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方案_第1页
智慧社区方案_第2页
智慧社区方案_第3页
智慧社区方案_第4页
智慧社区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社区工程智慧社区建设技术方案淄博联通2017.3目录第一章、智慧社区总体规划31、范围32、标准性引用文件43、术语和定义54、智慧社区总体架构75、根底设施建设96、智慧社区公共效劳平台〔平台层〕137、智慧管理138、智慧效劳149、智慧政务1710、运营管理17第二章、本智慧社区的产品组成和功能181、本智慧社区的实现与实施182、组网和稳定性253、本智慧社区所含产品介绍283.1室内机〔含软件〕系列〔每户业主标配一台〕8寸双核移动智能数字终端283.2室外机〔单元门上安装〕8吋液晶数字门口主机313.3物业管理中心软件〔含物业公共发布、监控探头权限分配等〕333.5电梯控制器JQ-A4001353.6车牌智能识别系统363.7静音电控锁/磁力锁CEN-280KG373.8紧急求助按钮JQ-350373.9电源设备374、本智慧社区所含功能说明384.1可视对讲、户户对讲、物业与业主对讲、社区内业主免费无线上网384.2安防监控〔业主可自由查看自己车位、大门、健身场所等公共区域的摄像头〕404.3智能家居(选配)414.4精准广告464.5智慧购物-小区门店和在线购物474.6电子投票/调查〔业主建议、村民选举等〕494.7智慧物业〔报修、公告等〕494.8智慧生活-生活百科504.9跳蚤市场524.10市政公用效劳〔供电、供水、燃气、通讯有线费等〕534.11健康E站-智慧医疗〔社区里的“全身体检中心”〕53概述534.11.2目标54健康E站工程必要性与可行性54健康小屋的配置54健康小屋的运营554.12社区内免费WIFI覆盖56第一章、智慧社区总体规划1、范围在中国“房地产吻别黄金十年,牵手白银时代”的当下时期,地产的效劳和配套被更加强调重视。同时,各地政府正在强力推动“智慧社区”概念。然而所有理念的落地,都需要一套真正能打通各参与方的电子沟通平台。相比于其他方案,智慧社区综合解决方案,因其搭载的智能可视对讲为建筑必备、常年24时开机、与家庭紧密捆绑等的固有特性,必然成为最正确的选择。“RISE”智慧社区平台有机的将业主、物业、小区周边商户、政府联系在了一起,加强了各相关角色之间的沟通。为方便业主之间的沟通、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开展社区周边电子微商圈、普及电子政务提供了技术根底。2、标准性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但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以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那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CJ/T

174-2003

《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GB50395-2007《视频安防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T20299.1/2/3/4-2006《建筑与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GB31/294-2010《住宅小区平安防范系统要求》GB50174-2008《电子计算机房设计标准》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标准》GB50846-2012《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标准》GB50847-2012《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验收标准》GB/T50622-2010《住宅用户交换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T50623-2010《用户交换系统工程验收标准》GB/T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50200-19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9175-88《国家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3、术语和定义本导那么使用以下关键术语和定义。3.0.1智慧城市smartcity指利用物联网、宽带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资源,围绕政府管理、民生幸福和经济产业的需求,形成高效、敏捷的电子政务及电子商务的运行模式,通过对信息资源等城市运行数据的实时收集、存储,使各业务子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交换共享、相互协同,为城市管理与运营提供更高效、灵活的决策支持与行开工具,为城市公共应用效劳提供更人性化、更便捷的创新应用与效劳,实现现代城市的平安、高效、便捷和绿色运转。3.0.2智慧社区smartcommunity是“智慧城市”实施的重要环节,通过建设支持智慧物业管理、智慧社区公共效劳、社区电子商务的智慧社区物业及智能化综合效劳管理平台,提供市政、物业管理、及便民优质效劳,提高民众生活的品质,使城市工作及生活更加高效及智能。3.0.3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传感网、互联网、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能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效劳智能化三个重要特征。3.0.4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指利用宽带无线移动网,为用户提供在移动互联网设备上访问互联网的应用和效劳,是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GPRS、EDGE、WLAN〔Wi-Fi〕、3G、4G等都是移动互联网的具体网络访问方式。3.0.5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简称Wi-Fi,工作于2.4GHz或5GHz频段,以无线组网的通信方式将各种无线终端〔笔记本、等〕设备互联起来,构成互联互通并实现资源共享的局域网络。Wi-Fi是对目前市面广泛使用的普通WLAN的俗称。3.0.64G网络4rd-generationnetwork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4GLTE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上传的速度也能到达5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效劳的要求。而4GLTEAdvanced采用载波聚合技术,下行峰值速度可达150Mbps。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相对于2G/3G网络,4G有着不可比较的优越性。3.0.7云计算cloudcomputing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宽带互联网,实现软硬件资源和信息的共享。3.0.8云效劳器cloudservers构成云计算效劳的重要部件,支持互联网三大核心要素:计算、存储、网络的运作,及支撑面向各类互联网用户提供综合业务能力的效劳平台,向用户提供公用化的互联网根底设施效劳。3.0.9社区电子商务communitye-commerce针对社区用户、在社区效劳平台和网站上,提供电子商务效劳,是一种更为便捷的社区在线销售方式,具有快速、高效、低本钱等特点。电子投票

electronicvoting指以电子/网络方式向业主提供的投票效劳。3.0.11电子支付electronicpayment指电子交易者,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通过电子设备及网络进行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3.0.12智能终端intelligent

terminal指具有新一代操作系统的便携式移动设备,能够通过一种或多种移动网络访问方式连接互联网。具有以下局部或全部功能:存储和检索信息能力;方便录入、管理或处理信息;支持文本、声音或图像信息;可通过一定的通信接口在同机种或异机种间传送信息等功能。3.0.13智能建筑系统集成:intelligentbuildingsystemintegration指以搭建建筑主体内的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为目的,利用综合布线技术、楼宇自控技术、通信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平安防范技术等将相关设备、软件进行集成设计、安装调试、界面定制开发和应用支持。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子系统包括综合布线、楼宇自控、交换机、机房工程、监控系统、防盗报警、公共播送、门禁系统、楼宇对讲、一卡通、停车管理、消防系统、多媒体显示系统、远程会议系统、人脸识别等。.0propertymanagementinformationintegration通过网络化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基于WEB、面向物管人员和住户的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并将其扩展到移动通讯领域,从而实现物业信息的充分共享。4、智慧社区总体架构4.1智慧社区系统的组成智慧社区系统由感知层、通信层、数据层、平台层及应用层组成,如下图。图4.1.2感知层应具有环境感知和通信能力,通过RFID、GPS、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社区范围内的环境、平安、根底设施等的监控和检测,可为社区居民提供无处不在的信息效劳。4.1.3通信层是智慧社区的根底设施,是实现智慧社区的信息交互根底。智慧社区的通信网络可由光纤网和无处不在的无线宽带网络组成,使社区居民随时、随地、随需可使用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效劳。4.1.4数据层是在建立的社区数据中心或云计算中心的环境下,通过整合社区物业管理、居民根本信息、社区电子商务及公共资源等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及智能决策等功能。4.1.5平台层是建立在感知层、通信层和数据层之上的系统集成层,主要集成应用模块。4.1.6应用层是建设在平台层上的各种应用效劳系统。应包括智慧管理、智慧效劳、智慧政务。5、根底设施建设5.1数据中心〔数据层〕5.1.1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房设计标准》GB50174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标准》GB50343的有关规定。大型社区可单独建设数据中心,小型社区可几个社区共用一个数据中心,也可采用云计算中心。数据中心业务系统应包括网络系统建设、数据存储建设、应用整合建设、平安性管理建设等,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数据中心应整合物业管理、居民根本信息、商品供给商及公共资源等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及智能决策等功能。5.2通信网络系统〔通信层〕通信接入系统〔1〕多个通信运营商进入住宅区时,应按照以下图所示接入。〔2〕小区光纤入户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标准》〔GB50846-2012〕及《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验收标准》〔GB50847-2012〕的有关规定。交换系统〔1〕交换系统建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用户交换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T50622-2010)及《用户交换系统工程验收标准》(GB/T50623-2010)的有关规定。计算机网络系统〔1〕应以满足各类网络业务信息传输与交换的高速、稳定、实用和平安规划与设计的原那么。〔2〕宜采用以太网等交换技术和相应的网络结构方式,按业务需求规划二层或三层的网络结构。〔3〕建筑物内流动人员较多的公共区域或布线配置信息点不方便的大空间等区域,宜根据需要配置无线局域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1〕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按照《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T50311及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规定。〔2〕设计时应结合建筑使用的特点,分析其功能、性质及环境条件,并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要求,兼顾未来开展的需要。〔3〕综合布线系统宜采用BIM技术进行智慧配管与空间调度整合。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1〕小区高层建筑物应设置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克服建筑物的屏蔽效应阻碍与外界通信。〔2〕应确保建筑的各种类移动通信用户对移动通信使用需求,为适应未来移动通信的综合性开展预留扩展空间。〔3〕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国家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等有关的规定。〔4〕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应遵循“多网合一”的原那么进行建设。卫星通信系统〔1〕应满足各类建筑的使用业务对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信息通信的需求。〔2〕应在建筑物相关对应的部位,配置或预留卫星通信系统天线、室外单元设备安装的空间和天线基座根底、室外馈线引入的管道及通信机房的位置等。〔3〕与通信网络接口包括和程控交换机、SDH等设备连接的前端机,接口设备要符合G703/G704标准。有线电视系统〔1〕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应符合GB50200-19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标准》及深圳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与总体规划的要求。〔2〕设置卫星电视接受系统时,应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公共播送系统〔1〕公共播送系统应符合《公共播送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50526-2010的有关规定〔2〕公共播送系统应向建筑物内公共场所提供音乐节目和公共传呼信息。〔3〕播送系统要实施分区控制,分区的划分应与消防分区一致,并能够按一定的优先级控制播出。〔4〕公共播送系统应设有与消防系统连接接口,并可与计算机集成网络系统连接。信息发布系统〔1〕应能向建筑物内的公众或来访者提供告知、信息发布和演示以及查询等功能。〔2〕信息发布系统应设有外部接口,可与计算机集成网络系统连接。5.3平安防范系统〔感知层〕5.3.1一般规定〔1〕平安防范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设标准、及平安防范管理需要设置。综合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平安防范技术等,构成先进、可靠、经济、配套的平安技术防范体系。〔2〕平安防范系统的设计及其子系统的配置应符合国家相关平安技术防范规程规定,满足先进、可靠、合理、适用的原那么。〔3〕系统的设计应以结构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式实现,应能适应工程建设开展和技术开展的需要。入侵报警系统〔1〕入侵报警系统设计应符合《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50394-2007的有关规定。〔2〕系统应与平安防范系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动。〔3〕系统应与平安防范系统的平安监控室联网,满足安防监控室对该系统进行集中管理与控制的有关要求。〔4〕系统应设有外部接口,可与计算机集成网络系统连接。视频监控系统〔1〕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应符合《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50395-2007的有关规定。〔2〕系统应能与计算机平安综合管理系统联网,计算机系统能对电视监视系统的集中管理和控制。〔3〕系统应设有外部接口,可与计算机集成网络系统连接。出入口控制系统〔1〕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50396的有关规定。〔2〕系统应能对设防区域的位置,通行对象及通行时间等进行实时控制或设定程序控制。〔3〕系统必须与消防系统联动,在火灾报警时能及时封锁有关通道和灯、并迅速启动消防通道和平安门。〔4〕系统应能与计算机平安综合管理系统联网,计算机系统能对出入口控制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5〕系统应设有外部接口,可与计算机集成网络系统连接。巡更系统〔1〕巡更点宜设在主要出入口、主要通道、紧急出入口、各主要部门和监控盲点。〔2〕巡更系统宜独立设置,也可与出入口控制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联合设置。〔3〕独立设置的巡更系统应与安防监控室联网,满足安防监控室对该系统进行集中管理与控制的有关要求。可视对讲系统〔含人脸识别系统〕〔1〕系统应能使来访客人与楼内居住的人员双向通话及画面图像可视。人脸识别自动开门。〔2〕系统应具有能使楼内居住的人员进行遥控开启或关闭大楼入口门的控制装置。〔3〕系统应能提供楼内居住的人员向中央保安值班室直接报警。〔4〕系统应与计算机平安综合管理系统联网,计算机系统能对访客报警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停车场管理系统〔1〕系统应具有包括停车场进出口及停车场内通道的行车信号指示、车位状态显示、停车场出入口自动检索、自动计费、栅栏门自动控制、车辆和车牌号的自动识别装置等功能。〔2〕系统应与计算机平安综合管理系统联网,计算机系统能对停车场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的控制。5.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感知层〕一般规定〔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模式应采用集散型或分布式控制的方式,通过管理层网络与监控层网络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与控制。〔2〕监控系统用于对小区中的各种机电设备进行检测、控制及自动化管理,到达平安、可靠、节省资源、节省人力和综合管理的目的。〔3〕监控系统与有通信接口的设备以通信方式相连时,应保证通信数据的畅通。〔4〕系统设备应具备系统集成接口。空调与通风监控〔1〕对空调系统进行温度、湿度自动控制,应实现按预定时间表自动启停和节能优化启停控制,应实现空调机组设备的联锁和保护控制。〔2〕实现对空调设备运行状态、故障的监控、记录与报警。〔3〕对变风量系统实现节能运行方式。〔4〕对通风用送风排风机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和控制,并可按空气环境参数要求自动控制启停。5.4.3变配电监控〔1〕实现对变配电系统进行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功率因素、用电量等参数的测量与记录。〔2〕对上下压开关柜、直流电源柜、变压器、自备发电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故障进行监视。照明监控〔1〕按照照度或预设时间表对公共照明设备包括开关、调光、场景等进行控制。给排水监控〔1〕对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与故障状态实行监控、记录,自动调整水泵台数。〔2〕对中水系统的运行状态与故障状态进行监控。热源和热交换监控〔1〕实现系统的负荷调节、预订时间表自动启停和节能优化调节。〔2〕实现对热源和热交换系统设备的联动控制。〔3〕实现对供回水压差或供回水温度的自动控制。〔4〕实现对热源和热交换设备运行状态、故障等进行监视、记录与报警。冷源监控〔1〕实现系统的负荷调节、预订时间表自动启停和节能优化控制。〔2〕实现系统设备的联动控制〔3〕实现对系统运行参数、状态、故障等的监视、记录与报警。〔4〕实现对供回水压差或供回水温度的自动控制电梯和自动扶梯监控〔1〕对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运行状态和故障进行监控。6、智慧社区公共效劳平台〔平台层〕7、智慧管理7.1与火灾报警系统的集成管理应遵守消防行业管理规定,对子系统只监不控,但可根据所获得的参数联动其他子系统。可实时、图形化显示本系统设备的位置与状态,并与监控中心子系统保持同步和一致。7.2与平安防范系统集成管理应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可自动和手动完成建筑物的平安防范系统的布防与撤防。可将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信号通过网络在监视器上显示,并能对监控探头进行操作,操作权限与监控中心子系统相同。对于门禁系统,实现动态显示门禁系统平面图及设备位置及门磁开关的状态,对电子门锁发出控制命令,对读卡器侦测到的非法侵入的报警进行记录和处理,对设防区域实行时间控制,建立、查询、管理所有持卡人的资料、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等功能。对于停车场系统的集成,应能做到车辆通行路口出入控制、监视、行车信号指示、剩余车位显示、停车收费及汽车防盗报警等综合管理。对巡更系统,应能到达人员上岗情况查询和统计、巡更路线动态显示、突发事件通报等。可根据所获得的参数联动其他子系统。7.3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集成管理应将电梯设备运行监控、给排水设备运行监控、供电及照明设备运行监控,以及暖通空调设备运行监控等集成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上,通过设施管理系统监控网络,实施对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进行监视、报警确认、操作控制〔电梯、消防设施除外,下同〕、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报警信息的记录与查询。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社区局域网监视、控制、下载、记录和查询设备运行状态、故障报警信息、数据和资料。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应具有与火灾报警系统、综合安防监控管理系统联动控制的能力。应提供节能和优化的控制方案7.4与通信系统的集成管理通信系统除应满足系统集成自身的功能外,还应提供充足的对外通讯能力。应提供整个网络系统构成、数据流分析和网络管理等的图文信息。可对外部宽带接入系统进行管理和收费结算。8、智慧效劳8.1智慧物业效劳8.2智慧公共效劳8.3社区电子商务9、智慧政务9.1智慧政务功能模块应以社区为单位,集成社区工作站、街道办及政府相关职能单位,实现政务公开、电子投票、便民效劳等政府效劳效劳。包括:居民自治系统和基层政府公共效劳系统。〔1〕居民自治系统是实现以社区居民、业主自身的自治、管理、选举、投票、统计、调查、互动、公共效劳信息查询、网上办事、评优评先、公益捐赠、活动、公告等为应用目的的系统。系统应具有投票人身份认证、平安认证、投票议题立项、投票统计报表等管理功能。〔2〕公共效劳管理系统是实现以方便社区居民生活为中心的“工作网”。系统应具有基层政府公共效劳管理、信息公告和发布、在线咨询和受理、网上办事、受理业务分流,以及监督、考核、评价等功能。9.2应具有综合信息采集、综合信息发布、综合信息查询和网上办事四大功能。9.3应具有对外开放API端口,以实现与智慧城市电子政务、政务公开等系统的接入。9.4应具有信息交流互动功能,并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如:电视、电脑、、可视对讲室内分机等〕实现登陆和接入。9.5应与社区内其它功能模块及系统实现互联互通。10、运营管理10.1系统建设10.1.1平台应该分多个系统,详细规划,逐步上线和整合,在社区中逐步推行。10.1.2系统应先建设根底的核心的功能,然后逐步完善和扩展。新小区全面推动根底设施标准化、并推动IBMS建设和社区智慧通建设,开展社区增值效劳,推动社区文化建设。10.2运营策略社区运营应该从物业根底运营、生活效劳运营、社区文化运营三方面来推动运营管理建设。10.3物业根底运营10.3.1应逐渐推动小区通过互联网、移动设备来进行缴物业费、停车费、水电煤等费用。建立专业化队伍,成立专门的维修队伍,清洁队伍,保安队伍,小区实现智能化,简化小区人员编制。小区人员要从物业转型,从以前的物业操作者,变为物业效劳监管者,制定效劳标准和质量标准,并监控效劳质量。10.4生活效劳运营小区设立效劳于业主的客户经理体系,监督专门队伍在小区的工作、商家在小区的效劳的物业管家体系。客户经理效劳好业主,为业主提供和推荐更好更优质的效劳。管家监督小区商家和物业专业队伍在小区的活动,进行效劳质量的考评。整合各类供给商、效劳商、加盟商、周边本地商家,为业主提供一系列效劳,以物业根底效劳为起点,逐渐引导用户进行平台,并开发更多更好的效劳和应用给业主使用,让业主足不出户就可享受满意的效劳。建立小区推广体系,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进行多方位的推广。小区结合管家上门、物业根底效劳,逐渐深入到业主心中。10.5社区文化运营物业管理公司应把营造社区文化的工作列入日常工作日程并加以重视。建立物业管理区精神文明建设公约,通过设立专栏或印发信函等形式广泛宣传,物业管理公司的各位员工应严格遵守,起模范表率作用。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物业管理公司应:分析住户的构成,充分了解住户的需求;针对不同的层面,制定各类社区文化活动方案及经费标准报业主委员会通过;提高并逐步改善活动场地。社区文化活动包括:各类竞技、表演、旅游、购物、培训班、夏令营、节日庆祝活动以及当地政府组织的各类精神文明活动。通过居民自治系统,推动业主积极参与运作社区交流、投票、民选、业主互动等活动。通过与政府系统的结合,在小区中实现方便业主的公共政府查询,办事指南等便民效劳。第二章、本智慧社区的产品组成和功能1、本智慧社区的实现与实施1.1Android数字可视对讲系统作为载体实现楼宇对讲系统从九十年代初开始进入中国,迄今已经经历了主要四个阶段,即:非可视对讲→黑白可视对讲→彩色可视对讲→数字化可视对讲,整体演进的方向是越来越智能化和人性化。但其主要使用功能仍然局限传统的对话、远程开锁等功能。随着近年来IT技术的迅猛开展,尤其是网络通信技术和Android操作系统的日趋成熟,以及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性价比的提升,为可视对讲系统的价值挖掘翻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能够实现这类价值的可视对讲系统,其方案思路必然要超越传统架构,我们称之为新一代智能可视对讲。方案采用全新的思路,充分利用IT和通信领域已有技术,通过有机整合,除了将已有的可视楼宇系统的功能做到极致外,成功的引入全新的技术机制,颠覆了传统对讲系统的局部固有概念,使得整套系统的本钱更有竞争力,用户使用更方便,升级维护更简单。更重要的,该系统为进一步的增值业务运营奠定了良好的平台。平板电脑和智能的普及带来的相关器件规模量产,成为采用IT方案实现楼宇对讲的硬件本钱竞争力;开源免费的Android操作系统的日益成熟稳定,为实现智能楼宇对讲系统工业化和商用化提供了良好的前提;WiFi进入千家万户并为普通群众认可,唤起了室内机的移动手持操作的需求;大型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将海量增值业务的管理变成现实;互联网性价比的提升,使得远程外围运营的商业化成为可能。在中国的当下时期,地产的效劳和配套被更加强调重视。同时,各地政府正在强力推动“智慧社区”概念。然而所有理念的落地,都需要一套真正能打通各参与方的电子沟通平台。相比于其他方案,智能可视对讲因其建筑必备、常年24时开机、与家庭紧密捆绑等的固有特性,天然成为最正确的选择。平台有机的将业主、物业、小区周边商户、政府联系在了一起,加强了各相关角色之间的沟通。为方便业主之间的沟通、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开展社区周边电子微商圈、普及电子政务提供了技术根底。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使用新一代智能可视楼宇对讲的6大理由:楼宇可视对讲的功能和性能已经实现到极致,并主要通过软件实现。基于Android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快速实现客户的定制化需求。相比于模拟对讲,新一代智能对讲系统实现了无可比较的外观和性能;相比于普通数字对讲,新一代智能对讲系统因为主要器件的量产化,综合本钱更显竞争力。室内智能终端本身可以作为Android平板电脑使用,进一步降低了家庭的综合使用本钱。Android自身支持WiFi,新一代智能对讲系统实现了室内终端的移动手持操作,打破了室内机只能挂在墙上的传统,方便性和产品形象得以提升。代理效劳器的引入,实现了对设备的远程统一巡检,和系统软件的远程升级维护,大大提升后期维护效率,并降低了本钱。该特性使得正在使用的产品的持续客户化要求得以实现。基于互联网的云端管理效劳器,结合代理效劳器,构成了后续增值业务运营的开放性技术平台。为进一步的提升物业管理,增加运营创收,提升社区形象奠定了根底。1.2设计概述1.2.1设计理念进入二十一世纪10年代以后,中国房地产业快速增长、火山式爆发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如何通过提升楼盘品质和形象争取客户,以及通过管理和效劳挖掘后期持续的运营价值,成为开发商们日益重视的问题。今天的建筑技术已经完全可以保证建筑物硬件的质量。相比之下,软性的管理效率和效劳水平成为短板,如何尽快通过最新技术完善该领域,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各地政府倡导的“智慧社区”的概念也在迅速普及,要求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平安、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效劳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针对白云阳光商业城工程的高端定位,因此我们对于此次的方案设计主要表达在整个小区的便捷、低碳和智能上,智慧社区主要实现5个目标:〔1〕智慧物业管理:针对智慧化社区的特点,集成物业管理的相关系统。〔2〕电子商务效劳:社区电子商务效劳是指在社区内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效劳活动,社区居民无需出门即可无阻碍的完成绝大局部生活必需品的采购。〔3〕智慧养老效劳:宗旨是使得老人有平安保障,子女可以放心工作,政府方便管理。家庭“智慧养老”实际上就是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网络养老院”随时响应老人的各种家政养老效劳。〔4〕智慧家居:智慧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可以实现无论是否在家里均可以实现随意开启室内窗帘、家里灯光、室内电器等便捷生活,集系统、结构、效劳、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平安、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5〕智慧能源管理:可以实时查看家里灯光、电器等每日的耗电量,提醒用户节约用电;并且设定一个空气质量差的标准值,当空气质量传感器检测的数值高于设定标准值的时候,自动翻开指定的电动窗帘和电动窗户〔透气〕,可以把房间里的温度、湿度数值传送到智能网关显示出来,并且可以设定超出预设温度范围后自动开启空调;设定一个光照值,当光照传感器检测的光照值低于这个设定值的时候,自动翻开指定的灯光等等。智慧社区概念的提出,刚好契合了房地产业未来开展的需求。要加大该领域的投入,已经成为业界共识。该概念的落地,根本前提就是要将各个相关的角色通过统一平台有机的联系到一起,并整体实行管理。目前业界关于智慧社区的根底平台方案有4种:独立平板电视机顶盒单独软件APP可视对讲系统综合比较,前三种因为无法做到每个家庭全覆盖,无法保证常年开机,或者受广电政策影响等原因,均不是最正确选择。而可视对讲因为能做到社区所有家庭全覆盖、常年24开机、其标识与家庭完全捆绑等优势,成为智慧社区落地的最理想方案。传统可视楼宇对讲因为其设计只满足于对讲本身,无法天然完成智慧社区平台的使命,而新一代智能可视楼宇对讲系统完美满足了智慧社区平台的需求,其演进图如下:可视对讲室内机升级为家庭智慧终端。保存了可视对讲的所有功能之外,成为家庭对外电子沟通的接收和操作终端。结合基于局域网和互联网的效劳器,可以对家庭智慧终端进行设备和业务的统一远程管理,两者结合构成了智慧信息平台。该平台相对开放又统一管理。通过开发在该平台上运行的各类增值业务,表达整个平台和系统的价值,构成完整的智慧社区体系。方案的关键是要求数量庞大的家庭智慧终端具有良好的平台性,即高可扩展性,和接受远程管理的能力,Android系统的成熟商用正好满足了该要求。Android是Google公司推出的基于Linux的开源操作系统,由于代码开源免费,受到很多和平板厂家的青睐。每天70万部Android的激活量直接预示着,其稳定性和未来的开展格局是值得肯定的。楼宇可视对讲系统在Android操作系统未出现之前,软件研发一般采用底层语言,容易出现功能单一、产品升级困难等情况,譬如要实现对讲系统中开发出具有3D图形效果的界面更是难上加难。由于Android系统在多个电子产品中的广泛成功应用,同时具有可移植性、代码开源等优势,结合JNI、NDK技术,Android系统进入楼宇可视对讲领域成为行业开展的必然。其关系可以类比于PC机领域操作系统的DOS和Windows。这样采用Android的家庭智慧终端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下:但GoogleAndroid系统的设计初衷并非为楼宇对讲而用,为满足以下楼宇对讲系统具体需求,需要对Android本身做深度调整:稳定性要求常年24时开机,对讲应用偶然故障时系统检测到并自动重启支持有线RJ45网络接口整体界面更简单化,方便非专业人士使用通信过程的回音处理接收远端效劳器控制。。。。。。我们充分利用中国科技大学的技术团队在高校的信息资源优势和开发实力,得以顺利解决了Android进入可视对讲领域的系列技术难题,推出Android新一代智能可视楼宇对讲系统。硬件局部尽量采用通用量产成熟器件,以降低产品的本钱。具体功能尽量通过软件实现,以利于后续维护升级和客户化定制。增值业务平台做到即开放,又封闭。开放是指允许第三方开发者开发并维护业务;封闭是指业务统一管理,保证业务平安性和终端用户体验的连续性。系统整体组网示意图:1.3设计原那么可靠性和平安性系统的设计符合相关技术标准、标准的规定。传输采用IT领域已经成熟使用多年的以太网和TCP/IP协议,保证网络的根本可靠性。同时保持网络的相对封闭型,防止非法入侵。设备选用可靠优质的原材料和电子器件,保障设备耐久实用,满足小区平安管理要求。技术上采用适当备份和进程监视,及时发现问题并在必要时系统自动重启或通知维护人员,保证常年自开工作状态。家庭智慧终端的标识和房号直接捆绑,非常利于问题跟踪回查,从管理的角度可以防止人为的恶意行为。1.3.2实用性与先进性使用最新的IT和网络通信技术,将最根本的音视频性能做到极致,提升客户体验。利用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相对容易的优势,尽量将传统楼宇对讲系统已经实现的功能做到全覆盖,并随时能满足客户的定制化要求。做到即使不考虑后期的增值业务运营价值,单独的可视对讲系统也保持足够的市场竞争力。终端操作性方面,从方便用户使用的角度出发。尤其考虑到各类增值业务的操作,用户的可移动操作带来的方便性就尤为重要。充分考虑后续各种可能的增值业务和智能化技术的开展,设计上预留后期软件随时调整的可能,并要求很容易、低本钱的实现;在没有明显增加本钱的前提下,硬件上适当预留接口,保存通过外置模块扩展的可能,便于和未来合作方的产品对接。1.3.3互换性和扩展性系统多种型号的室内机和室外机的根底局部做到通用,组网时可以做到混搭,更好的满足了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后期维护、升级、改造、扩容等工作。同时降低了整体综合生产本钱。1.3.4开放性和兼容性家庭智能终端采用Android作为底层软件平台,保存了Android的根本特性,普通的Android程序原那么上都可以运行在其上。硬件上保存了串口、USB、RJ45等接口,为未来可能的家庭智能化合作对接做足准备。云端业务平台留有第三方接口,方便增值业务运营方对业务进行调试、上载、卸载、升级、监控等管理工作。考虑到社区代理效劳器可能不上互联网的情况,方案允许不经过云端效劳而从代理效劳器操作。为兼顾对代理效劳器有顾虑而希望采用分布式寻址方式的局部客户要求,方案可以调整为室内机/室外机本地寻址,兼容了传统楼宇对讲的做法。1.3.5灵活性与易维护性通用硬件作为根底、主要功能通过软件实现的方式决定了整套系统的灵活性。终端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接受远程统一维护的技术,使得维护变得非常容易,边际本钱根本为零。设备本身〔包括室内机、门口机、围墙机〕接收管理中心的状态巡检和故障报警,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节省了维护的人力本钱,提高了响应速度。1.4设计根据系统实施所涉及的设计标准和标准、产品标准和标准、工程标准和标准、验收标准和标准等必须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条例及标准,包括:GA/T678-2007《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GA/T72-2005《楼宇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B8898-1997《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平安要求》GB16796-1997《平安防范报警设备平安要求和试验方法》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17626.2-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A/T269-2001《黑白可视对讲系统》JGJ/T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标准》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标准》GB50348-2004《平安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A/T75-94《平安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4-2000《平安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B12663-2001《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A/T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EIA/TIA568B《商用建筑线缆标准》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8898-2001IEC60065:1998《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平安要求》GB50045-2005《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标准》GB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平安》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2、组网和稳定性2.1组网示意图整套系统采用全TCP/IP组网。物理层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或两者混合的方案。典型的小区内有线组网示意图如下:说明:小区局域网使用普通以太网交换机即可。对于大型小区,出于维护角度考虑,建议采用1-2台三层交换机进行网络隔离,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故障引起的网络风暴,并有助于网络故障定位。对于高层建筑,为防止交换机级联过多,建议多楼层公用一个交换机。一般一单元的交换机级联数不要超过6级。因为以太网传输距离的限制,当两台交换机之间距离超过80米时,应增加光纤收发机,通过光纤通信。处于可靠性考虑,常年24小时工作的代理效劳器硬件宜采用工控机。室内机和室外机采用楼层统一供电,12V直流电源可以混用。不同款式和型号的室内机可以混搭,即同一网络内的不同住户内的室内机型号可以不同。室内组网示意图如下:说明:用户可以选择像传统对讲室内机一样使用,即将室内机一直固定在支架内,采用完全的有线通信。该种情况下由支架持续充电,无需配置电池。用户如果选择使用WiFi连接,即可实现上图所示的移动操作。该种情况下室内机需要配置电池。WiFiAP的配置有两种方案,一种是使用支架内置AP;另一种是增加一台外置无线路由器。用户将室内机放入/拔出支架时,系统完成有线/无线之间的切换。放入支架时由支架供电并给电池充电,拔出时由电池供电。2.2组网特性全数字TCP/IP组网,无距离限制。因使用最成熟的网络技术,组网本钱低,网络可靠性高。室内可移动操作大大方便了用户,有利于增值业务开展。使用点对点的RTSP/RTCP技术,保证音视频实时和稳定性,而且占用带宽很少,双向视频流只有1.7M,且保证了音视频效果云端效劳平台和代理效劳器结合实现了软件的远程统一维护升级,其过程示意图如下:3、本智慧社区所含产品介绍3.1室内机〔含软件〕系列〔每户业主标配一台〕8寸双核移动智能数字终端功能特点:+采用Android4.0嵌入式系统+全数字TCP/IP协议+7〞高清晰度多点电容触摸屏+配置30万像素摄像头+RTSP/RTCP保证音视频质量+H.264视频编码+室内机超薄外观设计、炫酷界面+多点电容触控+用户根据需求灵活设置+内置RF模块+软件狗+硬件狗保证系统稳定+超薄外观设计+可视对讲、开锁、呼叫管理中心+留影/留言+户户可视通话+8路有线和不限路数无线防盗报警+远程撤防/布防+家庭智能设备无线控制+物业信息发布+提供需用应用程序下载、安装及使用+生活资讯、社区效劳等物联效劳+云平台提供设备远程升级、维护效劳技术参数:操作系统Android4.0外观设计平板屏幕显示8吋液晶触摸屏屏幕分辨率800X480屏幕类型多点触控电容屏背光LED传输方式TCP/IPCPU频率值主频1.5GHz运行内存1G机身存储4G音频格式PCM〔无损、未压缩的数字音频格式〕视频格式H.264视频最高可达720p,每秒30帧摄像头CMOS传感器30万像素网络类型TCP/IP局域网及广域网,报警支持8路有线和不限路数RF无线USBUSB2.0Hostx1/OTGx1耳机 立体声 话筒 可录音 HDMIHDMI1.4RF频率433MHz待机电流250mA工作电流500mA直流电压DC12~18V纹波±50mV音频传输单线全双工,延时200ms视频传输3003,400Hz,延时200ms环境温度-20~50℃湿度45%-95%产品尺寸196mm×117mm×13mm〔不含支架〕3.2室外机〔单元门上安装〕8吋液晶数字门口主机功能特点:+Andriod4.0嵌入式系统+内置2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进口IR-LED夜视补光灯+触控软键按键操作结合+触控操作菜单项选择项对系统设置和编码

+门禁、密码、管理处远程开锁功能

+7〞高清晰度多点电容触摸屏+钢化玻璃全触摸面板,豪华大方+铁质底盒+机加工面板豪华机箱+系统不受通讯限制无占线

+系统联网及扩展无局限

技术参数操作系统Android4.0操作方式触摸与物理按键相结合外观设计钢化玻璃屏幕尺寸7吋屏幕分辨率800x480屏幕类型电阻屏数据传输TCP/IPCPU频率值主频1.5GHz运行内存1G机身存储4G音频格式PCM〔无损、未压缩的数字音频格式〕视频格式H.264视频最高可达720p,每秒30帧摄像头COMS传感器200万像素摄像机镜头F=2〔手动调焦〕,78度可视角,0.1Lux照度夜视补偿红外灯或高亮白光灯6个IR-LED〕网络类型TCP/IP局域网及广域网待机电流150mA工作电流500mA直流电压DC12~18V纹波±50mV音频传输单线全双工,延时200ms视频传输3003,400Hz,延时200ms环境温度-20~50℃湿度45%-95%IC/ID卡最大存储量5000张IC/ID卡读写时间500ms组网距离无距离限制〔以太网口距离100m〕,超过距离采用光纤防护等级IP33净重2.8kg〔含预埋盒〕安装方式:嵌入式预埋外形尺寸230×328×53mm安装尺寸313×45mm3.3物业管理中心软件〔含物业公共发布、监控探头权限分配等〕管理中心采用PC机+软件的模式,具有综合本钱低,配置灵活,操作方便、易于扩展的特点3.3.1管理中心软件JQ-300产品介绍管理中心系统作为物管人员的智能操作台,支持功能:+显示来自住户或代理效劳器的紧急信息+在线监测住户设备故障信息和接收安防报警信息+查询管理机作为主叫和被叫的通话记录+接收室外机或围墙机的视频通话+接收住户呼叫及中心呼叫住户并语音通话+对所有在网的单元门口主机和围墙主机进行视频监视+可单独对某个主机的监视画面进行拍照或录像+对代理效劳器的信息进行管理+可对门口机远程开锁技术参数JDK版本1.6以上操作系统WindowsXP内存2G以上硬盘160G以上IE版本6.0以上(需支持Flash)小区代理效劳器管理软件JQ-400产品介绍作为云效劳平台的小区内代理,代理效劳器一方面提供小区内寻址的功能,同时承当着小区局域网和广域网跨接的网关作用。其主要功能有:+用户管理〔用户管理处显示的是与本系统相关联的用户,管理员可以对这些用户进行管理,包含用户管理主界面,添加用户,修改用户等功能〕+居家管理〔包括住户管理及住户设备管理〕+信息管理〔分普通信息管理和紧急播送信息管理〕+节点监控管理〔由效劳器来监控所有终端设备的在网情况〕+日志管理〔记录管理机的通话记录〕+门卡管理〔发卡与消卡操作〕+安防报警管理〔为室内安防设备上传到代理效劳器的安防记录,流程:业主布防->室内有安防状况->室内设备上报管理机(管理处第一时间知晓)->管理机上报代理效劳器->代理效劳器短信通知业主。〕技术参数数据库SQL2005WEB效劳器TOMCAT5.5以上或者JBOSS4以上JDK版本1.6以上操作系统Windows2003以上版本内存2G以上硬盘配置160G以上IE版本6.0以上(需支持Flash)3.4室内机软件系统产品介绍软件系统一套,用于完本钱智慧社区的技术支撑。3.5电梯控制器JQ-A4001技术参数:+IC卡:Mifare113.56MHZ+工作电压:12VDC+通信接口:RS485+静态工作电流:<100mA+动态工作电流:<700mA+工作环境:温度-40℃~70℃,湿度0~90%不结露+卡片容量:65536+抗静电干扰:15KV+输出接口:可选20、40组继电器输出,分别++控制20、40层电梯+响应时间:<0.2秒+平均无故障时间:>10000小时+时钟精度:30天内误差0.1秒+读卡距离:20mm—70mm+尺寸规格:150*100mm〔20层〕、178*120mm〔40层〕3.6车牌智能识别系统技术参数:+工作电压:12VDC+通信接口:RS485+静态工作电流:<100mA+动态工作电流:<700mA+工作环境:温度-40℃~70℃,湿度0~90%不结露+卡片容量:65536+抗静电干扰:15KV+输出接口:可选20、40组继电器输出,分别++控制20、40层电梯+响应时间:<0.2秒+平均无故障时间:>10000小时+时钟精度:30天内误差0.1秒+读卡距离:20mm—70mm+尺寸规格:150*100mm〔20层〕、178*120mm〔40层〕3.7静音电控锁/磁力锁CEN-280KG+开锁电压:≧12V+工作电流:<3A+功率:≧12W+开锁触发时间:≧100ms+电控、匙旋、手动开锁之选择+正、反舌可调方向有滚轮小舌供选择+左正单头电镀电控锁技术参数:3.8紧急求助按钮JQ-350产品尺寸(长*宽*高):86*86*32mm3.9电源设备终端机供电电源箱技术参数:+输入电压:AC100~240V50/60HZ+输出功率:DC12V/2A4、本智慧社区所含功能说明4.1可视对讲、户户对讲、物业与业主对讲、社区内业主免费无线上网可视对讲是整套系统最根本的功能,基于Android的灵活性和快速开发,”RISE”已经完成了业界所有常见的可视对讲功能,且性能均到达了最高标准。而人脸识别开门那么更加人性化,最大限度的解放双手。室外机支持密码开锁、ID/IC卡开锁,或呼叫室内机/管理中心要求远程开锁,人脸开锁管理中心可以呼叫任意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外机可以接收室外机和管理中心的呼叫,也可呼叫管理中心或其他室内机;室内机可以监视特定的门口机。其主要子功能和附加功能如下:a)可视对讲b)本c)主人留言d)访客留言e)通话记录f)录像查询g)拍照查询 h)信息查询4.2安防监控〔业主可自由查看自己车位、大门、健身场所等公共区域的摄像头〕业主可以利用自己家的室内机进行实时查看权限之内的的监控摄像头,如:查看自己车位的监控:随时掌握车及车位的状况;查看小区大门的监控:掌握实时的拥堵状态;查看乒乓球台、篮球场的监控:便于合理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4.3智能家居(选配)室内机和智能家居系统的对接有两种方式:室内机通过网闸和智能家居所在的家庭局域网连接。运行在室内机上的智能家居APK程序,通过智能家居网关间接控制家庭设备。室内机内置智能家居的无线模块并安装智能家居APK程序,作为智能无线遥控器直接控制家庭设备。3〕智能家居打破传统的多设备控制终端,而统一整合在同一个用户界面,无论何时何地,完美操控开关。触摸屏、电脑或是家用电器。且界面人性化,以简单的图示代表各类家居系统,操作简单。4〕用、电脑,可以随时随地看到自己的家,遇到非法入侵和紧急情况,系统会自动发送短信、彩信,让你第一时间掌握家里的一切。而灯光、窗帘、电器……都可随意控制。平板电脑和本地控制:用平板电脑〔安卓2.1以上操作系统〕、IPAD和通过WIFI连接对安防、灯光、电器、窗帘等设备进行控制;远程家居控制:〔要求安装WIDOWSMOBILE或者安卓2.1以上操作系统、IPHONE〕通过3G/GPRS远程对家里的安防、灯光、电器、窗帘等设备进行控制;远程视频监控:〔要求安装WIDOWSMOBILE或者安卓2.1以上操作系统、IPHONE〕通过3G/GPRS可以远程看到家中、小区摄像头的图像。安防报警:红外、烟感、气感、门磁等安防探头给家庭提供平安警卫;灯光控制:对家里的灯光进行遥控开关、遥控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