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高考作文预测主题诗意人生(命题审题立意范文)_第1页
2023-2024高考作文预测主题诗意人生(命题审题立意范文)_第2页
2023-2024高考作文预测主题诗意人生(命题审题立意范文)_第3页
2023-2024高考作文预测主题诗意人生(命题审题立意范文)_第4页
2023-2024高考作文预测主题诗意人生(命题审题立意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高考作文预测主题”诗意人生“(命题审题立意范文)诗意人生

【预测命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久前,上映了一部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该片记录的是已经96岁高龄的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先生的故事。叶嘉莹,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传播与创作。有学生问叶嘉莹:“叶先生您讲的诗词很好听,我也很爱听,可这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多少帮助呢"先生这样回答:“你听了我的课,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加工资。可是,你明白‘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的道理吗?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诗人的所有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诵读它们,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该生听完若有所悟……

班级计划举行主题班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你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以“诗意人生"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构思导引】

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使人类步入了一个快节奏、大变化、物质异常丰富的社会,人类的精神、思想、伦理等在这个社会中遭到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也产生了各种心灵危机。“诗意”指向心灵,“诗意人生"既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追求和自觉行动,更是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们想要追求精神充实需要深度审视的问题。

材料围绕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和一个学生的对话展开,学生的困惑实际上是在问那些对于现实生活帮助似乎不大的东西还有没有继续学习的必要,叶嘉莹的回答有两个层次:

一层是学习古典诗词不能让我们获得多少物质上的报酬,却对心灵起着莫大的作用,另一层是说对于一个个体而言,心灵较之于肉身,心灵更重要。人不应只追求物质,更应该关注心灵。如下立意可供参考:

1.古典诗词浸润“我”的人生。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诗人的所有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它带给我们的不是物质上的回报,而是和伟大的心灵交流,给予我们美的享受,给予我们智慧和力量。历经千百年淘漉的中国古典诗词“博大而善感”,可以引领现代人踏进岁月的长河,品察生命本真的况味。

2.真正的幸福需要心灵的充盈。“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这里的心灵之死,指的当然不是自然的死亡,而是思想顽钝,感受不到快乐,甚至感受不到痛苦,变得冷漠,变得麻木。人不应只追求物质,更应该关注心灵。想要探寻幸福人生的真谛,需要让心灵永葆青春。

3.将人生过出诗意。学生的困惑代表了现代社会很多人的困惑,我们被时代裹挟着一路前行,却忘了出发的目的,忘了领略沿途的风景。生活琐碎,不免平淡枯燥,人生没有一帆风顺,有得意,有失意。诗意人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不仅是平凡生活中品茗赏花的闲情惬意,更是身在井隅,仍眼观星光的从容淡泊!只有每个普通人都拥有一颗诗心、活出一份诗意,才能让地气激活文气,让文气凝聚人气。

【高分素材】

1.社会不但需要粮食和药材,却也一样迫切的需要蔷薇与但丁。

——周作人

2.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中国当代作家桂苓

3.人应该诗意地活在这片土地上。这是人类的一种追求,一种理想。

——(法)布莱兹·帕斯卡尔

4.人生的本质是一首诗,人是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

——(德)马丁·海德格尔

5.2016年底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出美国人追求的十大奢侈品:一、生命的觉悟与开悟;二、一颗自由喜悦与充满爱的心;三、走遍天下的气魄;四、回归自然;五、安稳而平和的睡眠;六、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与时间;七、彼此深爱的灵魂伴侣;八、任何时候都有真正懂你的人;九、身体健康,内心富足;十、能感染并点燃他人的希望。

6.读诗的时候,伟大的诗人都成了你的朋友,苏东坡、陶渊明、杜甫尽在眼前。“假如生活发生不幸,当你将之用诗来表达的时候,你的悲哀就成了一个美感的客体,就可以借诗消解了……"叶嘉莹如是说。

7.谈起诗意人生,我们往往想到的淡看云卷云舒,煮一壶清茶,等清风徐来,弹奏一曲,偶有客来,谈笑风生。纵观历史长河,多少人文骚客能过上此诗意人生,谁不曾被贬山间,壮志难酬……真正的诗意人生,是历经跌宕起伏后,那抹看淡人生得失的淡定心境!

8.李子柒,在山涧田野间纵马驰骋;在春风秋凉间,巧手绘丹青。缝纫刺绣干粗活,挖藕采参驾牛车;菜饭果蔬,任由烹饪;果茶酱酒,无一不精。农忙之时,割麦插秧,奔走西畴。“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挽裤脚,驾牛车;插秧割稻,甩谷扛粮……劳作无疑是艰辛的,但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那份收获的喜悦,或许只有子柒最懂吧?她将田园生活写成诗,将农家日子谱成曲。她的视频充满诗意,最主要的是她对生活的热爱,没有热爱,成不了李子柒。新华网表示,李子柒的视频里,每一个物件、每一道美食、每一个场景,仿佛都在讲述生活的酸甜苦辣,又在不经意间,让人们感到勤劳、勇敢、友爱、自强、爱护自然等理念静水流深、沁人心脾。这是生活的诗意,也是人性的呼唤,道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与热爱。

9.叶嘉莹常引用庄子的“哀莫大于心死"告诫她的“粉丝”:如果心灵完全沉溺在物欲之中,那将是人生中最可悲哀的事。“倘若一个人听到山鸟的鸣叫、看到花开花落的变化都会从内心生发感动,这样的心灵才是纯净动人的。"她深信,历经千百年淘漉的中国古典诗词“博大而善感”,一定能引领现代人踏进岁月的长河,品察生命本真的况味。(选自《光明日报》,作者陈建强)

10.20世纪上半叶,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时期,面对现实,林语堂提倡的诗意人生在国人面前自然要遭受冷落。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在网络时代,信息化高铁化的今天,全世界的距离也只是弹指之间即可到达;经济繁荣、科技进步推进人类进步的梦想;自然的灾难、局部的战争等人类的惨剧,不断提醒人类走出对未来乐观的想象,重新审视文明人类的行为。人们有着对自然的敏感力,能从林语堂那鲜艳的文字里,感受到带着星月光芒与大地气息的情感。(选自《诗意人生:林语堂的生活艺术》,作者梁洁)

11.诗意,其实是一种融入自我用来观察世界的情感。譬如陶渊明笔下的景物,往往被人格化,如青松、芳菊、归鸟、孤云,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也是诗人高洁性格的象征。因此,它们的美不蕴藏在它们自身中,而是蕴含于人的精神中,因人们美的心情被唤醒而移情于它们。从实物中获得的满足感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但是人们宝贵的经历以及从中获得的知识,将永久地入驻人们的生命。(选自《诗意人生:林语堂的生活艺术》,作者梁洁)

12.当年梅兰芳和孟小冬表演的京剧《游龙戏凤》非常轰动。其中孟小冬演的正德皇帝初次见到梅兰芳演的李凤姐之后,他们之间有一个交流。梅兰芳说:“你不能这么用语言来冒犯我吧?"孟小冬说:“我过来见你,不是我存心要冒犯你,因为什么呀?是因为你头上戴了一朵海棠花,风流就在那朵海棠花上,是这朵花吸引了我。”同样,一颗美丽的诗心就像这朵海棠花一样,能够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和鲜明,更加新鲜和亮丽。另外我还想起了唐代诗人裴迪的一首《华子冈》:“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我觉得诗心就像裴迪笔下的华子冈一样,是一个令人陶醉的美好所在,云光澹然,山色幽微,松风盈耳,丘壑在胸。(选自《中国文化报》,作者高昌)

13.外卖小哥与诗词达人,看似不搭界的两个身份集于一身,让雷海为成了“网红”。几天前,这个为生活默默奋斗的年轻人,一路披荆斩棘,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他的对手这样评价他:这才是真正的高手,就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

由诗词,让生活节奏沉静。答题沉着,泰然自若,雷海为给很多观众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十几年里,他做过电话销售、马路推销、服务员、洗车工,也辗转了几座城市,在变动不居的生活中,诗词是唯一不变的行李。“腹有诗书气自华”,面对日晒雨淋、穿行不息,仍能保持一份淡定和宁静,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是诗词给他带来的不凡。

谈起未来,雷海为打算回乡搞养殖。这让不少人觉得惋惜,毕竟这与诗词相去甚远。其实,无论是博士说相声还是保安当律师,这类新闻频频引起热议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职业选择与社会期待的差异。然而更要看到,当下,成功的标准不再唯一,多元择业不仅是一种自由,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正如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卖出了“北大范儿”,胸中的笔墨才情终究能让普通工作不同凡响。对于雷海为而言,无论继续送外卖,还是转型创业,只要心中有诗,自能保持精神的高贵。

这正可谓:身在井隅,眼望星光。心底有诗,自在远方。(选自《人民日报》,作者石羚,有删减)

14.媒体报道,94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冯端先生,至今已给妻子陈廉方写了60年情诗。相知相守的温暖、诗歌传情的浪漫,感动了无数网友,也让单身族们艳羡不已。

光阴流转,日久最见真情。也许,写一首情诗并不难,但数十年的坚守与执着殊为不易,最终书写出沉甸甸的爱。也正因此,在妻子眼中,冯老先生就像一块“璞”,尽管貌不惊人,内心却晶莹剔透。对于两位老人而言,他们既质朴又浪漫的诗意人生,不正宛若一场围绕着情字、吟咏不尽的飞花令么?

诗由情而生,情因诗更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吟咏优美诗句,堪称中国人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东坡饮酒,秦观夜话;稼轩论剑,清照煮茶"。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有的人因醉心于古典诗词而从传统文化中得到了滋养,也有不少人罹患了某种“春节综合征”。平时因为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深度沟通,无形中累积了不满和怨气,假期里相处时间相对长了,反而容易因琐事而脾气暴躁、触发矛盾。难怪有人直呼,“春节有毒"感情经不起假日考验”。如果生活真的“有毒”,诗歌或许就是一味对抗浮躁的“解毒剂”。当你“想静静"的时候,不妨打开一本尘封已久的诗集,挑出几首,念给你的恋人,发给你的好友,寄给你的亲人。那么,不论五律还是七绝、中文还是西语,相信对方都能从中读出你的真情。

有人说,“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的确,未必人人都有诗才,但至少可以存有一份诗心。而真正的诗心,无关年龄,无关金钱,无关地位,它只关乎一点,那就是源自内心的对真善美的热爱。正如冯端夫妇,在他们的生命体验里,房子、车子、票子等物质享受永远不会居于主流;而从一位妻子的视角出发,丈夫创作的专属情诗远比钻石更美好、更珍贵、更恒久。

“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诚哉斯言。处身于社会生活中的广袤原野,如果每个人都愿捧着一颗真心、葆有一份诗心,在诗意中传递一份真爱,那我们就不难在喧嚣中找到内心的安宁,大大拓展自我的精神疆界。(选自《人民日报》,作者魏寅,有删减)

【佳作展示】

将人生过出诗意

同学们大家好!

2016年底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出美国人追求的十大奢侈品:一、生命的觉悟与开悟;二、一颗自由喜悦与充满爱的心;三、走遍天下的气魄;四、回归自然……美国人所追求的十大奢侈品,没有一件与物质有关,强调的都是一个人的生活与行为方式,强调的是用诗意的眼光去看生活。

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使人类步入了一个快节奏、大变化、物质异常丰富的社会,人类的精神、思想、伦理等遭到了巨大的挑战,也产生了各种心灵危机。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如果内心完全被物欲包裹,对真实的情感与美失去了感知,那实在是人生中最悲哀的事。

叶嘉莹告诉学生:诗歌不能帮你评职称、涨工资,但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人们都在为分数和成绩,职称和工资而奔波劳碌。我们是不是该留点时间给我们的心灵了。或许我们已意识到精神世界的疲累不堪,枯涸索然,因为我们常说“让生活多一点诗意"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现实是那些杏花微雨、大漠孤烟、春花秋月、名山秀水,唤不回步履匆匆的我们。在我们灵魂深处,缺少心灵的感动,缺少安详与笃定。“诗意"二字,只能写在纸上,飘于云端。

那么,诗意人生,难道真是水中月么?

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万籁俱寂的黄昏,在暗霜凝聚的深夜,在夕晖余照的古城,在秋风瑟瑟的边塞,你发现了吗?诗意,一直安静地栖息在我们身边。生活总归平淡,我们需怀一颗博大而善感的心灵去感知它,“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诗意,无关年龄,无关地位,它只关乎一点,那就是源自内心的对生活的热爱。

诗意人生不仅是平凡生活中品茗赏花的闲情雅意,更是身在井隅,仍眼观星光的从容淡泊。外卖小哥,来去匆匆,很难想象他们会有时间停下来,静静地欣赏诗词。当雷海为在书店里默默背诗,当他利用送餐间隔的碎片时间读书,当他承受着生活的奔波与辛苦,他没有自怨自艾,“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世间喧嚣与我何干?真正影响我们的还是自己的心境。纵使困顿,也不改内心的笃定、不弃生命的高贵,这正是真正的诗意所在啊!

海德格尔说:“人生的本质是一首诗,人是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让生活少一些俗气,多一些雅趣;少一些功利,多一些淡泊;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豁达。

愿我们褪去浮华,感受生命的本真,寻得内心的安宁,面对生活的千淘万漉,仍能“寻胜在清幽”,活出自己的诗意人生!

【点评】

本文立意高远,围绕“将人生过出诗意"这一中心论点,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从现代人面临的生存困境说起,分析人们对“诗意人生"渴望又疏离的心理,最后提出如何将人生过出诗意的建议。在行文过程中,作者视野开阔,思考深刻,语言精美。引述的材料比较丰富,既有对世态的观察,对时事的关注,也有对名家作品的引用,体现了写作者丰厚的阅读素养。

素材解读:本文在素材解读上主要运用“主旨解读法”和“剥笋解读法"作者紧紧围绕“诗意人生”这一核心主旨来有序展开,既密切联系了材料中诗歌于心灵的救赎,又进一步联系现实人们所普遍面临的精神困境而提出建议。作者由材料中“诗歌不能让我们凭职称、涨工资,却可以让我们的心灵不死"出发,层层深入,我们追求的仅仅是物质吗?为什么我们渴望“诗意人生”却又总是可望不可即?我们该如何将人生过出诗意呢?文章抽丝剥茧对素材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如此,写作方能突破“好不好"对不对”的浅层次立意,看到更广阔的现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