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重点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重点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重点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重点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重点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重点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中央机构设置情况。其中,属于秦朝的是()A. B.C. D.2.《全球通史》评述:“日本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增强民族力量”的最主要措施是A.发展近代工业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废除农奴制 D.生活习俗文明开化3.下图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的成就()A.原子能技术 B.生物工程技术 C.计算机网络技术 D.航天技术4.《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A.商鞅变法失败了B.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C.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5.“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敌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6.“自隋以来,平民社会,穷困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这段材料表明穷困子弟“跃登上第”的主要途径是A.军功大小 B.门第高低 C.地方推举 D.科举考试7.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德国闪击波兰 D.日本偷袭珍珠港8.下面一组图片呈现的是德国小伙儿威廉的生活片断。为他的快乐生活提供了如此便利的直接原因是()A.联合国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欧洲联盟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C.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了区域化合作D.世贸组织有利于成员国贸易自由化9.从图片中获取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以下宣传图片共同反映的信息是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10.20世纪50年代起,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他们先后进行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改革。其中,改革最突出的是A.罗马尼亚改革B.匈牙利改革C.捷克斯洛伐克改革D.波兰改革11.某课外小组展开历史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是“北京大学”、“巴黎和会”、“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的谜底应是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黄埔军校成立D.新文化运动12.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过着定居生活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④会制造陶器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形成“关联化知识”“理解性记忆”“结构化思考”“可视化思维”的历史学习能力。下面是某同学根据所学教科书的目录制作的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学科思维导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A.B.C.(将对应内容分别填入答题卷中)14.请写出20世纪中国的三大历史性巨变。15.以上革命有什么相同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政治制度是历史考查的重要考点,秦朝首设丞相,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明朝废除丞相。三省六部制主要在隋唐时期实行。2、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美国入侵日本,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为了变法图强、富国强兵,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日本政府“增强民族力量”的最主要措施是经济方面的措施,即发展近代工业,为日本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故A符合题意;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生活习俗文明开化不是“增强民族力量”的最主要措施,故BD不合题意;日本明治维新不存在废除农奴制的问题,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3、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物工程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所谓生物工程,一般认为是以生物学(特别是其中的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而一门新兴技术。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图中弗朗西斯・柯林斯博士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属于生物工程技术。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4、D【解析】

题干中的“宗室贵戚”指的是奴隶主贵族,他们反对商鞅变法(多怨望)的原因是变法按军功授爵和赐给田宅,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世代享受爵禄的特权,选项B说法错误;商鞅变法顺应了时代潮流,顺应还是被处死了,故选项C不是从题干材料中得出的;选项A不直接涉及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表明商鞅变法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D项符合题意;故选D。5、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就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故选B。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6、D【解析】

科举制度的实行,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局面,平民也能够实现做官的理想,故选D。7、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8、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片的意思可以看出是德国加入了欧盟,欧洲联盟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其他三个选项都不对。所以答案选B9、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抗美援朝保卫了和平,故两者均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故A符合题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措施、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10、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后来许多国家进行了改革,最突出的是匈牙利改革,被成为“东欧消费者天堂”,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1、A【解析】

根据题干“北京大学”、“巴黎和会”、“"新民主主义革命”可知是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引发了北京大学学生在1919年5月4日举行游行示威,随后全国各地的学生纷纷响应了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2、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六七千年,他们处于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都能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都能制作陶器,都饲养家畜;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所以,①②④项是他们的共同特征,D项符合题意;③项不是他们的共同特征,需排除含③的ABC三项;故选D。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A.新航路的开辟;B.初步;C.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解析】

根据材料“世界各地孤立状态结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火车,汽船等交通工具的出现,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因此B初步。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得到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因此C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4、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三次巨变分别是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毛泽东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邓小平时期实行的改革开放。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从此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而引导中国人民“富起来”。这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点睛】三次历史巨变要跟中国近代以来三次社会性质发生变化进行区分,三次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事件指的是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