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十八中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_第1页
2019-2020学年北京十八中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_第2页
2019-2020学年北京十八中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_第3页
2019-2020学年北京十八中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_第4页
2019-2020学年北京十八中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北京十八中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

试题数:13,总分:10()

1.(问答题,6分)学校举行“文化•传承”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有同学制作视频“文化•诗词”,做活动宣传。请阅读片头片尾语,回答下列各题。

【片头语】中国风是什么?有人说,中国风是琼楼玉宇的恢◎大气,也是电径通幽的含蓄隽

永;有人说,中国风是热情奔放的那抹大红,也是恬淡雅致的那朵青花;更有人说,中国风是

诗经国风的悠悠吟唱,也是唐诗宋词的缕缕墨香。中国风像一条无形的②带,将中国人紧紧

联结在一起;中国风是一组秘而不宣的符号,传承着华夏民族的精神皿呼今天,让我们用诗词

的文化盛宴,感受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结束语】儿时起,我们便徜徉在中华诗文的美妙世界里,在诗情画意中与文人墨客相遇【甲】

我们看见李白的洒脱」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懂得杜甫的深沉」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感受李商隐的多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乙】这些诗词,融入

我们的骨血,浸润我们的心灵。希望我们的视频,,让中华气韵代代相传!

(1)【片头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一

A.曲(qu)jftl(xue)

B.曲(qd)血(xue)

C.曲(qU)血(xue)

D.曲(qu)血(xue)

(2)【片头语】横线处选填汉字,正确的一项是一

A①弘②

.

洪②

B①

.①弘②

C

D①洪②

.

结■

<3,

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一

A.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B.唤起更多人的共鸣

C.吸引更多人的兴趣

D.获得更多人的赞许

(4)宣传组打算用古诗词的意象创作一副对联,印在书签上作为纪念品赠送给观众。下面横

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明月。1,长亭一曲,过客离愁②

下联:清风支1,细雨千弦,旷野归鸿®

A.①醉人②不禁秋③映江④都入酒

B.①映江②不禁秋③醉人④都入酒

C.①醉人②都入酒③映江④不禁秋

D.①映江②都入酒③醉人④不禁秋

2.(问答题,3分)活动在“文化•文字”部分,介绍了我国的汉字的起源与影响。参观活动结束,

老师要求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结合本次参观活动,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骨文是3000多年前商朝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兽骨上契刻的文字。1899年,王懿

荣在无意间发现了一种叫龙骨的药材上刻有图形文字,经推断正是商朝王室使用的文字。甲骨

文得以发现。这些文字,埋藏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融化在中国人的血液里,生成了最深沉、

持久的力量。

作为我国迄今可见最早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还

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

个世纪。在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

绵延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并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

式、审美观念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甲骨文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表明了世

界对甲骨文的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1)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参观感受,其中语言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一

A.今天使用的每一个汉字,都是3000年前甲骨文基因的延续。

B.片片甲骨,带我走进汉字的童年,让我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C.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这一点不由分说。

D.甲骨文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文献遗产,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灿烂的瑰宝。

(2)留言册上的一则留言"因为刻骨,所以铭心”引发了大家的赞叹.请结合本次参观,说说

这则留言妙在何处。

3.(问答题,4分)在“文化•追远”部分,介绍了中华民族的有关的传统习俗以及有关的历史名

人。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准备作为展板。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年一度又端阳,汨水悠悠屈子殛。”两千多年前的汨罗河畔,面对国破家亡,一位白发苍

苍的老人悲愤交加,纵身一跃,化作了汨罗河畔的一缕诗魂。他就是屈原。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豪情满怀【甲】竭忠尽智。他提倡

“美政",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

侯的局面。后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却痴心不改,体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在长期的

流放生活中,屈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借以表达内心集聚的深挚悲痛和深切忧患。屈原使中国

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乙】“楚辞",为中

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了一片新天地。

在榴花似火的五月,一个民族以节日的名义年年祭奠你,岁岁凭吊你。每到中华民族危难

之际,我们都会用你的精神来互相鼓舞,共抵外侮!“国亡生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屈

原,你的诗文永远滋养着我们这个诗歌的国度,你的精神永远烛照着我们这个奋进的民族!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一

A.【甲】顿号【乙】冒号

B.【甲】逗号【乙】冒号

C.【甲】逗号【乙】破折号

D.【甲】顿号【乙】破折号

(2)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括句,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一

4.(问答题,2分)在"文化•发展”部分,介绍中国文学将中华文化传遍世界各地,更彰显其生

命力。阅读下面介绍,回答后面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文学之花在海外次第盛开。短短几年光景,中国作家频频走上世界文坛的最

高领奖台,作品打入欧美主流文学市场。从2012年莫言捧回诺贝尔文学奖,到2015年刘慈

欣凭《三体》获世界科幻文坛最高荣誉雨果奖,再到2016年曹文轩摘得儿童文学的“诺贝尔

奖”-国际安徒生奖的桂冠,郝景芳以《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最佳中短篇小说奖......一

个又一个中国人,在国际文坛实现“零的突破",成为多个全球权威文学奖项的“中国第一人”。

正如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所说:巧朝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中国文艺由此迎来了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新境界。”

年级请同学们从下面两幅书法作品中选出一幅作为本板块的标题配图,并写出推荐语。

嚷官自

Z

5.(填空题,4分)(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2)阅读如图肖像画,回答问题。

画的人物既是一位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更是一位能征善战威震敌胆的爱国将领。这幅画所

描绘的情景使你联想到的词句是:_;除此之外,你读过的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句还有:

(写出连续两句)

6.(问答题,6分)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下列各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诗歌的后四句借“临易水”,歌颂了守边将士①一的英雄气概,也借“黄金台”之典表达

了②一的情感。

(2)李贺的诗常以奇特的景物、瑰丽的想象、传神的语言创造意境。请结合诗句,选择一个

方面谈谈你阅读的体验。

(3)"云"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除本诗外,请你再写出含有"云"的诗句:

7.(问答题,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乙】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

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俭场养德以德报怨学以致用自以为是

B.塞与日去出其不菖词不达菖尊气风发

C.淡泊明本有大才疏有同道合率在四方

D.年与时歌心歌神往驻名中外纵横歌骋

(2)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一

【甲】静以修身

翻译:用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修养。

理解:诸葛亮强调提高自身修养,需要屏除杂念和干扰,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如果放纵、

轻浮则不能修养身心。

【乙】学须静也

翻译:学习必须静心专一。

理解:诸葛亮阐明学习要求所处环境安静,不受干扰。他强调通过学习才能增长才干,对社会

有所贡献。

(3)上文是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主要阐述了"修身养德、明志治学”的深刻道理,这是古人

推崇的一种美德。结合上面文本和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分析“修身养德、明志治学”的

美德在许衡和怀素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一】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日:"非其

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日:“世乱,此无主。“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一毫弗

义弗受也。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节选自《元史•许衡传》)

【链接材料二】

怀素疏放,不拘细行,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时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

皿,靡不书之。贫无纸可书,尝于故里种芭蕉万余株,以供挥洒。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

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节选自《僧怀素传》)

8.(问答题,5分)阅读是不断深入的过程,阅读名著时对文学形象的认识也会有变化。请你

从阅读过的名著里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具体内容谈谈认识变化的过程。(100字左右)

9.(问答题,6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原称伶仃洋大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门,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

大型跨海通道。大桥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长55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约

35.6公里,其中包括6.75公里的海底隧道以及连接隧道和桥梁的东、西人工岛,目前是世界

最长的跨海大桥。整个大桥造价超过720亿元人币,由中央及粤港澳三地府共同出资兴建,

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建成后可抗8级地震,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

度最大的跨海桥梁。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特区政府为振兴香港经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认为有必

要尽快建设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跨海陆路通道,以充分发挥香港、澳门的优势,并于

2002年向中央政府提出了修建港珠澳大桥的建议。中国政府也将港珠澳大桥视作粤港澳大湾

区宏伟计划的核心,以期增加区域融合,促进经济增长。2009年12月15日,在珠海拱北湾,

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2013年,有300个足球场大小的珠澳口岸拱北人工岛建成;2017

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贯通;2018年元旦前夜,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亮灯,

标志着大桥具备通车条件;2018年3月15日,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管理区获批准正式交付

澳门特别行政区使用。

港珠澳大桥未来将会形成"三小时生活圈",缩减穿越三地时间。从香港或澳门、珠海之间来

往,不用再经过多重海关或路上堵车浪费时间,开车时间从四个小时缩短至半个小时左右。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图一图二

【材料三】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

图三

珠江三角洲,每天有超过4000艘船只在这片水域行驶。为了给珠江口这条世界上最繁忙的

航道让出通道,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中6.75公里采用海底隧道。两个面积各为十万平方米的

人工岛,承担着桥隧转换的功能。这个海底隧道工程是最后一个贯通的部分,千余名专家及技

术人员呕心沥血,历时7年,突破数个世界级难题后,最终在海底成功打造了一段"金城汤池、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全球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全球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生产和安装技术

有一系列创新,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

该隧道与东西两个人工岛一起,被称为港珠澳大桥核心控制性工程。隧道由东西岛头的隧道

预埋段和每节排水量达8万吨的33节预制沉管以及长约12米重达6500吨的“最终接头

而成。6.75公里的海底隧道是迄今为止世界最长、埋入海底最深(最深处近50米)、单个沉

管体量最大、使用寿命最长、隧道车道最多、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大桥的深海隧道

对接,是整个工程最难的部分,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难的海底隧道工程,被称之与神九和天空一

号太空对接色的“深海之吻"。整个“深海之吻”对接在环境复杂的海底进行,受多种环境介质

影响,共需对接33次,@3年,堪称“马拉松赛跑"。

(1)在【材料三】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一

A.①组装②媲美③用时

B.①拼接②比肩③耗时

C.①接洽②等同③费时

D.①连接②抗衡③历时

(2)某班将组织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其中要了解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

请你根据所给材料,将图一中的主要信息介绍给大家。

(3)有人将港珠澳大桥比作交通工程界的“珠穆朗玛峰”和造价200亿美元的“脐带”,请你综

合以上材料信息,分别说明这样比喻的原因。

10.(问答题,9分)阅读《遥远的土豆花》,完成下列各题。

遥远的土豆花

肖复兴

①在北大荒,我们队的最西头是菜地。菜地里种得最多的是土豆。那时候,全队的人都

得靠这片菜地吃菜。秋收土豆的时候,各家人来到菜地,一麻袋一麻袋地把土豆扛回家,放进

地窖里。土豆是东北人的看家菜,一冬一春吃的菜基本就是它。

②土豆夏天开花,并不显眼,要说好看,赶不上扁豆花和倭瓜花。扁豆花比土豆花鲜艳,

紫莹莹的,一串一串的,梦一般串起小星星,随风摇曳,很优雅的样子。倭瓜花明黄黄的,颜

色本身就跳,格外打眼,花盘又大,很是招摇,常常会有蜜蜂在上面飞,嗡嗡的,很得意地为

花儿唱歌。土豆花和它们一比,一下子就站在了下风头。

③土豆占地最多,种在菜地的最边上,外面就是一片荒原了。在半人高的萋萋荒草面前,

土豆花越发显得弱小、微不足道。刚来北大荒的那几年,我常到菜地里帮忙干活,但从没有注

意过土豆花,甚至还以为土豆是不开花的。

④我第一次看到并认识土豆花,是来北大荒三年后的那个夏天,那时候,我在队上的小

学校里当老师。

⑤小学校里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所有课程,都是我和校长两个人教。校长负责低年级,

我负责高年级。三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个课堂里上课,常常是按下葫芦起了瓢,闹成一团。应

该说,我还是一个负责的老师,很喜欢这样一群闹翻天却活泼可爱的孩子,所以当有一天发现

五年级的一个女孩子一连好多天没有来上课的时候,心里很是惦记。一问,学生七嘴八舌嚷嚷

起来:她爸不让她上学了!

⑥为什么不来上学呢?在当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生活困难,家里孩子多,一般的家庭就

不让女孩子上学,分担家里的困难。那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自以为是的悲天悯人的感情和年

轻人涌动的激情,希望自己能够帮助这个女孩子,说服她的父母,起码让孩子多上几年学。于

是,在一个没有课的下午,我前往这个女孩子的家。

⑦她是我们队菜地老李头的大女儿,家就在菜地最边上。这是荒原上开出的一片地,用

拉禾辫盖起了茅草房。那天下午,老李头的女儿正在菜地里干活,大老远看见我,一边高声叫

着“肖老师",一边从菜地里跑了过来。她的身上粘着草,脚上带着泥,一顶破草帽下的脸膛挂

满了汗珠。

⑧我跟着她走进菜地。老李头不善言辞,但很有耐心地听我把劝他女儿继续上学的话砸

姜磨蒜地说完,而后翻来覆去地对我说:“我也是没有办法呀,家里孩子多,她妈妈又有病。

我也是没有办法呀!”她的女儿眼巴巴地望着我,又望着他。当地农民的生活压力,也许不是

我们这些知青能够想象的,在沉重的生活面前,同情心显示不出一点份量。

⑨和老李头分手后,我有一种上场还没打几个回合就落败下来的挫败感。老李头的女儿

一直在后面跟着我,把我送出菜地,我不敢回头看她,觉得有些对不起她。走出菜地的时候,

她倒是安慰我说:“没关系的,肖老师,在菜地里干活也挺好的。”听她这么说,我停下来,却

也不知说些什么才好,猛然看到她头上的那顶破草帽上围着一圈手编的花环,是那种极小的、

不知名的淡蓝色小花,一朵朵簇拥在一起,围在她破旧的草帽上,平添了几分生气。“你草帽

上戴的这是什么花?”"土豆花,老师您看」说着,她指向身后,原来那大片土豆正在开花。这

是我第一次看到土豆花,一簇簇,一串串,像穗子一样串在一起,淡蓝色的花朵是那么的小,

小得让人注意不到,平凡得就像这片土地上的人。

⑩不知为什么,从那时候起,土豆花就在我的心里有了一种忧郁的感觉,让我总也忘记

不了。记得离开北大荒调回北京的那一年夏天,我特意邀上几个朋友到队上的这片土豆地里照

了几张照片留念。但是,照片上根本看不清土豆花,它们实在是太小了。

⑪前几年的夏天,我有机会回北大荒。过七星河,直奔我曾经所在的生产队,我一眼就看见

了队上那一片土豆地的土豆正在开花。过去了已经几十年了,土豆地还在队上最靠边的位置上,

土豆地外面还是一片萋萋荒草包围的荒原。真让人觉得时光在这里定格了。

⑫唯一变化的是土豆地旁老李头的茅草房早已拆除了。我向人打听老李头和他的女儿。队上

的老人告诉我:老李头还在,但他女儿已经死了。我非常惊讶,他女儿的年龄不大呀,怎么这

么早就死了?他们告诉我,她嫁人搬到别的队上住,生下两个女儿,都不争气,不好好上学,

老早就退学,一个早早嫁人,一个跟着队上一个男孩跑到外面,也不知去干什么,再也没有回

过家,她活活地给气死了。

⑬我去看望老李头,他已经病瘫在炕上,痴呆呆地望着我,没有认出我来。出了他家的房门,

我问队上的人,老李头怎么痴呆得这么严重了呀?没去医院瞧瞧吗?队上的人告诉我:什么痴

呆,他闺女死了以后,他一直念叨,当初要是听了肖老师的话,让孩子上学就好了,孩子就不

兴死了!他好多天前就听说你要来了,他是不好意思呢!

⑭在土豆地里,我请人帮我拍张照片留念。淡蓝色的、穗状的、细小的土豆花,生长在这片

辽阔得几乎到了天边的荒原上的土豆花,多少年来就是这样默默地花开花落,关心它们,或者

偶尔想起它们的人会有多少呢?

(有删改)

(1)阅读文章,请说出作者对土豆花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以及这些认识形成的原因。

(2)文章第②段第一次出现了“土豆花",说说第②段的作用。

(3)这篇文章无论是标题还是行文中都有很多感人之处,请就感动你的一个词或一句话,结

合全文,说说你的感受。

11.(问答题,7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如今,户外运动已成为一种时尚的运动方式,受到不少人的追捧。然而,近日一则“90

后小伙在羌塘无人区失联50天被找到,却拒绝接受行政处罚”的新闻引发公众热议,虽然该

事件以当事人交齐罚款而告终,但其背后的警示,依然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②近年来,一些户外运动越来越刺激,安全之弦却没有越绷越紧。有人仓促开启“说走就

走”的户外探险而遇难,有人追求不顾风险的自然体验而被困,有人冒险违规穿越未开发的区

域而失联......这些行为违背了珍爱生命、保护自然、遵守法规的原则,引发了严重的事故,耗

费了大量的公共资源,不仅严重威胁冒险者自身的生命安全,更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③参与户外运动,需要我们懂得,再精彩的挑战也不及生命珍贵。上述新闻事件中的小

伙子们堪称户外运动的资深玩家,曾有一些极限挑战获得成功的经历,这给了他们寻求更精彩

挑战的底气。然而精彩不是逞强弄险,不是无视生命的蛮干。著名登山家夏伯渝,在69岁高

龄靠一双假肢第5次争取实现登顶珠峰的梦想,在离顶峰只有94米时突遇风雪,想到身边5

个夏尔巴向导都才20岁出头,冒险硬上会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他最终还是毅然做出了下

撤的决定-爱护生命为先,这才是户外运动最应该提倡的理念。

④追求挑战乐趣,需要我们牢记,再遥远的眺望也要留意脚下的土地。有环保人士指出,

一个易拉罐被大自然完全分解需要200年,塑料制品需要1000年,一个玻璃瓶需要长达200

万年。青藏高原西北部的羌塘荒原是中国最大的无人区,探险者在这里丢弃一点垃圾,就可能

造成很长时间都难以修复的生态损失。可以说,以亲近自然之名行破坏自然之举,既不是户外

运动的风向标,也绝不会成为极限挑战的勋章。对于生态脆弱的自然保护区而言,宁静才是最

大的守护,户外运动要多把这份宁静还给自然。

⑤每个人都有探索远方的权利,我们也乐于见到失联小伙最终得救的暖心结局,但这并

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接受他们“拒不认错”的任性。这次事件还警示我们:进行户外运动,需要大

家明确,再惊人的壮举都不能无视法律的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未

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据不同情节处以100

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错就是错,真正成熟自律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应该首先是一个知

法守法者,而不能以"不知道"为借口,推卸自己遵守法律的责任和义务。

⑥截至目前,已有数千人登顶珠峰,数百人进过太空。这些极限探险活动都突破了常人

的能力边界,表现了永不言弃的心志和突破极限的精彩,而同时也绝不碰触道德法律的底线。

虽然普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难以企及这样的高度,但这些极限探险活动所尊崇的理念,却可以

成为每一个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自我修养。

(据2019年5月《人民日报》盛玉雷作品改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限20字以内)

(2)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一

A.第②段列举一些户外运动者的不良举动,表明这类行为不在少数,危害严重。

B.第③段举登山家夏伯渝放弃登顶的例子,告诉读者再精彩的挑战也不及生命珍贵。

C.第④段引环保人士关于易拉罐等物品被大自然完全分解需要很长时间的说法,让读者明

白户外运动不能破坏生态环境。

D.文章最后两段总结全文,用无视法律权威的反例和珠峰、太空探险的正例互相对照,来论

述户外运动的正确做法。

(3)引用下面材料中的名言,在第②段和第③段中间补一小段话,总结上文,引领下文。

【材料】

子日:"以约失之者鲜矣①。”

【注】:①[以约失之者鲜矣]出自《论语•里仁》,杨伯峻认为,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

对自己节制、约束而犯过失的,这种事情总不会多”。

12.(问答题,40分)题目:自疫情发生以来,每个人都是战“疫”中的一员。一线作战的医生,

隔屏授课的老师,默默坚守岗位努力保障大家生活的快递小哥、环卫工人、超市员工......他们

并非从天而降的盖世英雄,却是挺身而出的平凡勇者。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战“疫”勇者?有没

有动人的故事?

请以“战‘疫"'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13.(问答题,0分)题目:假如你是一个有思想的物体(包括除人类以外的其他生物),请

以“没想到我如此......”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19-2020学年北京十八中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试题数:13,总分:1()()

1.(问答题,6分)学校举行“文化•传承”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有同学制作视频“文化•诗词”,做活动宣传。请阅读片头片尾语,回答下列各题。

【片头语】中国风是什么?有人说,中国风是琼楼玉宇的恢@大气,也是曲径通幽的含蓄隽

永;有人说,中国风是热情奔放的那抹大红,也是恬淡雅致的那朵青花;更有人说,中国风是

诗经国风的悠悠吟唱,也是唐诗宋词的缕缕墨香。中国风像一条无形的鱼带,将中国人紧紧

联结在一起;中国风是一组秘而不宣的符号,传承着华夏民族的精神也呼今天,让我们用诗词

的文化盛宴,感受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结束语】儿时起,我们便徜徉在中华诗文的美妙世界里,在诗情画意中与文人墨客相遇【甲】

我们看见李白的洒脱「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懂得杜甫的深沉一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感受李商隐的多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乙】这些诗词,融入

我们的骨血,浸润我们的心灵。希望我们的视频,,让中华气韵代代相传!

(1)【片头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一

A.曲(qu)血(xu4)

B.曲(qd)血(xue)

C.llll(qu)血(xu爸)

D.曲(qu)血(xue)

(2)【片头语】横线处选填汉字,正确的一项是一

A弘②

B洪②

c弘②

D洪②

(3)【结束语】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一

A.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B.唤起更多人的共鸣

C.吸引更多人的兴趣

D.获得更多人的赞许

(4)宣传组打算用古诗词的意象创作一副对联,印在书签上作为纪念品赠送给观众。下面横

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一

上联:明月互1,长亭一曲,过客离愁©

下联:清风⑨,细雨千弦,旷野归鸿@

A.①醉人②不禁秋③映江④都入酒

B.①映江②不禁秋③醉人④都入酒

C.①醉人②都入酒③映江④不禁秋

D.①映江②都入酒③醉人④不禁秋

【正确答案】:D;A;B;D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的积累,对一些多

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曲径通幽"的"曲"读作"qU";"血脉"的"血"读作"xu巨"。

故选:Do

(2)本题考查字形的掌握。根据平时对字词的积累,以及语段的内容选择即可。①处写作

“弘”;②处写作“纽”。

故选:A。

(3)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共鸣”意思是由别人的某种思想感情引起相同的思想感情。年级

举行“文化•传承”主题活动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感受中国诗歌的魅力,从而达到思想上的共识,

因此根据情境和目的,应该选择“唤起更多人的共鸣"。

故选:Bo

(4)本意考查对联的填写。解答本题,第一,需要根据实际语境进行词语的选择;第二,需

要根据平仄原则确定出上联和下联。根据语意和意境看,明月可以映入江水,清风可以如酒一

样醉人。故①处填"映江",③处填“醉人"。再根据对联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

个字是平声的要求,可以知道②句应填“都入酒",第④句应填“不禁秋”。

故选:Do

【解答】:答案:

(1)D

(2)A

(3)B

(4)D

【点评】:对联的基本要求: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

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2.(问答题,3分)活动在“文化・文字”部分,介绍了我国的汉字的起源与影响。参观活动结束,

老师要求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结合本次参观活动,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骨文是3000多年前商朝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兽骨上契刻的文字。1899年,王懿

荣在无意间发现了一种叫龙骨的药材上刻有图形文字,经推断正是商朝王室使用的文字。甲骨

文得以发现。这些文字,埋藏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融化在中国人的血液里,生成了最深沉、

持久的力量。

作为我国迄今可见最早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还

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

个世纪。在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

绵延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并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

式、审美观念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甲骨文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表明了世

界对甲骨文的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1)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参观感受,其中语言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一

A.今天使用的每一个汉字,都是3000年前甲骨文基因的延续。

B.片片甲骨,带我走进汉字的童年,让我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C.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这一点不由分说。

D.甲骨文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文献遗产,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灿烂的瑰宝。

(2)留言册上的一则留言“因为刻骨,所以铭心”引发了大家的赞叹。请结合本次参观,说说

这则留言妙在何处。

【正确答案】:C

【解析】:(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ABD.正确;

C.有误,"不由分说”使用不当,"不由分说"意思是指不容人分辩、解释。"甲骨文是汉字的源

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应将“不由分说"改为"不容置疑”。

故选:Co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本句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刻骨",一方面,解释了“甲骨文”的

含义--刻在龟甲兽骨的文字;另一方面,与“铭心”连用,意味着此留言内容让人“刻骨铭心”,

难以忘怀。

【解答】:答案:

(1)C

(2)“刻骨"一语双关,既点出甲骨文是雕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又与铭心连用,写出自己印象

深刻。

【点评】:综合读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

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

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3.(问答题,4分)在“文化•追远”部分,介绍了中华民族的有关的传统习俗以及有关的历史名

人。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准备作为展板。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年一度又端阳,汨水悠悠屈子殛。”两千多年前的汨罗河畔,面对国破家亡,一位白发苍

苍的老人悲愤交加,纵身一跃,化作了汨罗河畔的一缕诗魂。他就是屈原。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豪情满怀【甲】竭忠尽智。他提倡

“美政”,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

侯的局面。后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却痴心不改,体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在长期的

流放生活中,屈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借以表达内心集聚的深挚悲痛和深切忧患。屈原使中国

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乙】“楚辞",为中

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了一片新天地。

在榴花似火的五月,一个民族以节日的名义年年祭奠你,岁岁凭吊你。每到中华民族危难

之际,我们都会用你的精神来互相鼓舞,共抵外侮!“国亡生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屈

原,你的诗文永远滋养着我们这个诗歌的国度,你的精神永远烛照着我们这个奋进的民族!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顿号【乙】冒号

B.【甲】逗号【乙】冒号

C.【甲】逗号【乙】破折号

D.【甲】顿号【乙】破折号

(2)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括句,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

【正确答案】:C;屈原是一个爱国的政治家,还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解析】:(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填写。“豪情满怀"和"竭忠尽智”是两个并列的短语,故

甲处使用逗号;"楚辞"是对"新体"的解释,故乙处用破折号。

故选:Co

(2)本题考查句子的修改。因为这是一个总括句,所以要着眼领起的两段内容,先介绍屈原

的爱国精神,再介绍他作为诗人的伟大成就。原句只是说"屈原是个伟大的诗人”,概括不全面,

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概括即可。

【解答】:答案:

(1)C

(2)屈原是一个爱国的政治家,还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点评】:修改病句的原则原意是要保、改法要巧、改动要少和越简越好:

1.对症下药,有针对性。

2.要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

3.注意句意的简洁。

4.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

4.(问答题,2分)在“文化•发展”部分,介绍中国文学将中华文化传遍世界各地,更彰显其生

命力。阅读下面介绍,回答后面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文学之花在海外次第盛开。短短几年光景,中国作家频频走上世界文坛的最

高领奖台,作品打入欧美主流文学市场。从2012年莫言捧回诺贝尔文学奖,到2015年刘慈

欣凭《三体》获世界科幻文坛最高荣誉雨果奖,再到2016年曹文轩摘得儿童文学的“诺贝尔

奖”-国际安徒生奖的桂冠,郝景芳以《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最佳中短篇小说奖......一

个又一个中国人,在国际文坛实现“零的突破",成为多个全球权威文学奖项的“中国第一人"。

正如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所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中国文艺由此迎来了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新境界。”

年级请同学们从下面两幅书法作品中选出一幅作为本板块的标题配图,并写出推荐语。

取三朝

—*^7*

附阜

【正确答案】:无

【解析】:本题考查推荐语的拟写。属于开放性试题。推荐语就是包含推荐理由及能体现出作

品独到之处的一段文字,注意语言合理且与作品内容相符。

【解答】:答案:

示例一:选择甲。该作品的字体属于草书,流畅洒脱,大小错落。诗句生动地表现了中国文艺

正在蓬勃发展的盛景。

示例二:选择乙。该作品的字体属于隶书,端正典雅,整齐匀称。诗句生动地表现了中国文艺

正在蓬勃发展的盛景。

【点评】:推荐语用词需简单明了,切记不可为了炫耀文字,而使所的推荐语适得其反,甚至

喧宾夺主。

5.(填空题,4分)(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2)阅读如图肖像画,回答问题。

画的人物既是一位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更是一位能征善战威震敌胆的爱国将领。这幅画所

描绘的情景使你联想到的词句是:_;除此之外,你读过的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句还有:

(写出连续两句)

【正确答案】:口]陟罚臧否;[2]醉里挑灯看剑;[3]王师北定中原日;[4]家祭无忘告乃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

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

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陟罚臧否(注意"臧”的书写)

(2)醉里挑灯看剑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注意"祭"的书写)

【点评】: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根据上下文进行默写,回忆诗文中与之对应的诗句,

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6.(问答题,6分)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下列各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诗歌的后四句借“临易水”,歌颂了守边将士①一的英雄气概,也借“黄金台”之典表达

了②一的情感。

(2)李贺的诗常以奇特的景物、瑰丽的想象、传神的语言创造意境。请结合诗句,选择一个

方面谈谈你阅读的体验。

(3)"云"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除本诗外,请你再写出含有"云"的诗句:

【正确答案】:视死如归;忠君报国;千里黄云白日噫

【解析】:这是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

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

酷;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

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诗句,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分析作者的感情。

《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

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典故,写出

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首句于"云"上着"黑"字,己感气氛沉重。而这"黑云"又"压城"以

至压得"城欲摧",明显有象征意义。"云"上特加"黑"字,自然不会用以象征我军而是象征敌军。

敌军压境围城如此凶猛,则我军只有杀出重围,才有生路。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

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秣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

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

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

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

天下土。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3)本题考查诗句的积累。含"云”的诗句,如:千里黄云白日嚏,北风吹雁雪纷纷。朝辞白

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答案不唯一。

答案:

(1)①视死如归②忠君报国(渴望重用)

(2)示例1:这首诗首联用“黑云”作为比喻,突出敌人兵力众多,来势凶猛。"甲光"写出在日

光照射下,金甲闪着金光,表现了战士的气宇轩昂。颔联用满天的“角声”勾画出战争的规模,

从听觉角度把人带入到鼓角争鸣、杀声入云的场面,使我感受到战争的艰苦和残酷。

示例2:这首诗通过一系列表现色彩的词语来描绘战争场面。比如首联的"黑"与"金”两相对照,

黑云表现了紧张的氛围,金色的甲光则给人无比威严的感觉。颔联的“燕脂”“紫”写出了寒夜里,

将士的鲜血凝成暗紫色,给人悲壮之感。这些词语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表现了战斗的惨烈,

给我一种奇诡的感觉。

示例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半卷”二字表现了黑夜行军的特点,“临易水”

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的豪情。“霜重鼓寒”写出了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

扬不起来。我感受到驰援部队黑夜行军,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

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我体会到了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以死报效朝廷的决心。

(3)白云千载空悠悠;千里黄云白日噫;朝辞白帝彩云间。

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

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点评】: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感情的能力。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①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

窥测诗词的情感;②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③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④借助

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7.(问答题,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乙】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

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俭以养德以德报怨学以致用自以为是

B.惠与日去出其不毒词不达惠塞气风发

C.淡泊明本有大才疏存同道合存在四方

D.年与时触心地神往驰名中外纵横驰骋

(2)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一

【甲】静以修身

翻译:用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修养。

理解:诸葛亮强调提高自身修养,需要屏除杂念和干扰,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如果放纵、

轻浮则不能修养身心。

【乙】学须静也

翻译:学习必须静心专一。

理解:诸葛亮阐明学习要求所处环境安静,不受干扰。他强调通过学习才能增长才干,对社会

有所贡献。

(3)上文是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主要阐述了"修身养德、明志治学”的深刻道理,这是古人

推崇的一种美德。结合上面文本和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分析"修身养德、明志治学”的

美德在许衡和怀素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一】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日:"非其

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日:"世乱,此无主。“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一毫弗

义弗受也。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节选自《元史•许衡传》)

【链接材料二】

怀素疏放,不拘细行,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时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

皿,靡不书之。贫无纸可书,尝于故里种芭蕉万余株,以供挥洒。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

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节选自《僧怀素传》)

【正确答案】:C;甲

【解析】:参考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

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

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

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

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来、用\用\把。

B.意志'意料'意思、意趣。

C.志向、志向、志向\志向。

D.飞驰'飞驰、传播\奔驰。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甲。正确。

乙。有误,"学习要求所处环境安静”表述有误,诸葛亮这句话强调的是学习需要内心宁静。

故选:甲

(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细读两文,疏通文意后可知,链接材料一中许衡并不是因为

梨树没有主人而像其他人一样去摘梨吃,这出于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自己行为准则的坚持,

体现了诸葛亮强调的“修身"。链接材料二中的怀素写草书练字,先是用芭蕉叶练习,后用盘子

练习,接着用一个木板练习,体现了他治学的勤奋。

答案:

(1)C

(2)甲

(3)链接材料一中许衡坚持自己内心的准则,不因为梨树没有主人就去摘梨吃,体现了他对

于"修身”的要求。链接材料二中怀素因为家贫,就用尽一切办法练习书法,体现了他治学的勤

奋。

【点评】: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时候句中

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

言虚词删去不译;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4、

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5、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

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

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

8.(问答题,5分)阅读是不断深入的过程,阅读名著时对文学形象的认识也会有变化。请你

从阅读过的名著里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具体内容谈谈认识变化的过程。(100字左右)

【正确答案】:无

【解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认真阅读名著,结合积累作答。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必须能够具体谈阅读时

对情节和人物产生的情感、认识,还要注意随着阅读不断深入,谈出情感、认识的变化,语言

表达合理。比如:永远忘不了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当我读到她睡觉时摆出的"大"字的睡姿时,

不禁暗笑她的粗俗。但读到长妈妈特意为少年鲁迅买到《山海经》时,再回想那个"大"字的睡

姿,她的粗俗在我脑海中变成了淳朴和率真。再如:走进唐僧的情感世界,我的情感也随之如

波澜般起伏。当我读到他三次被白骨精的化身迷惑,驱赶悟空时,内心充满气愤。而读到他为

深受苦役折磨的众和尚落泪、为小孩子被当作药引落泪时,又被他善良仁厚的性格深深感动。

取经成功,不仅靠坚韧的毅力,还要靠悲天悯人的情怀。

答案:

示例:我初读《朝花夕拾》时,觉得阿长只是个能讲美女蛇故事、迷信落后的保姆,粗俗可笑。

当我反复阅读"吃福橘""买《山海经》”等内容后,我感受到了她对小鲁迅的疼爱和她的淳朴善

良。在认识改变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作者对她的感激和思念。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必须对名著中的重要人物、情节进行重点识记。

9.(问答题,6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原称伶仃洋大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门,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

大型跨海通道。大桥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长55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约

35.6公里,其中包括6.75公里的海底隧道以及连接隧道和桥梁的东、西人工岛,目前是世界

最长的跨海大桥。整个大桥造价超过720亿元人币,由中央及粤港澳三地府共同出资兴建,

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建成后可抗8级地震,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

度最大的跨海桥梁。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特区政府为振兴香港经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