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至隋唐的课

准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第8课思想裂变文爇繁榮科技進步中外交流思想裂变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汉代儒学独尊儒学的发展◆

董仲舒◆

汉武帝魏

220年,

曹丕代汉称帝,是为魏文帝晋—

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是为晋武帝南北朝

420年,

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宋政权隋

604年,

杨广弑兄夺嫡,是为隋炀帝唐

690年,

武则天代唐称帝,国号为周思考:下述人物行为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公元君臣僭越纲常败坏(一)儒学危机——《后汉书·孔融传》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盖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坐制礼法,束缚下民。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阮籍《大人先生传》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

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汉魏之际“纪纲既衰,儒道尤

甚”,以致曹魏京师上万名大小官

吏和太学生中,

通经知礼的“略无

几人”。——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名教危机(一)儒学危机经学失落正因为两汉经学所宣扬的是一种

整体秩序规范,

缺乏关于个体人格方

面的理论,

……所以一旦社会出现动

荡变化,其苍白贫困的本质便立即暴

露出来了。——马良怀《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为什么儒学独尊的地位会受到挑战?弑君篡权

政权更迭国家分裂

战乱频仍社会动荡

道德沦丧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

五常(一)儒学危机不

应董仲舒汉代儒学天下失序内容: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政治:无为生活作风: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崇尚清谈人格:

独立自由

反对礼教籍(阮籍)母将死,与人围棋如故,

对者求止,籍不肯,留与决赌。既而饮酒

三斗,举声一号,呕血数升,废顿久之。——【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

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

——嵇康对自我、个体精神的关注放浪形骸下的在意(二)魏晋玄学对社会的关注“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道教强调人生的哀乐、现实的纵情,且备

有长生之方、登仙之术,沟通了人与神的联

系。……道家的学术思想也就自然成了道教的

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可由此来超凡脱俗,逍遥

神游,求得精神上的充实和超越。——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东汉宋本土宗教道

教兴起魏晋南北朝在民间广为传播,受儒学影响,主张“

”唐

朝唐朝统治者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营崇(三)道教中国的传统思想,着重于解决现实的人生问题,出世的宗教思想,自古就不发达。古代的儒家竭力避免谈及天命鬼神一

的事。

…道

教虽然相信神鬼,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氛,但道士的

业务,诸如祈雨、治病、捉鬼、炼丹,都是为生人解决问题;对

灵魂问题,

并无完满的解释。既然中国的学派宗教不能满足人们

对死后的种种幻想,外国的出世宗教乃乘虚而入,这是佛教自东

汉传入中国后,能够日益昌盛的主要原因。——傅乐成:

《中国通史》①

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为苦难中

的穷苦百姓找到了精神解脱的道路②适应了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得到

统治者的提倡和支持(四)佛教佛教广泛传

播的原因:唐朝武则天时,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魏晋南北朝吸收儒学的精髓渐趋中国本土化两汉东汉明帝开始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佛教的发展比来慕法,家家斋戒,

不务农桑,空谈彼

岸。…

天下户口,几亡其半。

而僧尼多非法,养女皆

劳动力不事生产,寺院经济不利国家的赋税徭役和财敌收入转》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

——《魏书·释老志》朝代僧尼佛寺南

朝宋

陈36,000人32,000多人82,000多人32,000人1,900多所

2,000多所

2,800多所

1,200多所北北魏中北魏末77,000人200万

大6,400多所3

所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指僧侣的游手好闲),

货殚于土木(指修建寺院)。——(南朝宋齐时期)范缜《神灭论》广修寺院,耗费大量钱财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

而不恤亲戚,不朝北周近100万人

1

万多所

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阅读材料思考:佛教的兴盛带来了哪些消极影响?出世态度有悖于儒家伦理纲常佛教——曲折发展正

U,

所在编南北朝时期的佛寺、僧尼人数表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神灭论》他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

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官方:三武一宗之厄

缜反佛的表现唐朝中期儒学复兴《虎溪三笑图》魏晋南北朝道教:本土遵道

佛教:渐趋本土化儒学的新发展隋朝时期三教合归儒儒学遭到冲击:吸收佛道唐朝前期三教并行汉武帝

独尊儒术《一团和气图》总之,隋唐思想学术的发展,是在三教鼎立的三教关系新局面下

展开的。而隋唐三教鼎立的三教关系新局面,不仅推动了隋唐思想学

术的发展,而且也对唐宋以后的中国思想学术产生重要影响。

……唐

宋之际,三教鼎立的局面逐渐让位于三教合

一,至宋代,随着新儒学

的出现和被定于一尊,儒佛道三教终于形成了延绵千年之久的以儒家

为本位的三教合一思潮。——洪修平:《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四)从三教鼎立到三教合一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思想发展的特征(1)思想活跃,呈现多元特征。(2)

儒学正统地位在一定时期受到挑战,但吸收佛教和道教精神,有新的发展。儒家思想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3)

教改革与发展,与社会主流思想(儒家纲常名教和佛教)相结合;(4)

佛教在曲折发展中逐渐本土化,经历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儒家思想的屈从到隋唐时期取得坚实的理论基础,形成独立的宗派体系;道佛之间从魏晋南北朝时的道佛互用转为隋唐时期的道佛争宠。(5)儒学、佛教、道教相互吸引,共同发展,最终形成三家交融现象,出现“三教合一”趋势。时间/思想流派儒学道教佛教汉朝汉武帝时确立正统地位东汉末年兴起两汉之际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吸收佛道精神

有新发展在民间广为传播,主

张“贵儒”和“尊道”吸收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隋朝提出三教合一,以儒为主唐朝三教并行,韩愈提出复兴儒学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有很大发展阅读教材42页,梳理儒、道、佛从三国至隋唐五代的发展历程交葬繁榮舞蹈《祈》的灵感来源于什么故事?舞蹈动作的设计参考了哪些文学和绘画作品?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三国至隋唐文化的什么特点?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0:00好看停连01:sψ魏晋南

北朝建安文学曹操《观沧海》《短歌行》、曹丕《燕歌行》、曹植《洛神赋》田园诗陶渊明《饮酒》《归园田居》骈文庾信《哀江南赋》吴均《与朱元思书》民歌《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唐朝初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盛唐边塞诗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水诗孟浩然《春晓》王维《终南别业》“

”李白《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杜甫“三吏”“三别”

(诗史)中唐白居易《琵琶行》《长恨歌》晚唐杜牧《江南春》李商隐《无题》阅读教材43页,归纳三国至隋唐五代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一、文学璀璨一

璨(

一)建安文学风格:以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的气概交织融合

代表人物:曹氏父子、建安七子(二)田园诗风格:逃避现实,探寻个体的理想人格

代表人物陶渊明(三)南朝骈文风格:注重韵律与对仗,文辞华美(四)南北朝民歌风格:语言质朴,风格豪迈一、文学璀璨(五)唐朝诗歌:进入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社会变迁对于唐诗的影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盛唐: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中唐:平实浅近,讽喻诗大量涌现反映了中唐时期社会弊端日益显露晚唐:凝重浓郁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书法绘画雕塑舞蹈魏晋南北

朝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

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

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开始出现专职画家,

以顾恺之为

代表因佛教广泛传

播而修造的石

窟寺很多。山西大同的云

冈石窟、河南

洛阳的龙门石

窟、甘肃敦煌

莫高窟等,都

是文明世界的

艺术宝库乐舞深受民族交融及西

域、邻国的

影响,风格

多样隋唐融汇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造出新风格。唐朝楷书尤为盛行,字体规范,实用性强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乌也成为绘画主题阅读教材43页,归纳三国至隋唐五代在艺术方面的成就二、

艺术尽美视文化高低论门第,是当时一种普遍的

社会价值观念。作为名门望族,必须赖文化

凝聚家族成员,以学养培育子孙后代。他们

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文化教育……而久有绵延

的书法,既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又是当时社

会时尚所钟之一,因此自然很受重视,这也

是书法艺术繁盛的又一因素。

……此外,魏

晋时期,

通过书法博取功名,获得社会荣誉

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现象。——柳称《略论魏晋时期世家大族的书法传承与革新》魏晋时期社会风气钟爱书法;世家大族以书法教育凝聚家族;通过书法可获得功名与荣誉;汉代造纸术的改进为书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作为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书法为什么会在魏晋时期臻于成熟呢?二、

艺术尽美1.书法二

、艺术尽美(一)书法艺术隶书:由篆书发展而来,横长竖短,字形多呈现宽扁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谨,极具实用价值草书:笔画勾连纵横,线条随性,极具审美价值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各

渭84字自文富二日mm,天聖廊摁花楊

文札额僧萼顺

挂飛書事樓景塔毫下備下宣辱

颜体敦厚日雲又佛多盲月龍助寶令

之之绡宸塔禅

氯百瞪

師辉象疋俯遂於魏碑雄健第

连观察北魏、东晋及唐朝书法作品,指出魏晋至隋唐书法演变的特点。二、

艺术尽美魏晋南北朝时,战乱纷仍,社会动荡,佛教、道教兴起,儒学则

衰微。文人多玄说道,追求“越名教而任自然”。于是,魏晋、南朝

的正统艺术以空灵、平淡为尚,文人书法一派洒脱、阴柔气象。易于

表现空灵韵致的行

书在晋代得到了长足发展。而北朝疆域为未受儒学

教化的蛮荒之地,天真质朴、雄强大气的石刻文字,

无意中为后代树

立了一座丰碑一魏碑成了后人反正统书艺的范式。自隋至唐,儒学思

想又逐渐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对社会秩序的强化,尤其是政治家作

为书家的现象,使极重法度的楷书在有唐一代达到高潮。

温柔敦厚、

法度森严的颜体楷书是唐代书艺的标志。——刘宗超:《儒学艺术精神与中国书法》艺术是现实的反映,具有时代性。

科技進步领域时期人物主要成就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地理学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提出“制图六体”。建筑隋朝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印刷术唐朝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火药唐中期书籍中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天文学唐朝僧一行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医药学唐朝孙思邈著有《千金方》,全面总结了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

且有许多创新。唐高宗编修了《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阅读教材45页,归纳三国至隋唐五代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到隋唐五代呈现一股继续高涨的趋势,统治阶级为满足自身、政权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多方面需要,通过完善教育体系,举行多元化考试,奖励发明创造和培养扶植科技人才等措施,助长、推动和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安定与富裕的

社会环境和发达的出版业则又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求索物理、

格物致知,怀疑、探索、创新的学风催促知识分子中具有务实思想的人考察和研究自然事物以及如何使之有利于国计民生。

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国外的文化交流,也加速了科技的发展。——曹顺仙《世界文明史》二、

艺术尽美

析三国至隋唐时期科技成就卓越的原因。二、

艺术尽美根据材料分析三国至隋唐时期科技成就卓越的原因。1.政治因素:国家统一,制度先进,政治稳定2.经济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3.文化因素: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4.民族交融:国内各族交往密切,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活力5.中外交流:中国和亚洲以至欧洲、非洲频繁往来,吸引外来优秀成分6.文化传承:隋唐两代继承发扬了历代传统文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的

文化中外交流阅读教材:梳理该时期文化交流的基本史实。一

、佛教的传入与外传·

玄奘西行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东归主持译经工作。口述《大唐西域记》,中外交流史文献。

·

渡六次东渡终成行,传播中国文化。·

空海求法日本的空海等学问僧来长安求法。二、

其他文化的交流(一)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思想: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学校把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

为官学习俗:饮茶与围棋传入新罗与日本,日城建:新罗平壤、

日本京都、唐招提寺科技:造纸术印刷术及手工业技术传入制度: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制度大多来自唐朝派遣学习:新罗和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二、

其他文化的交流(二)域外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服饰:唐中宗时,中亚粟特人的男装被改造为唐妇女的时髦服饰乐舞:唐朝流行的胡旋舞受西域和周边各国的影响,龟兹乐在唐朝广泛流

行书画:佛像画是唐人绘画的重要题材工艺:金银玉石器的形制和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