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_第1页
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_第2页
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_第3页
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_第4页
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室内环境检测5/8/20241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简介:一、了解苯、甲醛、氡、氨及TVOC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10三、苯、甲醛、氡、氨及TVOC检测方法、仪器操作及设备保养四、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报告内容5/8/20242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苯主要危害:致癌物质,轻度中毒会造成嗜睡、头痛、头晕、恶心等,并有轻度粘膜刺激症状。重度中毒会出现视物模糊,呼吸浅而快,心率不齐,抽搐和昏迷。主要来源:

纤维、油漆、各种油漆涂料的添加剂和稀释剂、各种溶剂型胶粘剂、防水材料。特性:室内挥发性有机物,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沸点是80.1℃

。5/8/20243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甲醛特性无色强烈刺激性气体,易溶于水、醇和醚。甲醛在常温下是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其37%的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此溶液沸点为19℃。故在室温时极易挥发.主要危害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哮喘甚至肺气肿;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引起少年儿童智力下降;致癌促癌主要来源夹板、大芯板、中密度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及其制造的家具,塑料壁纸、地毯等大量使用粘合剂的环节5/8/20244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氨特性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臭味的气味主要危害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咳带血、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

主要来源建筑工中使用的不规范混凝土、水泥、辅助材料、抗冻添加剂等引起5/8/20245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氡特性:

放射性惰性气体,无色,无味

主要危害:

容易进入呼吸系统,逐步破坏肺部细胞组织,形成体内辐射,是继吸烟外的第二大诱发肺癌的因素.对人的血液循环系统造成危害,如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的还会导致白血病。

主要来源:

土壤、混凝土、砖沙、水泥、石膏板、花岗岩所含的放射性元素5/8/20246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TVOC特性: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简称TVOC)是芳香烃(苯、甲苯、二甲苯)、酮类、醛类、胺类、卤代类、不饱和烃类等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其沸点在50℃至250℃,在常温下可以蒸发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主要危害:

它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若长期处于含有TVOC的环境中,在感官方面会造成人体视觉、听觉、嗅觉受损,在感情方面会造成应激性、神经质、冷淡症或忧郁症,在认识方面会造成长期或短期记忆混淆或迷向,在运动功能方面会造成体力变弱、振颤或不协调。

主要来源:

溶剂型涂料、溶剂型胶粘剂、汽车尾气、装修、家具、壁纸、化纤地毯、玩具、煤气热水器、杀虫喷雾剂、清洁剂、香水、化妆品、抽烟、厨房油烟5/8/20247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规范适用范围: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不适用于工业建筑工程、仓储性建筑工程、构筑物和有特殊净化卫生要求的房间。5/8/20248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本规范控制的室内环境污染物1、放射性污染物氡(Rn-222)2、甲醛(CH2O)3、氨(NH3)4、苯(C6H6)5、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5/8/20249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民用建筑工程根据控制室内环境污染的不同要求,划分为以下两类:

Ⅰ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

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5/8/202410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检测点的设置及要求1、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d

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2、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

间;房间总数少于3

间时,应全数检测。3、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

间。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应按下表设置:5/8/202411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设置房间使用面积(㎡)检测点数(个)<501≥50且<1002≥100且<500不少于3≥500且<1000不少于5≥1000且<3000不少于6≥3000每1000㎡不少于35/8/202412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4、

当房间内有2

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5、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1.5m。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6、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h后进行。7、在对甲醛、氨、苯、TVOC取样检测时,装饰装修工程中完成的固定式家具,应保持正常使用状态。8、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氡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24h

以后进行。5/8/202413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判定1、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污染物I

类民用建筑工程Ⅱ类民用建筑工程氡(Bq/m3)≤200≤400游离甲醛(mg/m3)≤0.08≤0.12苯(mg/m3)≤0.09≤0.09氨(mg/m3)≤0.2≤0.5TVOC(mg/m3)≤0.5≤0.65/8/202414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2、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全部检测结果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可判定该工程室内环境质量合格。3、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可对不合格项进行再次检测。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1

倍。并应包含同类型房间及原不合格房间。再次检测结果全部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应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4、室内环境质量验收不合格的民用建筑工程,严禁投入使用。5/8/202415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三、甲醛、氡、氨、苯及TVOC的检测方法、仪器操作及设备保养5/8/202416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甲醛仪器:XP-308Ⅱ型甲醛检测仪5/8/202417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如何正确安装过滤片5/8/202418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

测量操作方法5/8/202419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检测结束关机5/8/202420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仪器保养及注意事项:1、测量结束时,请不要直接按power键关机,应放在室外洁净空气中净化5分钟2、每次检测回来请取出过滤片,装在密封袋中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否则会缩短过滤片的使用寿命,同时会造成过滤片的移动杆不能正常移动。3、当过滤片使用80次,需更换新的过滤片。4、不要将仪器置于高温、高湿度的场所。5/8/202421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氡仪器:RAD7电子测氡仪操作方法:1、将干燥管接在“INLET”的接口上。2、打开开关,按下“MENU”,显示“TEST”,按“ENTER”按下“→”,待显示“teststart”,再按“ENTER”泵启动,开始测试。3、工作30分钟后,显示氡的浓度。5/8/202422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仪器保养及注意事项:1、仪器使用前须在进气口处接上干燥管,当干燥管变色时请及时跟换新的干燥管。2、使用时保护好仪器的操作面板,防止泥土和雨水等进入,以免造成仪器的损坏和操作键失灵。3、在高温、高湿度的场所请不要使用。4、检测完后将仪器放在室外洁净的空气中净化5分钟。5、当电压低于6V时,请及时充电。5/8/202423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GB/T18204.25-2000)5/8/202424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5/8/202425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4仪器设备

4.1大型气泡吸收管:有10ml刻度线

4.2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2L/min,流量稳定。使用前后,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的流量,误差应小于±5%。

4.3具塞比色管:10ml。

4.4分光光度计:可测波长为697.5nm,狭缝小于20nm。

5采样

用一个内装10ml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以0.5L/min流量,采气5L,及时记录采样点的温度及大气压力。采样后,样品在室温下保存,于24h内分析。5/8/202426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5分析步骤

5.1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10ml具塞比色管7支,按表1制备标准系列管。

表1氨标准系列管号0123456标准工作液ml0.000.501.003.005.007.0010.00吸收液ml10.009.509.007.005.003.000.00氨含量μg0.000.501.003.005.007.0010.005/8/202427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在各管中加入0.5ml水杨酸溶液,再加入0.1ml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和0.1ml次氯酸钠溶液,混匀,室温下放置1h。用1cm比色皿,于波长697.5nm处,以水作参比,测定吸光度。以氨含量(μg)作横座标,吸光度为纵座标,绘制标准曲线,并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准曲线的斜率、截距及回归方程.

Y=bX+a

式中:Y――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X――氨含量,μg;

a――回归方程式的截距;

b――回归方程式斜率,吸光度/μg。标准曲线斜率b应为0.081±0.003吸光度/μg氨。以斜率的倒数作为样品测定时的计算因子(Bs)。

5.2样品测定

将样品溶液转入具塞比色管中,用少量的水洗吸收管,合并,使总体积为10ml。再按制备校准曲线的操作步骤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在每批样品测定的同时,用10ml未采样的吸收液作试剂空白测定。5/8/202428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6结果计算

6.1将采样体积按下列公式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

V0=Vt×T0/(273+t)×P/P0

式中:V0――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Vt――采样体积,由采样流量乘以采样时间而得,L;

T0――标准状态下的绝对温度,273K;

P0――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力,101.3kPa;

P――采样时的大气压力,kPa;

t――采样时的空气温度,℃。

6.2空气中氨浓度按公式(3)计算:

C(NH3)=(A-A0)Bs/V0

式中:C――空气中氨浓度,mg/m3;

A――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A0――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Bs――计算因子,μg/吸光度;

V0――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5/8/202429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电源开关电子显示屏拉杆比色皿槽波长调节旋钮打印出口5/8/202430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试剂的存放1、化学试剂应当分类、分项存放,相互之间保持安全距离;2、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或低洼容易积水的地点存放。3、受阳光照射易燃烧、易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应当在阴凉通风地点存放。4、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储存室内,并由专人负责保管。每次使用后请做好化学试剂使用记录。5/8/202431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苯及TVOC5/8/202432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

原理:用Tenax

TA吸附管采集一定量的空气样品,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保留在吸附管中,通过热解吸装置加热吸附管得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解吸气体,将其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外标法:先以不同量的对照品注入色谱,记录色谱图,测量出峰高或峰面积,以峰面积与对照品的含量作标准曲线,在测定样品时,注入一定量的样品,记录峰图,测量相应的峰高或峰面积,然后由标准曲线中查出欲测组分的量,在计算出欲测组分的含量。仪器及设备

1

大气采样器——空气采样过程中流量稳定,流量范围0.1-0.5L/min。

2

热解吸装置——能对吸附管进行热解吸,解吸温度、载气流速可调。

3

气相色谱仪——配备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采样应在采样地点打开吸附管,与空气采样器入气口垂直连接,调节流量0.5L/min,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的流量,采集10L空气,记录采样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大气压。

采样后,取下吸附管放入可密封的金属或玻璃容器中,做好标识。注:采集室外空气空白样品,应与采集室内空气样品同步进行,地点宜选择在室外上风向处。5/8/202433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课件气相色谱仪及解吸炉操作方法:1、打开载气N2钢瓶总阀,再打开氢气和空气发生器电源开关,待发生器的压力表上升至0.4Mpa.2、打开计算机电源和解吸炉主机开关。3、打开气相色谱仪电源,等待仪器自检。4、待检测器温度高于150°或达到设定温度后,打开氢气和空气的开关,点火,确定已经点燃。待仪器准备好,灯亮后再平衡十几分钟,即可准备分析。5、打开解吸炉,装入样品管,用扳手稍拧紧。6、双击电脑桌面的“数据采集”,选择“系统设置”给出样品名称。选择TVOC点击“打开”按钮,点击“温度传送”,然后点击“启动”,随即将解吸炉进样针垂直插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