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押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培育出湘云鲫的是A.中南矿冶学院B.中南大学C.国防科大D.湖南师大2.1926年,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指出,若“论功行赏,如果完成民主革命的功绩作十分,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B.黄埔军校的创建C.南昌起义的发动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3.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辉煌,李约瑟认为,“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下列科技成就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齐民要术》B.赵州桥C.活字印刷D.《天工开物》4.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如下图漫画场景最早出现于()A.罗马共和国 B.雅典城邦 C.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5.飞机的发明给人类的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极大地缩短了地域差距,飞机诞生于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C.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D.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6.2017年5月20日,吴敦义当选新一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在记者会上,他表示,应尊重“九二共识”。材料中的“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和坚持A.两岸三通 B.和平统一方针 C.“一国两制” D.一个中国原则7.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形成了“三角贸易”下列对“三角贸易”表述正确的是A.它充满了正义性和艰巨性 B.它是以贩卖黑奴为主的贸易C.法国是主要获利者 D.促进了亚洲的发展8.“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中,“老人”指;“画了一个圈”指。A.毛泽东;解放B.毛泽东;设立海南省C.邓小平;设立经济特区D.邓小平;南方谈话9.“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④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A.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B.日本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C.德国希特勒上台执政D.意大利法西斯党向罗马进军11.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作者认为大运河开凿的最主要影响是()A.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B.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灭亡C.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D.奠定了唐朝盛世局面的基础12.“铁盔铁甲,几乎是无懈可击的骑术,使用长矛、长枪或刀剑--这种贵族对平民所具有的优势终于全部都消逝了;而摧毁对人类的自由的和对他们的真正平等的最后这道障碍的,却是由于最初一眼看去似乎是在威胁着要消灭整个人类的这样一种发明。”这评价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13.“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的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的民族”是A.古代埃及B.古代巴比伦C.古代阿拉伯D.古代罗马14.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学习“封建时代的欧洲”这一单元时的交流内容,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B.封君与封臣是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封建制度C.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D.“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谚语15.《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中写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材料中“开启中国法治建设”最早的法律文件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基本法》16.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西藏自治区有12名代表为藏族,门巴族、珞巴族虽然人口极少,也分别各有1名代表。这种现象最能说明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西藏在我国政治事务中居于特殊地位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D.西藏各族享有平等参加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17.下列对遵义会议阐述正确的是A.第一次把中国革命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典范B.遵义会议后红军成功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并在会宁会师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D.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8.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广告词:“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四川旅游依然美丽。”广告中提到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青城山则被誉为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据此推断,这两处人文景观分别最早形成于()A.春秋、战国B.春秋、秦朝C.战国、西汉D.战国、东汉19.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近代史发展的趋势。这里的“趋势”是指()A.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B.封建主义取代资本主义C.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20.他认为社会也和自然界一样,没有任何孤立的东西,是由各种相互联系的事物组成的有机整体。恩格斯说他真正“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是()A.巴尔扎克 B.莎士比亚 C.马克思 D.贝多芬21.设立于1990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开发区是A.广东深圳B.上海浦东C.福建厦门D.辽宁大连22.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清朝前期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以下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册封五世达赖②设驻藏大臣③设府A.②①③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③①②23.二战中使德军大伤元气并从此一蹶不振的战役是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C.诺曼底登陆战 D.柏林战役24.20世纪70年代,美国代表被迫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第一次击败了美国”的会议是指A.上海APEC会议B.万隆会议C.巴黎和会D.第26届联合国大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西汉_________主编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朝贾思勰的《_________》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26.奥林匹亚神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2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创办《青年杂志》,率先提出“民主”“科学”口号的人是________。他是兰考县县委书记,带领人民治理“三害”,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___。文艺复兴的先驱是________。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是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前期(627年)中国疆域示意图材料二:(北魏)尚书于果曰:“自先帝以来,久居于此,百姓安之;一旦南迁,众情不乐。”(孝文)帝曰:“今代(平城)在恒山之北,九州之外,非帝王之都也。”“王者以四海为家,或南或北,何常之有!朕之远祖,世居北荒。平文皇帝始都东木根山。……道武皇帝迁于平城。朕幸属胜残之运,而独不得迁乎!——《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十九材料三:1153年,金迁都燕一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紂居之,虽卜善地何?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编自《大金国志》等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图中B地生活的是今天族的祖先;元政府在AB两地管辖的机构分别是、。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做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孝文帝主张迁都的理由及其历史影响。②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结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什么感悟?29.(6分)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课,分组探寻英国、美国的近代崛起历程。A组同学探寻英国崛起历程: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材料二英国的面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6000万,但是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它却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时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当时的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19世纪的世界领导者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50%,欧洲的55%~60%.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他国海军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1)体制创新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政治保障,据材料一请说说英国在该文件颁布后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英国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大国最重要的原因。B组同学探寻美国崛起历程:材料三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2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时间,美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从蚂蚁到大象”。(3)18世纪70年代~19世纪60年代美国‘从蚂蚁到大象’的转变”进行了哪些努力?(4)通过探讨,你认为一个国家的崛起应具备哪些要素?(至少回答两点)30.(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间事件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实施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85年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材料二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积极发展社会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请从材料一中任意选取三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通过设计示意图的形式将其关系展示出来,并说明设计理由。据材料二,概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哪些成就?综上所述,你能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湘云鲫是由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刘筠院士为首的课题组,应用细胞工程技术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培育出来的三倍体新型鱼类,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2、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反映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1927年在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将理论变为实践;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3、D【解析】

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依据题干时间“公元3世纪到13世纪”,结合课本所学,明朝末年科学家宋应星,深入到工农业生产现场,进行调查和探索,写了一部《天工开物》,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明朝是1368年到1644年,即14世纪到17世纪。D项符合题意;《齐民要术》是北朝农学家贾思勰的著作,南北朝的时期是5世纪到6世纪,A项不合题意;赵州桥是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约公元6世纪末到7世纪初。B项不合题意;11世纪中期,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4、B【解析】

由材料中的信息“公民大会”可知,漫画场景最早出现于雅典城邦。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城邦所有的成年男性公民都可参加公民大会,参与国家大政,但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外,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5、B【解析】

据所学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人莱特兄弟于1903年发明了飞机,飞机的发明给人类的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极大地缩短了地域差距,所以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故选B。【点睛】本题以飞机的发明为切入点,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6、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问题进行商谈,两会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表达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史称“九二共识”。所以材料中的“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属于“九二共识”,排除,故选D。7、B【解析】

三角贸易指的是欧洲殖民者带着廉价的工业品从欧洲出发,到非洲购买、换取甚至直接猎取黑人,用船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充当奴隶,然后带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B正确;ACD表述错误,排除。故选B。8、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决定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国家给予特区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特区加快发展。故歌中的“老人”指邓小平,“画了一个圈”指设立经济特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9、A【解析】

依据“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及所学可知,该事件是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①②正确,A项符合题意;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是新中国的成立,④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是洋务运动。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0、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集总统和总理于一身,建立了法西斯政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1、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可知。唐代诗人皮日休肯定了大运河的价值,他认为大运河开凿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12、C【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铁盔铁甲,几乎是无懈可击的骑术,使用长矛、长枪或刀剑--这种贵族对平民所具有的优势终于全部都消逝了;而摧毁对人类的自由的和对他们的真正平等的最后这道障碍的,却是由于最初一眼看去似乎是在威胁着要消灭整个人类的这样一种发明。”及所学知识可知,这评价的是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故C符合题意。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3、C【解析】

根据题干给出的“某种数字冠上它的大名”可知是阿拉伯民族。结合课本所学,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14、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所以表述错误的一项是B,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5、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制定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6、D【解析】

根据“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西藏自治区有12名代表为藏族,门巴族、珞巴族虽然人口极少,也分别各有1名代表。”可知,这种现象最能说明西藏各族享有平等参加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故D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此外,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活得更有尊严的政治制度。故排除ABC项。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相关史实。17、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中共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8、D【解析】

依据题干“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青城山则被誉为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道教是东汉时期中国兴起的土生土长的宗教,著名的道教组织有太平道、五斗米道,太平道创始人张角曾组织发动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9、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17世纪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项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17世纪,欧洲的新航路的开辟和文艺复兴运动,新兴资产阶级进行的原始的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用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发展资本主义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趋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顺应了这一历史趋势,BC,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0、A【解析】

依据“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尔扎克是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他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A项符合题意;莎士比亚是英国的戏剧作家,B项不符合题意;马克思是德国思想家,C项不符合题意;贝多芬是德国音乐家,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1、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开发与开放了上海浦东开发区,我国的对外开放区出现了一个新局面。浦东的开放,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带动了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带动了长江地区经济发展,故B符合题意。广东深圳、福建厦门是1980年开放的经济特区,辽宁大连是对外开放城市,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22、B【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顺治十年(1653),正式册封达赖五世罗桑嘉措为“达赖喇嘛”,承认达赖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地位;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1684年,清设府,隶属福建省。府的设置,加强了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据此分析可知正确的先后顺序为①③②,故选B。23、B【解析】

1942-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一战役中,德国的有生力量遭到极大消耗,德国从进攻被迫转入战略防御。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24、D【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美国长期奉行的封锁孤立中国政策的彻底失败,所以说“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D项符合题意;A项上海APEC会议举行的时间是2001年;B项万隆会议的时间是1955年;C项巴黎和会的时间是1919年。因此ABC项的时间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司马迁齐民要术【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齐民要术》。26、宙斯像;【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27、陈独秀焦裕禄但丁列宁【解析】

(1)根据课本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2)根据课本所学可知,焦裕禄在任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时,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他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使兰考贫困面貌大为改观,他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3)根据课本所学可知,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其核心。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4)根据课本所学可知,1917年11月(俄历10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斯大林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战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藏;岭北行省、宣政院。(2)①理由:巩固北魏统治,促进经济发展;改变鲜卑族落后的状态,缓和社会矛盾;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先辈迁都促进了民族发展等;影响:加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鲜卑对汉文化的认同;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等。②原因:上京偏僻,漕运不便;燕京地势险要,易于据守;燕京物产丰富、文化先进,有利于加强金国实力。影响:加强了金国的实力;促进了金国对汉文化的认同;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等。(3)感悟:符合国情的社会变革推动历史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民族交融有利于民族文化文化融合等。【解析】

(1)依据材料一“唐朝前期(627年)中国疆域示意图”可知,B地是今天的西藏地区,唐朝时吐蕃人生活在这一带地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对边疆地区实行有效的管辖,元政府在A地设岭北行省,在B地设立宣政院。(2)①孝文帝主张迁都的理由:巩固北魏统治,促进经济发展;改变鲜卑族落后的状态,缓和社会矛盾;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先辈迁都促进了民族发展等;影响:加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鲜卑对汉文化的认同;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等。②金迁都燕京的原因:上京偏僻,漕运不便;燕京地势险要,易于据守;燕京物产丰富、文化先进,有利于加强金国实力。影响:加强了金国的实力;促进了金国对汉文化的认同;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等。(3)综上所述可知,符合国情的社会变革推动历史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民族交融有利于民族文化融合等。29、(1)从封建专制到君主立宪制.(2)工业革命的完成(一定要有行为动词,否则不给分)(3)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4)①民主制度的创新②要重视教育科技,实施科教兴国③要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政局稳定,④要勇于创新.(一点一分,答2点即可)【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为了限制国王权利,颁布了《权利法案》,这标志着英国从封建专制到君主立宪制。(2)根据材料“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时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当时的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19世纪的世界领导者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50%,欧洲的55%~60%.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他国海军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