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534-2009 环境空气 氨的测定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正式版)_第1页
HJ 534-2009 环境空气 氨的测定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正式版)_第2页
HJ 534-2009 环境空气 氨的测定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正式版)_第3页
HJ 534-2009 环境空气 氨的测定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正式版)_第4页
HJ 534-2009 环境空气 氨的测定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正式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空气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Ambientair—Determinationofammonia —Sodiumhypochlorite-salicylicacidspectrophotometry2009-12-31发布2010-04-01实施 iv1适用范围 2方法原理 3干扰及消除 14试剂和材料 15仪器和设备 26样品 27分析步骤 28结果计算 39准确度和精密度 3 4附录A(规范性附录)次氯酸钠溶液的制备方法及其有效氯浓度和游离碱浓度的标定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氨的监测方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氨的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本标准对《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14679—93)进行修订。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3年,原标准起草单位是沈阳环境科学研究所。本次为首次修订。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增加了环境空气的采样方式。——明确了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增加了采样全程空白。——合并了计算公式。——增加了规范性附录。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局1993年10月27日批准、发布的《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14679—93)废止。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9年12月31日批准。本标准自2010年4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1环境空气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氨的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氨的测定,也适用于恶臭源厂界空气中氨的测定。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0.1μg/10ml吸收液。当吸收液总体积为10ml,采样体积为1~4L时,氨的检出限为0.025mg/m³,测定下限为0.10mg/m³,测定上限为12mg/m³。当吸收液总体积为10ml,采样体积为25L时,氨的检出限为0.004mg/m³,测定下限为0.016mg/m³。2方法原理氨被稀硫酸吸收液吸收后,生成硫酸铵。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存在下,铵离子与水杨酸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在波长697nm处测定吸光度。吸光度与氨的含量成正比,根据吸光度计算氨的含3干扰及消除有机胺浓度大于1mg/m³时对测定有干扰,不适用于本标准。4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所用试剂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按4.1制备的4.1无氨水,在无氨环境中用下述方法之一制备(无氨水的检查见10.1)。4.1.1离子交换法将蒸馏水通过一个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柱,流出液收集在磨口玻璃瓶中。每升流出液中加10g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以利保存。在1000ml蒸馏水中加入0.1ml硫酸(4.2),在全玻璃蒸馏器中重蒸馏。弃去前50ml馏出液,然后将约800ml馏出液收集在磨口玻璃瓶中。每升收集的馏出液中加入10g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以利保存。4.1.3纯水器法用市售纯水器临用前制备。量取2.8ml硫酸(4.2)加入水中,并稀释至1L,配得0.1mol/L的贮备液。临用时再稀释20倍。4.4水杨酸-酒石酸钾钠溶液称取10.0g水杨酸[C₆H₄(OH)COOH]置于150ml烧杯中,加适量水,再加入5mol/L氢氧化钠溶液15ml,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另称取10.0g酒石酸钾钠(KNaC₄H₆O₆·4H₂O),溶解于水,加热煮沸以除去氨,冷却后,与上述溶液合并移入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pH为6.0~6.5,在2~5℃于棕色瓶中可以稳定1个月。4.5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p=10g/L。2称取0.1g亚硝基铁氰化钠{Na₂[Fe(CN)₆NO]·2H₂O},置于10ml具塞比色管中,加水使之溶解,定容至标线,临用现配。4.6次氯酸钠可购买商品试剂,亦可以自己制备,详细的制备方法见附录A.1。存放于塑料瓶中的次氯酸钠溶液(原液),每次使用前应标定其有效氯浓度和游离碱浓度(以NaOH计),标定方法详见附录A.2和附录A.3。称取8.0g氢氧化钠,溶解于100ml水中。4.8次氯酸钠使用液,p(有效氯)=3.5g/L,c(游离碱)=0.75mol/L。取适量经标定的次氯酸钠(4.6),用水和2mol/L氢氧化钠溶液(4.7)稀释成含有效氯浓度为3.5g/L,游离碱浓度为0.75mol/L(以NaOH计)的次氯酸钠使用液(根据标定结果计算需要的稀释倍数或需要补加的氢氧化钠的体积),存放于棕色滴瓶内。本试剂可稳定1周。4.9氯化铵标准贮备液,p=1000μg/ml。称取0.7855g氯化铵(NH₄Cl,优级纯,在100~105℃干燥2h)溶解于水,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标线,可在2~5℃保存1个月。4.10氯化铵标准使用液,p=10μg/ml。吸取氯化铵标准贮备液(4.9)5.0ml,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标线,现配现用。5仪器和设备5.1气体采样泵:流量范围为0.1~1.0L/min。5.2大型气泡式吸收管:10ml。5.4分光光度计:配10mm光程比色皿。5.5干燥管:内装变色硅胶或玻璃棉。6.1吸收管的准备应选择气密性好、阻力和吸收效率合格的吸收管清洗干净并烘干备用。在采样前装入吸收液并密封避光保存。6.2样品采集采样系统由干燥管(5.5)、吸收管和气体采样泵组成,吸收管中装有10ml吸收液(4.3)。采样时应带采样全程空白采样管。恶臭源厂界采样:以1.0L/min的流量,采气1~4L,采样时注意恶臭源下风向,捕集恶臭感觉强烈时的样品。环境空气采样:以0.5~1.0L/min的流量,采气至少45min。6.3样品保存采样后应尽快分析,以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氨。若不能立即分析,2~5℃可保存7d。7分析步骤7.1绘制标准曲线取7支具塞10ml比色管,按表1制备标准系列。3管号0123456标准溶液(4.10)/ml各管用水稀释至10ml,分别加入1.00ml水杨酸-酒石酸钾钠溶液(4.4),2滴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4.5),2滴次氯酸钠使用液(4.8),摇匀,放置1h。用10mm比色皿,于波长697nm处,以水为参比,采样后补加适量水,将样品溶液定容至10ml。准确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吸取量视样品浓度而定)于10ml比色管中,用吸收液(4.3)稀释至10ml,加入1.0ml水杨酸-酒石酸钾钠溶液(4.4),2滴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4.5),2滴次氯酸钠使用液(4.8),摇匀,放置1h。用10mm比色皿,于波长6977.3.2采样全程空白:即在采样管中加入与样品同批配制的相应体积的吸收液,带到采样现场、未经采样的吸收液,按照7.2测定吸光度。8结果计算氨的含量由式(1)计算:其中气样标准状态下体积V按式(2)计算:经五个实验室分析含氨1.44~1.50mg/L的统一标样,重复性限0.007mg/L,变异系数5.0%;再现性限0.046mg/L,变异系数3.1%;加标回收率为92.4%~104%。410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10.1无氨水的检查以水代替样品按照7.2测定吸光度,空白吸光度值应不超过0.030(10mm比色皿),否则检查水和试剂的纯度。10.2采样全程空白用于检查样品采集、运输、贮存过程中样品是否被污染。如果采样全程空白明显高于同批配制的吸收液空白,则同批次采集的样品作废。10.3采样泵的正确使用开启采样泵前,确认采样系统的连接正确,采样泵的进气口端通过干燥管或缓冲管与采样管的出气口相连,如果接反会导致酸性吸收液倒吸,污染和损坏仪器。万一出现倒吸的情况,应及时将流量计拆下来,用酒精清洗、干燥,并重新安装,经流量校准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10.4防止吸收管被污染为避免吸收管中的吸收液被污染,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勿将吸收管倾斜或倒置,并及时更换吸收管的密封接头。5(规范性附录)将盐酸(p=1.19g/L)逐滴作用于高锰酸钾固体,将逸出的氯气导入2mol/L氢氧化钠吸收液中吸吸取10.0ml次氯酸钠(4.6)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混匀。移取10.0ml稀释后的次氯酸钠溶液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蒸馏水40ml,碘化钾2.0g,混匀。再加入6mol/L硫酸溶液5ml,密塞,混匀。置暗处5min后,用0.10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至淡黄色,加入约1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至蓝色消失为止。其有效氯浓度按式(A.1)A.3次氯酸钠溶液中游离碱(以NaOH计)的测定A.3.1盐酸溶液的标定碳酸钠标准溶液:c(1/2Na₂CO₃)=0.1000mol/L。称取经180℃干燥2h的无水碳酸钠2.6500g,溶稀释至标线。标定方法:移取25.00ml碳酸钠标准溶液于150ml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