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规划环评和区域开发环评的比较研究_第1页
浅谈规划环评和区域开发环评的比较研究_第2页
浅谈规划环评和区域开发环评的比较研究_第3页
浅谈规划环评和区域开发环评的比较研究_第4页
浅谈规划环评和区域开发环评的比较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规划环评和区域开发环评的比较研究摘要:从《环评法》对规划环评对象的界定来看,区域环评隶属于规划环评范畴,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区域环评较之其他类型的规划环评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如在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时,区域开发环评遵守《开发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其他类型的规划环评则依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试行)》,同时两类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在审查目的及要点上也各有侧重。本文从环评审查角度,分析规划环评和区域环评的差异,指出当前区域开发环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类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在编制过程中需关注的要点。关键词:规划环评;区域开发环评;比较研究Abstract:From"EIALaw"ontheplanningdefinitionofanobjectviewoftheEIA,theregional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EIAattachedtotheplanningarea,buttheactualworkprocess,theRegional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oftheplanningthanothertypesof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hasamoresignificantdifference.Suchasinthepreparationof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report,environmentalassessmenttocomplywiththeregionaldevelopment,"RegionalDevelopmentZone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technicalguidelines",othertypesofplanningenvironmentalassessmentisinaccordancewiththe"Planning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Technology(forTrialImplementation)",whiletwotypesofenvironmentalimpactevaluationreportonthereviewofthepurposeandalsohavetheirownpointsofemphasis.Inthispaper,theEIAreviewperspectivetoplanning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andregionaldifferencesin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pointingoutthatthecurrentregionaldevelopmentproblemsintheEIA,andanumberofproposals,andonthisbasis,totwotypesof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report,themajorconcerninthepreparationofthecoursepoints.Keywords:Plan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regionaldevelopment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ComparativeStudy前言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首次将规划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规定了要对“一地”(土地利用)、“三域”(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十专项”(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该部法律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向宏观决策领域的推进,体现了从决策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环境策略。从《环评法》对规划环评对象的界定来看,区域开发环评属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区域开发环评又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规划环评。如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区域开发环评遵守《开发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其他类型的规划环评则依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试行)》开展工作。1规划环评及其管理要求规划是指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环评法》提出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它所规定的“一地”、“三域”、“十专项”的评价对象,从实质上看,都是与相关政策密切关联的,往往直接涉及区域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和城市发展等战略问题。因此,规划环评能够在更接近环境问题源头处对环境问题进行主动预防和控制,使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最小化。为推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展,国家环保总局制定了有关文件,如环发[2004]98号文、环办[2005]83号文等,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具体的管理要求,见表1。根据“环办[2006]109号”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应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1)规划内容概述;(2)规划实施的环境资源制约因素分析;(3)规划与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4)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直接、间接或累积等不良环境影响的识别、分析、预测以及规划的环境资源承载力评估和论证;(5)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及措施;(6)公众参与以及对公众意见采纳与否的说明;(7)对重大不良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计划;(8)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应当包括除上述第(1)、(7)项以外的其他内容。2区域开发环评的特点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对象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旅游度假区等区域以及类似区域开发的工业园区等。这些区域具有以下特征:(1)占地面积大,一般占地面积在几平方公里至十几、二十几平方公里;(2)工业门类复杂,多数园区有多项产业定位;(3)入园企业众多,确定因素更多、环境影响范围更大,就区域开发环评更像是多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叠加,还未实现从区域宏观和整体决策层面上进行全面、系统地考虑。若借鉴规划环评早期介入的原则,可以及早地将环境因素纳入到区域开发的综合决策之中,有利于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规划和方案。其次,考察替代方案是环评的核心,绝大多数区域开发在进行环评时,仅有一个方案,且修改选址的可能性较小,从而影响了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若按照规划环评的要求,进行多方案的比选,或是零方案的比较研究,可以较好地提升区域开发环评的有效性。参考文献:[1]包存宽,尚金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实例[M].北科学出版社,2004.9-41.[2]张希柱,林卫东.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