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统考版】一轮复习学案第28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_第1页
高中地理【统考版】一轮复习学案第28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_第2页
高中地理【统考版】一轮复习学案第28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_第3页
高中地理【统考版】一轮复习学案第28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_第4页
高中地理【统考版】一轮复习学案第28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8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最新考纲: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核心素养定位1.区域认知:通过区域图、景观图等,描述区域位置、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区位特征。2.综合思维:通过区域景观图、区域图以及文字叙述,说明区域差异的表现,分析区域差异的原因。3.人地协调观:对比找出不同区域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教材整体感知命题趋势分析1.以世界或我国某区域为背景,考查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差异。2.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认识区域1.区域概念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________和方法划分出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如通过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甘肃省分为四个不同的________。(如图)2.区域特征(1)区位特征:具有一定的面积、________和边界。(2)整体性:内部________相对一致。(3)层次性: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划分下一级区域。【疑难辨析1】地理位置和地理区位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异同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不同点地理位置北纬______附近,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________的入海口北纬43°~48°,地处________的中部气候条件______________气候________气候土地条件________为主,多为_______,人均耕地面积________全国平均水平________为主,多为________,人均耕地面积________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条件________有丰富的________等矿产相同点都是平原地区,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生产活动的差异方式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类型________耕作业、水产业旱地耕作业、________主要作物水稻、________、棉花玉米、________、春小麦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商业贸易________落后工业重要的____________基地________基地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读下图,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分析回答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河湖与沼泽示意图【疑难辨析2】地理环境差异仅影响产业活动吗?考点一区域特征分析1.高考真题【例1】[2018·全国卷Ⅲ,1~2]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1)~(2)题。(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A.携带方便B.适用地广C.文化蕴涵D.经久耐用(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A.欧洲西部 B.中亚C.中东 D.撒哈拉以南非洲[解题能力培养][尝试自解](1)(2)[对接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地理环境对生产和经营影响。区域认知不同地区地理特征认知。地理实践力世界地理知识学习,油纸伞销售方向。2.方法规律区域特征分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认识区域、分析区域特征,应从区位入手,先整体把握,再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1)明确区域地理位置:(2)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3)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分析:(4)归纳区域特征:区分差异性,归纳共同性。(5)评价区域发展:探寻区域发展的优化模式。3.题组精练考向1区域自然地理特征1.[2020·江苏卷,27(1)(4),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200km,流域面积210万km2,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材料二如图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下表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水文站马西纳迪雷尼亚美洛科贾奥尼查年径流量(km3)41302773182年输沙量(万吨)17710035012905800(1)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尼日尔河“水塔”,请分析原因。(3分)(2)简析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4分)考向2区域人文特征分析2.[2021·太原模拟]徽派建筑是我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于钱塘江上游的新安江流域、浙西部分地区。徽派民居的特点以粉墙黛瓦、马头墙为代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据此完成(1)~(3)题。(1)徽派建筑群落中,民居普遍楼层较高且楼间距较近,其原因可能是()①建筑用地少②人口较多③方便生活起居④经济实力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徽派建筑群落中户与户之间有高高的马头墙隔开,设计马头墙的主要目的是()A.防风B.防沙C.防火D.防盗(3)徽派建筑中,天井的现实作用是()①增强采光效果②加快排水速度③节省建筑成本④通风降低湿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考点二区域差异比较1.高考真题【例2】[2017·全国卷Ⅱ,1~3]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1)~(3)题。(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解题能力培养][尝试自解](1)(2)(3)[对接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认识区域差异,加强南北合作。综合思维结合图示综合分析南北区域地理特征。区域认知苏南、苏北地理差异。2.方法规律对比分析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分析。1.自然环境差异及其成因(1)气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任何地貌都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区域由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不同,所经受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式及其组合不同,从而导致地貌的区域差异。(3)水文差异的形成(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5)植被差异的形成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2.人类活动差异及其成因人类活动差异成因具体表现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工业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人口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结构、增长速度等差异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交通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异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间的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3.题组精练考向1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差异1.[2021·广东肇庆一模]生活在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陕西省北部地区旅游,看到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如图为陕西省位置和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在陕南地区,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导致陕南地区民居差异的原因主要是()①气候多种多样②地形多种多样③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④地质条件的差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南面窗户大的主要目的是()A.通风透气B.冬天接受更多阳光C.防潮D.保温(3)陕南民居注重排水,陕北民居注重雨水收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纬度位置C.降水D.土壤考向2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差异2.[2018·天津卷,10~11]读图文资料,回答(1)~(2)题。四城市文化服务设施、星级餐厅、外籍学生数量统计图表2016年四城市基本情况统计表城市名称人口数量(万人)城市面积(平方千米)经济总量(万亿美元)东京135121550.95巴黎106028450.74纽约8337980.90伦敦97817380.52(1)依据图表信息,对四城市地域文化的正确推断是()A.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主体B.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是美术馆、电影院屏幕总量最多C.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D.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体现为外籍学生、博物馆多(2)四城市相比,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A.东京、纽约B.纽约、伦敦C.东京、巴黎D.巴黎、伦敦考点三区域发展阶段1.高考真题【例3】[上海卷]根据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回答(1)~(2)题。(1)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2)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D.改善效果不甚明显[解题能力培养][尝试自解](1)(2)[对接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小流域治理注意生态环保。综合思维从图示中获取信息。区域认知该流域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2.方法规律1.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变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发展阶段三次产业的变化特点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格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农业经济比重相当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一、三、二或一、二、三工业化阶段随着工业化的加快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二、一、三或二、三、一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三、二、一2.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不同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体结构不同,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要素也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如下所示:(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小: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减弱,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减小,表现如下:①优势因素的效益放大。如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科技的进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地优势得到更好发挥。②劣势因素的制约弱化。灌溉技术、温室等的发展,使干旱、寒冷地区的农业得到更好发展;运输条件改进、生产率提高,使资源短缺地区的工业发展得到促进。方法归纳四个角度看区域发展的分析方法3.题组精练考向1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分析1.[2021·河北衡水中学调研]假设如图是一个海岛国家,其经济的空间发展形态由海岸逐渐向内陆发展的过程。据此完成(1)~(3)题。(1)第一阶段除了沿海一些小港口或贸易站外,大部分居民最主要的经济活动是()A.传统自给农业B.采集资源以供出口C.专业化农牧业D.工业开始兴起(2)第二阶段中,a与b两港口腹地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A.农业商业化B.工业兴起C.腹地人口增加D.建立运输路线(3)第四阶段中,f都市的发展超过海港都市,而成为国家的首要大都市,其原因最可能是()A.f位置最适中B.f资源最丰富C.国家经济结构转型D.沿海港口因淤浅而没落考向2区域不同阶段产业结构变化2.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正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和“阳光花城”转型,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近10万人来此过冬养老。读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完成(1)~(2)题。(1)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转型,说明了该城市()A.产业结构优化升级B.城市化阶段完成C.钢铁产业全部转移D.工业化阶段完成(2)攀枝花正由“百里钢城”向“阳光花城”转型的积极意义是()A.城市规模扩大,以绿地为主B.彻底解决了城市环境污染C.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D.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10类主观题规范答题指导之(九)——区域差异对比分析类[命题角度]区域差异的比较分析常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比较区域条件或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常侧重于比较不同点即区域差异比较;二是比较区域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或者说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或者说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三是比较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在高考中,常以“比较两区域的自然特征(或人文特征)”的设问形式出现。[考题探究]【例】[2018·江苏高考,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下图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材料二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下图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材料三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下图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1)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七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自然_________________(6分)(4)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农业发展方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样卷评析]样卷展示得分:9分样卷剖析失分原因:第(1)题,比较中出现较大偏差,不能笼统地说南、北坡的大小关系,要从夏季,冬季两方面分别比较。不得分。第(2)题,综合思维能力不够,夏季气温高的原因有地势低,还有夏季处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第(3)题,忽视了秦岭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关中平原位于秦岭以北,自然景观是温带落叶阔叶林。黄土高原自然植被较复杂,属于以森林为主的森林草原景观。第(4)题,陕南应当是水田农业、林业、渔业等;关中应以旱作种植业为主;陕北的黄土高原应以林牧业为主,以及部分种植业。标准答案(1)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2)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地形(3)陕南:山地、谷地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关中:平原(盆地)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4)陕南: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关中:种植业为主(旱作为主);陕北:农林牧结合。[思维建模]答题思路区域差异比较类试题,其答题思路为:首先要对题目涉及区域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明确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要注意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尽量使用地理术语,避免口语化。答题术语1.自然要素差异对比要素关键词规范答题术语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位于××半球;位于××纬度(或××带);距海较远(近);位于××大陆××部、××大洋××岸气候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年较差光照灾害属于××气候;夏季××,冬季××;气温年较差××,降水季节变化××;光照××,易受××气象灾害影响地形地形类型地势特征以××地形为主,地形××;地势××高××低;多××地貌,地质××水文内流河(湖)外流河(湖)水文特征为内(或外)流河;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有(无)凌汛植被覆盖率植被类型以××为主;植被覆盖率高(低)2.人文要素差异对比要素关键词规范答题术语人口人口数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劳动力丰富(不足);人口素质××;老龄化问题××;人口就业压力××城市数量规模布局城市化城市数量××;规模××,辐射带动作用××;多沿××分布;城市化水平××产业交通科技类型利弊社会经济交通科技以××产业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工业类型为××;利(弊);以××(交通运输方式)为主,交通便利(不便);科技水平高(低)[迁移运用]1.[2015·福建文综]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8分)[思维流程][我的答案]2.[北京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8分)(2)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12分)第28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板块一一、1.指标干湿地区2.(1)形状(2)特定性质【疑难辨析1】提示:地理区位和地理位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实际的应用中易混淆。区位包括绝对区位和相对区位两层含义。绝对区位是指该事物的位置;相对区位是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由此可见,区位概念包含位置概念。地理位置可分为下列类型: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自然位置:海陆分布位置;政治位置:各种政治力量的空间配置关系;经济位置:事物间的经济空间关系。二、1.30°长江东北地区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水稻土水田低于黑土旱地高于贫乏石油2.水田畜牧业油菜大豆发达综合性工业重工业三、缓慢稠密的水系破碎【疑难辨析2】提示:地理环境差异除了影响产业活动外,还对交通、建筑、文化等也有影响,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运便利,而松嫩平原缺乏水运;松嫩平原民居墙体严实厚重,屋顶坡度小,长江三角洲则墙体轻薄,屋顶坡度大等。板块二考点一体验高考真题【例1】文化蕴涵温和多雨干燥低答案:(1)C(2)A考向题组精练1.解析:第(1)题,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尼日尔河“水塔”的原因主要从富塔贾隆高原对尼日尔河水源补给量大的角度分析,在分析富塔贾隆高原对尼日尔河补给量大的原因时主要从气候(年降水量)、地形和流域面积等角度分析。由图可知,富塔贾隆高原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大于1500mm,丰沛的降水为尼日尔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富塔贾隆高原位于尼日尔河的上游,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形成“水塔”;富塔贾隆高原河段支流众多,流域面积较大,集水区域广,为尼日尔河提供充足的水源。第(2)题,在描述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时,主要从地形地势、气候(降水和气温)、河流水文特征以及自然带等方面描述。由图中信息可知,在尼日尔河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纬度低,水热充足,河流含沙量大,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主。答案:(1)年降水量大;地势高;流域面积较大。(2)地形为低平原,河网密布;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径流量大,含沙量大;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2.解析:第(1)题,徽派建筑主要流行于钱塘江上游的新安江流域、浙西部分地区,当地地形多山,建筑用地少,①对。人口较多,楼层高、楼间距近,利于节约土地,②对。公共空间小,生活起居不方便,③错。经济实力强,资金充足,④对。第(2)题,古代房屋之间太密,一旦失火,顺风而起,大火特别容易顺着房柱向上蔓延。所以把墙建得高一点以利防火。第(3)题,徽派建筑中,建筑整体封闭性很强,而天井是建筑院落空间中唯一可以与外界自然相交接的通道。天井的现实作用是采光、通风、调温等,①④对。答案:(1)C(2)C(3)D考点二体验高考真题【例2】自然标志长江交通答案:(1)C(2)D(3)D考向题组精练1.解析:第(1)题,“石头房、竹木房”主要是各地就地取材建设,与建筑原料有关;“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受地形影响很大,一般吊脚楼建在山区,而三合院及四合院建在平坦之地。第(2)题,陕北地区纬度较高、海拔高,冬季气温低,同时冬季受冬季风(西北风)影响而气温更低,则一般不设北窗,南边窗户较大可接受更多的阳光,增加室内温度。第(3)题,陕南注重排水,说明降水较多;陕北注重雨水收集,说明水资源少;两地区主要是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而降水差异大。答案:(1)B(2)B(3)C2.解析:第(1)题,东京星级餐厅多只能说明到东京旅游观光、就餐的人数多,星级餐厅并不是其地域文化的主体,A错;电影院屏幕属于文化设施,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有,不属于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B错;剧院也属于文化设施,纽约剧院多反映了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