:一个会读书的人,就是能透过语言文字和作者同悲同喜,和文中的主人公同忧同乐。师: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生:没有,她的幸福就是死,只有死她才能摆脱痛苦、饥饿、寒冷,不用忍受痛苦、饥饿和寒冷对她来说是一种幸福。生:她得到的是幻想中的幸福。她在幻想中看到了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5、虽然火柴一次又一次地熄灭,但是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把它点燃,她点燃的只是火柴吗?(她点燃起对幸福的渴望)一次次地点燃火柴,火柴却一次次地熄灭,熄灭的只是火柴吗?(是她的希望)然而不灭的又是什么呢?(不灭的是她追求幸福的信念)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不能再点燃火柴了,她也要——(捏着烧过了的火柴梗)。她捏着的只是火柴梗吗?你从这里看出了什么?

6、小女孩的命运如此悲惨,然而至始至终,她有没有哀怨过?有没有流下一滴眼泪?找出文中描写小女孩表情的一个词。(微笑)你从“微笑”中体会到了什么?她微笑什么?(谁给了小女孩这样的幸福?(火柴)可是火柴的光芒是如此的微小,小女孩却从火柴中得到了这样的幸福,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是谁给了小女孩这样的幸福?与其说是火柴给了小女孩幸福,不如说是她自己。因为她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因为哪怕是幻想的微小的幸福她也没有放弃追求,哪怕到了死她的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三、从《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想开去从《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想开去,你想到了什么?1、不能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能理解她的处境吗?你能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体会她面对寒冷、面对饥饿,面对痛苦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这给你怎样的启发?(最好的读者要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读书在于读自己,发现的时候发现自己,因此,要读出自己的思考。)2、要重视和同情社会中的贫困者与弱势群体

3、领悟安徒生作品人文精神的力量

你能不能通过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安徒生的作品在我国广为传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名篇,成为几代人成长的精神食粮。安徒生已经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我们发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更高的文学价值,因为它教会了我们对待困窘和艰难的一种人生态度。优秀的童话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它对儿童来说不仅是生动的故事、美丽的形象,而且是精神家园、终极关怀。这就是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超越时代的永恒力量。我们真应该感谢这位经历了200年沧桑却历久弥新的伟大作家——安徒生!

四、布置作业1、阅读安徒生的其它童话故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19、卖火柴的小女孩

大年夜死悲惨

火炉

圣诞树

烤鹅擦燃灭捏微笑奶奶

飞走○电影票应该这样发教学目标1.能听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住要点。

2.会围绕中心列出说话提纲,按要点把事情说清楚。3.感受先人后已、关心他人的好思想。重难点重点:听清录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得有条理。难点:讲清自己的观点,围绕中心组织好语句,讲得有条有理1.揭示课题。

2.学生自学“听说要求”和“听说提示”,明确本次听说训练重点。

自学课文1-2部分,讨论两个问题:

(1)这次听说训练的要求是什么?

(2)这次听说训练的方法和步骤。

3.指导听说训练。

(1)听录音,边听边记要点,听完后说说发电影票为什么会引起争论?争论中有几种发电影票的方法?

(2)同桌互说。指名向全班同学说。评议说的内容是否正确,语言是否通顺。

4.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1)教师提出要求:你认为应该怎样发电影票?并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列提纲,准备发表自己的看法。

(3)分小组讲述,评议是否说得有理,语句是否通顺。

(4)指名发表自己的意见:电影票应该这样发?全班同学评议。对于学生意见中反映出来的好思想,教师适时进行鼓励和表扬。同时教师要学会宽容,允许孩子有多样性的做法,不要轻易给学生的做法加上“觉悟不高”等帽子。□我的好____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本次习作要求:用一件事反映一个人某一方面的好品质,重点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

2.学习《我的奶奶》,领悟把人物行动、语言写具体的方法。

3.确定自己要写的人和事,明确在这件事中,人物的哪些言行特别感人。

重难点用一件事反映一个人某一方面的好品质,重点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教具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我的好》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明确习作要求和训练内容,懂得应根据人物思想品质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

(1)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思考: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要写好这篇文章必须注意什么?

(2)讨论明确:要写好这篇文章必须选好人和事,写时要对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作具体描写,还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必须能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

3.学习《我的奶奶》这一参考片断。

(1)先自学思考两个问题:

①文章写了一件关于奶奶的什么事?这件事反映奶奶的什么品质?

②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哪些词句是具体写奶奶的语言和行动?

(2)交流汇报以上问题,使学生掌握这篇作文的写作方法。

4.确定自己要写的人和事,明确自己要表现他哪一方面的思想品质。

(1)分小组说说自己准备写谁,写他的一件什么事,要反映他的什么思想品质。

(2)进一步说一说,在这件事中,他的哪些语言行动特别感人,最能反映人物的特点。(教师参与交流,作简明的讲评,启迪学生的思路。)

5.学生开始作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对部分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