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三年级高考考前模拟(二)历史试题_第1页
江苏省高三年级高考考前模拟(二)历史试题_第2页
江苏省高三年级高考考前模拟(二)历史试题_第3页
江苏省高三年级高考考前模拟(二)历史试题_第4页
江苏省高三年级高考考前模拟(二)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2022届高三年级高考考前模拟(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表1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各家对“义”的解释。表1

解释《孟子·尽心上》敬长,义也《庄子·人间世》臣之事君,义也《圣子·天志下》义者,正也……然而正者,无自下正上者,必自上正下《商君书·画策》所谓义者,为人臣忠,为人子孝,少长有礼,男女有别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A.儒家道德观念已被普遍接受B.各家社会责任意识普遍提高C.法家理念渗透到各家思想中D.知识阶层注重追求有序社会【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臣之事君,义也”“必自上正下”“为人臣忠,为人子孝,少长有礼,男女有别”,可知材料主要强调君臣、父子、夫妇、长幼之间需要遵守相应的秩序规范,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的环境下,人们渴望国家重新恢复正常秩序,故选D项;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推崇法家思想,排除A项;材料只是呈现了儒家、法家、道家等少数知识分子对社会秩序的看法,并不能代表所有各家学派的观点,排除B项;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关切是人们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局面的反映,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非法家思想所独有,排除C项。2.汉武帝时张汤出任御史大夫后,“每次上朝奏事,谈论国家财用情况﹐一直谈到傍晚,天子也忘记了吃饭。丞相空占相位,天下事情都取决于张汤”。这表明()A.御史大夫的职权有所扩大B.监察机构已兼有行政职能C.丞相的行政权力被严重削弱D.内朝官员政务决策权增强【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丞相空占相位,天下事情都取决于张汤”,可知汉武帝时期御史大夫的职权提高,得到了汉武帝的重视,故选A项;中国古代监察权具有独立性,直接对皇帝负责同时对行政官具有监察职责,但是二者不能同时兼有,排除B项;御史大夫和丞相分别掌管不同性质的权力,二者相互之间具有不可替代性,排除C项;御史大夫属于外朝官,排除D项。3.宋人庄季裕的《鸡肋编》记载:“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于是竞种春稼(春小麦),极目不减淮北。”这说明,江南地区()A.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B.农业种植结构因移民而改变C.农业经济已经完全超越北方D.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已改变【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于是竞种春稼(春小麦),极目不减淮北”,可知宋代北民南迁使江浙地区种植小麦的范围逐渐扩大,而且获利巨大,一度超过了水稻的种植面积,体现了农业种植结构的改变,故选B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主要体现在土地的产出率和土地资源的开垦利用率,二者并未在材料中得到充分体现,排除A项;材料只是介绍了宋代江浙地区种植小麦的情况,并未将整个江南地区的农业经济与北方进行对比,排除C项;材料只是强调江浙地区种植小麦的情况较为普遍,而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是由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具有客观性,排除D项。4.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发布的《教民榜文》规定:“今出令昭示天下﹐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须要经由本里老人(年龄在50岁以上且有德行和见识的人)、里甲断决。若系好奸盗诈伪、人命重事,方许赴官陈告。”这一规定()A.提高了国家的基层治理能力B.意在减轻县级政府诉讼负担C.不利于化解乡村的社会矛盾D.建立了完善的乡村管理体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须要经由本里老人(年龄在50岁以上且有德行和见识的人)、里甲断决”,可知明朝政府积极支持充分发挥地方三老、里甲等基层管理机制的管理职能,作为对政府基层管理的补充,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基层的控制,故选A项;政府积极支持地方三老和里甲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对地方基层的控制,以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目的,排除B项;地方三老和里甲制度更为熟悉基层社会的实际情况,而且在地方更有道德威望,有利于化解地方乡村的社会矛盾,排除C项;中国古代的乡村管理体系包含广泛的内容体系,所以完善的乡村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排除D项。5.清代乾隆年间的《生意世事初阶》将商贾之理财视为居家之急务,并与为官出仕,“出而裕国”相提并论;《贸易须知》更是希望学习者“研求温习,玩味熟思”,并把“异日有成,出人头地”的希望寄托于经商之上。据此可知当时()A.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B.工商皆本观念开始出现C.新商业伦理逐渐构建D.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将商贾之理财视为居家之急务”“把‘异日有成,出人头地’的希望寄托于经商之上”,可知当时通过经商提高社会地位和致富的观念较为普遍存在,说明传统重义轻利的观念受到了冲击,故选D项;明清时期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主要体现在赋税制度改革方面,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将商业与农业的社会地位进行对比,无法体现出工商皆本的观念,排除B项;明清时期程朱理学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在社会上依然是社会的普遍价值信仰,排除C项。6.1841年,道光帝在革了琦善职务的上谕中说:“(琦善)被人(指英军)恐吓,奏报粤省情形,妄称地利无要可扼,军械无利可恃,兵力不固,民情不坚,摘举数端危言要挟,更不知是何肺腑!如此辜恩误国,实属丧尽天良。”这表明()A.清军战败是因为大臣谎报了军情B.中英两国关系日益趋向紧张C.道光帝为维护天朝体面寻找借口D.中国在远东的主导地位丧失【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如此辜恩误国,实属丧尽天良”,可知道光帝将所有的战争责任推卸给了琦善,并非从封建制度和中英国家发展差距的角度上理性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真正原因,完全是在为维护天朝体面寻找借口,故选C项;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落后性,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道光帝主观地分析琦善在鸦片战争中的责任,并未对中英关系的发展做出表态,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在远东地区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排除D项。7.据统计,近代进口商品中,钢铁进口占比在1871—1893年,基本上保持在1%上下,1885年以前,“事实上没有机器进口”;1871年至1893年间,消费资料占91%以上,生产资料只占8.1%到8.4%。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的中国()A.重工业发展未起步B.外贸入超情况得到改善C.民族工业发展缓慢D.自然经济处于从属地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事实上没有机器进口”“生产资料只占8.1%到8.4%”,可知1871—1893年的中国机器进口量大减,同时生产资料大幅萎缩,说明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极为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故选C项;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工业已经开始了重工业的起步,排除A项;“消费资料占91%以上”说明此时列强对中国的商品倾销极为严重,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是依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8.1921年,《新青年》刊登的《社会主义与中国》一文指出:“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都是拿产业发达的国家底(的)材料做根据的;所以他有些话,不能适用于产业幼稚的国家,”这一观点,在当时()A.旨在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B.助长了非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引发了问题与主义的争论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所以他有些话,不能适用于产业幼稚的国家”,可知这一观点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相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故选D项;材料中的观点主要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宣传必须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排除A项;这一观点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排除B项;问题与主义的争论实质上是改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争论,材料中并未体现改良主义的相关观点,排除C项。9.美国记者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中写道,中共彻底扭转了华北地区在抗战初期的败退局面,这里呈现出一番新气象——八路军和民兵牢牢控制了华北农村,他们成功控制了除城市以外全部农村。这表明,当时华北地区()A.已经成为抗战的主要战场B.中共掌握了抗战的主动权C.广泛建立了民族统一战线D.开始了对日军的全面反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八路军和民兵牢牢控制了华北农村”,可知共产党在华北地区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逐渐站稳脚跟,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故选B项;华北地区只是当时全国抗战诸多战场的一部分,排除A项;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排除C项;1944年1月的滇西反攻标志着战略反攻的开始,排除D项。10.下图为1956年吴凡创作的《布谷鸟叫了》。该作品反映出当时我国()A.农村生产方式发生一定变化B.妇女基本实现经济独立C.农村走上人民公社化的道路D.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热潮【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女孩在拖拉机旁目视远方,体现了对农村生活的愿景,反映了当时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了人们建设农村的热情,故选A项;材料只是呈现了农村地区女性生产地位的提高,在其领域并不具有普遍性,排除B项;1958年我国在农村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1953年,我国在农村地区开始了农业合作化的热潮,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11.1956年下半年至1957年上半年,我国文坛打破了以往以战争为主题或以歌颂为主调的文学创作模式,出现了一批内容活泼、形式多样、关注人性的新作品。此时期文学创作模式的转变()A.推动了“双百”方针的提出B.适应了国家文化建设需要C.促进了文学领域“大跃进”D.加速了“左”倾思想的泛滥【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出现了一批内容活泼、形式多样、关注人性的新作品”,可知双百方针的推行使国内的文化艺术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提高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故选B项;正是“双百方针”的提出才使得国内文化艺术领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选项与材料之间属于因果倒置的关系,排除A项;文学领域“大跃进”出现于1958年,是左倾错误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体现,排除C项;“内容活泼、形式多样、关注人性的新作品”说明这些新作品在当时有利于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遏制“左”倾错误的泛滥,排除D项。12.1978年上半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次出国考察高潮。重要的考察团有以林乎加为团长的中国赴日代表团;以李一氓为团长,于光远、乔石为副团长的访问南斯拉夫的中共中央代表团。这些代表团出国考察旨在()A.解释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B.完全消除中欧之间的矛盾分歧C.学习外国经济建设的经验D.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僵局【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外局势的逐渐缓和,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逐渐转向经济建设,所以不断排除对外考察团学习外国经济建设经验,故选C项;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中欧之间的矛盾分歧具有复杂性,深受特殊时代环境的影响,并不能完全消除分歧,排除B项;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标志着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破产,而且1978年中美关系已经正常化,排除D项。13.从15世纪中期开始,意大利城市上层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热衷于建造豪华的私人宫邸、别墅和花园。与此同时,他们对各种奢侈品——艺术品、书籍和来自东方的商品产生浓厚的消费热情。这一变化()A.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B.反映了拜金主义已占据主流C.直接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D.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社会生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他们热衷于建造豪华的私人宫邸、别墅和花园”“他们对各种奢侈品……产生浓厚的消费热情”,可知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意大利的上层居民开始追求现实生活的享受,故选A项;“意大利城市上层居民”说明这种奢侈享乐的风气在当时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不具有普遍性,排除B项;正是因为文艺复兴的兴起才导致人文主义思潮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追求现实生活的享受,选项与材料属于因果倒置的关系,排除C项;“意大利城市上层居民”说明这种享乐主义风气主要盛行于上层社会,与普通的市民阶层无关,排除D项。14.在西欧早期殖民扩张中,荷兰皇家发给商人特许状而组织的一系列特许公司,拥有勘察、组建军队、宣战媾和、开发资源、任命殖民地官员等特权出英、法也仿效荷兰建立特许公司的殖民方式,英国建立了49个特许公司,法国至少建立了75个特许公司,它们相继建立起海外殖民帝国。据此可知,这些特许公司()A.是隶属于皇家的纯商业公司B.促进了殖民地的社会经济发展C.成为西欧殖民扩张的国家工具D.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在西欧早期殖民扩张中……组织的一系列特许公司”“它们相继建立起海外殖民帝国”,可知这些特许公司是早期殖民国家积极对外扩张,争夺世界殖民霸权的工具,故选C项;“拥有勘察、组建军队、宣战媾和、开发资源、任命殖民地官员等特权”说明这些特许公司具有很浓厚的政治和军事色彩,性质上早已超出了纯商业公司的特点,排除A项;特许公司是宗主国对殖民地进行殖民扩张的工具,导致了殖民地地区长期的落后和灾难,排除B项;“它们相继建立起海外殖民帝国”说明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特许公司的政治和军事意义,排除D项。15.1956年,苏联《文学报》对西方某文化现象有如下评论:“为什么它对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世界艺术的影响在一切国家势不可挡呢……他们继承了生活真实的路线……他们自己认为自己是血统纯正的现实主义者,并且实际上也是现实主义者,因为他们描绘了自己时代的迸涌如泉的沸腾的生活。”苏联艺术家所评论的西方艺术流派()A.希望修补理性王国的不足B.深入揭露现实社会的黑暗C.用光色变化抒发自我感受D.充满了对现代文明的悲观【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为什么它对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世界艺术的影响在一切国家势不可挡呢”“描绘了自己时代的迸涌如泉的沸腾的生活”,可知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后印象主义在强调光色变化的同时热情讴歌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热爱,符合材料中的时间和特点要求,故选C项;希望修补理性王国的不足是浪漫主义流派的特点,排除A项;现实主义艺术流派注重揭露和刻画社会现实,排除B项;现代主义艺术流派产生于20世纪初,充满了对现代文明的迷茫和彷徨,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16.有学者指出,如果以往世界政治基本上是大国强国的游戏,那么现在则是所有国家及非国家行为体都参与的全人类的游戏。该观点客观上反映了,当今世界()A.国际秩序日益走向混乱B.大国强权意识普遍衰退C.政治多极化格局已形成D.全球治理主体已多元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现在则是所有国家及非国家行为体都参与的全人类的游戏”,可知当前国际社会参与全球治理的主体既包括了国家,也包括了非国家行为体,具有多元性的特点,故选D项;当前的国际秩序处于多极化的趋势中,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国际秩序整体上相对和平稳定,排除A项;当前的世界格局依然处于“一超多强”的前提下,以美国为代表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排除B项;多极化只是一种国际格局发展的趋势,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新的政治格局,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17.(16分)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中“旧邦新造”反映了革命派怎样的意向?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揖美追欧”的?(5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为改组国民党而采取的举措。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5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6分)【答案】(16分)(1)(5分)意向: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2分)措施:发动辛亥革命;建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和责任内阁制。(3分)(2)(5分)举措: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2分)作用:统一并壮大民主革命力量;促使民众反帝爱国运动高涨;有利于北伐战争的开展。(3分)(3)(6分)评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照搬西方制度不符合中国国情,在实践中遭到失败;晚年的孙中山认识到反帝反封建的重要性,开始实施“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终于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每点3分,共6分)【解析】(1)第一小问意向,结合所学知识,“旧邦”指清政府,“新造”指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二者相结合即指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第二小问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实现“揖美追欧”的目标,在政治上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和封建帝制,建立起南京临时政府,还颁布《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在经济上大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奖励工商;在思想上,革除旧习俗,提倡社会习俗变革,推广新式观念。(2)第一小问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为了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在内容上新添加了明确反帝、强调普遍民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等新内容;同时接受共产国际的提议,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共产党进行合作,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第二小问作用,据材料二“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可知国民党改组有利于壮大国民党的声威,使更多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实现大团结,进而有利于壮大民主革命力量;根据材料二“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可知国民党的改组有利于促进各界民众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据材料二“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可知国民党的改组使各界民众积极相应,为北伐战争的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3)据材料一“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可知孙中山在领导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注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但是并未充分立足国情,导致孙中山所领导的一系列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努力下,主动转变思想,明确了反帝的重要性,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使之成为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并在新三民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终于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18.(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49年—1978年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全党保持了良好精神状态,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社会风气,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1978年—201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成为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继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工厂”,并于2010年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摘编自曲青山著《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从材料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13分)(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答案】示例一: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努力开展经济建设,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党和政府制定并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通过中共八大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通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发扬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完成兴国大业。1978年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坚持进行改革开放,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富国大业。2012年以来,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建立亚投行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实现强国大业。综上所述,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示例二:中国共产党始终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2分)【解析】首先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论题。据材料“1949—1978年”、“1978年—2012年”、“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三个阶段,党的经济建设成就,可拟定论题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努力开展经济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然后,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论述时要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19.(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895年10月,陈宝箴就任湖南巡抚,随即在当地设立矿务总局,开始兴办矿务。他还与地方绅士合作开办了几家近代工厂。翰林院编修江标任湖南学政后,改革长沙校经书院,以新学教导学生。1897年4月,江标创办《湘学报》,主要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法律、文化及自然科学知识。1897年下半年,具有民权思想的黄遵宪出仕湖南,推荐梁启超到湖南讲学。稍后湘籍人士谭嗣同也回到家乡。一时之间,维新人士云集湖南。1897年10月,时务学堂创立,开启全省新式学堂创办之风。1898年1月,带有救亡性质的南学会成立。同年3月,谭嗣同、唐才常集资的《湘报》创立,内中多有宣传维新变法、民权之说。当时湖南还设立了课吏馆、保卫局、武备学堂,维新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摘编自王栻《维新运动》(1)据材料概括湖南维新运动中所采取的措施。(6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湖南维新运动兴盛的原因。(6分)【答案】(1)措施:开办实业;(1分)创办报纸;(1分)传播维新思想;(1分)引进新学;(1分)培养新式人才。(2分)(2)原因:地方官员积极推进;(2分)开明士绅支持;(1分)维新人士聚集;(1分)近代工业(资本主义)得到发展;(1分)民族危机加重的刺激(清政府统治衰落)。(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