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庐江县柯坦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安徽省庐江县柯坦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安徽省庐江县柯坦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安徽省庐江县柯坦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安徽省庐江县柯坦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柯坦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10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汉亡后的大分裂时期,中国已被若干贵族集团控制,它们不但垄断了高级官职,而且大力推行强调出身和社会地位的官员荐举制,这样,他们的势力就深深地在各级政府中扎下了根。为此,隋王朝()A.实行察举制 B.延续九品中正制 C.首创科举制 D.推行郡县制2.大业元年(隋炀帝年号)三月,营建东都,“每月役丁二百万人”,由于“役使迫促,僵仆而毙者十四五焉”。同年又下令“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据此可知,隋炀帝时期()A.刑法严苛 B.赋役繁重 C.开凿运河 D.重视用人3.三省六部制在一般情况下,皇帝不能越过三省直接下诏书,也不能直接指挥全国。三省在制度上对皇权加以制约,避免了君主独裁造成的失误。这表明,三省六部制()A.有效地牵制了相权 B.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C.有效地保证了皇权 D.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4.唐玄宗时期,他不再定期与大批大臣商讨政策,开始越来越依靠从集贤院和翰林院等文士荟萃之地出身的一批批年轻低级官员来帮助他起草文件和拟订政策。他还开始使用宦官做他的私人代理人,以绕过正规的行政手续。唐玄宗此举的意图是()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 C.笼络底层官员 D.打击豪强地主5.图1是武德年间至天宝时期唐朝人口户数表(部分)。表中人口户数变化主要得益于()A.经济繁荣 B.社会动荡 C.民族交融 D.人口迁移6.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大食派使臣与唐朝通好,先后40多次,新罗派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据此可知,这反映了()A.社会风气开放 B.经济迅速发展 C.中外交流频繁 D.文学艺术繁荣7.李贺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祖咏也认为:“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这表明,他们都()A.关心百姓疾苦 B.重视兄弟情谊 C.反对腐朽统治 D.关注建功立业8.北宋立国之初,为了克服唐末那种“擅制数州,挟其力以争衡上国”的藩镇割剧局面,而制定的国策是()A.推崇儒学 B.重文轻武 C.重用武官 D.废除宰相9.赵普建议,“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鉴于该建议,赵匡胤设置的官吏是()A.转运使 B.知州 C.节度使 D.通判10.王安石上书告诫宋仁宗要“鉴汉、唐、五代之所以乱亡”的历史教训,如果不变法,那么北宋很可能会遭到汉之张角起义、唐之黄巢起义似的打击。这表明,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A.为了改善民生 B.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C.刺激发展经济 D.为了镇压农民大起义11.西夏辞书《文海》释“君”为“君:圣全子左;君者天子也,帝君主也,君也,官也,王也,主宰也,主持国家也”。该解释意在()A.变革西夏习俗 B.维护西夏自身民族特色C.维护国家统一 D.凸显皇帝统治的合法性12.某同学在进行主题式学习时,搜集了如下材料(图2)。据此可知,该同学学习的主题是()1004年宋辽澶州之战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1044年宋夏和议1140年宋金郾城大捷1141年宋金和议图2A.两宋的社会生活变迁 B.宋辽间的和战关系C.两宋民族关系的发展 D.两宋时期政局稳定13.“据不完全统计,1077年以前,全国各州商税年额,四十万贯以上的有三处,南方占了一处。二十万贯以上的有五处,都在南方。十万贯以上的有十九处,南方占其十八。五万贯以上的有三十处,南方亦占其十八”。这表明()A.南方在商业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B.此时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C.北民南迁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发展 D.海外贸易额所占比重较高14.市舶司的主要官员一般有4人,分别是提举市舶司(负责全面工作)、监官(主管钱物)、勾当公事(主持日常杂务)、监门官(主管市舶库),这些官员之下还设有吏员,有文字、孔目、专秤、贴司、书表、都吏等岗位。这反映了市舶司()A.管理的规范化 B.机构的臃肿化 C.职责的交叉性 D.权力的混乱性15.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某民族主要事件年代表,该民族是()1206年完成了内部的统一,建立了政权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1279年统一全国A.党项族 B.契丹族 C.蒙古族 D.汉族二、辨析改错(8分)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唐朝阎立本《步辇图》的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赤德祖赞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黄巢起义后,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005年,“宋夏和约”签订后,辽宋之间保持着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贞观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在政治上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广纳贤才,知人善任,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唐玄宗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据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和唐玄宗变革的相同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在位期间出现的治世或盛世名称。(6分)材料二宋代对官吏的考核机构由人事、财计和监察部门共同参与,相互制衡。考核的内容较为全面,涉及人口、农业发展、赋税和场务课利等。考核方法包括定额、定期等,并制订多项指标进行评价。对于考核的结果用考词的形式进行记录和公布,作为官吏赏罚和升降的依据,这促使各级官吏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劳。——据郑志强《浅谈宋代的官吏考核制度》(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官吏考核的特点。(6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治国理政的认识。(3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阿保机在辽政权建设初期即开始有意识地效仿中原政治制度,将礼制观念引进契丹政权建设中。辽初大批汉族人口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契丹本土地区,为了安置这部分汉族人口,契丹贵族们开始在自己的领地内建筑汉式城郭,掀起了草原地带一次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浪潮……澶渊之盟后,辽宋间开启了长达百年的和平交往,南北方文化元素迅速融入辽代社会,形成了多元汇聚的北方文化。——据孙国军《交往·交流·交融:赤峰地区的契丹历史文化发展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辽政权建立后社会发生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材料二历史上,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发展并丰富了灿烂的中华法律文化。10—14世纪北方民族兴起,契丹、女真、蒙古纷纷走上政治舞台,建立了强大的辽、金、元政权。辽金元时期的律法承唐宋之制,吸收大量中原法律思想,同时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契丹、女真、蒙古对中华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据宋卿、孙孟《北方民族对中华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契丹、女真、蒙古为例》(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法律文化的特点,并简述其意义。(6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文化的认识。(3分)四、活动与探究(17分)19.(核心素养·时空观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3中ABC三处的名称(当时名称),并指出该工程的作用。(8分)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是何时的对外贸易示意图?并分别指出泉州和广州位于图4中的什么位置?(6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3分)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题号12345678答案CBDBACDB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ABDCAAC1.C根据材料“它们不但垄断了高级官职,而且大力推行强调出身和社会地位的官员荐举制”可知,隋朝之前世家大族控制了选官权,不利于中央选拔人才。为此,隋炀帝首创科举制选拔人才。故选C。2.B根据材料“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可知,隋炀帝统治时期赋役繁重。故选B。3.D根据材料“皇帝不能越过三省直接下诏书,也不能直接指挥全国。三省在制度上对皇权加以制约,避免了君主独裁造成的失误”可知,三省六部制有效地抑制了皇帝的个人独裁,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故选D。4.B根据材料“不再定期与大批大臣商讨政策,开始越来越依靠⋯⋯一批批年轻低级官员来帮助他起草文件和拟订政策。他还开始使用宦官做他的私人代理人”可知,唐玄宗通过分化相权来强化皇权。故选B。5.A根据图表信息可知,从唐初到唐中期,唐朝人口户数增速较快,这主要得益于唐朝经济的繁荣发展。故选A。6.C根据题干“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大食派使臣与唐朝通好,先后40多次,新罗派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大食、新罗、日本与唐朝交流频繁。故选C。7.D根据材料“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可知,他们都有为国家奋战沙场的舍身忘已、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足见他们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故选D。8.B根据材料“为了克服唐末的藩镇割剧局面”可知,宋朝确立的国策是重文轻武政策。故选B。9.A根据材料“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悉辇送京师”可知,该建议是为了削弱地方经济势力,设置的官吏是转运使。故选A。10.B根据材料“要‘鉴汉、唐、五代之所以乱亡’的历史教训,如果不变法,那么北宋很可能会遭到汉之张角起义、唐之黄巢起义似的打击”由此可见,他是从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用改革的方法来稳固北宋的统治。故选B。11.D根据材料可知西夏人有意识地将天与国君联系起来,“皇帝”即是“天子”,通过“受命于天”来凸显西夏皇帝的统治合法性。故选D。12.C根据材料可知,该同学搜集的是两宋时期宋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和战关系,体现的是两宋民族关系的发展。故选C。13.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时还处于北宋时期,而全年商税的收入,南方就超过了全国一大半了。这可以验证南方地区在国内商业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故选A。14.A根据“提举市舶司(负责全面工作)、监官(主管钱物)、勾当公事(主持日常杂务)、监门官(主管市舶库),这些官员之下还设有吏员,有文字、孔目、专秤、贴司、书表、都吏等岗位”可知,市舶机构岗位设置专业,职责内容也十分具体,体现了市舶司管理的规范化。故选A。15.C根据表格及所学可知,该民族是蒙古族。故选C。二、辨析改错(8分)16.(1)ד赤德祖赞”改为“松赞干布”(2)ד黄巢起义”改为“安史之乱”(3)ד宋夏和约”改成“澶渊之盟”(4)√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7.(1)措施:善于用人;注重整顿吏治。(4分)名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分)(2)特点:参与机构多;相对公平公正;考核内容较全面;方法多样。(任答3点即可,6分)(3)认识:统治者应善于重用贤能;统治者应注重官吏的考核和管理;统治者应健全法律法规等。(1点2分,2点3分)18.(1)变化:出现学习中原政治制度和中原礼制的观念;出现城市化建设浪潮。(2分)原因:辽统治者的重视;民族交融加剧;宋辽间的和平交往等。(任答2点即可,4分)(2)特点:各民族共同发展;继承与创新;具有民族特色。(任答2点即可,4分)。意义:有利于民族认同;丰富了中国法律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