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四川成都)(全解全析)_第1页
物理(四川成都)(全解全析)_第2页
物理(四川成都)(全解全析)_第3页
物理(四川成都)(全解全析)_第4页
物理(四川成都)(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成都中考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物理·全解全析A卷(85分)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测量工具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A. B.C.D.【答案】D【详解】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3”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15.4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15.4s,即秒表的读数为3min15.4s.电能表测的是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不是电功率,温度计测量时不能接触烧杯壁,用测电笔可以通过氖灯的发光情况来判断是火线还是零线.2.家用电磁炉的内部有一金属线圈,当线圈中通入交流电后会产生变化的磁场。金属器皿放在电磁炉上时,金属器皿内就会产生电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来加热食物。下列设备中利用“磁生电”原理工作的是()A.电风扇 B.电饭锅 C.电磁继电器 D.动圈式话筒【答案】D【详解】A.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交流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从而令风扇叶片转动,故A不符合题意;B.电饭锅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加热食物,故B不符合题意;C.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件是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磁效应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D.动圈式话筒利用的是电磁感应原理,将导线线圈搭载于振膜上,再置于磁铁的磁场间,随着声压的变化在磁场中不断运动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将声音讯号转变为电讯号,利用的是“磁生电”原理,故D正确。故选D。3.2022年春晚首次运用LED(发光二极管)屏幕打造720度穹顶空间,巨幕穹顶设计使观众席与主舞台浑然一体。制作LED的主材料是()A.导体 B.绝缘体 C.半导体 D.超导体【答案】C【详解】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汽车发动机中喷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汽车玻璃起雾可对玻璃吹暖风,可加速液体升华C.冬天,为汽车水箱加注防冻液后凝固点降低D.车内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答案】B【详解】A.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汽车玻璃起雾的原因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附着在内表面,对玻璃吹暖风增大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的速度和液体的温度,可加速液体汽化,故B错误,符合题意;C.汽车水箱中加注防冻液能降低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空调制冷时,液态制冷剂在车内热交换器内吸热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汽化,气态制冷剂又由压缩机压入车外的热交换器,在交换器内放热液化,即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5.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徐梦桃在北京冬奥会上获得冠军,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a、c两点时动能均为零B.在a点和e点都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机械能相等C.从c点下落到d点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D.从d点滑向e点,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答案】C【详解】A.在a点选手处于静止状态,动能为0,在c点时选手仍处于运动状态,动能不为零,故A错误;B.在a点和e点都处于静止状态,动能为0,但是在a点选手位置较高,重力势能较大,在e点选手位置较低,重力势能较小,因此a点和e点机械能不相等,故B错误;C.从c点下落到d点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是守恒的,保持不变,故C正确;D.从d点滑向e点,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惯性是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6.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音调与物体振幅有关C.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钢尺,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逐渐变小,推理出:真空不能传声【答案】B【详解】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是音叉振动将水花激起,利用了转换法,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响度与物体振幅有关,故B错误,符合题意;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变快,振动时声音音调变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声音变小,可进一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7.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B.手机充电器的工作电流约为20AC.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0WD.我国家用电器的正常工作电压一般是36V【答案】A【详解】A.不同电源提供的电压不同,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故A符合题意;B.手机充电器的工作电流在2A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家用空调属于大功率用电器,其功率一般在1000W以上,故C不符合题意;D.我国家用电器的正常工作电压一般是220V,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对于下图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A.在甲图容器中装入同种液体,液体不流动时,各部分的液面高度相同,是因为它们的形状不同B.乙图用吸管吸饮料,饮料就会上升到嘴中,是因为饮料上方的大气压强变大了C.丙图中为盆景自动供水的塑料瓶瓶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D.丁图中蚊子能吸食人血,是因为蚊子的口器尖,即受力面积小,对皮肤的压强大【答案】D【详解】A.如甲图所示,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根据连通器的特点可知,若它里面装的是同种液体,液体不流动时,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故A错误;B.用吸管吸饮料时,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所以这是饮料上方的大气压强变小了,故B错误;C.由丙图可知,把装有水的塑料瓶放入盆景的水中时,由于大气压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上,所以水不会从瓶中流出来,此时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和水的压强之和,所以塑料瓶瓶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故C错误;D.蚊子能吸食人血,是因为蚊子的口器尖,即受力面积小,所以对皮肤的压强大,故D正确。故选D。9.下列有关电学的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时,手指千万不能碰到笔尾金属体B.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则说明电路中出现了短路C.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开关要连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D.功率为3000W的电烤箱,可以插在标有“220V10A”的插板上使用【答案】C【详解】A.使用试电笔时,笔尖接触带检测物体,手接触笔尾金属体,跟据氖管发光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带电,故A错误;B.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是因为电流过大,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短路;二是过载,故B错误;C.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开关要连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这样在开关断开后,用电器与火线脱离,使用更安全,故C正确;D.“220V10A”的插板允许的最大功率为P=UI=220V×10A=2200W<3000W所以功率为3000W的电烤箱,不能插在标有“220V10A”的插板上使用,故D错误。故选C。10.下列有关各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充电宝给手机电池充电时手机电池相当于电源B.如图乙,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水,产生的水蒸气将试管塞冲向空中。在这个过程中,能量转化的顺序为:内能—化学能—机械能C.如图丙,开关S闭合后,灯L1、L2都不发光D.如图丁,轻质小球被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说明小球一定带正电【答案】C【详解】A.用充电宝给手机电池充电时,手机电池消耗电能,相当于用电器,故A错误;B.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水,产生的水蒸气将试管塞冲向空中。在这个过程中,酒精的化学能转化为水蒸气的内能,水蒸气的内能再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故B错误;C.开关S闭合后,电源的两端被导线相连,则电源会被短路,两灯都不发光,故C正确;D.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小球被吸引,说明小球可能带正电;由于带电体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所以小球可能不带电,故D错误。故选C。1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表明地磁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B.图乙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图丙说明通电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弱D.图丁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答案】B【详解】A.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故A错误;B.图乙是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B正确;C.图丙说明电流和铁芯相同时,通电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故C错误;D.图丁中该金属棒通电后,金属棒在磁场中会运动,说明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B。12.一款仿真电动鱼刷爆了网络,成为了妈妈们的“哄娃神器”,其工作原理为闭合开关S1,电源灯亮,当触摸玩具时(相当于触摸开关S2闭合),仿真鱼就会跳动;当断开开关S1时,灯不亮,无论是否触摸玩具,仿真鱼都不会跳动。图四种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A. B.C. D.【答案】C【详解】根据题意,闭合开关S1,电源灯亮,当触摸玩具时(相当于触摸开关S2闭合),仿真鱼就会跳动,这说明灯泡与电动机工作时互不影响,是并联的;当断开开关S1时,灯不亮,无论是否触摸玩具,仿真鱼都不会跳动。这说明开关S1在干路中,开关S2与电动机串联在一条支路中。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3.如图是关于浮力知识的应用实例,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大B.图b中巨轮之所以能够浮在水面是因为用空心的办法增大了排开液体的体积C.图c中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就越大D.图d中上浮的气球中填充气体的密度大于外界空气密度【答案】B【详解】A.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水密度和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F浮=ρ液gV排可知,所受的浮力不变,故A错误;B.巨轮之所以能够浮在水面上,是利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来增大浮力,故B正确;C.密度计测液体密度时,都是漂浮的,所以浮力都等于重力,在不同液体中,密度计所受浮力不变,故C错误;D.气球是利用在空气中的浮力来工作的,当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时,才可以升空,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14.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______(选填“甲”或“乙”)是水沸腾前的现象;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水蒸气。【答案】

不是【详解】[1]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所以甲是是水沸腾前的现象。[2]“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是水蒸气。15.如图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演示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______(选填“上”或“下”)方。抽掉玻璃板后,经过一段时间可以明显观察到上下两个瓶子内气体的颜色变均匀,这种现象说明______。【答案】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详解】[1][2]密度小的空气和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过一段时间,形成比较均匀的气体,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若密度大的在上面,则会有浮沉现象导致密度大的下沉使其混合。若上面的空气密度小,下面的二氧化氮密度大,则避免了浮沉现象。所以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下方。过一段时间,形成均匀的气体,有力证明气体的扩散现象,充分证明气体分子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16.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时,如果不用脚反蹬地面,速度就会减小,使运动员减速的力是冰给冰鞋的______力,这个力的方向与运动员运动方向______。【答案】

摩擦

相反【详解】[1]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时,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在运动中受到冰面给冰鞋的阻力,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时,冰鞋相对于地面有向前的运动的,故摩擦力方向与之相反,是向后的。17.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__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答案】

凸透镜

视网膜【详解】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凸透镜;视网膜.【点睛】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18.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由于发现了巨磁电阻(GMR)效应而荣获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图中GMR代表巨磁电阻,在磁场中,其阻值随磁场的逐渐变强而减小。闭合开关S1、S2,将滑片P向a端滑动,电磁铁磁性变___________,指示灯亮度变_____________。【答案】

亮【详解】[1][2]巨磁电阻阻值随磁场的逐渐变强而减小,闭合开关S1、S2,将滑片P向a端滑动,接入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电压一定时,控制电路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增强,巨磁电阻阻值随磁场的逐渐变强而减小,指示灯的工作电路中电流变大,灯光变亮。19.如图是某款电热水龙头的电路原理图。R1、R2为电热丝,通过旋转手柄可使扇形开关S同时接触两个相邻触点,实现冷水、温水、热水挡之间的切换。当开关同时接触2、3触点时,水龙头放出的是______水(选填“冷”、“温”“热”)。若R2=2R1,水龙头在温水挡正常工作时电功率为2000W,则它在热水挡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为______J。【答案】

1.8×105【详解】[1]当开关同时接触1、2触点时,两电阻处于断路状态,电功率为零,水龙头出冷水;当开关同时接触2、3触点时,电路中只有R1接入电路,电路中的电阻较大,根据可知,在电压一定时,电功率较小,水龙头放出的是温水,处于温水挡;当开关同时接触3、4触点时,两电阻并联,电路中电阻最小,电功率最大,处于加热状态,水龙头出热水。[2]电路中只有R1接入电路,为温水挡,则R1电阻为因为R2=2R1=48.4Ω,加热挡位时的总功率为在加热挡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为W=Pt=3000W×60s=1.8×105J20.如图所示的电路,灯泡L上标有“6V6W”字样(不计灯丝电阻的变化),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Ω,只闭合开关S2,灯泡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为______V,只闭合开关S1和S3,灯泡和电阻不烧坏,电阻R在100s内消耗的功率是______W。【答案】

7

49【详解】[1]只闭合开关S2,电阻R和灯泡L串联,由于灯泡正常工作,则灯泡的电功率PL=P额=6W灯泡的电压UL=U额=6V电路中的电流为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可得电源电压为U=UL+UR=UL+IR=6V+1A×1Ω=7V[2]只闭合开关S1和S3,电阻R与灯泡L并联,则R消耗的功率三、作图题21.(1)如图,晓彤自制了一个昆虫观察箱,可以通过该箱观察昆虫,请你画出人眼看到昆虫腹部A点(图中白点为A点)的光路图。【答案】【详解】作出点A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即为点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点,连接A′与人眼,交平面镜于点O即为入射点,从A向O画出入射光线,O到人眼的光线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要把圆筒B推上台阶。请在图中画出最小推力F。【答案】【详解】要作最小推力F,根据杠杆平衡公式,需要推力力臂最大,由图可知支点为O点,圆筒推上台阶的力的最大力臂是过O点的直径,因此连接OB,并延长OB,即可得到直径,最小力与最大力臂垂直且斜向上;故作图如下所示:22.一辆小车,总质量为1200kg,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为0.03m2,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g取10N/kg)求:(1)小车所受的重力;(2)发动机提供给小车的牵引力;(3)静止时,小车对地面的压强。【答案】(1)1.2×104N;(2)600N;(3)105Pa【详解】解:(1)小车总质量m=1200kg,则小车所受重力G=mg=1200kg10N/kg=1.2104N(2)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水平方向上受阻力和发动机牵引力,由二力平衡可知此时牵引力等于阻力,即F=f=0.05G=0.051.2×104N=600N(3)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为0.03m2,则小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S=0.03m24=0.12m2则小车对地面的压强为

答:(1)小车所受的重力为1.2×104N;(2)发动机提供给小车的牵引力为600N;(3)静止时,小车对地面的压强为1.0×105Pa。23.如下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10Ω,R2=30Ω,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为20Ω。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位于最右端,S1闭合,S2、S3断开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12V。求:(1)电源电压;(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某位置,同时闭合开关S1、S2、S3,此时通过R3的电流为1.6A,电流表A的示数为2A,则通过R2的电流为多少;(3)仅闭合开关S1,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移至某处,此过程中电压表V1的示数变化了4V,则此时V1和V2的示数各为多少。【答案】(1)12V;(2)0.4A;(3)8V,4V【详解】解:(1)由电路图知,开关S1闭合,S2、S3断开,滑片置于最右端时,变阻器R3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R1单独工作,电压表V1的示数即是电源电压,为12V。(2)同时闭合三个开关,电阻R2与变阻器R3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表测干路的电流,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知,通过R2的电流I2=I-I3=2A-1.6A=0.4A(3)仅闭合开关S1,滑片从最右向左移动的过程,R1与R3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V2测R3两端的电压。滑片移动过程,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知,变阻器R3分得的电压变大,R1分得的电压变小,所以此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U-∆U=12V-4V=8V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知,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U-U1=12V-8V=4V答:(1)电源电压为12V;(2)通过R2的电流为0.4A;(3)此时V1和V2的示数分别为8V和4V。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24.小希用如图所示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实验次数10.82.23.021.02.03.031.21.83.0(1)实验中最好选择规格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2)测出两端的电压后,小希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接在B、C之间。小明认为这样做太麻烦,只需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即可。小希认为小明的办法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3)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与B、B与C、A与C两点间的电压为、、经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中,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是______(用公式表示)。【答案】

不同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详解】(1)[1]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实验中最好选择规格不同的小灯泡;(2)[2]已知测出两端的电压,则与A点相连的为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与B点相连的为电压表的负接线柱,若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则小明的办法是错误的,原因是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3]分析实验数据有故可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是25.为预防新冠肺炎,卓玛用密度为的纯酒精配制了浓度为75%的酒精。她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她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时分度盘上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______;(3)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______g;(4)卓玛配制的酒精密度为______。【答案】

40

62

0.9【详解】(1)[1]根据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反方向移动,因此时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偏左,接下来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横梁恢复水平平衡。(2)[2]由图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V=40mL=40cm3(3)[3]如图丙所示,游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m=50g+10g+2g=62g(4)[4]倒入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m1=98g-62g=36g酒精的密度为B卷(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二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中国发展势头强劲,是东方巨龙腾飞的助推器,图是我国生产的某品牌氢动力汽车。关于新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核燃料、氢燃料和天然气都属于新能源 B.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C.氢燃料发动机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D.新能源的开发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危机【答案】A【详解】A.天然气属于常规能源,不属于新能源,故A错误,符合题意;B.核电站是利用可控的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氢燃料发动机在工作时,将燃料蕴藏的化学能用来对外做功,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新能源的开发可以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有效缓解能源危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图是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城市之眼”,它见证了成都由“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跨越式发展,立于此,“城市绿心”跳动的脉搏清晰可感。周末,游人如织,小张拿出手机留影纪念,在黑屏状态下通过屏幕看到了身后游人的像,在拍照时通过屏幕看到了“城市之眼”的像,为了探究成像原因,小张用手指挡住摄像头,发现不能看到“城市之眼”的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游人看见“城市之眼”是因为它是光源B.光照在游人的伞面上发生了镜面反射C.两次通过屏幕看到的像成像原理不同D.摄像头的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答案】C【详解】A.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而“城市之眼”不能自己发光,但它能够反射光源的光,游人看见的“城市之眼”,是它的反射的光进入人眼形成的像,故A错误;B.镜面反射是平行光照射到光滑的平面上发生的反射,而游人的伞面是粗糙不平的,因此光照在游人的伞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而不是镜面反射,故B错误;C.小张在黑屏状态下通过屏幕看到了身后游人的像,是游人反射的光经过手机屏幕反射形成的,属于平面镜成像;小张在拍照时通过屏幕看到了“城市之眼”的像,是“城市之眼”反射的光经过镜头折射后形成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所以两次通过屏幕看到的像成像原理不同,故C正确;D.小张在拍照时通过屏幕看到了“城市之眼”的像,用手指挡住摄像头,发现不能看到“城市之眼”的像说明“城市之眼”和它的像在镜头两侧,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的是实像,且像的大小明显小于物体大小,所以摄像头的镜头的成像原理应该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而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屏幕上正立的像是通过手机内电子器件的进一步转换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3.用同一个实验装置分别加热200g的甲、乙两种液体(其中一种是水),用测得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其中乙从20℃加热至沸腾刚好消耗了8g酒精。若单位时间内甲吸收的热量与乙吸收的热量相等,c水=4.2×103J/(kg•℃),q酒精=3×107J/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液体是水B.8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4×108JC.该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35%D.0~4min内甲吸收的热量为5.02×104J【答案】C【详解】A.由图可知,质量相同的甲和乙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的加热时间是乙加热时间的2倍,则甲吸收的热量是乙吸收热量的2倍,甲的吸热能力大于乙的吸热能力,因水的比热容较大,吸热能力强,所以甲为水,故A错误;BCD.根据可知,甲的比热容是乙比热容的2倍,乙的比热容为因为单位时间内甲吸收的热量与乙吸收的热量相等,所以0~4min甲吸收的热量等于乙吸收的热量8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乙从加热到沸腾吸收的热量为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故C正确,BD错误。故选C。4.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此时测力计示数为680N。已知人的质量为50kg,每个滑轮的重力为20N,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拉力大小为340N B.物体的重力为420N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1.8% D.人能够拉起的最大物重为980N【答案】BD【详解】AB.由图知,n=2,不考虑绳重及摩擦,绳端的拉力F=(G+G轮),测力计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两个滑轮的重力和人的拉力的总和,即G+2G轮+F=G+2G轮+(G+G轮)=680NG轮=20N,则动物体的重力G=420N人的拉力大小F=(G+G轮)=(420N+20N)=220N故A错误,B正确;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95.4%故C错误;D.人的重力G人=m人g=50kg×10N/kg=500N人施加的最大拉力F最大=G人=500N不考虑绳重及摩擦,绳端的最大拉力F最大=(G最大+G轮)提起货物的最大重力G最大=2F最大−G动=2×500N−20N=980N故D正确。故选BD。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恒定不变,电流表A1量程为0~3A,A2量程为0~0.6A,电压表V量程为0~3V或0~15V,闭合S,断开S1、S2,滑片P移到最左端,A1表的示数为0.35A,R1和R3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1:P3=3:1;滑片P向右移到某一位置的过程中,A1表的示数变化了0.3A,V表的示数变化了3V,三个开关都闭合时,在确保电路安全的前提下,R2允许接入的最小阻值为R2小,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P大。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R3=10Ω B.电压表选用的量程为0~3VC.R2小=40Ω D.P大=28W【答案】AD【详解】A.由电路图可知,闭合S,断开S1、S2,此时定值电阻R1、R3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A1测电路中电流,电压表V测R3两端电压,滑片P移到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0,此时A1表的示数为0.35A,故由欧姆定律可得①此时R1和R3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P1:P3=3:1因R1和R3串联,故流过R1和R3的电流相等,则由P=I2R可得,R1和R3消耗的电功率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即P1∶P3=R1∶R3=3∶1②滑片P向右移到某一位置的过程中,A1表的示数变化了ΔI=0.3A,V表的示数变化了ΔU=3V,由欧姆定律可得,ΔU和ΔI的比值为电阻R3的阻值,故可得将R3=10Ω代入②中,解得R1=30Ω,再将R1和R3的值代入①中解得,电源电压为U=14V,故A正确;B.当滑片P移到最左端时,此时R1和R3串联,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0,此时电路中总电阻为R总=R1+R3=30Ω+10Ω=40Ω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为故此时R3两端电压为U3=IR3=0.35A×10Ω=3.5V可知此时R3两端电压大于3V,故电压表V选用的量程为0~15V,故B错误;C.三个开关都闭合时,由电路图可知,此时电阻R1、滑动变阻器R2与定值电阻R3并联,其两端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电流表A2测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并联的总电流,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压表V测电源电压,因电流表A2的最大量程为I2=0.6A,由欧姆定律可得,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则通过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电流为此时滑动变阻器R2允许接入的最小电阻为故C错误;D.由C中可知,通过定值电阻R3的电流为故可得干路电流的最大值为I大=I2+I3=0.6A+1.4A=2A由P=UI可得,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P大=UI大=14V×2A=28W故D正确。故选AD。二、综合题(共10分。第7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6.(4分)学习完电学知识后,小卢同学所在的兴趣小组发现:电学量的变化往往能够用来反映力学、热学、光学等物理量的变化。于是小卢设计了一个体重测量仪,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R1为踏板下方的压敏电阻,其阻值R1随压力F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把电流表A1改装成体重测量仪。(1)关于该体重测量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A.体重越重,体重测量仪示数越大B.闭合开关S后该体重测量仪的指针不能够指到电流表A1的零刻度线处C.该体重测量仪的刻度是均匀的(2)该兴趣小组还想再设计一个身高测量仪,小杨同学很快设计出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用滑片在绷直的电阻丝上滑动代替滑动变阻器,将电压表改装成身高测量仪,但同小组的小丁同学惊呼“这个电路有问题”,请你说说小丁惊呼的理由:___________。(3)在小丁同学的帮助下,小杨同学改进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并进一步发现把自己的身高测量仪和小卢的体重测量仪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完成身高和体重的同时测量,于是小杨设计出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在图丁中,电源U1恒为4.5V,电源U2恒为18V,滑动变阻器R2为竖直固定放置的变阻器,其滑片P可竖直上下移动,接入电路的阻值与接入电路的长度成正比,R3是阻值为20Ω的定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