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六安市名校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安徽省六安市名校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安徽省六安市名校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安徽省六安市名校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安徽省六安市名校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安徽省六安市名校中考化学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中烧杯里的水用于倒吸进烧瓶内与生石灰反应B.图中的水提供热量并隔绝空气C.图集气瓶中的水用于排尽空气且便于观察H2何时集满D.图中的水用于防止熔融物炸裂集气瓶2.长期受电磁辐射可引起人头昏、头痛、失眠等症状,科学家发现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具有较好的防辐射损伤功能。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豆腐B.西红柿C.鸡蛋D.牛肉3.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其中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020.03.020反应后质量/g10.0x3.029.0A.表中x=17B.该反应中乙可能是单质C.该反应中丙一定起催化作用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4.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表述正确的是()A.可以用稀硫酸除去烧水壶底部的水垢B.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蚕丝”和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但两者所属营养成分不同C.因为铁可以和酸反应所以常温下不可以用铁罐贮存浓硝酸和浓硫酸D.氯化钠和蔗糖溶于水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的结论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6.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指的是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7.为解决鱼在运输过程中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一种叫做过氧化钙(CaO2)的制氧剂,它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是A.CaO和O2B.CaCO3和H2C.Ca(OH)2和O2D.CaCl2和O28.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除去氧化铜中的炭粉,可将混合物在足量的空气中灼烧B.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镁粉,可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C.为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熟石灰,可将其加水后滴加酚酞试液D.除去硝酸钠中的硫酸钠,可将混合物溶解、加适量氯化钡溶液、过滤、蒸发9.活性炭能净水,主要是因为它具有()A.难溶性 B.稳定性 C.吸附性 D.可燃性10.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所得固体为银B.b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锌C.c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亚铁和硝酸锌D.d点所得固体为银、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①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②写出氧化汞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③对微粒示意图的理解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A每二个氧原子可以构成一个氧分子B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反应前后氧、汞元素存在形态都发生变化D反应过程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0价E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FeCl3溶液常用于蚀刻印刷电路,反应原理为aFeCl3+bCu═cCuCl2+dX.向含溶质32.5g的FeCl3溶液中慢慢加入一定量的Cu粉,反应过程中FeCl3、CuCl2的质量随Cu粉质量变化如图。则(1)b:c═_____。(2)X的化学式为_____。(3)生成X的质量为_____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在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用水点火的魔术,只见老师用滴管向棉花滴1~2滴水,棉花便立即燃烧起来。老师揭秘:将一小块金属钾事先藏在棉花中。已知钾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则该反应必定是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好奇的小明亲自进行了该魔术,为了使反应迅速,他将一滴管的水挤向棉花,却发现其不能燃烧起来。小明魔术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海洋中蕴藏了巨量的能源和资源。我国南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①甲烷可用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②化学家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③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则另两种气体可能是____。AH2和CO2BH2和C3H8CC3H8和C3H6DCO和C3H8研究从海洋中得到的物质a、b、c的溶解性。40℃时,取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于三个烧杯中(状态1),将温度降到30℃(状态2),固体析出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仔细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①1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②烧杯甲里是____物质的溶液(选填a、b、c)。③30℃时,烧杯____里溶液中水的质量最少(选填甲、乙、丙)。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状态1的三个烧杯中溶剂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B状态1的三个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丙>甲>乙C状态2的三个烧杯中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D状态2的三个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丙>乙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王军同学在阅读课外读物时得知工业上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一定量的NaHCO3,于是他从家中取来某纯碱样品,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探究该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HCO3。NaHCO3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NaHCO3属于_____(填“酸”、“碱”或“盐”)类物质。王军同学根据实验目的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方案1:取样,加适量水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方案2:取样,将其加入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试管中,加热,观察装置B中的现象。王强同学认为方案1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按方案2进行实验时,观察到装置B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该纯碱样品中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NaHCO3。李娜同学想利用方案2中的装置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含量,她提出需要充分吸收反应生成的CO2,为此,你认为装置B内最好盛装_____溶液。欲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NaHCO3,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16.同学们为了证明CO2与NaOH溶液能否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一:依据装置中气体体积或压力的变化判断是否反应。资料: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可以溶解1体积CO2。甲同学要用如图所示装置证明CO2与NaOH溶液能够反应,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溶液能够反应,应该再把NaOH溶液换为水做对比实验。请分析:通过甲乙两位同学实验的对比,我们能否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出你的理由_____。活动二:从生成物角度判断是否反应。同学们提出:以甲实验试管所得液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检验样品中是否含有Na2CO3来证明CO2能否与NaOH溶液反应。资料:Ca(OH)2是微溶物,Ca2+和OH—不能大量共存于溶液中。丙、丁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现象丙取2―3mL样品,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偶有少量气泡后来有大量气泡丁取2―3mL稀盐酸,向其中逐滴加入样品开始即有大量气泡请分析:(1)为什么丙、丁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不同_____?(2)丙同学的实验里不能用酚酞试液替代稀盐酸,理由是_____。(3)还有什么物质(酸类物质除外)可以代替丙实验的盐酸来检验样品中是否含有Na2CO3?请列举一例:_____。活动三:实验拓展已知:碳酸钠稳定,受热难分解。有同学提出取少量甲、乙实验试管里的液体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也能判断CO2能否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观察到:甲试管内壁仅出现少量气泡;乙试管内壁出现较多气泡。(1)这种加热方式叫热水浴,与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相比,热水浴的优点有哪些?_____、_____(答两点)。(2)该实验为什么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

A、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了氢氧化钙放出了大量的热,烧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导管口有气泡生成,烧杯中的水便于观察烧瓶内气压变化,错误;B、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时,水的作用是能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的作用,正确;C、利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排尽空气且便于观察H2何时集满,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正确。2、B【解析】

A、豆腐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B、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C、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D、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3、D【解析】

甲在反应前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10g-2g=8g;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在反应前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29g-20g=9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2.0+20.0+3.0+20-10.0-3.0-29.0=3,乙在反应前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20g-3g=17g。【详解】A、表中x=3,故A错误;B、该反应中乙反应物,分解产生甲和丁,乙不可能是单质,故B错误;C、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C错误;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D正确。故选D。【点睛】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4、B【解析】

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水垢表面,阻止了稀硫酸与水垢反应,故选项A不正确;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纤维,棉花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两者的营养成分不同,故选项B正确;C、浓硝酸和浓硫酸会使铁钝化,能用铁罐贮存浓硝酸和浓硫酸,故选项C不正确;D、氯化钠和蔗糖溶于水,二者都是物理变化,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B。5、A【解析】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一的结论,故说法不正确.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说法正确.C、工业上,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故说法正确.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化学性质稳定,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说法正确.故选A.6、C【解析】

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指的是铁元素;故选:C。7、C【解析】

A、氧化钙很容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不能存在于水中,故A不可能;

B、反应物中无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不可能生成CaCO3,故B不可能;

C、反应物为水和过氧化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能生成物为Ca(OH)2和O2,故C正确。D、反应物中无氯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不可能生成CaCl2,故D不可能;

故选:C。8、A【解析】

A.除去氧化铜中的炭粉,可将混合物在足量的空气中灼烧,因为炭粉在空气中灼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氧化铜不反应,故正确;B.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镁粉,加入的稀硫酸会与铁粉和镁粉都发生反应,除去杂质的同时,也将主要物质除去除去,故错误;C.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熟石灰,不可将其加水,因为生石灰与水反应会生成熟石灰,故错误;D.除去硝酸钠中的硫酸钠,不可用氯化钡溶液,因为氯化钡溶液会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的同时,还会生成新的杂质氯化钠,故错误。故选A。9、C【解析】

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故选C。10、A【解析】

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银,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方程式为,等硝酸银反应完后,锌再与硝酸亚铁反应,方程式为。【详解】A、根据方程式为可知,硝酸银与硝酸锌的质量比为,反应过程溶液质量不断减少,而a点却是在溶液质量减少的曲线上,说明锌正与硝酸银反应,所得固体为银,符合题意;B、b点是溶液质量小到最低点,代表硝酸银已完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没有硝酸银,只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锌,不符合题意;C、c点代表锌与硝酸亚铁已完成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锌,不符合题意;D、d点代表反应已完全,且加入过量的锌粉,所得固体为银、铁和锌,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HgO2HgOHg+O2分解反应DE【解析】

①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化汞分子,化学式为HgO;②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单质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gOHg+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③A、每二个氧原子可以构成一个氧分子,正确;B、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如石墨是由C原子构成的,正确;C、反应前后氧、汞元素存在形态都发生变化,正确;D、反应过程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为0价,错误;E、反应前只有氧化汞分子,反应后只有氧分子,分子种类发生变化,错误。故选D、E。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1FeCl225.4【解析】

(1)(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铁比铜活泼,所以X不能是单质铁,所以应该是氯化亚铁,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3+Cu═CuCl2+2FeCl2,所以b:c═1:1,X的化学式为FeCl2;(3)设生成的氯化亚铁的质量为y,y=25.4g。【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放热2K+2H2O=2KOH+H2↑加水太多致棉花未达到着火点【解析】

(1)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属于放热反应;(2)小明魔术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加水太多致棉花未达到着火点。考点:化学方程式书写,灭火原理。14、CH4+2O22H2O+CO2化学BDc>b>ab丙ABC【解析】

(1)①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H2O+CO2。②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生成了新物质,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③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百分比==75%,CO中碳元素的质量百分比=≈42.9%,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百分比=≈27.3%,C3H8中碳元素的质量百分比=≈81.8%,C3H6中碳元素的质量百分比=≈85.7%,因为混合气体的碳元素质量分数为75%,而甲烷=75%,所以,另两种气体的含碳量一种要大于75%,一种要小于75%,才能使混合气体中碳元素质量分数达到75%,B中H2和C3H8,D中CO和C2H4都可以达到要求。①1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②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低温度ab饱和溶液都会有晶体析出,有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a溶液析出的晶体更多,故烧杯甲里是b物质的溶液。烧杯丙里是a物质的溶液。故填:b;③40℃时,a的溶解度最大,相同质量的abc饱和溶液中,a溶液中水的质量最小,温度降低至30℃时,水的质量不变,烧杯丙里溶液中水的质量最少。④烧杯甲里是b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c物质的溶液。烧杯丙里是a物质的溶液。状态1时,a的溶解度最大,c的溶解度最小,A状态1时,三个烧杯中溶剂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正确;B状态1的三个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丙>甲>乙,正确;C状态2时,丙析出的固体最多,溶液质量最小,乙没有固体析出,溶液质量最大,正确;D状态2的三个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丙>甲>乙,故错误;故选ABC。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盐Na2CO3的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NaHCO3Na2CO3+CO2↑+H2O含有氢氧化钠加热【解析】

[查阅资料]NaHCO3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故属于盐类物质。[实验设计]取样,加适量水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认为方案1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Na2CO3的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进行实验]考虑“NaHCO3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故书写化学方程式NaHCO3Na2CO3+CO2+H2O。[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测该纯碱样品中含有NaHCO3。[讨论交流]根据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溶解性,可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大,故充分吸收反应生成的CO2,装置B内最好盛装氢氧化钠溶液。[拓展应用]根据“NaHCO3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最简便的方法是加热。16、试管内液体会上升至试管顶部(液体充满试管)能证明,因为甲乙实验里试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或甲实验试管里液面上升的速度比乙快);或不能证明,因为CO2也可能是溶解在NaOH溶液中了,使得甲乙液面同样上升丙开始阶段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多,盐酸少,丁开始阶段盐酸多,少氢氧化钠和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