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5 诗歌鉴赏(情感与炼字)(讲练)(含答案与解析)_第1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5 诗歌鉴赏(情感与炼字)(讲练)(含答案与解析)_第2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5 诗歌鉴赏(情感与炼字)(讲练)(含答案与解析)_第3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5 诗歌鉴赏(情感与炼字)(讲练)(含答案与解析)_第4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5 诗歌鉴赏(情感与炼字)(讲练)(含答案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5诗歌鉴赏—情感与炼字【课标要求】2022版课标中对于古代诗歌的考查,有如下要求。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阅读古代诗文名篇,考查文意理解、写法探究等。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主要题型】1.在考查形式上,主要有两种,一是选择题;二是主观题。其中,以主观题诗歌鉴赏为主。2.在考查内容上,既有对课内诗歌鉴赏的考查,又有对课外诗词的考查,同时还有部分地区课内外诗歌进行对比鉴赏。【选材特点】1.从体裁来看:以诗为主,兼顾考词。2.从朝代来看:以唐宋诗词为主,兼顾其他朝代。3.从作者来看:以熟悉的作者为主,兼顾陌生作者。近三年的试卷中,我们熟悉的作者有:李白、欧阳修、王勃、陆游、辛弃疾、王安石、杜甫等。4.从选题来看:课内诗歌鉴赏主要考查名篇,课外诗歌鉴赏主要选熟悉作者的陌生作品,或者选陌生作者的代表作,以保持试题的陌生度。5.从内容来看:贴近生活,弘扬正能量,培养家国情怀。【命题趋势】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对诗歌鉴赏的考查均为必考题,一般设置2-3个小题,第1题通常侧重考查诗歌的基本内容及情感,第2题通常考查对诗句的赏析。部分地区习惯结合课外诗词考查,或者只考查课外古诗词。考点一诗歌鉴赏内容与情感考法一诗歌内容理解(2023·北京)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面小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本诗的开头叙述诗人①,接着记录沿途的自然风光,结尾用人物问答的方式叙写了②。(2023·湖南衡阳)阅读下面的词作,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是咏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词前小序起到交代写作时间、缘由等作用。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表达了忧伤难过的感情、消极避世的思想。C.全词紧扣“月”字来写,情感多次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D.词作表达了作者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也表达出了普天之下所有人的心愿。考法二诗歌的情感理解(2023·湖南)完成下面小题。辋川①闲居赠裴秀才迪②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③。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④。(《唐诗三百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注释】①辋川:水名。②裴迪:诗人,王维好友。③潺湲:指水缓缓流淌。④接舆:指楚国人陆通,这里比裴迪。五柳:指晋陶渊明,这里比自己。3.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闲居”之情的。(2023·江苏南通)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黄泥山①张謇幽壑穷余赏,林阴趁夕曛。寺从山侧见,水向路边分。轩②槛诗龛敞,蔬苔庙祝③耘。便期肩一䦆④,种药与锄云。[注释]①黄泥山:位于南通市南郊,南通狼山风景区五山之一。②轩:即新绿轩,当地人大多在此读书。③庙祝:寺庙里主持祭礼的人。④䦆(jué):一种农具。4.结合诗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知识点一理解诗歌内容的方法【考向分析】诗歌的内容是中考诗歌鉴赏的重要考查点,包括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情感、主旨、写作目的、写作背景等。【方法提炼】理解诗歌内容的方法一、看题目,揣摩内涵信息诗歌的题目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作用,有时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情感、主旨、写作目的、写作背景等,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所以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二、看注释,提取暗示信息注释往往是对诗歌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关键字词的介绍,它的存在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可以说,注释就是出题人给考生的暗示。介绍写作背景,往往是暗示诗歌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解释相关诗句,往往是暗示本诗的用典、寓意或意境;介绍作者,往往是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特点,或主旨;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往往是降低阅读的难度。三、看作者,做到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通过把握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许多诗歌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学习过程中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等。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就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在外,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末期、朝代已亡),则要考虑悲愤(悲叹)国势之情,或收复失地之心等等。四、明意象,把握特定含义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明确了意象的特定含义,也就容易明白作者在诗中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五、知典故,恰当取其意义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一般来说,作者使用典故,常常是借典故的特定意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用典的目的就是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反用就是反用原典的意义。典故的使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余韵盎然、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六、关注诗歌的表达方式。在常见的表达方式中,议论和抒情往往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起来比较容易,这样的分数是绝对不可以丢的。七、看题材分类,体悟思想感情写景诗:高洁志向、淡泊心情;挣脱羁绊、心灵自由;日月常存、韶光易逝;无比热爱、田园风光;喜爱农村、淳朴民风咏物诗:高洁志向、淡泊心情、恬淡闲适;失意潦倒、壮志难酬思乡诗:思念亲人、思乡怀远、怅惘失落;独在异乡、羁旅情愁怀古诗:借古讽今、感时伤乱;借古赞今、国运昌盛;凭吊古人、感慨自身战争诗:保家卫国、豪情满怀;厌恶战争、表达苦难边塞诗: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征战沙场、赤胆忠心送别诗:送别友人、难舍难分或别后思念;赞誉友人、志向高洁;向往友人、恬淡隐居抒怀诗:闺中怨妇、思念丈夫;人生境遇、凄凉失意;曲高和寡、不趋流俗;高洁志向、淡泊心情;与民同乐、快意欢欣;厌弃官场、向往隐居爱国诗:忧国忧民、感怀担心;建功立业、报效祖国;英雄末路、国运危亡。知识点二诗歌鉴赏情感探究【考向分析】鉴赏思想感情,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方法提炼】常考的八类古诗词情感鉴赏1、送别抒怀诗【鉴赏要点】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常见情感】(1)依依不舍的留念。(2)情深意长的勉励。(3)坦陈心志的告白。【常见特征】古人送别的习俗:折柳送别、饮酒饯别、唱歌送别2、羁旅思乡诗【鉴赏要点】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常见情感】(1)羁旅愁思。(2)思念亲友。(3)征人思乡。【表达思乡之情方式】(1)触景伤情。(2)感时生情。如: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3)托物传情。如:月、雁、笛、柳。(4)因梦寄情。如: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唐方干《思江南》)【常见特征】常见场景秋季或春季,清晨或傍晚;路口、长亭驿站、渡口、码头、杨柳,酒等。3、山水田园诗【鉴赏要点】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1)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村景物农家,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2)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以及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向往归隐的情怀。(3)技巧特征:融情于景,白描,动静结合,远近结合。(4)语言特征:清丽洗练,清新自然、质朴。4、怀古咏史诗【鉴赏要点】弄清史实,要体会意图;分析写法,领悟感情。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或感慨今昔。【常见感情】(1)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2)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感悟昔盛今衰;(3)感慨个人遭遇;(4)抨击统治者昏庸和社会时弊;【写作技巧】写作技技法上:借古讽今、古今对比、用典5、咏物言志诗【鉴赏要点】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从表现手法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的手法。【鉴赏方法】(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神似)(3)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常见感情】(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3)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常见意象】如松、竹、梅、荷、芳草等。6、边塞征战诗【鉴赏方法】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如盛唐边塞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晚唐国势微弱,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到了南宋,统治者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边塞诗大多抒发悲愤,哀痛之情。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第二、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的不同艺术风格。【主要特点】(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生活艰苦)。(2)情感:A.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B.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痛;C.长年征战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D.对家人思念;E.对帝王黩武开边和对边将恃宠贪功的讽刺。(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4)常用词语: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胡、羌、羯、夷、夜郎、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7、人生感慨诗【鉴赏要点】古人写诗,常因事而起,触景生情,抒发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这些诗选作考试鉴赏材料的可能性不小,尤其值得我们注意。读懂这类诗,要结合生活,注意名物风俗,注意典故,切忌主观臆测,不得义蕴。【常见感情】(1)怀才不遇。(2)爱国情怀不得重用。(3)时光流逝、沧海桑田的伤感。(4)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5)告慰平生的喜悦,追求豁达人生境界。(6)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7)伤春悲秋。【注意要点】(1)意象特征:“风雨”、“阴晴”、“夕阳”、“落花”、“流水”、“闲居”、“衰鬓”等;(2)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虚实结合,或是对比衬托。(3)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两种情况: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二是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8、忧国忧民诗【常见情感】(1)战乱离散的痛苦。(2)同情人民的疾苦。(3)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4)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5)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2024·陕西宝鸡·一模)【最新模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各题。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请描绘“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优美意境。2.以上两首诗歌中都提到了孙权的典故,分别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024·河南许昌·一模)【最新模拟题】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满江红秋

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3.“早又是中秋佳节”中“早又是”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请结合内容分析“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两句中词人复杂的心情。(2024·陕西·一模)【最新模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5.小语读完此诗后,感受颇深。她认为“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请你结合诗句分析小语这么说的原因。6.我们常引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这两句诗与本诗的最后两句都表现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分析它们各自的写作手法。(2024·河南开封·一模)【最新模拟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7.下列诗句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的情感一致的一项是(

)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B.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C.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庭中有奇树》)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8.你所在的小组赏读本诗后认为,前两联的两个“空”字意蕴深刻,请你作为代表简要分析。(2024·云南·一模)【最新模拟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9.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片“卷”字,写出猎队武士乘马飞驰的勇武。B.上片“亲射虎,看孙郎”,体现了作者身手不凡。C.下片作者自比魏尚,感叹身世,抑郁不得志。D.下片结尾三句抒发自己抗击侵略者的雄心壮志。10.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与本词“酒酣胸胆尚开张”都写到了“酒”。请简要说明两位词人分别借“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考点二诗歌的炼字考法一炼字角度赏析诗句(2023·山东东营)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1.本诗为“盛唐绝作”,展现出诗人“俱臻绝顶”的艺术表现力,试从“炼字”的角度加以赏析。(至少赏析2个字)(2023·四川甘孜)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2.尾联一个“闲”字独有意味,请结合此联简要分析。考法二体会加点字的妙处(2023·湖北黄冈)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甲】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乙】望蓟门①祖咏燕台一去②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③曙色动危旌④。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⑤,论功还欲请长缨⑥。【注释】①蓟门:唐朝屯兵之地。②燕台一去:一到燕地。③三边: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④危旌:高扬的旗帜。⑤投笔吏:指东汉人班超。他投笔从戎,后来因功封为定远侯。⑥请长缨:缨,绳子。西汉人终军曾向汉武帝主动请缨,出使南越,后常用来指请求杀敌或请求给予任务。3.请赏析【甲】诗三四句中的“钟”和“割”这两个字的妙处。(2023·广东广州)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4.诗中的“见南山”可否改为“望南山”?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023·山东菏泽)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落梅风·书所见张可久柳叶微风闹,荷花落日酣,拂晴空远山云淡。红妆女儿十二三,采莲归小舟轻缆。5.赏析“柳叶微风闹”中“闹”字的妙处。知识点诗歌鉴赏的炼字技巧【考向分析】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一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匠心的字是“炼”过的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意境全出。一般说来,炼字往往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赏析时定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方法提炼】鉴赏诗歌“炼字”艺术炼字是指诗词中那些经过反复推敲,用得贴切、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古人所谓炼字,主要是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1.动词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表情达意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2.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形容词作为“炼字”的对象时,要注意其语义双关及活用状况。3.数量词有些诗句中的数量词经过了诗人精心斟酌、提炼,往往具有丰富隽永的诗味。4.副词有些副词对于诗句准确地传情达意起到重要的关联、辅助作用,品读诗句时不可轻易放过。5.叠词叠词的表达功能在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加强感情的内涵;此外,有些叠音词具有摹声的效果,使诗歌生动形象。【答题步骤】(1)关注意义,首先解释该词的本义,然后解释在句子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2)辨析手法,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果有),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3)挖掘感情,点出该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2024·四川泸州·一模)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小至①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②,吹葭六琯③动浮灰④。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注】①本诗作于唐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当时诗人漂泊在夔州。小至:指冬至前一日,一说指冬至日的第二天。②添弱线:《唐杂录》载,冬至后白天渐长,宫中女工每日工作量比常日增一线之功。③六琯(guǎn):古代用玉制成的管乐器。④动浮灰:古人将芦苇内膜支撑灰,放在十二玉管(分别代表十二个月)内预测时令,每月节气到来,律管里的灰就相应飞出。1.“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以“待”“欲”二字精准贴切著称,请简要分析。2.诗人虽漂泊异乡,但诗中却无悲戚之感,你从诗句中先后读出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2023·海南海口·三模)阅读古诗,完成各题。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3.请从炼字或修辞手法中任选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2023·云南昭通·三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为何被千古流传?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名校模拟)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6.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7.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023·黑龙江大庆·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绘景取胜,想象瑰丽,景象雄浑壮阔,整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B.首联点题,写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叙述中交代地点和事由。C.颈联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昼夜美景,展现诗人喜悦开朗的心境,洋溢着青春的活力。D.尾联不仅将“故乡水”拟人化,还用“怜”“送”二字表达诗人和故乡彼此的情意,直接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9.以本诗颔联为例,任选几个角度,具体说说该角度对你品味这首诗的帮助。(从对仗、炼字、写作手法、情感等角度谈皆可。)

专题15诗歌鉴赏—情感与炼字【课标要求】2022版课标中对于古代诗歌的考查,有如下要求。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阅读古代诗文名篇,考查文意理解、写法探究等。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主要题型】1.在考查形式上,主要有两种,一是选择题;二是主观题。其中,以主观题诗歌鉴赏为主。2.在考查内容上,既有对课内诗歌鉴赏的考查,又有对课外诗词的考查,同时还有部分地区课内外诗歌进行对比鉴赏。【选材特点】1.从体裁来看:以诗为主,兼顾考词。2.从朝代来看:以唐宋诗词为主,兼顾其他朝代。3.从作者来看:以熟悉的作者为主,兼顾陌生作者。近三年的试卷中,我们熟悉的作者有:李白、欧阳修、王勃、陆游、辛弃疾、王安石、杜甫等。4.从选题来看:课内诗歌鉴赏主要考查名篇,课外诗歌鉴赏主要选熟悉作者的陌生作品,或者选陌生作者的代表作,以保持试题的陌生度。5.从内容来看:贴近生活,弘扬正能量,培养家国情怀。【命题趋势】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对诗歌鉴赏的考查均为必考题,一般设置2-3个小题,第1题通常侧重考查诗歌的基本内容及情感,第2题通常考查对诗句的赏析。部分地区习惯结合课外诗词考查,或者只考查课外古诗词。考点一诗歌鉴赏内容与情感考法一诗歌内容理解(2023·北京)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面小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本诗的开头叙述诗人①,接着记录沿途的自然风光,结尾用人物问答的方式叙写了②。【答案】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意思是: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这一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从简、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暗示战争已经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2023·湖南衡阳)阅读下面的词作,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是咏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词前小序起到交代写作时间、缘由等作用。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表达了忧伤难过的感情、消极避世的思想。C.全词紧扣“月”字来写,情感多次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D.词作表达了作者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也表达出了普天之下所有人的心愿。【答案】B【解析】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B.有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是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常有阴晴圆缺,(想要人团圆时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诗人由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领悟到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事事顺意的道理,启示我们要豁达乐观地面对人生的苦难,带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励;故选B。考法二诗歌的情感理解(2023·湖南)完成下面小题。辋川①闲居赠裴秀才迪②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③。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④。(《唐诗三百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注释】①辋川:水名。②裴迪:诗人,王维好友。③潺湲:指水缓缓流淌。④接舆:指楚国人陆通,这里比裴迪。五柳:指晋陶渊明,这里比自己。3.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闲居”之情的。【答案】首联写山中秋景。时值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每天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颔联是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安逸闲适。颈联写原野暮色。夕阳欲落,炊烟初升,这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独见匠心。尾联引用陶渊明和楚狂接舆的典故,并将自己与友人比作他们两人,生动刻面了诗人狂放的隐者形象,表达与朋友在辋川闲居之乐。【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情感主旨。诗的前两句“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以山水为背景,勾勒出一幅秋天的景色,山色变得苍翠,秋水缓缓流淌,传达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接着“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诗人依靠着柴门,聆听晚风中蝉的鸣叫,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两句又回到写景,描绘了日落时分和村落中升起的孤烟,营造出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最后两句“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诗人用典,将自己比作陶渊明,将友人裴迪比作接舆,两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隐士,这里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情谊,也展现了诗人自己追求高洁生活的志向。(2023·江苏南通)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黄泥山①张謇幽壑穷余赏,林阴趁夕曛。寺从山侧见,水向路边分。轩②槛诗龛敞,蔬苔庙祝③耘。便期肩一䦆④,种药与锄云。[注释]①黄泥山:位于南通市南郊,南通狼山风景区五山之一。②轩:即新绿轩,当地人大多在此读书。③庙祝:寺庙里主持祭礼的人。④䦆(jué):一种农具。4.结合诗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答案】这首诗记述了张謇游览黄泥山的所见所感。全诗围绕“赏”字,游览了幽壑、林阴、山寺、新绿轩等景,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对黄泥山美景的喜爱和游玩时的欣喜之情;尾联“便期肩一䦆,种药与锄云”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美景的流连忘返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解析】本题考查诗句情感。本诗描写了“幽壑”、“林阴”、“夕曛”、“寺”、“山”、“水”、“轩”、“云”等景色,借景抒情,表现出环境的清幽,表达出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以及对景色的喜爱之情。“便期肩一䦆,种药与锄云”意为:希望能够肩扛农具,到田里种药材和除草。诗句直抒胸臆,表达对景色的喜爱之情以及归隐田园的期望。知识点一理解诗歌内容的方法【考向分析】诗歌的内容是中考诗歌鉴赏的重要考查点,包括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情感、主旨、写作目的、写作背景等。【方法提炼】理解诗歌内容的方法一、看题目,揣摩内涵信息诗歌的题目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作用,有时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情感、主旨、写作目的、写作背景等,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所以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二、看注释,提取暗示信息注释往往是对诗歌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关键字词的介绍,它的存在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可以说,注释就是出题人给考生的暗示。介绍写作背景,往往是暗示诗歌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解释相关诗句,往往是暗示本诗的用典、寓意或意境;介绍作者,往往是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特点,或主旨;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往往是降低阅读的难度。三、看作者,做到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通过把握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许多诗歌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学习过程中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等。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就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在外,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末期、朝代已亡),则要考虑悲愤(悲叹)国势之情,或收复失地之心等等。四、明意象,把握特定含义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明确了意象的特定含义,也就容易明白作者在诗中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五、知典故,恰当取其意义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一般来说,作者使用典故,常常是借典故的特定意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用典的目的就是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反用就是反用原典的意义。典故的使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余韵盎然、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六、关注诗歌的表达方式。在常见的表达方式中,议论和抒情往往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起来比较容易,这样的分数是绝对不可以丢的。七、看题材分类,体悟思想感情写景诗:高洁志向、淡泊心情;挣脱羁绊、心灵自由;日月常存、韶光易逝;无比热爱、田园风光;喜爱农村、淳朴民风咏物诗:高洁志向、淡泊心情、恬淡闲适;失意潦倒、壮志难酬思乡诗:思念亲人、思乡怀远、怅惘失落;独在异乡、羁旅情愁怀古诗:借古讽今、感时伤乱;借古赞今、国运昌盛;凭吊古人、感慨自身战争诗:保家卫国、豪情满怀;厌恶战争、表达苦难边塞诗: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征战沙场、赤胆忠心送别诗:送别友人、难舍难分或别后思念;赞誉友人、志向高洁;向往友人、恬淡隐居抒怀诗:闺中怨妇、思念丈夫;人生境遇、凄凉失意;曲高和寡、不趋流俗;高洁志向、淡泊心情;与民同乐、快意欢欣;厌弃官场、向往隐居爱国诗:忧国忧民、感怀担心;建功立业、报效祖国;英雄末路、国运危亡。知识点二诗歌鉴赏情感探究【考向分析】鉴赏思想感情,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方法提炼】常考的八类古诗词情感鉴赏1、送别抒怀诗【鉴赏要点】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常见情感】(1)依依不舍的留念。(2)情深意长的勉励。(3)坦陈心志的告白。【常见特征】古人送别的习俗:折柳送别、饮酒饯别、唱歌送别2、羁旅思乡诗【鉴赏要点】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常见情感】(1)羁旅愁思。(2)思念亲友。(3)征人思乡。【表达思乡之情方式】(1)触景伤情。(2)感时生情。如: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3)托物传情。如:月、雁、笛、柳。(4)因梦寄情。如: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唐方干《思江南》)【常见特征】常见场景秋季或春季,清晨或傍晚;路口、长亭驿站、渡口、码头、杨柳,酒等。3、山水田园诗【鉴赏要点】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1)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村景物农家,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2)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以及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向往归隐的情怀。(3)技巧特征:融情于景,白描,动静结合,远近结合。(4)语言特征:清丽洗练,清新自然、质朴。4、怀古咏史诗【鉴赏要点】弄清史实,要体会意图;分析写法,领悟感情。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或感慨今昔。【常见感情】(1)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2)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感悟昔盛今衰;(3)感慨个人遭遇;(4)抨击统治者昏庸和社会时弊;【写作技巧】写作技技法上:借古讽今、古今对比、用典5、咏物言志诗【鉴赏要点】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从表现手法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的手法。【鉴赏方法】(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神似)(3)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常见感情】(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3)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常见意象】如松、竹、梅、荷、芳草等。6、边塞征战诗【鉴赏方法】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如盛唐边塞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晚唐国势微弱,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到了南宋,统治者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边塞诗大多抒发悲愤,哀痛之情。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第二、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的不同艺术风格。【主要特点】(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生活艰苦)。(2)情感:A.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B.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痛;C.长年征战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D.对家人思念;E.对帝王黩武开边和对边将恃宠贪功的讽刺。(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4)常用词语: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胡、羌、羯、夷、夜郎、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7、人生感慨诗【鉴赏要点】古人写诗,常因事而起,触景生情,抒发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这些诗选作考试鉴赏材料的可能性不小,尤其值得我们注意。读懂这类诗,要结合生活,注意名物风俗,注意典故,切忌主观臆测,不得义蕴。【常见感情】(1)怀才不遇。(2)爱国情怀不得重用。(3)时光流逝、沧海桑田的伤感。(4)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5)告慰平生的喜悦,追求豁达人生境界。(6)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7)伤春悲秋。【注意要点】(1)意象特征:“风雨”、“阴晴”、“夕阳”、“落花”、“流水”、“闲居”、“衰鬓”等;(2)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虚实结合,或是对比衬托。(3)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两种情况: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二是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8、忧国忧民诗【常见情感】(1)战乱离散的痛苦。(2)同情人民的疾苦。(3)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4)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5)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2024·陕西宝鸡·一模)【最新模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各题。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请描绘“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优美意境。2.以上两首诗歌中都提到了孙权的典故,分别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示例: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我用力拉开雕花的弓,它像圆满的月亮,我警惕地注视着西北方向,随时将闪着寒光的利箭射向入侵的敌人。2.示例:前者引用孙权骑马射虎的典故充分表现了作者过人的胆略和勇气,以及老当益壮、杀报国的雄心壮志。后者引用曹操盛赞孙权威武的典故有力表现了作者讽刺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和对现实无比愤懑之情。(意对即不可)【解析】1.本题考查意境与画面的描绘。注意“挽弓、满月、望、射”这几个词语,注意要加上自己的想想,描绘画面。示例:秋风猎猎,战马嘶鸣,我带领一队人马在原野上纵横驰骋,我鬓发虽白,但英勇不减当年。我拿出背后的强弓,用手一拉,弓在我的手中变成了一个满月的形状。我搭上一支雕翎箭,瞄准远方的敌人,射出了凌厉的一箭,敌人应声落马,我仰天大笑。2.本题考查运用典故。《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看孙郎”此句运用典故,表明词人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亲自挽弓马前射虎,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词人的“少年狂气”。《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作者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此词“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2024·河南许昌·一模)【最新模拟题】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满江红秋

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3.“早又是中秋佳节”中“早又是”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请结合内容分析“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两句中词人复杂的心情。【答案】3.“早又是”的意思是“转眼间就又到了”,一转眼中秋又至,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对自己在时光飞逝中蹉跎岁月的慨叹,也为下文的抒情铺垫蓄势。4.①运用设问,“俗子胸襟谁识我”一句写出了词人的理想抱负不为一般凡夫俗子所理解的苦闷;②“英雄末路当磨折”又在自我回答中表现了词人遭遇挫折时的豪爽豁达。【解析】3.本题考查诗歌中词语的表达效果。解答此题时,可采用“解释词语+内容+情感”的解题步骤。“早又是”的意思是“转眼间就又到了”,结合词语意思可以分析出词人在北京小住了一段时间,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表达出词人对时光流逝而自己蹉跎岁月的感慨,为下文抒情蓄势。4.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分析。“俗子胸襟谁识我”意为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道出词人在封建环境中,理想抱负不为凡夫俗子理解的苦闷;“英雄末路当磨折”意为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词人以“英雄”自称,同时又认为英雄自然要经受更多的磨难,可见词人豪爽的心境。(2024·陕西·一模)【最新模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5.小语读完此诗后,感受颇深。她认为“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请你结合诗句分析小语这么说的原因。6.我们常引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这两句诗与本诗的最后两句都表现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分析它们各自的写作手法。【答案】5.[示例]“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中描写了“杨花”和“子规”两种景物,“落尽的杨花”点明了时令是“暮春”,又因为“杨花”是漂泊无定的,“子规”的叫声悲哀凄惨,从而表现了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所以开头一句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6.[示例]本诗的最后两句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诗人借助“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和不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突出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解析】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杨花落尽子规啼”意为:柳絮落尽了,杜鹃也开始鸣叫了。其中“杨花”指的是柳絮,是漂泊无定的;“子规”指的是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此句写景兼点时令,诗人描写漂泊无定的杨花、啼声凄凉的子规,融情于景,饱含着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诗的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6.本题考查对比阅读。本诗最后两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诗人与友人即将分隔两地,月却处处可以见到,所以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将“月”赋予人的情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想象新奇,风格浪漫;友人被贬地处偏远的的龙标,诗人的“愁”既有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又有对友人远赴贬谪之地的担忧、牵挂、怀念,更有一层忧愁与无奈。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天涯”的距离也像“邻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诗人劝慰友人不要因分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是真挚的友谊不会因距离的遥远而变淡,心永远是在一起的;意在表达真挚的友谊可以超越事件、空间的限制,满含诗人的宽慰之意,意境旷达,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2024·河南开封·一模)【最新模拟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7.下列诗句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的情感一致的一项是(

)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B.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C.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庭中有奇树》)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8.你所在的小组赏读本诗后认为,前两联的两个“空”字意蕴深刻,请你作为代表简要分析。【答案】7.A8.示例:两个“空”字表面写物写景,实则暗含对岁月悠悠、世事无常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解析】7.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了诗人在日暮时分,面对烟波浩渺的江水,对故乡的思念和忧愁之情。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也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并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断肠人)在天涯(极远之地)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这与原句的情感是一致的,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忧愁;B.“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描述的是家园破败,狐兔出没的凄凉景象,更多地表达了对家园荒芜的感慨;C.“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表达的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思乡之情无直接关联;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虽然提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但主要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世事难以完美的理解,与思乡之情并一致;故选A。8.本题考查诗文情感。本诗是崔颢所写的吊古怀乡诗。前两联写到“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仙去楼空,诗人凭栏远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这两联中有两个“空”,暗含诗人怀古伤今的情怀。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写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诗人凭栏远眺,生出无限感慨,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惆怅;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写鹤去空余白云悠悠漂浮,由虚转实,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料的伤感。(2024·云南·一模)【最新模拟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9.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片“卷”字,写出猎队武士乘马飞驰的勇武。B.上片“亲射虎,看孙郎”,体现了作者身手不凡。C.下片作者自比魏尚,感叹身世,抑郁不得志。D.下片结尾三句抒发自己抗击侵略者的雄心壮志。10.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与本词“酒酣胸胆尚开张”都写到了“酒”。请简要说明两位词人分别借“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9.C10.范词写浊酒一杯,袒露对家乡的浓浓思念之情;苏词写酒酣之后胸宽胆壮,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内容的理解。C.下片作者自比魏尚,他渴望奔赴军事前线,来实现为国立功的政治抱负。不是“感叹身世,抑郁不得志”。故选C。10.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范词,“浊酒一杯家万里”意思是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借浊酒一杯,袒露对家乡的浓浓思念之情。苏词,“酒酣胸胆尚开张”意思是我痛饮美酒,心胸仍然开阔,胆气更为豪壮。写酒酣之后胸宽胆壮,结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可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考点二诗歌的炼字考法一炼字角度赏析诗句(2023·山东东营)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1.本诗为“盛唐绝作”,展现出诗人“俱臻绝顶”的艺术表现力,试从“炼字”的角度加以赏析。(至少赏析2个字)【答案】示例一:“疾”,敏锐、锐利。青草枯黄使得老鹰目光更为锐利,写出了老鹰发现猎物的敏捷,衬托了将军打猎时矫健豪迈的形象,暗示了将军打猎时轻松愉悦的心情。示例二:“轻”,轻快。冰雪融化后追击猎物,战马奔驰格外轻快,形象地刻画出将军打猎时矫健豪迈的英姿,表现了将军打猎时轻松愉悦的心情。【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中字词赏析。解答此题需结合词语的含义以及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根据“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可知,此句意思是:枯萎的野草,遮不住尖锐的鹰眼;积雪融化,飞驰的马蹄更像风追叶飘。“疾”,指敏锐、锐利,这里诗人用“疾”字,写出了老鹰发现猎物的敏捷,衬托了将军打猎时矫健豪迈的形象,暗示了将军打猎时轻松愉悦的心情;“轻”,指轻快,这里以“轻”字形容马蹄迅捷,细腻传神,言眼“疾”,意味猎物很快被发现,紧接以“马蹄轻”三字则见猎骑迅速追踪而至,形象地刻画出将军打猎时矫健豪迈的英姿,表现了将军打猎时轻松愉悦的心情;“疾”“轻”下字俱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出猎图,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将军的骁勇英姿、感染力,表达出诗人渴望效命疆场,期盼建功立业的情感。(2023·四川甘孜)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2.尾联一个“闲”字独有意味,请结合此联简要分析。【答案】①尾联写出了诗人往后能时常拄杖乘月、轻叩柴扉再游山西村的愿望,②“闲”字传达出诗人对轻松愉悦和随性自在生活的向往。【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写诗人乘月闲游,夜访村民,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月光之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闲”字一方面表达出诗人内心本真的情愿: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把酒言欢,此情此景,不亦乐乎;另外一方面透露出诗人对这种轻松愉悦、随性自在的乡村生活方式的向往。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考法二体会加点字的妙处(2023·湖北黄冈)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甲】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乙】望蓟门①祖咏燕台一去②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③曙色动危旌④。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⑤,论功还欲请长缨⑥。【注释】①蓟门:唐朝屯兵之地。②燕台一去:一到燕地。③三边: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④危旌:高扬的旗帜。⑤投笔吏:指东汉人班超。他投笔从戎,后来因功封为定远侯。⑥请长缨:缨,绳子。西汉人终军曾向汉武帝主动请缨,出使南越,后常用来指请求杀敌或请求给予任务。3.请赏析【甲】诗三四句中的“钟”和“割”这两个字的妙处。【答案】“钟”字使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割”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解析】考查对诗句的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意思是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界,晨昏迥然不同。“钟”有“聚集、汇集”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割”有“割断”之意,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泰山遮天蔽日、巍峨高大的形象。(2023·广东广州)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4.诗中的“见南山”可否改为“望南山”?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示例1:不可以。“见”指的是无意中看到,“望”是有目的地观望。“见”更能表现悠然我的心境。示例2:可以。南山和山气、飞鸟一样,都是“望”中所得,并不是无意“见”到的。“望”字才能前后统一。【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将“见”改为“望”不好。“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而“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此处用“见”便能与之相照应。(2023·山东菏泽)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落梅风·书所见张可久柳叶微风闹,荷花落日酣,拂晴空远山云淡。红妆女儿十二三,采莲归小舟轻缆。5.赏析“柳叶微风闹”中“闹”字的妙处。【答案】“闹”字赋予柳叶以人的青苔和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按照“解词+手法分析+代入句中分析表达效果”的模式进行分析。“柳叶微风闹”的意思是柳叶在微风中嬉闹着。“闹”字形容柳叶,赋予柳叶以人的青苔和动作,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柳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美景,以及表达了诗人陶醉于美景中的愉悦心情。知识点诗歌鉴赏的炼字技巧【考向分析】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一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匠心的字是“炼”过的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意境全出。一般说来,炼字往往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赏析时定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方法提炼】鉴赏诗歌“炼字”艺术炼字是指诗词中那些经过反复推敲,用得贴切、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古人所谓炼字,主要是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1.动词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表情达意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2.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形容词作为“炼字”的对象时,要注意其语义双关及活用状况。3.数量词有些诗句中的数量词经过了诗人精心斟酌、提炼,往往具有丰富隽永的诗味。4.副词有些副词对于诗句准确地传情达意起到重要的关联、辅助作用,品读诗句时不可轻易放过。5.叠词叠词的表达功能在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加强感情的内涵;此外,有些叠音词具有摹声的效果,使诗歌生动形象。【答题步骤】(1)关注意义,首先解释该词的本义,然后解释在句子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2)辨析手法,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果有),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3)挖掘感情,点出该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2024·四川泸州·一模)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小至①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②,吹葭六琯③动浮灰④。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注】①本诗作于唐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当时诗人漂泊在夔州。小至:指冬至前一日,一说指冬至日的第二天。②添弱线:《唐杂录》载,冬至后白天渐长,宫中女工每日工作量比常日增一线之功。③六琯(guǎn):古代用玉制成的管乐器。④动浮灰:古人将芦苇内膜支撑灰,放在十二玉管(分别代表十二个月)内预测时令,每月节气到来,律管里的灰就相应飞出。1.“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以“待”“欲”二字精准贴切著称,请简要分析。2.诗人虽漂泊异乡,但诗中却无悲戚之感,你从诗句中先后读出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答案】1.“待”意为等待,“欲”意为想要,两个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堤岸和腊梅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去春来,春临大地的蓬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柳树待舒、山梅欲放美景的期待以及豁达愉悦的心境。2.①岁月匆匆、时不我待的紧迫;②白昼增长、暖气将至的欣喜;③热爱生活、细观自然的情趣(或:柳树待舒、山梅欲放的期待);④异乡纵酒、聊慰思心的无奈。【解析】1.本题考查炼字。“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意为: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山中的腊梅冲破寒气傲然绽放。其中,“待”意为等待,“欲”意为想要,“待”“欲”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堤岸人格化,生动描写出了堤岸期盼腊月快点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山梅冲破寒气傲然绽放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期待和愉悦的心情。2.本题考查情感主旨。首联写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日相催”“春又来”表现了岁月匆匆、时不我待的紧迫;颔联写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诗句中涌动着白昼增长、暖气将至的欣喜和希望;颈联直承冬去春来的景物特征,体现出春临大地的蓬勃生机,“待”“欲”更是表现出诗人对柳树待舒、山梅欲放美景的期待以及豁达愉悦的心境;尾联二句写他由眼前景物唤起了对故乡的回忆。虽然身处异乡,但云物不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也有一种异乡纵酒、聊慰思心的无奈。(2023·海南海口·三模)阅读古诗,完成各题。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3.请从炼字或修辞手法中任选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答案】3.炼字角度: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修辞角度: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解析】3.本题考查诗句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意思是: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黑云压城城欲摧”用“黑云”作为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再以“压”这个动词来加强此种势态之描写,然后以“欲摧”两词,来补足这种来势之猛烈,并直接刻画了危险的情状。“甲光向日金鳞开”写我方军容整肃,军威雄伟,有临危不惊之气概。这两句的画面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感人: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出击。诗的一开始通过对照表现了形势危急,又表现了我军将士的英雄气概。据此从炼字或修辞手法中任选角度赏析即可。示例一:“黑云”“压”写出了敌军来势凶猛,“城欲摧”表明形势万分危急。“金鳞开”则写出守城将士的甲衣金光闪闪,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显示出守城将士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示例二: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敌军比成“黑云”,表明敌军人数众多;“城欲摧”运用夸张的手法,表明形势万分危急;又把阳光照耀下的铠甲比成“金鳞”,生动地写出了我军将士严阵以待的气势。(2023·云南昭通·三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