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生物分项汇编(云南专用)(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7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生物分项汇编(云南专用)(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7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生物分项汇编(云南专用)(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7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生物分项汇编(云南专用)(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7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生物分项汇编(云南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命题点频次题型分值考查内容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云南省5年5考选择题简答题4分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区分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和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区分不同类型的血管及其特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云南省5年5考选择题简答题7分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中的物质在血液循环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输血与血型云南省5年4考选择题简答题2分安全输血的原则。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云南省5年5考选择题简答题2分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肾单位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排泄的途径。专题07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命题点1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1.(2023·云南·中考真题)下图表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其中左心室是()

A.a B.b C.c D.d【答案】D【分析】观图可知,a是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详解】A.a是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通,内流静脉血,故A不符合题意。B.b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内流静脉血,故B不符合题意。C.c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内流动脉血,故C不符合题意。D.d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内流动脉血,并且左心壁最厚,因为左心室内的血液要输送到全身处各,需要较大的动力,故D符合题意。故选D。2.(2022·云南·中考真题)在做“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时,观察到许多红细胞单行通过的结构,这些结构是(

)A.毛细血管 B.静脉 C.动脉 D.鳞片【答案】A【详解】A.毛细血管的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是物质交换的场所,A正确。B.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B错误。C.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最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C错误。D.鳞片位于鱼体表,具有保护作用,D错误。故选A。3.(2021·云南·中考真题)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运输氧气 B.运输二氧化碳 C.运输养料 D.运输废物【答案】A【详解】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因此由血红蛋白的特性而决定的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故B、C、D错误,A正确,选A。4.(2021·云南·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动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管内流动着动脉血 B.管壁厚,弹性大C.管内血流速度快 D.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答案】A【详解】A.动脉血管中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静脉血,A错误。BCD.动脉是将心脏内的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去,动脉的结构特点是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管壁较厚、弹性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弹性大,BCD正确。故选A。5.(2020·云南·中考真题)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作用,其构成是(

)A.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B.血浆、红细胞C.血浆、白细胞、血小板 D.血浆、血细胞【答案】D【详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细胞功能和血浆功能两部分。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浆的水分有调节体温的作用;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进氧气运出二氧化碳;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故选D。6.(2020·云南·中考真题)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右心房连肺静脉 B.左心室壁最厚C.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膜 D.主要由心肌组成,分为四腔【答案】A【详解】A.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错误。B.心脏四个空腔中,左心室的壁最厚,肌肉发达,收缩和舒张的能力最强,为体循环动力起点,正确。C.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膜,它能保证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向是:心房→心室→动脉,正确。D.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由心肌组成,正确。故选A。7.(2019·云南·中考真题)某同学得了急性扁桃体炎,他的血常规化验报告单中,明显高于正常值的是(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答案】A【详解】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因此,急性扁桃体炎的人,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白细胞,A正确,B、C、D错误。8.(2019·云南·中考真题)下列关于人体毛细血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数量最多 B.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血流速度最快 D.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答案】C【详解】由分析可得,毛细血管数量最多,管壁最薄,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A、B、D不符合题意;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C符合题意。9.(2019·云南·中考真题)下列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左心室壁最厚 B.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膜C.右心室中流静脉血 D.左心房连接主动脉【答案】D【详解】左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主动脉,经各级动脉流向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路径较长,左心室壁厚,A不符合题意;瓣膜有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其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位于心室和动脉之间的动脉瓣,其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B不符合题意;右心室的血液从右心房流下来,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上下腔静脉的血液从全身汇集回心脏的静脉血,所以右心室流静脉血,C不符合题意,左心房连通的是肺静脉,D符合题意。命题点2血液循环的途径1.(2021·云南·中考真题)血液在人体内流动的顺序,不可能发生的是(

)A.心脏→肺→心脏 B.心脏→全身各处→心脏C.心脏→肺→心脏→全身各处→心脏 D.心脏→肺→全身各处→心脏【答案】D【详解】A.心脏→肺→心脏表示肺循环,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A不符合题意。B.心脏→全身各处→心脏表示体循环。体循环的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B不符合题意。C.心脏→肺→心脏→全身各处→心脏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表示血液从右心室流出,流经肺部回到左心房;又从左心室流出,流经全身各处回到右心房,C不符合题意。D.血液从心脏流出,流经肺部没有流回心脏之前不可能流向全身各处,D不可能发生,D符合题意。故选D。2.(2020·云南·中考真题)当人体内的血液流经下列结构时,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是(

)A.组织中的毛细血管 B.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肾小球 D.右心室到肺动脉【答案】A【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详解】A.当血液流经组织中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A符合题意。B.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B不符合题意。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肾小球只对血液起到了过滤作用,而没有进行气体和营养物质交换,血液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流的都是动脉血,C不符合题意。D.右心室收缩,血液由右心室压入到肺动脉,血液的成分并没有发生变化,仍为静脉血,D不符合题意。3.(2023·云南·中考真题)“我劳动,我光荣”。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植物栽培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下图为小明体内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表示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劳动前,小明吃了妈妈准备的早餐,早餐中的淀粉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_______,该物质被吸收后随血液运输,最后经______(填血管名称)到达心脏的右心房。(2)图中b进入血液后,血液变为颜色鲜红的____血。b随血液循环运输到骨骼肌细胞中,参与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______供劳动所需。(3)劳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产生的尿素等废物,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_______作用形成尿液,最终排出体外。除图中所示的排泄途径外,这些废物还可以通过皮肤中的______分泌汗液排出。(4)完成实践活动,需要各个器官、系统的统一协调配合,这有赖于_____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答案】(1)葡萄糖下腔静脉(2)动脉能量(3)重吸收汗腺(4)神经【分析】(1)在体循环中,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经过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腔、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毛细血管网,再经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3)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其中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由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尿素由皮肤通过汗腺排出体外。(4)图中:a二氧化碳、b氧气。【详解】(1)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在口腔中淀粉只有一小部分被分解为麦芽糖,还未变成可吸收的葡萄糖,口腔里的物质通过吞咽进入食道,再进入胃,在胃里淀粉不被分解,随着胃的蠕动进入小肠,小肠中有胰腺和肠腺分泌的大量的消化液,其中有消化糖类的酶,在多种消化酶的作用下,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结合分析可知,葡萄糖被吸收后随血液运输,葡萄糖先进入小肠周围毛细血管,经过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2)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a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b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就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b氧气随血液循环运输到骨骼肌细胞中,参与有机物分解,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3)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除了图中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外,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也能通过皮肤中的汗腺分泌汗液排出。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等物质。(4)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即完成实践活动,需要各个器官、系统的统一协调配合,这有赖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4.(2022·云南·中考真题)2022年女足亚洲杯,中国姑娘团结拼搏,第九次站上亚洲之巅!下图是女足踢球时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A、B、C、D是心脏的四个腔,①②③④代表不同血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比赛过程中,女足姑娘们呼吸频率加快,外界气体被吸入肺部时,膈肌和肋间肌的状态都是_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2)氧气进入肺部毛细血管,大部分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结合,它随血液循环到达骼肌的途径是:肺→____________→骨骼肌(用字母、数字和箭头表示)。(3)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尿素等废物经肾单位中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_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调节了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4)球员需选择最佳时机射门,调节她们射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________。(5)营养师为女足姑娘们精心搭配饮食,她们摄入的蛋白质在小肠中最终被消化为_____,小肠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答案】(1)收缩(2)血红蛋白③→B→D→④(3)滤过/过滤(4)大脑皮层(5)氨基酸人体消化道最长部分,小肠长5~6米;皱襞和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内表面积;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且它们的管壁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分析】图中:A右心房、C右心室、B左心房、D左心室、①上下腔静脉、②肺动脉、③肺静脉、④主动脉。人体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等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者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详解】(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所以,比赛过程中,女足姑娘们呼吸频率加快,外界气体被吸入肺部时,膈肌和肋间肌的状态都是收缩。(2)当外界空气中的氧气可以通过呼吸道到达肺已经完成了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由于肺泡壁以及缠绕在肺泡壁周围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有利于气体的交换,气体进入血液后,由于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作用,它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当氧气进入血液后,大部分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循环路线如下:可见,它随血液循环到达骼肌的途径是:肺→③肺静脉→B左心房→D左心室→④主动脉→骨骼肌。(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脑细胞产生的尿素等废物,随血液流经泌尿系统时,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最终形成尿液排出体外。(4)大脑皮层具有多个神经中枢,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所以,球员需选择最佳时机射门,调节她们射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5)蛋白质在胃中开始初步消化为多肽,最终在小肠中被消化为氨基酸。因此,营养师为女足姑娘们精心搭配饮食,她们摄入的蛋白质在小肠中最终被消化为氨基酸。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是:小肠长约5~6m,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裴,皱襄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5.(2021·云南·中考真题)运动需要多个器官、系统协调配合。下图是某同学踢足球时心脏与相关器官X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运动后补充的糖类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_(填字母)。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以保证血液将营养物质运送到骨骼肌细胞,供运动所需。(2)若血液从B出发,经血管①→X后,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则X代表的器官是______,血液经血管②______回到C左心房。(3)该同学进食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会暂时上升,此时X代表的内分泌腺是______,其分泌的激素增多,以调节葡萄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4)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______作用。(5)如果你是一个足球迷,看一场激烈比赛时大脑皮层会特别兴奋,因而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以上生命活动主要受到______系统的影响,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答案】A瓣膜(或房室瓣和动脉瓣)肺肺静脉胰岛重吸收(或重新吸收)神经【分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组成。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详解】(1)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运动后补充的糖类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经过肠静脉,再经过下腔静脉,首先到达心脏的A右心房。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在心室和动脉之间的动脉瓣,这样保证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所以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或房室瓣和动脉瓣),以保证血液将营养物质运送到骨骼肌细胞,供运动所需。(2)通过(1)分析可知,若血液从B出发,经血管①→X后,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则X代表的器官是肺,血液经血管②肺静脉回到C左心房。(3)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因此,该同学进食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会暂时上升,此时X代表的内分泌腺是胰岛,其分泌的激素增多,以调节葡萄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4)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5)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激素调节为辅,共同完成生命活动的调节。因此,以上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影响,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6.(2020·云南·统考中考真题)下图表示正常人部分系统和器官间的关系,①、②表示物质,A、B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的结果是:血液不断从肺泡获得②______并排出①。(2)图中A表示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该过程称为______。(3)以下血液循环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称为______。(4)运动时,外界环境中的氧气到达下肢肌肉细胞需要经过心脏______次,这些氧气主要由红细胞中的______运输。(5)经过B过程形成的原尿与血液相比,原尿中不含______(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或“水、无机盐和尿素”)。(6)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______调节的影响。【答案】氧气吸收体循环1血红蛋白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激素【分析】(1)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如图:。(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详解】(1)肺是由许多肺泡组成的,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的结果是:血液不断从肺泡获得②氧气,并排出①二氧化碳。(2)图中A表示营养物质由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这一过程称为吸收,该过程主要在消化道的小肠部位进行。(3)由血液循环图可知,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4)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当氧气进入肺泡后,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随着血液循环首先回到心脏的左心房。氧气从肺泡到达下肢骨骼肌处毛细血管网所流经的途径是:肺泡中的氧气→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下肢骨骼肌处毛细血管网,可见外界环境中的氧气到达下肢肌肉细胞需要经过心脏1次。(5)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都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原尿与血液相比,原尿中不含有的物质是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6)人的调节方式主要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在人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7.(2019·云南·中考真题)“我运动,我快乐”。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运动的浪潮中,下图表示运动时,人体参与该活动的部分器官和系统,图中序号表示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中淀粉最终分解为物质[①]_______,经小肠吸收后,该物质最先达到心脏的腔的是_______。(2)物质②是人体吸入的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______血,至少随血液流经心脏______次,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3)氧气进入骨骼肌细胞后,在线粒体中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_______。(4)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含量明显______(填“降低”或“升高”),形成④排除体外。(5)健身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和图中所涉及的各系统的配合,还需要_______系统的调节和激素的调节。【答案】葡萄糖右心房动脉一能量降低神经【分析】图中是①葡萄糖,②是氧气,③是二氧化碳,④是尿液。(1)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系统中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由右心房进入右心室,通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因此人体小肠吸收的葡萄糖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右心房。(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3)线粒体是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葡萄糖和氧在组织细胞中进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4)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会明显减少。(5)运动是动物各种行为表现的基础,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配合。【详解】(1)人体中淀粉最终分解为物质[①]葡萄糖,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由右心房进入右心室,通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因此人体小肠吸收的葡萄糖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右心房。(2)物质②是人体吸入的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氧气由肺部毛细血管出发: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网→组织细胞,所以至少随血液流经心脏一次,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3)氧气进入骨骼肌细胞后,在线粒体中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线粒体是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4)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会明显减少,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含量明显降低,尿素等代谢废物形成④尿液排除体外。(5)运动是动物各种行为表现的基础,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配合。所以健身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和图中所涉及的各系统的配合,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激素的调节。命题点3输血与血型1.(2023·云南·中考真题)一位A型血患者因大量失血被送往医院急救,医院应给他输入的血液是()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以上血型均可【答案】A【详解】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一位A型血患者因大量失血被送往医院急救,医院应给他输入的血液是A型血,A正确。故选A。2.(2022·云南·中考真题)医院现有下列四种血型的血液库存,B型血患者大量失血时,最好给他输入(

)A.O型血 B.A型血 C.AB型血 D.B型血【答案】D【详解】安全输血是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B型血患者大量失血时,最好给他输入B型血。故选D。3.(2020·云南·中考真题)“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某医院有一位A型血患者急需大量输血,给他输入的血液最好是(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答案】A【详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一患者需大量输血,他的血型A型,所以应该输入的血液是A型血。故选A。4.(2019·云南·中考真题)一位AB型血的人大量失血后,应给他输入(

)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O型血【答案】C【详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要少而慢,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AB型血的人失血过多,抢救时应该给他输入同型的AB型血。可见C正确,A、B、D错误。故选C命题点4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2022·云南·中考真题)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A.呼出二氧化碳 B.排出尿液C.排出汗液 D.排出食物残渣【答案】D【详解】尿液和汗液中都有水分、无机盐和尿素。结合分析可知,人体呼出二氧化碳、排出尿液、排出汗液属于排泄,排出食物残渣属于排遗。故选D。2.(2021·云南·中考真题)下列不具有排泄作用的器官是()A.肾脏 B.肺 C.皮肤 D.肛门【答案】D【详解】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经呼吸系统由肺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直肠内的食物残渣叫做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故选D。3.(2020·云南·中考真题)正常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80升,而每天的排尿量约1.5升,这是因为(

)A.肾小球的过滤(滤过)作用 B.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C.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膀胱的贮存作用【答案】C【详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一个人一天可以形成180L原尿,可排出的尿却只有1.5L左右。主要原因是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故选C。4.(2019·云南·中考真题)人体泌尿系统中有重(重新)吸收作用的结构是(

)A.输尿管 B.肾小管 C.肾小球 D.肾小囊【答案】B【详解】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所以有重吸收作用的结构是肾小管,B正确,A、C、D错误。1.(2023·云南昆明·统考一模)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的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①B.体积最大的血细胞是③C.④中含有尿素和无机盐D.②数量过少时会出现贫血【答案】D【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图中①红细胞,②血小板,③白细胞,④血浆。【详解】A.①为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A正确。B.③为白细胞,个体最大,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B正确。C.④为血浆,血浆中有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成分,C正确。D.②血小板数量过少时会出现凝血障碍症;①红细胞数量过少会导致贫血,D错误。故选D。2.(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小明在做血常规检查时,发现白细胞的数量明显偏高,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机体(

)A.缺铁 B.凝血物质过少 C.有炎症 D.无法运输代谢废物【答案】C【详解】由分析可知,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因此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所以某病人在做血常规检查时,发现白细胞数目明显偏高,可能是身体有炎症,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3.(2023·云南昆明·统考一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下列不属于毛细血管特点的是(

)A.管壁非常薄 B.管内血流速度最慢C.内径很小 D.数量较少【答案】D【详解】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的特点有:数量大、分布广;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血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毛细血管的结构是适于人体内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4.(2023·北京延庆·统考一模)下图是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绘制的模式图(a、b、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血流速度最慢 B.b管壁厚,弹性大C.c血管能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D.c管壁薄,管内血流速度慢【答案】D【分析】题图中:a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详解】A.a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血流速度最慢,A错误。B.b毛细血管动脉管壁最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最慢,B错误。C.c是静脉,结合分析可知:b毛细血管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D.c静脉的结构特点:管壁较薄,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弹性较小,分布较浅,D正确。故选D。5.(2023·云南昆明·统考二模)下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A.①上腔、下腔静脉 B.②主动脉C.③肺动脉 D.④肺静脉【答案】C【分析】图中①上下腔静脉,②主动脉,③肺动脉,④肺静脉。【详解】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③肺动脉。即心室与动脉相连通,心房与静脉相连通,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6.(2023·云南昭通·校考一模)下列有关心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四个腔,且上下、左右都相通B.房室瓣可防止血液从动脉倒流回心室C.当心房收缩时,房室瓣开,动脉瓣关D.右心房与肺静脉相连通【答案】C【详解】A.心脏有四个腔,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A错误。B.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称为动脉瓣,可防止血液从动脉倒流回心室,B错误。C.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这时房室瓣处于打开状态,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保证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C正确。D.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通,D错误。故选C。7.(2023·江苏泰州·统考二模)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答案】A【详解】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可见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8.(2023·河南洛阳·统考一模)如图为人体的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血液流经A处的血管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B.1和3、2和4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体循环路径是:3→4→8→13→7→1→2D.若B为小肠,则血液流经B后,营养物质增加,氧气减少【答案】D【分析】图中:A是肺泡、B是组织细胞、1是右心房、2是右心室、3是左心房、4是左心室、5是肺动脉、6是肺静脉、7是上下腔静脉、8是主动脉,据此回答。【详解】A.A表示肺泡,当血液流经肺泡处毛细血管后,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中,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颜色鲜红的动脉血,A错误。B.1右心房、3左心房、2右心室、4左心室,其中1右心房和2右心室、3左心房和4左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即上下相通,左右不通,B错误。C.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即图中4→8→B→7→1,C错误。D.B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会显著增多,氧气会减少,D正确。故选D。9.(2023·云南·模拟预测)小明(AB型血)因交通事故大量失血,被送至医院急诊科后,需要大量输血。根据输血原则,应为他输入()A.A型血 B.B型血 C.0型血 D.AB型血【答案】D【详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自己,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所以,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故小明(AB型血)因交通事故大量失血,需要大量输血,根据输血原则,应为他输入AB型血,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10.(2023·云南红河·统考一模)对于创伤性大量失血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A.血小板和血浆 B.全血和红细胞 C.全血和血浆 D.红细胞和血浆【答案】C【详解】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血小板功能低下的患者主要是缺乏血小板,贫血主要原因是红细胞数量过少,大面积烧伤因温度过高导致血浆过少,创伤性失血主要是血液总量过少。因此对于创伤性大量失血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应分别输入全血和血浆,C符合题意。故选C。11.(2023·广东广州·统考模拟预测)太原市一位见义勇为者因受伤失血需要立即输血。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及时确定伤者血型,你认为这时医生可以先给伤者缓慢地输入少量的()A.A型血 B.B型血 C.O型血 D.AB型血【答案】C【详解】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O型血;AB型血的人,除可输入少量O型血外,也可缓慢地输入少量的A型或B型血。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无法确定伤者血型时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O型血。C正确。故选C。12.(2023·北京平谷·统考二模)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输血。对严重贫血患者,应首先考虑输入()A.血浆 B.白细胞 C.血小板 D.红细胞【答案】D【详解】A.血浆:淡黄色、半透明,主要成分为水(90%),还有血浆蛋白(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3%)。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烧伤输血浆,A错误。B.白细胞(WBC):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抵抗力下降可以输白细胞,B错误。C.血小板(PLT):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血小板缺少症可以输血小板,C错误。D.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D正确。故选D。13.(2023·云南·模拟预测)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其主要原因是()A.汗腺排出汗液 B.肾脏的控制作用C.膀胱的储存作用 D.肾单位的泌尿作用【答案】C【详解】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形成尿液的过程是连续的,而尿液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C符合题意。故选C。14.(2023·云南昆明·统考一模)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肾单位由图中①③④组成B.①②中都流动脉血C.尿液中不含葡萄糖,与②的作用有关D.水、无机盐、尿素都不能被④重吸收【答案】B【分析】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肾小球、③是肾小囊、④是肾小管、⑤是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详解】A.肾单位是肾脏的功能单位,由②肾小球、③肾小囊、④肾小管组成,A错误。B.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肾小球,①②中都流动脉血,B正确。C.尿液中不含葡萄糖,与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关,C错误。D.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④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D错误。故选B。15.(2023·安徽滁州·校考模拟预测)下表为人体内三种液体成分的比较(单位:g/m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水蛋白质葡萄糖尿素无机盐①9380.10.30.9②9900.10.30.9③960020.9A.①为血液②为原尿③为血浆 B.①为原尿②为血浆③为尿液C.①为血液②为血浆③为原尿 D.①为血浆②为原尿③为尿液【答案】D【详解】血浆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等;原尿的成分是: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尿液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尿素等,原尿与血浆相比不含蛋白质;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有葡萄糖。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①的成分是血浆;②的成分是原尿;③的成分是尿液。故选D。16.(2023·北京石景山·统考二模)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各种代谢废物,需要排出体外。下列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A.排汗 B.呼气 C.排尿 D.排便【答案】D【详解】ABC.排汗、呼气、排尿都是排出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都属于排泄,ABC不符合题意。D.排便是人体内粪便的排出,属于排遗,不属于排泄,D符合题意。故选D。17.(2023·云南玉溪·统考三模)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1~4表示心脏的四个腔,a~e表示人体的部分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a叫做_____;经过过程b后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分泌的_____增加,使血糖浓度降低。(2)人体的膈肌处于_______状态时,外界空气进入肺,完成过程d。氧气进入血液后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________。(3)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心脏的活动具有节律性,图中心脏中的[2]、[4]同时收缩时,房室瓣处于_______状态。(4)血液流经肾时,葡萄糖暂时离开血液再回到血液的途径是:肾小球→______→肾小管→毛细血管。(5)葡萄糖经过过程e进入组织细胞,在细胞的_______中被氧化分解,为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答案】(1)消化胰岛素(2)收缩左心房(3)关闭/闭合(4)肾小囊(5)线粒体【分析】图一中:a消化,b吸收,c呼气,d吸气,e物质交换;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详解】(1)图一过程a是表示食物中的淀粉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够被吸收的的葡萄糖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胰岛素的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可见,经过过程b吸收后,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浓度降低。(2)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人体吸入的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因此最先进入心脏的3左心房。(3)心脏工作过程是:左右心房收缩,分别将血液压至左心室和右心室,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左右心室收缩,分别将血液泵至主动脉和肺动脉,此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可见,图一心脏中的[2]右心室、[4]左心室同时收缩时,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4)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所以,血液流经肾时,葡萄糖暂时离开血液再回到血液的途径是: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肾静脉。(5)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场所,能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可见,葡萄糖经过过程e进入组织细胞,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氧化分解,为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18.(2023·云南昆明·统考一模)2022年12月4日晚,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顺利返回地面。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轨183天,创造了多项航天纪录,是空间站任务实施以来的“最忙乘组”,见证了诸多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时刻。图中a、b表示物质,①、②、③、④、⑤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航天员在轨的太空食谱首先要考虑合理搭配,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消化为a,a表示的物质是______,a通过过程①进入血液,则①过程是______。(2)在太空中,航天员靠地面发射货运飞船运送的氧气和空间站制氧供给呼吸。氧气进入肺泡后,能顺利扩散至毛细血管的原因是______(答一点即可)。(3)肺部毛细血管中的氧随______(填“体循环”或“肺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_。(4)血液流经肾脏后,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尿素等废物含量明显减少。(5)航天员各种生理活动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都有赖于______系统和激素的调节。【答案】(1)葡萄糖吸收(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仅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数量多。肺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3)肺循环左心房(4)过滤/滤过(5)神经【分析】图示为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的关系示意图,图中①吸收,②吸气,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④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⑤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详解】(1)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消化为最终产物a葡萄糖,消化道中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因此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为吸收。(2)氧气进入肺泡后,能顺利扩散至毛细血管的原因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仅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等。(3)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中氧气浓度比血液中的氧气浓度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肺泡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静脉血就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血液随着肺循环由肺静脉运回左心房。(4)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尿素等废物含量明显减少。(5)人体各种生理活动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都有赖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19.(2023·云南普洱·统考一模)篮球是奥运会核心比赛项目,经常参加篮球运动不仅能够有效改善身体机能、增强体质,对培养意志品质以及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下图是某篮球运动员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①~⑦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A、B、C、D代表相关的系统或器官,其中C是皮肤,a是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运动员活动量大,需要摄入更多的食物。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系统中全部被消化分解成a的过程中,参与的消化液有_________。正常情况下血液中a的含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起调节作用的物质胰岛素主要是由_________分泌的。(2)运动员经常参加训练和比赛,会消耗更多的氧气。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大部分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__结合,随血液流经心脏,再经_________(填“体”或“肺”)循环输送到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排出体外的过程中,随血液循环一定会流经心脏的_____(填“左”或“右”)心室。(4)人体将废物如尿素、二氧化碳以及多余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图中①~⑦生理过程中表示排泄途径的有_________。(5)篮球运动的竞技性与观赏性都很强,是力量与速度的完美结合。要完成一系列的动作需要_________系统的调节控制,也需要激素调节的参与,可见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答案】(1)唾液、胰液、肠液胰岛(2)血红蛋白体(3)右(4)④⑤⑥(5)神经【分析】图中①淀粉的消化过程,②吸收,③吸气,④呼气,⑤排汗,⑥排尿,⑦排遗;A循环系统,B肺,C皮肤,D肾脏。【详解】(1)淀粉最先在口腔内就被消化,在口腔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故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胰液;葡萄糖被人体小肠吸收后进入血液,此时血糖浓度会升高,而体内的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这样人体内的血糖浓度就会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2)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大部分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人体的血液循环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随血液流经心脏,经过体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能量。(3)根据第(2)小题的血液循环图示,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经过的路径依次是: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泡→体外,所以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排出体外的过程中,随血液循环一定会流经心脏的右心室。(4)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