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诗词曲鉴赏考点梳理(部编版)_第1页
八年级下册诗词曲鉴赏考点梳理(部编版)_第2页
八年级下册诗词曲鉴赏考点梳理(部编版)_第3页
八年级下册诗词曲鉴赏考点梳理(部编版)_第4页
八年级下册诗词曲鉴赏考点梳理(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八年级下册诗词曲鉴赏考点梳理45.关雎《诗经·周南》诗句诗句分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鸟不停地鸣叫/文静美好的样子/配偶那美丽善良的姑娘,是好男儿的好配偶。雎鸠起兴,姑娘美丽贤淑,小伙子爱慕。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一种可食的水草/求取日日夜夜采摘荇菜起兴,写对心中女子日日夜夜的追求。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思念/忧思的样子“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思念、求之不得的苦闷焦灼。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采摘荇菜起兴,想象热恋的美好时光,和谐美满。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挑选敲击钟鼓使她快乐采摘荇菜起兴,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心中愉悦。全诗分析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通过描写一个男子思恋、追求一个女子的过程,表现他求之不得的痛苦与幻想求之而得的喜悦,也表现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重点赏析(字词、技巧、哲理句)1.比兴:全诗采用比兴手法,如关雎和鸣引出男女相思,表达了主人公对姑娘的思慕、爱恋之情,切合诗意,自然流畅,有委婉动人的艺术魅力。2.重章叠句:诗歌运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如“窈窕”“参差”“辗转”等,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景物描写、人物刻画的生动性。46.蒹葭《诗经·国风·秦风》诗句诗句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芦苇/茂盛的样子那人,指所爱的人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逆流而上艰险顺流而下仿佛、好像萧索、凄婉的气氛,烘托主人公怅惘、迷茫。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相会的艰难之情。蒹葭萋萋,白露未稀。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茂盛的样子干/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路)高而陡追寻水中的高地萧瑟冷清的秋景表现凄清落寞的情调。反复咏叹手法,更深入一层地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茂盛鲜明的样子/还没有干水边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向右迂曲水中的小块陆地反复咏叹手法,突出追求之路的艰难、曲折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全诗分析写主人公在萧索凄迷的环境中追寻心上人,但心上人忽隐忽现,寻而不得,表现了主人公强烈的思念之情。重点赏析(字词、技巧、哲理句)1.起兴手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前两句运用了起兴,既交代了时令、环境,又渲染了浓烈的凄清惆怅气氛。2.反复咏叹:“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反复咏叹,表现出主人公追求意中人的坚定信念。3.时间、空间变化:“白露为霜”、“白露未唏”、“白露未已”暗示时间流逝,“水中央”、“水之湄”、“水中坻”、“水之涘”“水中沚”,暗示地点不断变化,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情执着。47.式微《诗经·邶风》诗句诗句分析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何,为什么/(如果)不是君主在露水中深深地怨愤。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身体(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重章叠句中强化痛苦与怨恨。全诗分析写劳动者的悲歌,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及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重点赏析(字词、技巧、哲理句)1.咏叹、质问:直抒胸臆2.重章叠句:反复中强化,叠加中升华感情。48.子衿《诗经·郑风》诗句诗句分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的衣领我的思念难道不继续通音讯吗深深爱恋,反问责怪,惆怅、幽怨。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佩玉的带子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挑达,独自徘徊的样子失落惆怅,心情烦闷。全诗分析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却不见的情景,抒发了相思之苦。重点赏析(字词、技巧、哲理句)1.心理描写:前两章既无音讯,又不见人影的埋怨,末章的独白,刻画了女子焦灼万分的期盼之情,又流露她的矜持之态。2.反问:采用了反问的写法,强烈地表达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的惆怅与幽怨之情。4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到、往诗句诗句分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指长安指杜少府即将赴任的地方——蜀州点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处,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感情。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出外做官语气体贴,感情真挚,由离情变为劝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指全国各地近邻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旷达的胸襟。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无须、不必/岔路口/挥泪告别劝慰对方不要为远别而悲伤。全诗分析诗人在京城长安送别朋友到蜀地。全诗以“惜别”和“劝慰”为线索,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趣,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重点赏析(字词、技巧、哲理句)送别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出诗人对友人的劝勉,即使远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边,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辅”: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州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5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诗句诗句分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水映天空/天空八月,洞庭湖的湖水与堤岸持平,湖水包容天空,水天浑然一体。写景句:洞庭湖的壮观景象。为后四句求仕无门的比喻做铺垫。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腾摇撼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写景句:气势磅礴,惊心动魄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渡闲居、平常家居想渡湖却没有船只(比喻想从政而无人引推、荐),身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委婉含蓄表示自己希望得到引荐。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看着人家垂钓,只能白白的产生羡鱼之情了。这句话隐喻想出来做官却没有途径。用典,进一步抒发自己因无官位不得施展才华的苦闷彷徨和淡淡幽怨。全诗分析这这首诗描写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郁郁不得志的情怀及希望出仕的政治抱负。重点赏析(字词、技巧、哲理句)比喻巧妙过渡:以“欲济无舟楫”的比喻,承上启下,从描写洞庭湖景色过渡到抒写自己希望被举荐从政的心愿。用词有表现力:“平”、“涵”、“混”、“蒸”、“撼”,锤炼精妙,富有表现力。写出了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以及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51.《石壕吏》【唐】杜甫诗句诗句分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投宿越过点明投宿的时间和地点。兵荒马乱、鸡犬不宁。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多么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差役凶狠残暴,老妇悲楚可怜。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防守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捎信回来最近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停止,这里只生命结束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还在吃奶的孙子完整的衣服(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全家为国家作出重大牺牲。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照应开头,于叙事中含无限同情与悲痛。全诗分析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思想上的矛盾:既高度赞扬人民牺牲精神,内心又有对战争的控诉,为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而感到同情与悲痛。重点赏析(字词、技巧、哲理句)构思巧妙,情节精炼:全诗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的再现了情节发展全过程,精炼到无以复加。不发抽象议论,避免主观色彩,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化在客观事实里,让事实本身直接感染读者。5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诗句诗句分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猛烈呼啸多层茅草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散落挂住、挂着/高飘落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写景句:写秋风破屋的场景,表现焦灼之情。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狠心/如此、这样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喝止不住靠竟狠心这样当面做抢掠的事情。对群童盗茅的无可奈何的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会儿阴沉迷蒙的样子/接近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写景句: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同样暗淡愁惨的心境。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被子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战乱,指安史之乱如何挨到天亮写景句:写出屋顶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有愁苦之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遮盖、掩护/贫寒的人士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高耸的样子议论句:体现了诗人担忧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全诗分析这首诗写了秋风破屋,群童偷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场景,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重点赏析(字词、技巧、哲理句)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用词富有表现力:“怒”把秋风拟人化,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且富有浓烈的情感色彩。“卷”、“三重”写受害之重;“渡”、“撒”、“挂胄”、”飘转“一系列的动词细致写出风吹茅草的情状。53.卖炭翁【唐】白居易诗句诗句分析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木柴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灰白概况生活状况,肖像描写,突出艰辛。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做什么用。营:谋求。这么辛苦仅换温饱,境遇不幸。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反常的矛盾心里描写,境遇悲惨。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碾出冰冻的车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路远、车重、雪厚、人苦。动作描写:晓驾炭车辗冰辙。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轻快的样子。太监。横冲直撞、趾高气扬。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皇帝的命令/调转/吆喝仗势欺人、蛮不讲理、霸道凶残。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挂。同“值”,价钱。宫使无耻、卖炭翁无奈、悲愤、绝望。全诗分析通过描述一个卖炭翁的辛苦劳动所得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揭露了宫市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重点赏析(字词、技巧、哲理句)1.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突出卖炭翁的艰辛与悲惨。2.对比:“一车炭”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突出宫市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残暴。54.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诗句诗句分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初升的太阳清晨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写景句:后禅院的远景,交代时间和地点,开篇为本诗营造了超凡脱俗的静谧氛围。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折的小路/僧人住的房舍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写景句:写出寺院景色的静谧祥和。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使……欢悦/使……空灵山间风光使鸟怡然自得,漢史影像使人心中俗贪消失。纯净、愉悦的景色折射出诗人内心的空净。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各种声响只钟声悠扬,洪亮,写出寺院的幽静、空灵,突出境界的纯净、愉悦。诗人快乐愉悦、淡泊安宁。全诗分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诗人描写了清晨游览破山寺后禅院的观感,抒发了旷远淡泊和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重点赏析(字词、技巧、哲理句)1.情景交融:“曲径”两句和“山光”两句情景交融。借山林寺后禅院静谧祥和的环境,写出诗人内心的空净和旷远淡泊的胸襟。2.动静结合:最后两句以静写动,动静结合,进一步写出寺院的幽静、空灵。55.送友人【唐】李白诗句诗句分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城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青山绿水,景色明丽;山静水动,相映成趣。山静默,水远去,离别之景引出怅惘之意。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分别/蓬草。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友人漂泊,深切关怀。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友人如浮云行踪不定,我如落日依恋大地与友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此离群的马马鸣烘托离情别绪。全诗分析通过描写送别情景,表达依依不舍的深厚情谊。重点赏析(字词、技巧、哲理句)1.比喻:孤蓬比喻友人,写友人如孤蓬飞转飘忽不定,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关怀。2.自然美与人情美交融:青山白水,火红落日与洁白浮云,相互映衬,色彩鲜艳;班马长鸣,形象活泼,自然美景与有深厚情谊的人情美交融一起,新颖别致。56.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苏轼诗句诗句分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枝叶稀疏的桐树/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