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复习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六单元复习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六单元复习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六单元复习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六单元复习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学案第六单元一、文学常识21、《伟大的悲剧》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作者:茨威格,奥地利(国别)作家。代表作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22、《太空一日》选自《天地九重》,作者: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1965年6月出生,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他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他被授予列昂诺夫奖。23、《带上她的眼睛》是科幻小说,作者:刘慈欣,大陆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刘慈欣,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本文获得中国科幻文学最高奖银河奖。《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获雨果奖24、《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yún,字晓岚,清代(朝代)学者、文学家。任《四库全书》总纂官,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对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二、字音字形(一)字音、字形。21.伟大的悲剧拽(zhuài)绑(bǎng)搂(lǒu)昔(xī)日堡垒(bǎolěi)辜(gū)负凛冽(lǐnliè)吞噬(shì)疲惫(píbèi)钦佩(qīnpèi)鲁莽(mǎng)毡(zhān)鞋保佑(yòu)厄(è)运拯(zhěng)救耀(yào)武扬威(wēi)姗(shān)姗来迟忧心忡(chōng)忡 语无伦(lún)次 海市蜃(shèn)楼 22、《太空一日》弧(hú)炽(chì)热轮廓(kuò)俯瞰(kàn)模拟(mónǐ)遨áo游严谨(jǐn)稠(chóu)密概(lǜ)率烧(zhuó)灼舷(xián)窗载(zài)人确凿(záo)轨(guǐ)道五脏六腑(fǔ)千钧(jūn)重负耐人寻(xún)味惊心动魄(pò)屏(bǐng)息凝神本末倒置一目了然负荷hè23、《带上她的眼睛》点缀(zhuì)漫(màn)步迟钝(dùn)蒙眬(ménglóng)闲暇(xiá) 凸(tū)现拍摄(shè)蔚(wèi)蓝合拢(lǒng) 吟yín唱孤零零(líng)不期(qī)而遇 心有灵犀(xī)天涯(yá)海角24、《河中石兽》圮(pǐ)棹(zhào)曳(yè)铁钯(pá)木杮(fèi)湮(yān)携(xié)啮(niè)沙坎(kǎn)穴倒掷(zhì)溯(sù)流臆(yì)断三、词语理解21.《伟大的悲剧》: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拽:拉。毋宁:不如。吞噬:吞食。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羸弱:瘦弱。羸:瘦。告罄:指物资用完。罄,尽.空。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姗姗来迟:来的很晚。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踉踉跄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精打细算:(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细地计算。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白雪皑皑: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疲惫不堪:疲惫: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坚持不懈: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22.《太空一日》:炽热:温度极高、极热。俯瞰从高处往下看。模拟:模仿。遨游漫游;游历。严谨:严密谨慎。稠密多而密。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个量。烧灼:烧、烫,使受伤。无虞:不用忧虑。虞:忧虑。屏息凝神: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屏:抑止(呼吸)。五脏六腑: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千钧重负:比喻很重大的责任。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惊心动魄:意思是使人震惊的意思。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清楚。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23.《带上她的眼睛》: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期:约定时日。至:到来。点缀:①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②应景儿;凑数儿。蒙眬:①眼睛欲闭又开。形容醉态或睡态。②模糊,不分明。闲暇:指空闲的时间。也指空闲自得的样子。漫步:无目的地,悠闲地走动。凸现:清楚地显现。随堂练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太空一日》回顾了他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的一些经历。B.刘慈欣,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2015年8月23日,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C.斯蒂芬·茨威格,英国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一生追求的理想是人道主义和精神自由,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D.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进士,著名学者、文学家。著有笔记体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四、文言词句(一)课文重点字词详解山门圮于河(圮:倒塌)阅十余岁,(阅:经过,经历)竟不可得(竟:终了,最后)棹数小舟《棹:划(船)》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暴涨:凶猛的河水)湮于沙上,(湮:埋没)不亦颠乎?(颠:颠倒,错乱)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啮:侵蚀、冲刷)然则天下之事,(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可据理臆断欤?(臆断:主观地判断)(二)、重点句子翻译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翻译)沧州南部的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到河里,(门旁)两只石兽也一起沉没到河里了。②.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翻译)经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钱款重修寺庙,便到河中寻找那两只石兽,最后没能找到,(寺僧)认为石兽顺水流到下游去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地,没找到(它们的)踪迹。③.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翻译)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④.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翻译)石头的特性是坚硬沉重,河沙的特性是松软轻浮,石兽埋没在泥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往下游去寻找它们,(难道)不荒唐吗?”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⑤.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翻译)一个老河兵听了讲学家的话,也笑着说:“凡是沉在河中的石头,应该从上游寻找它们。”⑥.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翻译)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河沙的特性是松软轻浮,(所以)水流不能冲走石头,(但)水流的反冲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洞。(石下的沙坑)越冲越深,延伸到石头(底面)一半时,石头一定会栽倒在坑洞里。⑦.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翻译)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这样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去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人们)依照他的的说法(去做),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地方寻到了(石兽)。⑧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翻译)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三)、词类活用1、棹数小舟[名词用作动词,划(船)。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动词用作名词,凶猛的河水)(四)一词多义1、为以为顺流下矣(同“以”组成一个词,认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表被动,译为“被”)众服为确论(动词,是)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2.之闻之笑曰(代词,代顺流而下寻找石兽这件事)沿河求之(代词,代石兽.)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讲学家的话.)当求之于上流(代词,代石头.)其反激之力(助词的)至石之半(助词的)求之下流、求之地中(代词,代石兽)然则天下之事(助词的)(五)古今异义1.但古:只今:表转折的连词,但是2.物理古: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一门学科3.是古:这今:表判断的动词4.已古:停止今:已经5.耳古:罢了今:耳朵,一种器官6.干古:岸:今:不潮湿7.阅古:经过、经历今:看(六).特殊句式(1)、被动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译为“被”)(2)、倒装句求二石兽于水中(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水中求二石兽”)果得于数里外(状语后置句,应为“果于数里外得”(3)、省略句①、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省略介词“于”,相当于“在”)②、果得(之)于数里外(省略宾讠语“之”,代指“石兽”)五、文章主旨21.《伟大的悲剧》:本文通过对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及其队友在南极探险归途中悲壮牺牲的描述,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同时也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22.《太空一日》:本文叙述了“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一日的所见所闻,表现了航天员不怕牺牲、勇于探索、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精神。赞美了中国航天的伟大成就,洋溢着作者的自豪之情。23.《带上她的眼睛》:本文通过奇妙的想象,讲述了一位因事故而被困在地心的女地航员的故事,作者利用“传感眼睛”这双“眼睛”,刻画了女地航员这一人物形象。面对寂寞和孤独以及死亡,她乐观、坦然。作者高度赞扬了她热爱生活的品质和爱岗敬业的精神。24、《河中石兽》:本文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从而悟出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以“据理臆断”的道理。(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六、写作特点21.《伟大的悲剧》:(1)以时间为序,条理清晰。课文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筋疲力尽而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一方面描写气候的恶劣及探险队与严寒的搏斗;另一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先是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里死去;接着是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而独自走向暴风雪一像个英雄似的走向了死神;最后,三个“疲惫、赢弱”之人爬进各自的睡袋,等待着死亡的到来,“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2)细节描写生动。文中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如斯科特为阿蒙森做证;威尔逊博士冒死坚持科学考察;斯科特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这些细腻的描写,使整个叙述过程更加真实,更加感人。(3)巧妙的议论。文章中有多处议论,或表明作者的观点,或推测当时人物的心理。如“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一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就是从斯科特的角度来表达沮丧的心情的。22.《太空一日》:(1).记叙真实,心理描写细腻。本文真实地记叙了杨利伟在太空飞行的一些经历。他在太空中的所见所感,都通过文字详细地展现在文章中,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了太空之旅的美妙神求,奇、惊心动魄。此外,本文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我”当时的感受,比如第49段中,通过对舷窗出现裂纹时“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了情况之紧急。表现了“我”当时的紧张心理。细膩的心理描写不仅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还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更有利于读者理解文章内容。(2).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全文运用了四个小标题,按照时间顺序写,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惊险和意外交替发生,扣人心弦。(3).语言生动,准确严谨。作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在太空突时的所历所感,使人读来如身临其境。叙事的同时作者又用准确严谨的语言向读者普及了航天知识比如第29段“我认为也许是灰尘,高空可能并不那么纯净……那到底是些什么”中“也许”“可能”等词表示猜测,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4)、生动的细节描写。后来,整流罩打开,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射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下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这些细节描写方面表现了太空的神秘,一方面表现了杨利伟为祖国航天事业勇于牺牲、临危不惧、沉着镇定的精神。23.《带上她的眼睛》:(1).巧设伏笔,情节精彩。(2).独特的叙述视角。24、《河中石兽》(1).语言平易,风格简淡。(2).善于在叙述中制造节奏波澜,平儿不板。(3).寓意于事,立意高远。随堂练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堡垒(lěi)轮廓(ɡuò)毋(wú)宁

毛骨悚(sǒng)然

踉踉跄跄(qiànɡ)B.辜负(ɡū)

吞噬(shǐ)贮(zhù)藏

怏怏(yàng)不乐

海市蜃楼(shèn)C.刹那(shà)舷窗(xuán)战栗(lì)

寒风凛冽(liè)忧心忡忡(chōnɡ)D.烧灼(zhuó)

灵犀(xī)

羸(léi)弱

告罄(qìng)

惊心动魄(pò)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毋宁

漫步雪橇消蚀精疲力碣跚跚来迟B.点缀

烧灼

步履

拖拽忧心仲仲耀武杨威C.合珑

稠密

遗孀

帐蓬

风餐露宿天涯海角D.闲暇

吟唱

遨游

癫狂

耐人寻味疲惫不堪3.下列加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B.不一会儿,妈妈就把脏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齐,简直是妙手回春。C.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祸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笔赔偿,尽量减轻损失。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他今年刚参加工作,毫无社会经验,工作起来常常是语无伦次。B.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C.不攀比,按需消费,按质论价,精打细算,生活得踏踏实实,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D.历经千辛万苦的南水北调焦作段主渠道进入全线充水试验阶段。随堂练:1.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形容十分恐惧)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2.他们(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来的很晚)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3.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比喻虚幻的事物。),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4.但是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5.他们鞋底下的白雪由软变硬,结成厚厚的冰凌,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形容非常疲乏。)的躯体。6.这时舷窗已经烧得黑乎乎的,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地等待着配合程序:到哪里该做什么,该发什么指令,判断和操作都必须准确无误。7.比如,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的错觉。8.意外出现了。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9.共振持续26秒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比喻很重大的责任。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10.我发疯似地跑上楼,

猛砸主任办公室的门,

他不在,

我心有,(指彼此心意相通。)地知道他在哪,就飞跑到存放眼睛的那个小房间,

他果然在里面,

看着大屏幕。11.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12.我带着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转了一天,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随堂练: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纪昀()圮于河()棹数小舟()曳()铁钯()

木杮()

湮于沙上()

啮沙()溯流逆上()

臆断欤()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的意思。(1)、一寺临河干()(2)、山门圮于河()(3)、阅十余岁()(4)、求石兽于水中()(5)、竟不可得()(6)、曳铁钯()(7)、尔辈不能究物理()(8)、众服为确论()(9)、然则天下之事()(10)、可据理臆断欤()3.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4.下面句中括号内所补充的省略的内容有误的一项是()A.石必倒掷(于)坎穴中B.(僧人)求石兽于水中C.一讲学家设帐(之)寺中D.(石兽)湮于沙上5.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6.翻译下面的句子。(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文:(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文:随堂练:(一)21.《伟大的悲剧》:1.作者说斯科特的南极探险是“伟大的悲剧”。“悲”在何处?“伟大”又指什么?2.文中说“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你是怎样理解的?3.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从哪里可以体现?4.“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5、“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完成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二)22.《太空一日》:1.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2.简要概括“我”在载人飞船上看到的情景。3.作者为什么用单独的一段将飞船停住的时间详细地写出来?4.结合课文,说说你从中看到了杨利伟怎样的精神品质?(三)24、《河中石兽》1.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庙僧、讲学家和老河兵寻找石兽的方法,并分析其失败或成功的原因。2.如何理解寺僧、讲学家、老河兵这三个人物形象?3.文中写道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5.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七、综合性活动(一)、为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走进科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在本次活动中,班主任让你负责策划一期以“普及科学”为主题的手抄小报,请拟写两个栏目名称。(2)、班内准备举行一次以“勇攀科学高峰”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贺明同学的口才很好,但他不好意思在全班同学面前演讲,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二)、学习了《伟大的悲剧》后,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我说探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伟大的悲剧”发生后,美国把设立于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你知道这样命名的意图吗?(2)、斯科特一行的故事确实令人感动,无情的暴风雪吞噬了五位探险者的生命,然而,他们面对厄运、面对死亡的悲壮场面却让人久久难以忘却。说说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个人物,说说感动你的理由,并且仿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形式,为他写一段颁奖词。人物:理由:颁奖词:(三)、综合性学习。生活处处有语文,让我们展开一次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的活动,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吧!请你踊跃参加,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1)为营造活动的气氛,请你拟写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这次综合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分成不同专题小组搜集资料。(3分)第一小组:搜集巧用了成语的广告第二小组: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小组: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你参加了第二小组的搜集活动,并把搜集到的资料汇编成册,请为这个小册子命名。(2分)答:八、【能力详解】写作创新卒章显志,是文章立意的重要写法之一,即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本文在结尾处的议论性文字,卒章显志,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请你在写作中也运用卒章显志的写法,来点明文章的主旨。【课文片段在线】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写法分析】茨威格作为一名伟大的作家,他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上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标准,作者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在传记结尾,作者通过这段议论性的文字卒章显志,震耳发聩,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运用卒章显志的写法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富有哲理性;二是要注意语言精练。【例文】从草原归来,在父母的鼓励下,鼓足勇气向报社投去了我在草原生活所写的习作。一天,两天,三天……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不免有些灰心丧气了。偶尔也会翻翻报纸,盼望出现我的文章。一天,班里又发平日订的《语文周报·初中版》,在四版的头条上,我的文章变作一个个小小的铅字,整齐的排列在那里,我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揉揉眼睛,仔细一看,那果然是我的文章发表了,我不由得惊呼起来。一次小小的成功不算什么,细细感受母亲的话也不无道理,也许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鼓励,因为成长的道路还太长,实现我的梦想只有在我一步步的努力下,才会不再遥远。参考答案一、文学常识1.解析:选C。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人。二、字音字形1.【解析】选D。A项“廓”应读kuò;B项“噬”应读shì;C项“刹”应读chà。舷(xuán)应读(xián)2.【解析】选D。A项、消蚀应为销蚀、“精疲力碣”应为“精疲力竭”;跚跚来迟应为姗姗来迟B项、“耀武杨威”应为“耀武扬威”;忧心仲仲应为忧心忡忡C项、“合珑”应为“合拢”。帐蓬应为帐篷

3.【解析】选B。“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4.(解析:A“语无伦次”指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用在工作方面不合适。)三、词语理解答案:1.毛骨悚然2.怏怏不乐姗姗来迟3.海市蜃楼4.忧心忡忡5.疲惫不堪6.屏息凝神7.本末倒置8.五脏六腑9.千钧重负耐人寻味10.心有灵犀11.天涯海角12.不期而至四、文言词句1.yúnpǐ

zhào

páfèi

yān

niè

sùyì2.(1)、(靠近)(2)、(倒塌)(3)、(经过,经历)(4)、(寻找)(5)、(终了,最后)(6)、(拖)(7)、(研究、探究)(8)、(正确的言论)(9)、(既然这样,那么)(10)、(主观地判断)3、D(解析:前三项均为代词,最后一项为助词“的”。)4.C5.(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6.(1)、译文: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冲走呢?(2)、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吗?五、文章主旨、写作特点(一)21.《伟大的悲剧》:1.(1).“悲”在斯科特一行虽经努力却没有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悲”在返回途中他们全部被冰雪吞噬。(2).“伟大”在斯科特等人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并牺牲,但却显示了人类团结协作、坚忍不拔、勇于探索的崇高品质。2.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斯科特角逐失败后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这个观点。3.(1).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2).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为了保护同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4).无私的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4.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一行人崇高的赞誉,意思是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们的肉体虽倒下了,但是他们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高尚。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这句话是主旨句,起点题作用。5、因为.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为人类探险的胜利做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也赢得了人们永远的尊敬。(二)22.《太空一日》:1.(1)第一次意外:共振叠加,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2)第二次意外: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倒着飞很难受,容易诱发空间运动病。靠意志克服,最终得以适应。(3)第三次意外:出现神秘的敲击声。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4)第四次意外: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5)第五次意外: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磨人。让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紧张,重视这个过程。2.本题运用信息提炼法。(1)看到地球呈一段弧状。(2)看到地球各大洲和各国的方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