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请准备好你的课本、蓝本、双色笔✮今日心语:

不管脚步有多慢都不要紧,只要你在走,总会看到进步。聆听历史是一种深远的智慧让历史照亮我们未来的行程大唐盛世民族交融制度创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文艺昌盛中外交流频繁温故知新

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之后影,渐渐地在变质。——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制度创新——因时而生,适时而变钱穆先生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核心概念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两税法重难点重点:科举制的创立、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难点:汉唐间赋税制度的变化。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课标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选官用人制度的演进及作用;

2.了解中国古代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及实质;

3.了解古代中国赋税制度。目

录一、选官制度·寻天下才: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二、中央官制·分丞相权: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三、赋税制度·聚世间财: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选官制度中央官制赋税制度统治基础政权组织政府收入人权财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朕之天下,人才如何寻?权力如何分?收入如何得?

除此之外,兵役制度、法律制定等亦是王朝运转之支柱,多多关注。选官制度·寻天下才——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选官标准选官制度世官制(世卿世禄制)血缘家世世袭选官方式军功爵制军功朝廷授予孝廉/品德察举制地方举荐战国汉朝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至明清先秦?回顾所学,指出先秦至清末先后采取了哪些选官制度?分别对应什么样的选官标准和选官方式?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一种自下而上推荐人才的一种选官制度)一、选官制度·寻天下才: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一)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1.背景:①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

p40,②士族操控察举:世家大族操纵并干预选官的过程和结果,导致推举出来的官员素质下降

p40一、选官制度·寻天下才: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历史纵横

九品中正制的产生

汉末社会动荡,“人士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材料一:东汉中后期察举制度逐渐因“累世经学”“权门相托”“故旧报恩”之故而为两汉豪强宗族所把持……以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据材料一和P40历史纵横,指出东汉后期察举制的弊端?统治者对人才的需求,尝试新的人才选拔方式九品中正制2.选官方式: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按等级高低)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下下九品下中八品下上七品中下六品中中五品中上四品上下三品上中二品上上一品九品八品七品六品五品四品三品二品一品→→→→→中正九品官品九品1.背景:4.作用和影响:3.选官标准:从唯才是举走向“拼爹”(一)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选官制度·寻天下才: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家世、道德、才能(曹魏时期)家世(西晋)材料二:九品中正制度……在其初创之时,犹能“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出有用人才,但西晋以来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控,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据材料二和P40历史纵横,九品中正制在初创时期有何积极作用?西晋以后有何消极影响?4.作用和影响:(一)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选官制度·寻天下才: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历史纵横

.....自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继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制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积:①初期选拔了一些有用人才;②初期将评议权(选举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前期)加强中央集权。P40历史纵横5、结果: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在隋朝被废除

九品中正制是在继承与改进察举制的基础上创设的,实际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消:①西晋以后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②社会阶层固化,人才流通受阻。

【核心概念】科举制: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还需吏部铨选后方可正式任官。两宋进一步发展完善,“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二)科举制一、选官制度·寻天下才: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一: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材料二: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课堂探究】科举制的背景(二)科举制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南北朝以来,士族没落,庶族地主势力壮大,积极要求参政统治者打击门阀士族、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削弱士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者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1、创设背景:一、选官制度·寻天下才: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2、发展演变: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材料一: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材料二: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时期表现隋:形成①隋朝建立后,②隋炀帝时,唐:完善①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唐太宗:

②武则天:③唐玄宗:(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宋代成熟增加策论考试,锁院、糊名、誊录。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明清僵化一、选官制度·寻天下才: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二)科举制2、发展演变(识记):明经科,就是考儒家经典的科目。每年大约有10%~20%的录取率表明了王朝正统意识形态对儒家伦理的依赖。进士科是从隋朝以来最受重视的科目。此科主要考策论,以文辞华美为胜。每科不过1%~2%的录取率,有“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之说。科举制的发展历程隋文帝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形成唐太宗以进土、明经为主武则天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两

宋锁院、糊名法、誊录法明

清八股取士束缚思想开始采用分科考试首创武举和殿试明经科,就是考儒家经典的科目。每年大约有10%~20%的录取率表明了王朝正统意识形态对儒家伦理的依赖。进士科是从隋朝以来最受重视的科目。此科主要考策论,以文辞华美为胜。每科不过1%~2%的录取率,有“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之说。2、发展演变:(二)科举制1、创设背景(原因):一、选官制度·寻天下才: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2、发展演变:隋朝形成→唐朝发展完善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开始采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南北朝以来,士族没落,庶族地主势力壮大,积极要求参政统治者打击门阀士族、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削弱士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者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朝代制度选拔方式

选拔标准选官权力西周战国、秦朝中央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察举制(含义)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孝廉(品行)早期才能、品德后期门第考试成绩(才学)地方举荐中央评定授官后被门阀士族把持考试思考:与之前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有何创新之处?体现怎样的发展趋势?世卿世禄制(世官制)血缘世袭军功爵禄制(商鞅变法)军功朝廷授予①采用考试方式,相对公平公正②注重才能学识4、发展趋势:3、创新之处:③破除阶级限制(北宋开始农民可以报考)【此处理解即可,不用刻意背诵】贵族地方世家大族中央选官方式:选拔标准:选官权力:选官基础:

⑤选官原则:由世袭、推荐到考试,逐渐规范化、公开化;由血缘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逐步趋向公平、客观;从地方推选逐渐收归中央,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对象和范围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逐渐制度化、公平、公开、客观;学习聚焦: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P41学思之窗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zhí)言》卷1《散序进士》产生发展因为进士社会地位高分科取士,才学标准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扩大统治基础官本位思想思考

科举制对中国历代王朝统治有什么影响?(二)科举制一、选官制度·寻天下才: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5、影响:

材料1: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列,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钱穆《国史大纲》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科举制有什么影响?P41学思之窗

材料2: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5、影响:

(笔记¦背诵)积极:①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扩大统治基础;②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③选官权从士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④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利于形成重学风气;⑤有益于社会文化的普及和传承(如儒家思想的传承)⑥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二)科举制(二)科举制一、选官制度·寻天下才: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科举考试偏重文学、历史和学术问题,使得统治阶层产生一种讲求考证、沉溺文学或一味好古的倾向,这对培养求是致用的思想是很不利的。这种制度虽然使中国保持了上千年的稳定,但是它同样也阻碍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汪洙《神童诗》节选5、影响:

材料4: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消极(明清以后明显):①选拔标准单一,重才轻品;②考试内容(四书五经),忽视自然科学和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进步;③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压抑创新精神和创造力;④官本位思想,“学而优则仕”;⑤强化儒学正统,维护封建社会,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于他国的因素之一;⑥是导致中国社会发展缓慢,中外差距拉大,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拓展延伸:科举制的前世今生创立成熟废除衰落、日益僵化(八股取士)唐代隋朝明清1905年北宋完善元朝一度停止戊戌变法:废八股1898年中国高考制度、公务员考试制度(1994年开始采用考试办法选拔公务员)科举制对后世的影响?近现代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中国的科举制,科举制体现“机会均等”原则,适应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思想。锁院、糊名法、誊录法(2022·湖南卷·3)据下表可知(

)A.世家大族没落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C.门阀观念强化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时间事件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始置进士科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恢复九品中正制唐太宗贞观初年(627)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A(2021江苏高考)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A加强了君主集权B促进了阶级流动C消除了门第观念D激化了政治矛盾【解析】由材料“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八百孤寒齐下泪”可知科举制扩大了选材取士的范围,使出身贫寒的才能之人进入仕途,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故选B项;材料强调科举制的影响,并未提及君主集权的强化,排除A项;“取消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李逢吉作为士族,同样为出身低微的寒素开路,政治矛盾并未激化,排除D项。B真题感悟易错点拨唐代真实的选官制度恩荫(门荫)取仕:恩荫又可称为门荫、荫补、世赏,是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是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科举:622~661年,通过科举进士及第的共290人,其中贞观年间年平均录取9人。铨选仍重门第。“榜出,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的现象。有科举≠只有科举程序公平≠结果公平名人荐举、家族门荫(恩荫)、赏赐、

恩荫又可称为任子、门荫、荫补、世赏,是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是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2022·全国·模拟预测)下图反映了唐代前、后期入仕方式比重的变化。这说明唐朝(

)A.贵族的特权持续扩大 B.选官制度功能不断弱化C.阶层流动性逐渐增强 D.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强大C中央官制·分丞相权——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秦朝西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三公九卿制东汉中外朝制皇帝尚书台三公尚书台三省制皇帝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省”意为机构、衙门。相权较重设置中朝,架空相权

二、中央官制·分丞相权: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回顾所学,秦至隋唐先后采取了哪些中央官制?如何体现了皇权、相权之间的关系?①雏形: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②隋朝确立: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③唐朝完善: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他官任相),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发展历程:

二、中央官制·分丞相权: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成中书门下。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阅读教材P41,概括三省的职能及运作程序、地位、关系和作用。职能关系:地位:影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2、职能及运作程序政事堂(议政)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皇帝三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草拟审核执行御史台运作过程: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政事堂中书门下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唐《文献通考》三省六部制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①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②削减灾区赋税;③修筑引水灌溉渠道。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大臣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甲乙丙工礼户政事堂1.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2.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①相权三分,彼此制约(分权与制衡):三省的长官同为宰相,三省分权,既相互制约,又分工合作,既加强皇权,也提高行政效率。②分工明确,提高效率;③节制君权,减少失误:皇帝所颁布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④集体议政,集思广益:政事堂(议政)3.特点:笔记进入政事堂议事即为宰相,少则五六人,多则十几人。西汉宰相共45人,而唐朝宰相有369人。汉代宰相是首长制(独相),唐代宰相是群相制(群相)。

——钱穆

二、中央官制·分丞相权: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作用:①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教材)。②分散相权,利于加强皇权;③政事堂的设立,集体施政,集思广益,一定程度上既限制了君主专制,减少决策失误,又避免了个别宰相专权。⑤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对后世影响: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教材),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中央政府设政事堂,作为宰相的议事机构,一切重大事务,都要由政事堂会议讨论,经皇帝批准后颁行。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是宰相,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宰相多至一二十人。唐代中央官制的特点在于,相权较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专制;又因宰相是政事堂集体议事,三省又互相牵制,避免了个别宰相专权……唐初,完备了隋朝的三省制度,皇帝与三省互相制约,共同治政,构成了相对和谐的政治体制。——樊树志《国史概要》4.作用和影响:笔记¦背诵效率:群相集议沟通机制,避免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制衡:群相集议他官任相,内部制衡+外部制衡,防止宰相专权从效率、制衡两个角度思考设立政事堂的意义。

二、中央官制·分丞相权: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4.作用和影响

二、中央官制·分丞相权: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九卿六部与九卿之比较皇家事务从国家事务中分离出来,政治体制更臻成熟。作用:①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教材)。②分散相权,利于加强皇权;③政事堂的设立,集体施政,集思广益,一定程度上既限制了君主专制,减少决策失误,又避免了个别宰相专权。⑤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对后世影响: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教材),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秦朝西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皇帝尚书台三公东汉三省制皇帝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台三省六部制尚书省皇帝政事堂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门下省中书省5、古代中枢机构演变趋势:中央行政体系日臻完备,相权被削弱,皇权加强。

二、中央官制·分丞相权: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2022广东卷)如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解析】根据图示,据图可知,北齐官职经常有一对多的情况,也即管理范围存在着分工不明、权属交叉的情况,容易导致官员人浮于事或者事无人管的情况,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而隋唐的官职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北齐时期的一系列机构被细化规范成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六部属于中央机构、且分工更为明确,D项正确;图示内容并不能体现中枢决策权的加强,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提高了政令的执行效率,排除C项。D考点三省六部制真题感悟时期中枢机构设置权力配置与运作秦朝三公九卿制丞相处理政务;御使大夫监察百官;太尉管军事(虚设)西汉武帝前三公九卿制丞相集决策、行政、用人、审议和司法于一身武帝后中朝和外朝中朝决策,外朝执行东汉三公和尚书台三公虚设,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魏晋南北朝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隋唐三省六部制尚书省掌行政、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中枢机构秦朝至隋唐中枢机构(中央官制)的演变三公只有官衔,没有实权,边缘化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隋唐融汇南北制度,在继承中创立三省六部制,重建法定的中央政府,寓分权制衡寓程序分工,理顺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显示出传统政治制度走向成熟,奠定中央政府基本框架结构。赋税制度·聚世间财——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在封建社会中,国家以土地和人口数为依据,向人们征收一定量的田赋、人头税,征派兵役、徭役等,形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叫做赋税制度,也称为赋役制度。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赋税制度是随土地制度或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核心概念:赋税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一般包括:1.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3.以土地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5.其他杂税。三、赋税制度·聚世间财: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百姓缴纳的赋税给国家提供资金。国家用其养兵卫国、赈灾、修建工程、支付官吏工资等维持国家运转,为百姓创造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百姓与国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速读教材P42并思考,从魏晋到唐代,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征税标准是什么?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项目

赋税制度征税标准基础

魏晋

北魏(孝文帝)

唐初(前期)

唐中后期(780年)租调制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三、赋税制度·聚世间财: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1、

租调制(魏晋)

调(人头税):帛或布租(田亩税):粮食材料一: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曹操创立租调制项目

赋税制度征税标准基础

魏晋

北魏(孝文帝)

唐初(前期)

唐中后期(780年)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三、赋税制度·聚世间财: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1、

租调制(魏晋、北魏)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改革)“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调帛(或布)一匹、粟二石。民十五以上未娶者,四人出一夫一妇之调……奴婢八人,耕牛20头,亦出一夫一妇之调。——《魏书·食货志》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均田制为基础项目

赋税制度征税标准基础

魏晋

北魏(孝文帝)

唐初(前期)

唐中后期(780年)租调制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均田制的实施均田制:均田制:是北魏至隋唐前期政府在不触动原有私有的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的土地或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的一种土地制度,农民承担租调,土地不能买卖,实质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实行朝代: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前提:政府掌握的无主土地或荒地按户征收粮和绢帛三、赋税制度·聚世间财: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2、租庸调制(唐前期)

材料三: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旧唐书·食货志》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唐)陆贽项目

赋税制度征税标准基础

魏晋

北魏(孝文帝)

唐初(前期)

唐中后期(780年)租调制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均田制的实施按户征收粮和绢帛租庸调制按人丁纳税服劳役庸:用帛或布代徭役均田制的实施三、赋税制度·聚世间财: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租庸调制是唐前期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赋税制度。在北魏的赋税制基础上增加了“庸”以庸代役的意义:对农民:①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劳动积极性也有所提高。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对政府:政府的赋税收入得到了保障。创新之处2、租庸调制(唐前期)

三、赋税制度·聚世间财: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局限性:租是配给人民以耕种的土地,年老、身死仍缴还政府,故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均田制,一旦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就无法维持。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建中元年(780)春正月丁卯朔3、两税法(780年,唐德宗,宰相杨炎)(唐中后期)项目

赋税制度征税标准基础

魏晋

北魏(孝文帝)

唐初(前期)

唐中后期(780年)租调制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均田制的实施按户征收粮和绢帛租庸调制按人丁纳税服劳役均田制的实施两税法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土地)缴纳地税。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均田制无法推行三、赋税制度·聚世间财: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3、两税法(780年)材料四:“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P43“史料阅读”:①玄宗之末,版籍(户口册)浸坏,多非其实。②及至德兵起(安史之乱),所在赋敛,迫趣[cù]取办,无复常准。③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④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⑤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没有在户口册登记的人或户),其土著百无四五。⑥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⑦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⑧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⑨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建中元年(780)春正月丁卯朔阅读材料四,结合P43“史料阅读”思考:分析唐朝中后期实施两税法的原因?怎么实施两税法?①安史之乱后户籍损坏,人口不实,纳税人口减少②安史之乱后军费加至赋税,任意加收,税制混乱③⑤官吏盘剥严重,逃户多④富者逃税,穷者课税,贫富差距拉大富者纳税少,穷者纳税多,贫富差距拉大。为避赋税举家逃亡。以均田制为基础,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无法实行,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三、赋税制度·聚世间财: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1)实施原因①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教材P42);②中唐时期税制混乱;③纳税人口减少;④贫富差距扩大。3、两税法(780年,唐德宗,宰相杨炎)(唐中后期)(2)目的: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3)内容:三、赋税制度·聚世间财: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严重影响国家赋役的征派P43史料阅读:

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②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③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3、两税法(780年,唐德宗,宰相杨炎)(唐中后期)三、赋税制度·聚世间财: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3)内容:不区分主户客户,一律就地落籍纳税。量出制入,中央政府确定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分夏秋两次纳税每户按人丁和

资产缴纳户税取消租庸调、杂税徭役商人也要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