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第1~3章。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研究种群数量特征对我们了解种群的动态变化并制定相应措施助力于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描述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一项是()A.在某块棉田中,棉铃虫以棉花植株为食B.某劳工输出大省,每年外出务工人员数约占该省人口的1/8C.经常刮海风的小岛上,长翅的昆虫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D.采用样方法调查,结果显示某树林中双子叶草本植物有42种〖答案〗B〖祥解〗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密度、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组成(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详析】A、棉铃虫以棉花植株为食,两者之间是捕食关系,属于种间关系,A不符合题意;B、某劳工输出大省,每年外出务工人员数约占该省人口的1/8,即迁出率为1/8,属于种群数量特征,B符合题意C、经常刮海风的小岛上,长翅的昆虫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定向选择,C不符合题意D、某树林中双子叶草本植物有42种,属于物种丰富度,D不符合题意。故选B。2.对某种群的生物数量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其中λ表示当年种群数量为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16年该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B.2008~2016年该种群数量在持续增加C.2016~2018年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D.相比于2006年,2009年的环境条件可能有所改善〖答案〗D〖祥解〗根据题图分析,2000-2004年,λ值=1且保持不变,种群数量不变;2004-2010年,λ值小于1,种群数量逐渐减少;2010-2018年,λ值大于1,种群的数量不断增加,且2016-2018年,入值大于1且恒定,种群呈“J”形增长。【详析】A、2016年后种群的λ值仍然大于1,说明该种群的数量仍在增加,因此2016年该种群的数量没有达到最大,A错误;B、2008-2010年,λ值小于1,种群数量逐渐减少;2010-2018年,λ值大于1,种群的数量不断增加,B错误;C、2016-2018年,λ值大于1且恒定,种群呈“J”形增长,该种群年龄结构不是稳定型,C错误;D、2004-2008年间,λ值小于1且逐渐减小,意味着种群数量降低得越来越快,越来说明环境条件不利于该种群生存,2008-1010年间,λ值小于1但逐渐增大,意味着该种群数量虽然仍是降低,但是降低得越来越慢,因此推测,相比于2006年,2009年的环境条件可能有所改善,D正确。故选D。3.鹬在天快下雨时会鸣叫,故《礼记》曰:“知天文者冠鹬。”滨鹬生活于湿地生态系统,食性较杂。下列关于滨鹬种群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滨鹬的增长速率下降时,其种群数量也在减少B.滨鹬数量增加的原因一定是出生率高于死亡率C.用标记重捕法估算滨鹬的种群密度时,迁入和迁出不会影响调查结果D.由鹬在天快下雨时会鸣叫可知,外界环境可能向滨鹬传递了相关信息〖答案〗D〖祥解〗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详析】A、滨鹬的增长速率下降时,增长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此时其种群数量不一定减少,如在S形增长曲线中,种群数量大于k/2时,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增加,A错误;B、滨鹬数量增加的原因不一定是出生率高于死亡率,如迁入率大于迁出率时种群数量也增加,B错误;C、用标记重捕法估算滨鹬的种群密度时,迁入和迁出会改变种群数量和标记个体数量,会影响调查结果,C错误;D、由鹬在天快下雨时会鸣叫可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可能向滨鹬传递了相关信息,滨鹬接收信息并做出反应,D正确。故选D。4.下列生活谚语或歇后语能体现种间竞争关系的是()A.苗多欺草,草多欺苗 B.一山不容二虎C.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D.老藤缠树——绕来绕去〖答案〗A〖祥解〗1、种间关系主要有原始合作(互惠)、互利共生、种间竞争、捕食和寄生等。2、种内关系有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等。【详析】A、苗多欺草,草多欺苗,说明草和苗之间是种间竞争,A符合题意;B、一山不容二虎,体现种内斗争,B不符合题意;C、黄鼠狼和鸡之间为捕食关系,C不符合题意;D、老藤和树之间为寄生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选A。5.斗转星移间,沧海变桑田,地球的外貌总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下图表示发生在某裸岩地区的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题图可知,群落演替实质上为群落更替的过程B.该种演替速度相对较慢,主要原因是起点没有土壤条件及繁殖体C.Ⅱ阶段草本植物占据优势地位,此时群落还未形成垂直结构D.Ⅰ阶段~V阶段,群落对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逐渐加大〖答案〗C〖祥解〗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演替有两种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复存在,但现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析】A、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即实质上为群落更替的过程,A正确。B、该种演替为裸岩地区的群落演替,起点没有土壤条件及繁殖体,因此演替速度相对较慢,B正确;C、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因此Ⅱ阶段草本植物占据优势地位,此时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错误;D、Ⅰ阶段~V阶段,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结构变得复杂,垂直方向上分层明显,因此群落对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逐渐加大,D正确。故选C。6.“稳定”存在于不同层次的系统之中。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生态系统的组分少、食物网简单,则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一定较高B.生态系统稳定性表现在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该调节能力的基础是正反馈调节C.一般来说,食物网中的物种数目增多,有利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D.可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增加当地的物种多样性,以提高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C〖祥解〗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则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详析】A、生态系统的组分少、食物网简单,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不一定较高,如沙漠生态系统,物种组分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A错误;B、生态系统稳定性表现在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该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B错误;C、一般来说,食物网中的物种数目增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越有利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C正确;D、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很可能使当地物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故选C。7.相传馒头为诸葛亮发明,诸葛亮命人用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头模样蒸熟,名为“蛮首”,后人传承下来,更名为“馒头”。下列关于馒头的制作,分析正确的是()A.馒头的制作过程主要利用了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乳酸菌B.将面粉和成面泥以后需要将面泥放于密闭的阴暗环境中C.使馒头松软的主要原因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CO2D.相比于面粉,馒头中的糖类物质含量有所增加〖答案〗C〖祥解〗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需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需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详析】A、馒头的制作过程主要利用了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酵母菌,A错误;B、将面粉和成面泥以后需要将面泥放于空气流通且温度适宜的环境中,便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C、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会使馒头松软,C正确;D、经过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发酵,相比于面粉,馒头中的糖类物质含量有所减少,D错误。故选C。8.在实验室进行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无菌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无菌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灭菌相比,消毒对微生物的杀灭更彻底B.无菌技术包括湿热灭菌、灼烧灭菌和巴氏消毒等C.只要是没有生物活性的材料就必须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D.实验室中使用无菌技术的目的只是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答案〗B〖祥解〗灭菌是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的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使用对象主要有接种环、接种针、玻璃器皿、培养基等;消毒是指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和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合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与包子),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使用对象主要有操作空间、某些液体、双手等。【详析】A、灭菌是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消毒是指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和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合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与包子),因此相比于消毒,灭菌对微生物的杀灭更彻底,A错误;B、无菌技术包括消毒和灭菌,常用的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使用对象主要有接种环、接种针、玻璃器皿、培养基等;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使用对象主要有操作空间、某些液体、双手等,B正确;C、没有生物活性的材料不一定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如玻璃器皿可用干热灭菌法灭菌,C错误;D、实验室中使用无菌技术可以避免微生物培养物被杂菌污染,同时避免微生物感染操作者和污染环境等,D错误。故选B。9.花椰菜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蔬菜,为培育出对病菌具有抗性的花椰菜品种,科学家将具有抗病基因的紫罗兰细胞和花椰菜细胞进行杂交,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②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③过程中需要添加植物激素进行诱导C.愈伤组织是融合细胞再分化后形成的组织团块D.可对再生植株接种病菌进行个体水平上的检测〖答案〗C〖祥解〗植物体细胞杂交和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首先要使原生质体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其次要把杂种细胞经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成杂种植株。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制备原生质体,需要去除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不能在清水中进行,因为清水会导致原生质体吸水膨胀破裂。【详析】A、②过程是两种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B、③过程是脱分化,中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进行诱导,B正确;C、愈伤组织是融合细胞脱分化后形成的组织团块,这些细胞失去了分化细胞的特点,C错误;D、可对再生植株接种病菌进行个体水平上的检测,观察再生植株是否抗病,D正确。故选C。10.发酵工程与农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及其他工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对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作为微生物农药可以促进植物生长B.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酵母菌代谢物的生成主要在后发酵阶段完成C.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可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D.发酵工程具有生产条件温和、原料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等特点〖答案〗D〖祥解〗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它涉及菌种的选育和培养、产物的分离和提纯等。【详析】A、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能够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不是作为农药,A错误;B、啤酒发酵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是在主发酵阶段完成,故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酵母菌代谢物的生成主要在主发酵阶段完成,B错误;C、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其中的单细胞蛋白是微生物菌体,并不是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获得,C错误;D、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具有生产条件温和、原料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等特点,D正确。故选D。11.为降低乳腺癌治疗药物的副作用,科研人员尝试在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上,构建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给小鼠注射的特定抗原应取自人的乳腺癌细胞B.步骤③中的细胞必须再经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C.杂交瘤细胞只能用注射到小鼠腹腔内的方式达到增殖的目的D.使用ADC的目的是使药物精准作用于靶细胞,避免其他细胞受损〖答案〗C〖祥解〗由图可知,①表示动物细胞的融合,②表示筛选杂交瘤细胞,③表示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检测,④表示将单克隆抗体和治疗乳腺癌的药物结合形成ADC。【详析】A、本实验要生产乳腺癌的单克隆抗体,应该选择乳腺癌细胞作为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处理,A正确;B、②表示筛选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不一定是需要的,故需要进行③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最终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正确;C、可以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或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进行大规模培养,以达到增殖的目的,C错误;D、ADC中的单克隆抗体能精确地定位乳腺癌细胞,让药物作用于乳腺癌细胞,而不是正常的细胞,避免其他细胞受损,可以降低乳腺癌治疗药物的副作用,这个过程依赖于特异性的抗原与抗体反应,可以有效地治疗疾病,D正确。故选C。12.“国宝”熊猫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熊猫在自然条件下受精困难,产子率较低,可以通过胚胎工程提高熊猫的产子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条件下,熊猫的受精作用是在雌性熊猫的输卵管内完成的B.在精子的刺激下,卵子完成减数分裂,排出第二极体后形成雌原核C.体外受精时,从卵巢内获得的卵母细胞能直接与获能精子完成受精D.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葚胚或囊胚进行分割〖答案〗C〖祥解〗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2等分、4等分或8等分等,经移植获得同卵双胚或多胚的技术,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详析】A、自然条件下,哺乳动物(比如熊猫)的受精作用在输卵管内完成,完成受精的标志是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观察到两个极体,A正确;B、精子入卵后,被激活的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排出第二极体后,形成雌原核,雌原核一般略小于雄原核,B正确;C、体外受精时,从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一般都要体外经人工培养成熟至MⅡ时,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C错误;D、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D正确。故选C。13.重组质粒可以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则下列不一定可以说明目的基因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的是()A.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的mRNAB.水稻细胞中检测到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C.棉花细胞中检测到抗棉铃虫基因D.鲤鱼细胞中检测到人的生长激素〖答案〗B〖祥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析】A、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的mRNA,说明目的基因已经成功导入受体细胞并转录,能说明目的基因成功导入受体细胞,A不符合题意;B、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属于标记基因,水稻细胞中检测到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不一定可以说明目的基因成功导入受体细胞,B符合题意;C、抗棉铃虫基因属于目的基因,棉花细胞是受体细胞,棉花细胞中检测到抗棉铃虫基因,说明目的基因成功导入受体细胞,C不符合题意;D、鲤鱼细胞中检测到人的生长激素,即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翻译出了蛋白质,说明目的基因已经在受体细胞中完成了表达,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14.某人工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种生物构成一条捕食食物链,三者的数量变化如图1所示。图2为该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其中Ⅰ、Ⅱ、Ⅲ、Ⅳ为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为涉及的能量值(单位:103k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甲为生产者,甲、乙、丙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为甲→乙→丙B.正常情况下,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均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C.图2中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8.7×104kJ·m-2·a-1D.图2中能量以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形式由Ⅰ向Ⅱ传递,能量传递效率为17.86%〖答案〗ABC〖祥解〗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流动具有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详析】A、甲的数量最多,甲为生产者,乙和丙是捕食关系,乙数量增长导致丙数量增长,丙数量增长会导致乙数量减少,乙数量减少又会导致丙数量减少,因此乙是被捕食者,丙是捕食者,甲、乙、丙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为甲→乙→丙,A正确;B、种群数量一般在K值上下波动,因此正常情况下,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均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B正确;C、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即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14+3+70)×103=8.7×104kJ·m-2·a-1,C正确;D、Ⅰ同化的能量为生产者流入与有机物输入之和,即1.6×104kJ·m-2·a-1,Ⅱ同化的能量=Ⅰ流入Ⅱ的能量+有机物输入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即由Ⅰ流入Ⅱ的能量+5=2.1+0.25+0.05+5.1,因此由Ⅰ流入Ⅱ的能量=2.5×103kJ·m-2·a-1,因此由Ⅰ向Ⅱ传递,能量传递效率2.5/16×100%=15.6%,D错误。故选ABC。15.已知鼠伤寒沙门氏菌经过紫外线照射可突变成为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仅满足野生型菌株生长需求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该缺陷型菌株若经诱导剂X的作用则可恢复为原养型(等同于野生型)菌株。现配制培养基并在培养基上用该缺陷型菌株检测某食品中是否含有诱导剂X,若不考虑杂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配制含该食品的基本培养基进行检测B.只要培养基中出现菌落,就说明该食品中含有诱导剂XC.诱导剂X导缺陷型菌株恢复为原养型说明基因突变的方向是固定的D.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出现,实质上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答案〗AD〖祥解〗野生型菌株;从自然界分离到的微生物在其发生突变前的原始菌株,称为野生型菌株。营养缺陷型菌株是野生型菌株经过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失去合成某种成长因子的能力,只能在完全培养基或补充了相应的生长因子的基本培养基中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株。【详析】A、由题干可知,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该缺陷型菌株若经诱导剂X的作用则可恢复为原养型,故应配制含该食品的基本培养基进行检测,若食品样品中不含诱变剂X;则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在该基本培养基上无法生长,若食品样品中含诱变剂X,则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在该基本培养基上能生长,因此应配制含该食品的基本培养基进行检测,A正确;B、若培养基中出现菌落,则说明该食品中可能含有诱导剂X,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检测,因为不排除食品中其他物质的作用,B错误;C、诱导剂X导缺陷型菌株恢复为原养型,这里原养型等同于野生型,意味着和野生型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该现象不能说明基因突变的方向是固定的,C错误;D、鼠伤寒沙门氏菌经过紫外线照射可突变成为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即相关基因发生了突变,基因突变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的,进而引起了碱基序列的改变,D正确。故选AD。16.在人和小鼠细胞融合的过程中,人的部分染色体会随机被排斥导致丢失,从而得到一系列不同染色体型的细胞株,因此可以利用此现象进行人的基因定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利用灭活的病毒诱导人和小鼠细胞的融合B.融合后的杂交细胞仍然可以重新分化成人细胞和小鼠细胞C.融合后的杂交细胞具备完整的人和小鼠的全部遗传信息D.这种方法可以精准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答案〗BCD〖祥解〗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包括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等)、化学法(聚乙二醇)和生物法(灭活的病毒)。【详析】A、将人细胞与小鼠细胞进行细胞融合时,可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也可以采用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等)和化学法(聚乙二醇),A正确;BC、在人和小鼠细胞融合的过程中,人的部分染色体会随机被排斥导致丢失,因此融合后的杂交细胞可能不会重新分化成人细胞和小鼠细胞,也一般不具备完整的人和小鼠的全部遗传信息,BC错误;D、这种方法可以精准确定基因在哪条染色体上,但不能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D错误。故选BCD。17.胚胎工程技术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借助胚胎工程技术,可以进一步挖掘动物的繁殖潜力。下列关于胚胎工程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胚胎工程的许多技术实际上是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整个胚胎发育条件进行的体外模拟操作B.胚胎工程中,细胞中出现两个极体可以作为所有哺乳动物受精的标志C.胚胎移植的优势是可以大大缩短优良供体个体的繁殖周期,充分发挥其优良的繁殖潜力D.进行胚胎工程时,常取内细胞团细胞进行性别鉴定〖答案〗D〖祥解〗囊胚:细胞开始出现分化(该时期细胞的全能性仍比较高)。聚集在胚胎一端个体较大的细胞称为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中间的空腔称为囊胚腔。【详析】A、胚胎工程的许多技术实际上是在体外条件下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条件进行模拟操作,因此了解哺乳动物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规律十分重要,A正确;B、胚胎工程中,受精的标志是在透明带和卵细胞膜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而受精过程完成的标志是雌、雄原核的融合,B正确;C、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可充分发挥优良供体个体的繁殖潜力,即缩短繁殖周期,增加一生繁殖的后代数量,C正确;D、囊胚期中滋养层细胞只能发育成胎盘,而内细胞团能够发育成胚胎个体,取细胞进行胚胎性别鉴定时只能取滋养层的细胞,而不能取内细胞团中的细胞,D错误。故选D。18.REMI是一种研究基因的新技术,当用限制酶切割得到的线性质粒与该酶的转化混合物进入细胞时,限制酶会切割受体细胞基因组,产生与线性质粒互补的黏性末端。已知线性质粒可通过碱基配对插入一个基因的内部,使该基因的表达改变或功能丧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当外源质粒带有抗性基因时,可根据其在受体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筛选转化细胞B.受体细胞中被插入的基因的碱基序列越长,则受体细胞被转化的程度越低C.利用限制酶的特异性可实现外源质粒在受体细胞基因组的定位插入D.REMI利用了限制酶的特异性探究某基因的功能〖答案〗ACD〖祥解〗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详析】A、抗性基因属于标记基因,标记基因可将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筛选出来,故当外源质粒带有抗性基因时,可根据其在受体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筛选转化细胞,A正确;B、受体细胞中被插入的基因的碱基序列越长,则受体细胞相关基因受到的影响可能越大,因而被转化的程度越高,B错误;C、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位点进行切割,利用限制酶的特异性可实现外源质粒在受体细胞基因组的定位插入,C正确;D、利用REMI技术可实现已知线性质粒插入一个基因的内部,使该基因的表达改变或功能丧失,进而可用于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即REMI利用了限制酶的特异性探究某基因的功能,D正确。故选AC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19.老坛酸菜是一种腌菜或者叫泡菜,古称“范”,《齐民要术》中详细介绍了祖先用白菜(古称“菘”)等原料腌制酸菜的多种方法,泡菜制作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①发酵初期:主要是大肠杆菌、酵母菌代谢活跃②发酵中期(风味最佳):乳酸菌活跃使乳酸不断积累③发酵后期:乳酸继续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会使乳酸菌的生长繁殖被抑制。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传统泡菜所利用乳酸菌的来源是__________;不能将煮沸的盐水直接倒进装入菜料的泡菜坛中,原因是________。发酵过程中,需要定时向坛盖边缘的水槽注水,目的是__________。(2)发酵中期泡菜坛内产生乳酸的反应是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式的形式表达),此反应的具体场所为乳酸菌细胞的__________中。(3)传统泡菜制作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严格消毒或灭菌,原因是__________。〖答案〗(1)①.原材料②.为了避免温度过高烫死菜料上的乳酸菌,同时也能避免烫伤菜料,影响泡菜的品质③.保证乳酸菌无氧呼吸需要的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的无氧呼吸(2)①.②.细胞质基质(3)在酸性、无氧的环境中,大部分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使乳酸菌能成为优势种,因此无需严格的灭菌。〖祥解〗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的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乳酸杆菌常用来生产酸奶。【小问1详析】泡菜制作为传统发酵技术,该过程中所利用乳酸菌的来源是制作泡菜的原材料;泡菜制作过程中不能将煮沸的盐水直接倒进装入菜料的泡菜坛中,这样可以避免温度过高烫死菜料上的乳酸菌,同时也能避免烫伤菜料,影响泡菜的品质。发酵过程中,需要定时向坛盖边缘的水槽注水,这样可以保证乳酸菌无氧呼吸需要的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小问2详析】发酵中期泡菜坛内产生乳酸的反应式可表示为:,乳酸菌为原核生物,其进行该反应的具体场所为乳酸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小问3详析】传统泡菜制作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严格消毒或灭菌,这是因为乳酸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会使发酵液呈酸性,同时也处于无氧环境中,而大部分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因此乳酸菌能成为优势种,因此无需严格的灭菌。20.除草剂草铵膦(C5H15N2O4P)具有广谱性、低毒、活性高等特点,由于其结构与谷氨酸相似,故可能会导致代谢紊乱、产生神经中毒效应;草铵膦又因有着较强的水溶性,在土壤中易发生迁移,可对环境造成危害,且能进一步在食物链中富集,会对人体产生在或长期的毒害。研究发现,草铵膦能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草铵膦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下图甲、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欲筛选出能降解草铵膦的细菌,土壤样品一般取自__________的土壤。需配制选用草铵膦作为__________的培养基进行筛选。(2)由图甲可知,纯化培养目的菌时使用了__________(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所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__。纯化培养时,需要同时进行同条件下未接种培养基的培养,目的是__________。(3)为探究草铵膦被降解的机制,某实验室又做了如图乙所示实验,即将纯化得到的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并加入某种酶溶液,然后加入草铵膦溶液中,结果测得草铵膦的降解率为0。已知酶溶液对草铵膦不起作用,于是该实验室得出结论:目的菌株能分泌出降解草铵膦的物质,该物质能被酶催化水解。则该结论__________(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成立,请设计实验加以完善:__________。〖答案〗(1)①.被草铵膦污染的②.唯一氮源(2)①.固体②.接种环③.将未接种的(或接种等量无菌水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培养(3)①.不一定②.纯化得到的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然后加入草铵膦溶液中检测草铵膦的降解率作为对照〖祥解〗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提供碳元素的物质)、氮源(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和无机盐。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小问1详析】应该在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中寻找菌种,所以应该在被草铵膦污染的土壤中取样,草铵膦含有氮元素,所以可以以草铵膦作为唯一氮源配制培养基进行筛选。【小问2详析】由图甲可知,纯化培养目的菌时利用了平板划线法,此方法用到的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使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若要确定培养基是否灭菌合格,对照组的设置是将未接种的(或接种等量无菌水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小问3详析】由于该实验室只做了一个实验组,没有对照组,不能证明目的菌株能分泌出降解草铵膦的物质,该物质能被酶催化水解,需要设置对照,则对照组的设置方法是,纯化得到的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然后加入草铵膦溶液中检测草铵膦的降解率。21.草莓常用匍匐茎进行营养繁殖,植株若感染病毒则易传播给后代,病毒在作物体内积累,会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科研人员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步骤,建立了草莓脱毒快速繁殖体系。回答下列问题:(1)外植体能够形成脱毒苗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获取的植株茎尖切段一般进行________(填“消毒”或“灭菌”)处理。(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发现,植物茎尖存在大量干细胞无法被病毒侵染,是因为植物干细胞中的免疫病毒关键因子-WUSCHEL(WUS)蛋白的作用,机制如下图1。从细胞的角度分析通常选取植株分生组织(如茎尖或根尖)作为脱毒苗培育时的外植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由图可知,WUS因子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3)诱导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一般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光照,下图2是不同浓度的两种植物激素与芽、根、愈伤组织形成的关系,其中植物激素Y属于__________(填“生长素类”或“细胞分裂素类”)激素。〖答案〗(1)①.植物细胞的全能性②.消毒(2)①.分生区附近的细胞分裂能力强且分化程度低,所含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②.WUS因子可以抑制病毒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导致病毒颗粒不能组装(3)①.不需要②.生长素类〖祥解〗分析题图:在植物组织培养时,通过调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能影响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所以图中激素Y是生长素,激素X是细胞分裂素。【小问1详析】外植体经过脱分化、再分化等过程能够发育成完整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有全能性。一般用酒精和次氯酸钠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小问2详析】分生区附近的细胞分裂能力强且分化程度低,所含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故通常选取植株分生组织作为脱毒苗培育时的外植体;由题图可知,植物干细胞中的免疫病毒关键因子WUSCHEL(WUS)蛋白可抑制病毒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导致病毒颗粒不能组装,使植物分生区无病毒。【小问3详析】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脱分化过程不需要光照条件,否则会形成维管组织,不会形成愈伤组织。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所以图中激素Y是生长素,激素X是细胞分裂素。22.图为利用生物技术培育高产奶牛的方案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方案运用到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2)②过程中一般通过__________将奶牛B的卵母细胞去核,然后与来自奶牛A的细胞核形成重组细胞,这样可使__________,从而使奶牛D具备高产特性。奶牛D的遗传物质来自奶牛__________(填“A和B”、“A和C”或“B和C”)。(3)在将早期胚胎移入普通牛C之前,要对其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答案〗(1)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2)①.显微操作②.奶牛D的核遗传物质全部来自高产奶牛A③.A和B(3)使普通牛C具有适宜胚胎发育的生理环境条件〖祥解〗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为动物个体。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小问1详析】据图可知,该技术是从普通奶牛B中获取卵母细胞,去掉细胞核,从高产奶牛A中获取体细胞,得到细胞核,然后将该细胞核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得到重组细胞,培养形成早期胚胎,移植到普通奶牛C中,生出子代奶牛D,该过程运用到的生物技术有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小问2详析】图中②过程表示将奶牛B的卵母细胞去核,在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采集的卵母细胞需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用显微操作去核法去除卵母细胞的核。为了使奶牛D具备高产奶的性状,必须保证奶牛D的核遗传物质全部来自高产奶牛A,因此将将奶牛B的卵母细胞去核,然后与来自奶牛A的细胞核形成重组细胞。奶牛D是由奶牛B的去核卵母细胞和奶牛A的细胞核重组形成的细胞发育形成的,因此其的遗传物质来自奶牛A和B。【小问3详析】在胚胎移植过程中,在将早期胚胎移入普通牛C之前,要对其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主要目的是使供、受体处于相同的生理状态,以保证移植的胚胎能够继续正常发育,即使普通牛C具有适宜胚胎发育的生理环境条件。23.研究发现,大豆GmNF-YA19基因在不同非生物胁迫中均有响应。为研究该基因的功能,科研人员利用PCR扩增GmNF-YA19基因,构建GmNF-YA19基因表达载体并转化烟草,实验过程如下图1、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利用PCR扩增GmNF-YA19基因时,需要设计__________种特异性引物,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2)根据图中信息,最好选用__________两种限制酶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载体,其原因是_________。(3)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烟草常用__________法。有研究表明,GmNF-YA19基因对干旱胁迫的应答最显著,科研人员对GmNF-YA19转基因烟草(OE1、OE2和OE3)的抗旱性进行鉴定。对干旱处理后的WT(野生型)烟草和GmNF-YA19转基因烟草叶片的电解质渗透率及丙二醛(二者反应叶片损伤程度)、可溶性糖和脯氨酸(二者是细胞中渗透压调节物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3所示。由结果分析,GmNF-YA19基因调节的机理可能是干旱胁迫下,__________。〖答案〗(1)①.2②.使DNA聚合酶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2)①.PvuⅡ和EcoRⅠ②.保证目的基因和质粒正向连接,避免发生自身环化(3)①.农杆菌转化法②.GmNF-YA19基因的表达产物促进了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产生,同时抑制了丙二醛的产生〖祥解〗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小问1详析】在利用PCR扩增GmNF-YA19基因时,由于基因结构为双螺旋结构,且在进行复制时,两条单链均可作为模板进行复制,因此,需要设计2种特异性引物,在PCR扩增过程中,引物的作用是与模板链在特定位置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而后使DNA聚合酶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小问2详析】根据图中信息,在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中间含有的限制酶为PvuⅡ、KpnⅠ和EcoRⅠ三种限制酶切割位点,由于KpnⅠ在质粒中不只一个识别位点,因此最好选用PvuⅡ和EcoRⅠ进行切割,且在目的基因的两端也存在着两种酶的识别位点,即选用PvuⅡ和EcoRⅠ两种限制酶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载体,这样可以保证目的基因和质粒正向连接,避免发生自身环化。【小问3详析】将目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这里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烟草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实验中对干旱处理后的WT(野生型)烟草和GmNF-YA19转基因烟草叶片的电解质渗透率及丙二醛(二者反应叶片损伤程度)、可溶性糖和脯氨酸(二者是细胞中渗透压调节物质)含量进行检测,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转基因烟草在干旱胁迫下,电解质渗透率及丙二醛的含量均较野生型低,且随着干旱时间延长,叶片损伤程度加大,但均低于野生型,同时,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表现为在转基因烟草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这两种物质的含量继续上升,据此可推测,GmNF-YA19基因对干旱胁迫的调节机理可能是干旱胁迫下,GmNF-YA19基因的表达产物促进了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产生,同时抑制了丙二醛的产生,进而降低了叶片的损伤程度,提高了植物细胞渗透压的调节能力。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第1~3章。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研究种群数量特征对我们了解种群的动态变化并制定相应措施助力于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描述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一项是()A.在某块棉田中,棉铃虫以棉花植株为食B.某劳工输出大省,每年外出务工人员数约占该省人口的1/8C.经常刮海风的小岛上,长翅的昆虫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D.采用样方法调查,结果显示某树林中双子叶草本植物有42种〖答案〗B〖祥解〗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密度、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组成(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详析】A、棉铃虫以棉花植株为食,两者之间是捕食关系,属于种间关系,A不符合题意;B、某劳工输出大省,每年外出务工人员数约占该省人口的1/8,即迁出率为1/8,属于种群数量特征,B符合题意C、经常刮海风的小岛上,长翅的昆虫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定向选择,C不符合题意D、某树林中双子叶草本植物有42种,属于物种丰富度,D不符合题意。故选B。2.对某种群的生物数量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其中λ表示当年种群数量为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16年该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B.2008~2016年该种群数量在持续增加C.2016~2018年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D.相比于2006年,2009年的环境条件可能有所改善〖答案〗D〖祥解〗根据题图分析,2000-2004年,λ值=1且保持不变,种群数量不变;2004-2010年,λ值小于1,种群数量逐渐减少;2010-2018年,λ值大于1,种群的数量不断增加,且2016-2018年,入值大于1且恒定,种群呈“J”形增长。【详析】A、2016年后种群的λ值仍然大于1,说明该种群的数量仍在增加,因此2016年该种群的数量没有达到最大,A错误;B、2008-2010年,λ值小于1,种群数量逐渐减少;2010-2018年,λ值大于1,种群的数量不断增加,B错误;C、2016-2018年,λ值大于1且恒定,种群呈“J”形增长,该种群年龄结构不是稳定型,C错误;D、2004-2008年间,λ值小于1且逐渐减小,意味着种群数量降低得越来越快,越来说明环境条件不利于该种群生存,2008-1010年间,λ值小于1但逐渐增大,意味着该种群数量虽然仍是降低,但是降低得越来越慢,因此推测,相比于2006年,2009年的环境条件可能有所改善,D正确。故选D。3.鹬在天快下雨时会鸣叫,故《礼记》曰:“知天文者冠鹬。”滨鹬生活于湿地生态系统,食性较杂。下列关于滨鹬种群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滨鹬的增长速率下降时,其种群数量也在减少B.滨鹬数量增加的原因一定是出生率高于死亡率C.用标记重捕法估算滨鹬的种群密度时,迁入和迁出不会影响调查结果D.由鹬在天快下雨时会鸣叫可知,外界环境可能向滨鹬传递了相关信息〖答案〗D〖祥解〗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详析】A、滨鹬的增长速率下降时,增长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此时其种群数量不一定减少,如在S形增长曲线中,种群数量大于k/2时,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增加,A错误;B、滨鹬数量增加的原因不一定是出生率高于死亡率,如迁入率大于迁出率时种群数量也增加,B错误;C、用标记重捕法估算滨鹬的种群密度时,迁入和迁出会改变种群数量和标记个体数量,会影响调查结果,C错误;D、由鹬在天快下雨时会鸣叫可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可能向滨鹬传递了相关信息,滨鹬接收信息并做出反应,D正确。故选D。4.下列生活谚语或歇后语能体现种间竞争关系的是()A.苗多欺草,草多欺苗 B.一山不容二虎C.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D.老藤缠树——绕来绕去〖答案〗A〖祥解〗1、种间关系主要有原始合作(互惠)、互利共生、种间竞争、捕食和寄生等。2、种内关系有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等。【详析】A、苗多欺草,草多欺苗,说明草和苗之间是种间竞争,A符合题意;B、一山不容二虎,体现种内斗争,B不符合题意;C、黄鼠狼和鸡之间为捕食关系,C不符合题意;D、老藤和树之间为寄生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选A。5.斗转星移间,沧海变桑田,地球的外貌总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下图表示发生在某裸岩地区的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题图可知,群落演替实质上为群落更替的过程B.该种演替速度相对较慢,主要原因是起点没有土壤条件及繁殖体C.Ⅱ阶段草本植物占据优势地位,此时群落还未形成垂直结构D.Ⅰ阶段~V阶段,群落对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逐渐加大〖答案〗C〖祥解〗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演替有两种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复存在,但现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析】A、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即实质上为群落更替的过程,A正确。B、该种演替为裸岩地区的群落演替,起点没有土壤条件及繁殖体,因此演替速度相对较慢,B正确;C、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因此Ⅱ阶段草本植物占据优势地位,此时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错误;D、Ⅰ阶段~V阶段,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结构变得复杂,垂直方向上分层明显,因此群落对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逐渐加大,D正确。故选C。6.“稳定”存在于不同层次的系统之中。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生态系统的组分少、食物网简单,则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一定较高B.生态系统稳定性表现在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该调节能力的基础是正反馈调节C.一般来说,食物网中的物种数目增多,有利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D.可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增加当地的物种多样性,以提高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C〖祥解〗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则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详析】A、生态系统的组分少、食物网简单,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不一定较高,如沙漠生态系统,物种组分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A错误;B、生态系统稳定性表现在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该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B错误;C、一般来说,食物网中的物种数目增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越有利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C正确;D、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很可能使当地物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故选C。7.相传馒头为诸葛亮发明,诸葛亮命人用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头模样蒸熟,名为“蛮首”,后人传承下来,更名为“馒头”。下列关于馒头的制作,分析正确的是()A.馒头的制作过程主要利用了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乳酸菌B.将面粉和成面泥以后需要将面泥放于密闭的阴暗环境中C.使馒头松软的主要原因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CO2D.相比于面粉,馒头中的糖类物质含量有所增加〖答案〗C〖祥解〗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需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需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详析】A、馒头的制作过程主要利用了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酵母菌,A错误;B、将面粉和成面泥以后需要将面泥放于空气流通且温度适宜的环境中,便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C、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会使馒头松软,C正确;D、经过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发酵,相比于面粉,馒头中的糖类物质含量有所减少,D错误。故选C。8.在实验室进行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无菌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无菌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灭菌相比,消毒对微生物的杀灭更彻底B.无菌技术包括湿热灭菌、灼烧灭菌和巴氏消毒等C.只要是没有生物活性的材料就必须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D.实验室中使用无菌技术的目的只是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答案〗B〖祥解〗灭菌是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的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使用对象主要有接种环、接种针、玻璃器皿、培养基等;消毒是指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和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合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与包子),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使用对象主要有操作空间、某些液体、双手等。【详析】A、灭菌是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消毒是指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和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合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与包子),因此相比于消毒,灭菌对微生物的杀灭更彻底,A错误;B、无菌技术包括消毒和灭菌,常用的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使用对象主要有接种环、接种针、玻璃器皿、培养基等;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使用对象主要有操作空间、某些液体、双手等,B正确;C、没有生物活性的材料不一定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如玻璃器皿可用干热灭菌法灭菌,C错误;D、实验室中使用无菌技术可以避免微生物培养物被杂菌污染,同时避免微生物感染操作者和污染环境等,D错误。故选B。9.花椰菜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蔬菜,为培育出对病菌具有抗性的花椰菜品种,科学家将具有抗病基因的紫罗兰细胞和花椰菜细胞进行杂交,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②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③过程中需要添加植物激素进行诱导C.愈伤组织是融合细胞再分化后形成的组织团块D.可对再生植株接种病菌进行个体水平上的检测〖答案〗C〖祥解〗植物体细胞杂交和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首先要使原生质体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其次要把杂种细胞经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成杂种植株。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制备原生质体,需要去除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不能在清水中进行,因为清水会导致原生质体吸水膨胀破裂。【详析】A、②过程是两种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B、③过程是脱分化,中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进行诱导,B正确;C、愈伤组织是融合细胞脱分化后形成的组织团块,这些细胞失去了分化细胞的特点,C错误;D、可对再生植株接种病菌进行个体水平上的检测,观察再生植株是否抗病,D正确。故选C。10.发酵工程与农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及其他工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对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作为微生物农药可以促进植物生长B.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酵母菌代谢物的生成主要在后发酵阶段完成C.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可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D.发酵工程具有生产条件温和、原料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等特点〖答案〗D〖祥解〗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它涉及菌种的选育和培养、产物的分离和提纯等。【详析】A、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能够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不是作为农药,A错误;B、啤酒发酵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是在主发酵阶段完成,故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酵母菌代谢物的生成主要在主发酵阶段完成,B错误;C、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其中的单细胞蛋白是微生物菌体,并不是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获得,C错误;D、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具有生产条件温和、原料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等特点,D正确。故选D。11.为降低乳腺癌治疗药物的副作用,科研人员尝试在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上,构建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给小鼠注射的特定抗原应取自人的乳腺癌细胞B.步骤③中的细胞必须再经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C.杂交瘤细胞只能用注射到小鼠腹腔内的方式达到增殖的目的D.使用ADC的目的是使药物精准作用于靶细胞,避免其他细胞受损〖答案〗C〖祥解〗由图可知,①表示动物细胞的融合,②表示筛选杂交瘤细胞,③表示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检测,④表示将单克隆抗体和治疗乳腺癌的药物结合形成ADC。【详析】A、本实验要生产乳腺癌的单克隆抗体,应该选择乳腺癌细胞作为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处理,A正确;B、②表示筛选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不一定是需要的,故需要进行③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最终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正确;C、可以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或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进行大规模培养,以达到增殖的目的,C错误;D、ADC中的单克隆抗体能精确地定位乳腺癌细胞,让药物作用于乳腺癌细胞,而不是正常的细胞,避免其他细胞受损,可以降低乳腺癌治疗药物的副作用,这个过程依赖于特异性的抗原与抗体反应,可以有效地治疗疾病,D正确。故选C。12.“国宝”熊猫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熊猫在自然条件下受精困难,产子率较低,可以通过胚胎工程提高熊猫的产子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条件下,熊猫的受精作用是在雌性熊猫的输卵管内完成的B.在精子的刺激下,卵子完成减数分裂,排出第二极体后形成雌原核C.体外受精时,从卵巢内获得的卵母细胞能直接与获能精子完成受精D.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葚胚或囊胚进行分割〖答案〗C〖祥解〗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2等分、4等分或8等分等,经移植获得同卵双胚或多胚的技术,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详析】A、自然条件下,哺乳动物(比如熊猫)的受精作用在输卵管内完成,完成受精的标志是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观察到两个极体,A正确;B、精子入卵后,被激活的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排出第二极体后,形成雌原核,雌原核一般略小于雄原核,B正确;C、体外受精时,从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一般都要体外经人工培养成熟至MⅡ时,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C错误;D、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D正确。故选C。13.重组质粒可以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则下列不一定可以说明目的基因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的是()A.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的mRNAB.水稻细胞中检测到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C.棉花细胞中检测到抗棉铃虫基因D.鲤鱼细胞中检测到人的生长激素〖答案〗B〖祥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析】A、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的mRNA,说明目的基因已经成功导入受体细胞并转录,能说明目的基因成功导入受体细胞,A不符合题意;B、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属于标记基因,水稻细胞中检测到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不一定可以说明目的基因成功导入受体细胞,B符合题意;C、抗棉铃虫基因属于目的基因,棉花细胞是受体细胞,棉花细胞中检测到抗棉铃虫基因,说明目的基因成功导入受体细胞,C不符合题意;D、鲤鱼细胞中检测到人的生长激素,即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翻译出了蛋白质,说明目的基因已经在受体细胞中完成了表达,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14.某人工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种生物构成一条捕食食物链,三者的数量变化如图1所示。图2为该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其中Ⅰ、Ⅱ、Ⅲ、Ⅳ为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为涉及的能量值(单位:103k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甲为生产者,甲、乙、丙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为甲→乙→丙B.正常情况下,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均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C.图2中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8.7×104kJ·m-2·a-1D.图2中能量以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形式由Ⅰ向Ⅱ传递,能量传递效率为17.86%〖答案〗ABC〖祥解〗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流动具有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详析】A、甲的数量最多,甲为生产者,乙和丙是捕食关系,乙数量增长导致丙数量增长,丙数量增长会导致乙数量减少,乙数量减少又会导致丙数量减少,因此乙是被捕食者,丙是捕食者,甲、乙、丙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为甲→乙→丙,A正确;B、种群数量一般在K值上下波动,因此正常情况下,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均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B正确;C、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即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14+3+70)×103=8.7×104kJ·m-2·a-1,C正确;D、Ⅰ同化的能量为生产者流入与有机物输入之和,即1.6×104kJ·m-2·a-1,Ⅱ同化的能量=Ⅰ流入Ⅱ的能量+有机物输入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即由Ⅰ流入Ⅱ的能量+5=2.1+0.25+0.05+5.1,因此由Ⅰ流入Ⅱ的能量=2.5×103kJ·m-2·a-1,因此由Ⅰ向Ⅱ传递,能量传递效率2.5/16×100%=15.6%,D错误。故选ABC。15.已知鼠伤寒沙门氏菌经过紫外线照射可突变成为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仅满足野生型菌株生长需求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该缺陷型菌株若经诱导剂X的作用则可恢复为原养型(等同于野生型)菌株。现配制培养基并在培养基上用该缺陷型菌株检测某食品中是否含有诱导剂X,若不考虑杂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配制含该食品的基本培养基进行检测B.只要培养基中出现菌落,就说明该食品中含有诱导剂XC.诱导剂X导缺陷型菌株恢复为原养型说明基因突变的方向是固定的D.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出现,实质上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答案〗AD〖祥解〗野生型菌株;从自然界分离到的微生物在其发生突变前的原始菌株,称为野生型菌株。营养缺陷型菌株是野生型菌株经过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失去合成某种成长因子的能力,只能在完全培养基或补充了相应的生长因子的基本培养基中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株。【详析】A、由题干可知,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该缺陷型菌株若经诱导剂X的作用则可恢复为原养型,故应配制含该食品的基本培养基进行检测,若食品样品中不含诱变剂X;则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在该基本培养基上无法生长,若食品样品中含诱变剂X,则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在该基本培养基上能生长,因此应配制含该食品的基本培养基进行检测,A正确;B、若培养基中出现菌落,则说明该食品中可能含有诱导剂X,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检测,因为不排除食品中其他物质的作用,B错误;C、诱导剂X导缺陷型菌株恢复为原养型,这里原养型等同于野生型,意味着和野生型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该现象不能说明基因突变的方向是固定的,C错误;D、鼠伤寒沙门氏菌经过紫外线照射可突变成为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即相关基因发生了突变,基因突变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的,进而引起了碱基序列的改变,D正确。故选AD。16.在人和小鼠细胞融合的过程中,人的部分染色体会随机被排斥导致丢失,从而得到一系列不同染色体型的细胞株,因此可以利用此现象进行人的基因定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利用灭活的病毒诱导人和小鼠细胞的融合B.融合后的杂交细胞仍然可以重新分化成人细胞和小鼠细胞C.融合后的杂交细胞具备完整的人和小鼠的全部遗传信息D.这种方法可以精准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答案〗BCD〖祥解〗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包括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等)、化学法(聚乙二醇)和生物法(灭活的病毒)。【详析】A、将人细胞与小鼠细胞进行细胞融合时,可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也可以采用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等)和化学法(聚乙二醇),A正确;BC、在人和小鼠细胞融合的过程中,人的部分染色体会随机被排斥导致丢失,因此融合后的杂交细胞可能不会重新分化成人细胞和小鼠细胞,也一般不具备完整的人和小鼠的全部遗传信息,BC错误;D、这种方法可以精准确定基因在哪条染色体上,但不能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D错误。故选BCD。17.胚胎工程技术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借助胚胎工程技术,可以进一步挖掘动物的繁殖潜力。下列关于胚胎工程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胚胎工程的许多技术实际上是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整个胚胎发育条件进行的体外模拟操作B.胚胎工程中,细胞中出现两个极体可以作为所有哺乳动物受精的标志C.胚胎移植的优势是可以大大缩短优良供体个体的繁殖周期,充分发挥其优良的繁殖潜力D.进行胚胎工程时,常取内细胞团细胞进行性别鉴定〖答案〗D〖祥解〗囊胚:细胞开始出现分化(该时期细胞的全能性仍比较高)。聚集在胚胎一端个体较大的细胞称为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中间的空腔称为囊胚腔。【详析】A、胚胎工程的许多技术实际上是在体外条件下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条件进行模拟操作,因此了解哺乳动物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规律十分重要,A正确;B、胚胎工程中,受精的标志是在透明带和卵细胞膜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而受精过程完成的标志是雌、雄原核的融合,B正确;C、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可充分发挥优良供体个体的繁殖潜力,即缩短繁殖周期,增加一生繁殖的后代数量,C正确;D、囊胚期中滋养层细胞只能发育成胎盘,而内细胞团能够发育成胚胎个体,取细胞进行胚胎性别鉴定时只能取滋养层的细胞,而不能取内细胞团中的细胞,D错误。故选D。18.REMI是一种研究基因的新技术,当用限制酶切割得到的线性质粒与该酶的转化混合物进入细胞时,限制酶会切割受体细胞基因组,产生与线性质粒互补的黏性末端。已知线性质粒可通过碱基配对插入一个基因的内部,使该基因的表达改变或功能丧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当外源质粒带有抗性基因时,可根据其在受体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筛选转化细胞B.受体细胞中被插入的基因的碱基序列越长,则受体细胞被转化的程度越低C.利用限制酶的特异性可实现外源质粒在受体细胞基因组的定位插入D.REMI利用了限制酶的特异性探究某基因的功能〖答案〗ACD〖祥解〗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详析】A、抗性基因属于标记基因,标记基因可将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筛选出来,故当外源质粒带有抗性基因时,可根据其在受体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筛选转化细胞,A正确;B、受体细胞中被插入的基因的碱基序列越长,则受体细胞相关基因受到的影响可能越大,因而被转化的程度越高,B错误;C、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位点进行切割,利用限制酶的特异性可实现外源质粒在受体细胞基因组的定位插入,C正确;D、利用REMI技术可实现已知线性质粒插入一个基因的内部,使该基因的表达改变或功能丧失,进而可用于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即REMI利用了限制酶的特异性探究某基因的功能,D正确。故选AC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19.老坛酸菜是一种腌菜或者叫泡菜,古称“范”,《齐民要术》中详细介绍了祖先用白菜(古称“菘”)等原料腌制酸菜的多种方法,泡菜制作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①发酵初期:主要是大肠杆菌、酵母菌代谢活跃②发酵中期(风味最佳):乳酸菌活跃使乳酸不断积累③发酵后期:乳酸继续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会使乳酸菌的生长繁殖被抑制。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传统泡菜所利用乳酸菌的来源是__________;不能将煮沸的盐水直接倒进装入菜料的泡菜坛中,原因是________。发酵过程中,需要定时向坛盖边缘的水槽注水,目的是__________。(2)发酵中期泡菜坛内产生乳酸的反应是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式的形式表达),此反应的具体场所为乳酸菌细胞的__________中。(3)传统泡菜制作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严格消毒或灭菌,原因是__________。〖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