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中的核应急、监测工作介绍_第1页
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中的核应急、监测工作介绍_第2页
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中的核应急、监测工作介绍_第3页
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中的核应急、监测工作介绍_第4页
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中的核应急、监测工作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中的核应急、监测工作介绍我国核应急、辐射环境监测

工作介绍

辐射监测与应急处2012年8月2024/5/52应急应急基本概念应急法规标准我国核应急体系核事故应急预案辐射事故应急预案2024/5/53基本概念应急紧急行动控制或缓解核事故减轻核事故后果应急计划根据事故的类型、大小及后果,采取应急措施及范围场内应急计划、厂外应急计划、国家应急计划2024/5/54基本概念核事故应急管理应急时采取的核事故对策、应急准备、应急措施及事故后恢复行动的管理活动建立应急管理体制制定相应法规审批应急计划做好应急计划组织和指挥应急行动2024/5/55基本概念核事故应急措施应急通讯与通告工程补救措施应急监测事故评价应急防护措施交通管制医学救护2024/5/56基本概念应急计划区核设施周围建立,预计采取对策和措施的区域烟羽应急计划区,内区、外区食入应急计划区干预水平采取防护措施的剂量水平导出干预水平环境介质中放射性物质浓度或水平2024/5/57基本概念防护措施掩蔽、服用稳定碘片、撤离搬迁、去污食物和饮用水的控制通道控制、个人防护应急状态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厂外应急2024/5/58基本概念应急准备制定应急计划建立应急组织并规定其职责建设应急设施制定应急措施培训、演习记录和报告应急响应2024/5/59应急法规标准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24/5/510应急法规标准导则核动力厂营运单位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核燃料循环设施营运单位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研究堆营运单位的应急准备与应急响应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核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核事故应急预案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2024/5/511应急法规标准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GBT17680系列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国际公约核安全公约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情况援助公约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2024/5/512核应急发展主要历程1985年3月20日秦山核电站正式开工建设1986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1986年9月《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

《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情况援助公约》1991年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1993年8月《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1996年《国家核应急计划》第一版2004年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2005年9月《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我国核应急体系2024/5/513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地方政府核应急委核电厂应急指挥部经过二十多年努力,我国初步建立国家、省级政府和营运单位三级核应急管理体系

我国核应急体系2024/5/514

应急状态分级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场外应急(总体应急)核电厂分四级,其他核设施一般分三级我国核应急体系2024/5/515我国核应急体系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由24个部(委、局)组成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主管部门环保部(国家核安全局)---核安全监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办事机构总参作战部(军队应急办)总参军训和兵种部(防化兵)2024/5/516核应急工作方针(“24字”方针)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我国核应急体系2024/5/517核事故应急预案1.总则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应急工作方针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的主要任务适用范围2.核事故应急技术基础应急状态应急计划区应急干预2024/5/518核事故应急预案3.核事故应急组织及其职责核事故应急组织构成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人员组成和职责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的组成和职责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的组成和职责核与辐射安全地区监督站职责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职责2024/5/519核事故应急预案4.应急设施与设备应急响应中心应急指挥和通信系统辅助计算机系统应急文件5.核事故应急启动与响应应急响应级别通知与启动联络与信息交换指挥和协调应急监测安全防护2024/5/520核事故应急预案6.应急状态终止和恢复措施应急状态终止条件和程序应急状态终止条件应急状态终止程序应急状态终止后的行动7.应急保障应急资金应急设施设备应急响应能力维持8.附则2024/5/521核事故应急预案附件:核事故应急实施程序目录

1、核事故应急启动与响应实施程序2、核事故后果评价实施程序3、核事故辐射环境应急监测实施程序4、核事故联络与信息交换实施程序5、核事故应急人员培训实施程序6、核事故应急演习实施程序7、核事故应急信息公开与舆情应对实施程序2024/5/522辐射事故应急预案1.总则编制目的能准确掌握情况、分析评价并决策,按事故等级及时采取必要和适当的响应行动编制依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急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2024/5/523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的主要任务——环保部部应急准备工作负责特别重大辐射事故的处理和协调跨省区域辐射事故的处理接收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和辐射事故责任单位有关事故信息的报告,指导和组织力量支持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开展辐射环境应急监测和应急行动;监督与评价由环境保护部直接监管的辐射事故责任单位的应急行动和事故处理措施;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并做好信息公开、公众宣传等工作。2024/5/524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的主要任务部应急准备工作特别重大辐射事故、协调跨省区域辐射事故的处理接收省环保部门和事故单位的报告,指导和组织支持省环保部门开展应急监测和应急行动;监督与评价由部直接监管的事故单位的应急行动和事故处理措施;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并做好信息公开、公众宣传等工作。省级环保部门:负责辖区内重大、较大和一般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事故处理及事故原因调查,协助环境保护部做好特别重大辐射事故的处理工作2024/5/525辐射事故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核技术利用中发生的辐射事故;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发生的辐射事故;铀矿冶及伴生矿开发利用中发生的环境辐射污染事故;放射性物质运输中发生的事故;国外核事故造成我国环境辐射污染的事故;国内外航天器在我国境内坠落造成环境辐射污染的事故;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辐射事故2024/5/526辐射事故应急预案2.环境保护部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与职责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的组成部分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事故应急监测组织2024/5/527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核事故应急预案辐射事故应急组织机构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秘书组)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专家组)(专家组)省环境保护部门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事故现场图例:上下级关系信息流方向监督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2024/5/528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应急组织机构图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协调组、外事组、事故跟踪及调查组、监测组、信息组)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事故应急技术中心)(常设组,相关专业组,高级专家组))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省级环境保护部门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地区监督站省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核设施营运单位图例:指令信息流监督图1、环境保护部核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图2024/5/529辐射事故应急预案3.辐射事故分级特别重大辐射事故(Ⅰ级)(1)I、II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环境辐射污染后果;(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3)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严重环境辐射污染后果;(4)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环境辐射污染后果;(5)对我国境内可能或已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环境影响的航天器坠落事件或境外发生的核与辐射事故2024/5/530辐射事故应急预案重大辐射事故(Ⅱ级)(1)I、II类放射源丢失、被盗;(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3)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环境辐射污染后果;(4)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环境辐射污染后果2024/5/531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较大辐射事故(Ⅲ级)(1)III类放射源丢失、被盗;(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3)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小范围环境辐射污染后果;(4)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小范围环境辐射污染后果。2024/5/532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一般辐射事故(Ⅳ级)(1)IV、V类放射源丢失、被盗;(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3)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局部辐射污染后果;(4)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发生轻微放射性物质泄漏,未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事故;(5)铀矿冶、伴生矿超标排放,造成环境辐射污染后果2024/5/533辐射事故应急预案4.应急行动通知与启动2024/5/534辐射事故应急预案4.应急行动联络与信息交换指挥和协调应急监测安全防护2024/5/535辐射事故应急预案5.应急状态终止和恢复措施应急状态终止条件应急状态终止后的行动总结报告6.应急保障应急资金应急设施设备应急能力维持7.附则2024/5/536辐射事故应急预案附件:辐射事故应急实施程序目录

1、辐射事故应急响应实施程序;2、辐射事故后果评价实施程序;3、辐射事故辐射环境应急监测实施程序;4、辐射事故联络与信息交换实施程序;5、辐射事故应急人员培训实施程序;6、辐射事故应急演习实施程序;7、辐射事故应急信息公开与舆情应对实施程序;2024/5/53738时间段:1991年12月15日-2010年6月15日对象:核电站次数:17次(厂房应急1次+应急待命16次)分布:大亚湾基地9次+秦山基地5次+田湾2次机组状态:满功率13次+降功率1次+停堆大修3次初因事件:台风9次+电源类故障4次+主变故障与主变火灾4次进入应急状态统计分析2024/5/53839实战汶川地震应急救援

两次朝核应急响应/军地协同核与辐射安保备勤:奥运、世博、国庆60周年钴60手表事件,JCO,开封杞县卡源事件强台风,设备故障,火灾,运输日本福岛核事故应急响应2024/5/539辐射环境监测辐射环境监测概述辐射监测分类辐射监测方案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应对福岛核事故放射性影响应急监测2024/5/540辐射环境监测概述辐射环境监测起源与发展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原子弹研制后来的核试验、原子弹爆炸、温茨开尔和三里岛事故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故近年来,核技术利用和核能的快速发展2024/5/541辐射环境监测概述辐射环境监测进展技术规范更加完善监测目的的变化重视监测和信息的网络化和及时性测量分析技术环境保护的对象的扩展2024/5/54243源世界范围个人年均有效剂量(mSv)照射的范围和趋势天然本底2.4典型范围为1~10mSv,这与具体地点的环境有关,也有相当多的人口所受剂量达到10~20mSv医学检查0.4范围在世0.04mSv(最低健康医疗水平)和1.0mSv(最高健康医疗水平)之间。大气核试验0.005已从最大的1963年的0.15mSv逐渐降低,北半球相对较高,南半球相对较低。切尔诺贝利事故0.002已从最大的1986年的0.04mSv(北半球的平均值)逐渐降低,事故现场附近较高。核能生产0.0002随着核能计划的发展而增加,但又随着技术的完善而降低。2000年天然和人工源所致平均个人有效剂量2024/5/543辐射环境监测概述宇宙辐射宇宙射线:来自外层空间和太阳表面宇生放射性核素:宇宙射线在大气层中相互作用产生的放射性核素包括3H、7Be、14C和22Na14C:1.0×1015Bq/年、12μSv/年3H:1.48×1017Bq/年、0.01μSv/年陆地辐射存在地壳、建材、空气、水、食物和人体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系,232Th系和40K。2024/5/544辐射环境监测概述大气层核武器试验(1945—1980)环境中14C、90Sr、137Cs1963年世界平均年有效剂量150μSv2000年世界平均年有效剂量5μSv核电:占全球发电量17%惰性气体85Kr,88Kr,41Ar,133Xe,135Xe气载流出物3H,131I放射性气溶胶58Co,137Cs,124Sb液态流出物3H及其它核素2024/5/545辐射环境监测概述辐射环境监测对操作放射性物资设施周界外的辐射和放射性水平进行的与该设施运行有关的测量监测对象是环境介质和生物监测目的:法规,长期变化趋势,科研评价设施运行对人的照射水平收集设施运行与排放、辐射水平等因素间关系,发现问题发现异常排放或预警事故释放,应急监测为决策提供依据证明满足法规、满足公众需求、改善公众关系辐射环境监测是指对工作人员和公众所处环境的辐射水平进行测量,估算公众及工作人员所受照射剂量,从而控制照射2024/5/546辐射环境监测分类根据监测任务、目的、阶段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管理角度:环保部门监督性环境监测和运营单位自行环境监测,“双轨制”从设施(或活动)的运行状态来分,可以分为正常状态环境监测与事故应急监测两大类从运行阶段来分,可分为运行前环境调查(或称本底调查)、运行环境监测、退役环境监测(或称运行后环境监测)2024/5/547辐射环境监测分类基于地域局地:为了评价单个设施对附近区域的影响区域性:为了评价来自若干设施对较大地区的综合影响全球性:为了确定世界范围的影响和趋势,例如:酸的沉降,嗅氧层的破坏,核试验或泄漏全球沉降2024/5/548辐射环境监测分类基于监测目的源相关:为了确定单个源对人的照射人相关:为了确定来自所有源对人的总照射环境相关:为了确定若干源对环境特征(植物、树、建筑物、土壤、水体、生态等)的影响2024/5/549辐射环境监测分类研究相关为了确定特殊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之间的转移评价它们在环境输运过程中的化学和生物学变异识别污染物的生物指示物验证关键居民组已被恰当地辩认,以及所采用的模式能恰当地代表所监测的环境。2024/5/550辐射环境监测分类基于管理和法律要求符合性相关:为了确定符合于相关法规公众信息:为了改善公众关系而提供数据和信息2024/5/551辐射环境监测分类基于核与辐射安全管理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监督性监测应急监测调查性监测:全国本底调查、伴生矿污染源调查、重点核设施污染现状调查、核设施运行前本底调查等2024/5/552辐射环境监测分类2024/5/553辐射环境监测分类2024/5/554辐射环境监测分类2024/5/555监测方案设计监测实施计划编制质量保证计划编制现场测量,取样样品前处理和实验室测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监测数据处理、分析和评价结果整理和编制报告记录与存档辐射环境监测方案2024/5/556辐射环境监测方案制定原则

根据《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辐射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凡是不能被国家法规所豁免的辐射源和实践,均应按法规要求进行适度和必要的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的内容和要求,应视伴有辐射设施的类型、规模、环境特征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在制定环境监测方案时,应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和辐射环境污染源及周围环境的具体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设计,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经验反馈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凡是同一场址具有多个污染源的情况,应遵循统一管理和统一规划的原则,以做到相互协调和节约资源。

2024/5/557辐射环境监测方案制定的主要因素设施的类型、规模、潜在危害;释放核素的种类和量,以及它们的物理和化学形态、释放的方式和途径;被释放元素在环境中的迁移消散运动规律,以及影响这些元素迁移运动的天然和人工因素,如气象、地质和水文状况,植物和水库、港湾及浓集生物等情况;农业、渔业、水和食物供给、工业和文化娱乐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人口分布及其按年龄、性别、饮食、职业、生活及文化娱乐习惯等方面的组成。2024/5/558辐射环境监测方案制定的主要步骤收集背景性资料识别和评价不同的照射途径确定样品的收集和分析计划确定相应的质保要求2024/5/559辐射环境监测方案制定方案的基本内容监测介质:一般包括空气、水体及水生物、土壤及沉积物、动植物及其产品等监测项目:α,β,γ总活度;α,γ核素分析、剂量或剂量率;环境介质中核素活度、沉降率等监测地点(取样或监测点的分布)监测频度或时节。取样、测量样品的量。取样和测量方法及技术。质量保证计划。其他。2024/5/560辐射环境监测方案γ辐照装置环境监测运行前环境辐射水平调查调查时间装源前。调查范围以辐照室为中心,半径0~500m以内。调查方案见下表。运行期间环境监测按表进行监测,其中换装源前后增加测定贮源井水中所用核素的浓度。辐射源泄漏监测一旦发现贮源井水受所用核素的污染,立即停止排水并定期分层取样测定所用核素的浓度,并针对污染原因,及时进行事故处理。事故处理后进行场所和污染物表面放射性污染水平监测。2024/5/5612024/5/562辐射环境监测体系依据《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及《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和《国家环境保护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等规划中关于辐射环境监测的要求,编制了《“十二五”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体系监测实施方案》,2024/5/563辐射监测组织机构图环境保护部技术支持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31个)地级市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6个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应急支持督查监管支持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辐射环境监测机构具体实施监测辖区内的辐射环境监管(测)机构具体实施监测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技术指导业务指导2024/5/564职责分工(1)环境保护部负责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监测网络的规章制度,提出阶段性的监测任务和非常规监测任务,编制及发布年度工作要点,组织召开年度监测工作会议,监督检查和考核全国辐射监测工作的开展,审核年度报告,信息公开及总结表彰先进。2024/5/565职责分工(2)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承担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管理技术支持;负责国控网运行和管理、质量保证、人员培训;负责编写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报告;承担特别重大核与辐射事故的辐射环境应急监测;负责运行和管理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信息发布系统;负责辐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化的技术工作;开展辐射环境监测技术研究。2024/5/566职责分工(3)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负责民用核设施监测能力评估、监测方案审评、流出物监测数据审评,建立和运行民用核设施流出物监测数据库,编制核设施流出物监测年报;承担特别重大核与辐射事故的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承担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管理技术支持、培训;承担放射性水平调查监测;开展辐射环境监测技术研究。2024/5/567职责分工(4)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负责核设施场内环境辐射监测计划和流出物监测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负责核设施及核技术利用项目辐射监测工作的监督。2024/5/568职责分工(5)省级辐射监测机构负责本辖区辐射环境质量监测;负责辖区内铀钍矿、伴生矿、核技术利用等污染源的流出物和周围辐射环境的监督性监测;负责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辐射监测;承担环境保护部委托的重要核设施的监督性监测,以及国控网监测;承担本辖区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测;实施辐射监测质量保证、培训工作,对监测数据的质量负责,编制监测年报。重点省级监测机构承担对其他省重大核与辐射事故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支持,协助监测技术中心承担部分国控网监测和质保工作。2024/5/569职责分工(6)地级市辐射监测机构承担辖区内应急监测工作,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初步测量,协助上一级环保部门开展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2024/5/570城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136个;重点核设施周围核环境安全预警监测站点,28个;重要江河流域,国际河流,以及重要饮用水、地下水水源和海水等水体的监测点,108个;陆地γ辐射监测点,328个;土壤,生物样品的采样点,175个;电磁辐射监测点,84个;国控网辐射环境监测2024/5/571国控网陆地γ辐射监测点位布点示意图2024/5/572国控网水体辐射监测点位监测断面示意图2024/5/573国控网土壤辐射监测点位采样点布点示意图2024/5/574国控网各个点具体开展的监测项目辐射环境质量监测项目2024/5/575建设目标(1)建立健全法规及标准体系。制定辐射环境监测管理、运行管理、监测方法、人员培训等规章制度,加快出台配套的职业资格、机构资格、监测专用设备监管等方面的实施细则和相关办法,推进辐射环境监测的统一管理。(2)完善辐射监测网络布点。填平补齐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辐射环境监测国控点,开展八大江河、五大重点湖泊以及大型水库、近岸海域水体监测点监测,设区市全面开展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新增981个辐射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其中新建410个辐射监测自动监测站(400个空气自动监测站,10个水体自动监测站)以及31个电磁环境车载自动监测站。2024/5/576建设目标(3)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健全监测质量监督和考核机制,建设质量控制实验室,具备配制标准物质的能力。省级辐射环境监测(督)站通过实验室计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出具监测数据所用的仪器合格率达100%,核电厂外围连续监测系统的数据获取率90%以上。建立全国辐射环境样品库,建立全国和省级样品库建设和管理模式,统一标准物质。(4)大力推进标准化建站工作,建设省级辐射监测重点实验室。省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按照《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标准,通过验收。加强重点省级辐射监测机构建设,补充国家在应急监测、质量保证以及培训方面的需要。2024/5/577建设目标(5)加强地市级辐射监测能力。150个地级市配置现场快速响应监测设备,具备快速到达现场,开展初步测量的能力;67个地级市建设监测业务用房,配置相应设备。(6)完成运行核电厂、核燃料循环设施外围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的建设,开展拟建核电厂周围的本底监测。(7)建立“平战结合”的国家、重点省以及省级标准化的应急辐射监测队伍,完成省级核与辐射应急监测调度平台建设。(8)加强国家级辐射监测实验室能力建设。开展航空、近岸海域、地下水等监测能力建设,强化质量保证和培训能力,建设超低本底实验室。2024/5/578建设目标(9)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辐射环境监测培训体系。统一培训项目、教材、师资等,建设培训基地,建立监测培训长效工作机制。辐射监测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监测部门负责人、质量保证负责人的轮训率达到100%,新上岗的监测技术人员培训率达到100%,在岗监测技术人员80%以上培训上岗,实现人员数量、素质适应先进的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需要。(10)开展重大专项研究,支持科研技术发展。做好核基地与核设施的现状调查与评价,开展天然本底调查的前期工作,抓紧开展天然放射性物质(NaturallyOccurringRadioactiveMaterials,简称NORM)水平调查工作。(11)建立辐射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现状、辐射污染源及其环境污染状况的动态数据库,并定期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2024/5/579主要内容人才队伍建设法规及标准体系建设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科研支撑体系建设2024/5/580主要内容能力保障体系建设国控点建设国家辐射环境监测实验室省级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地市级辐射监测能力建设核设施流出物监测系统建设重要核设施外围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省、地市级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测系统建设信息汇总与发布系统建设超低本底测量实验室建设2024/5/581应对福岛核事故放射性影响应急监测2011.3.12~5.22应对日本福到事故对我国放射性影响的应急监测完整全面的监测方案主要经验与成果:应对境外特大核事故环境影响的全国性全面应急监测经验

2024/5/582应对福岛核事故应急监测连续监测√全国70个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3月13日起实时测量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20个沿海城市52个移动监测点(移动监测线路)3月15日起,对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实施移动监测。惰性气体监测√2套惰性气体氙同位素测量系统,连续取样测量空气中氙-133。2024/5/583城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

应对福岛核事故应急监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