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中考五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中考五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中考五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中考五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中考五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中考五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A.刺激了社会消费 B.缓和了社会矛盾C.改善了劳资关系 D.美化了政府形象2.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至1900年,五十年间上海由外国教会创办的私立女校有16所;而自1898年国人自己创办第一所私立女校起,至1917年的二十年间上海国人自办的私立女校有43所,外国教会学校创办的私立女校在此期间增加11所。私立女校的增加A.促进中国女性文化素养普遍提高B.成为列强实施文化侵略主要方式C.反映了上海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D.根本瓦解了中国原有的教育结构3.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A.金田起义B.《资政新篇》C.定都天京D.《天朝田亩制度》4.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9年4月26日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一带一路”主要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A.经济全球化趋势B.贸易自由化趋势C.区域集团化趋势D.和平与发展的两大时代主题5.列宁是一位杰出的革命领袖,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的活动曾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世界历史的进程。下列事件与列宁有关的是A.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参加雅尔塔会议C.发表《共产党宣言》D.领导反法西斯战争6.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7.在中英《南京条约》中,便利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的条款是A.割让香港岛B.赔款2100万元C.开放通商口岸D.英国同中国商定关税8.具有历史眼光的美国学者威廉·莫尔伍德惊叹:“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其后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举世无双的奇迹说起。”这里“分界线”喻指长征A.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C.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9.下面为某校九年级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四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B.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C.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形成10.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凝聚着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有一首歌这样唱道:“让我们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对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B.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C.中国做到了世界和平民主的社会主义力量D.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1.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创办C.南昌起义的发动 D.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12.岳飞的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胡虏”“匈奴”借指A.契丹的统治者 B.辽朝的统治者 C.金朝的统治者 D.西夏的统治者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世界格局是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多次大变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的实质是什么?形成这一格局的两次会议,分别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美苏主导世界的两极格局,这一格局的表现主要是哪一政策的实施?为此,美国采取哪些措施?“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哪些因素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你觉得我国当前应该如何应对国际格局的演变?14.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先后发生过三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先后把人类带入到哪些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怎样的特点?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这充分证明了一个什么真理?你怎样认识科学家的作用?15.人类文明具有多元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请回答:(1)古代亚非文明被称为大河文明,为什么?古希腊作为海洋文明的代表性国家,它的哪个城邦所实行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2)中华民族十分注重与其他文明的交流,请举出隋唐时期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相互交融的两例史实。(3)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注重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利益,建立福利国家,缓和了社会矛盾,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C【解析】

依据题干可知反映的是私立女子学校的增多,但是只反映出在上海一个地区,体现不出对整个中国女性文化素养的提高,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突出列强实施文化侵略,故B不符合题意。从材料可以看出,上海建立了很多私立女子学校,女子获得了教育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故C符合题意。仅凭上海一地私立女子学校的设立,不能从根本上瓦解中国原有的教育结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D【解析】

依据题干“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时期颁发的一部纲领性文件,确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体现了农民的要求,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题干“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的含义,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文件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时期颁发的一部纲领性文件,确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体现了农民的要求,其他选项的事件没有涉及农民的要求,不符合题意。4、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设“一带一路”是顺应时代发展之势,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是在“共商、共建、共享”基础上的双边或多边的经济合作,是中国彰显大国责任的体现。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A。5、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府;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苏维埃俄国。选项A符合题意,参加雅尔塔会议、领导反法西斯战争的苏联领导人是斯大林;马克思与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6、C【解析】

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7、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840—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宣告结束。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了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赔偿英国2100万元,加重劳动人民的负担。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所以便利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的条款是C,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8、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经过一年的艰苦行军,行程2万多里,长征取得胜利,是历史上的壮举。长征途中红军对沿途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9、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约美苏冷战时期成立的;欧共体和世贸组织反映了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科索沃战争是霸权主义的非正义战争,霸权主义是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这些都是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表现,所以根据图片内容可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0、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故B正确。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此时中国还有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国人民对自己的命运不能主宰,故排除A项。C项是新中国成立的世界意义,题目考查的是中国成立的国内意义,故排除C项。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故排除D项。故选B。11、D【解析】

黄埔军校的创办、中共“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都发生在大城市,和农民无关。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故选D。12、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岳飞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英雄,他从金军手中收复了许多失地,C正确;契丹政权、辽在南宋时已经被金所灭,排除AB;岳飞抗击的是金统治者,故“胡虏”“匈奴”借指的不是西夏统治者,排除D。故选C。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巴黎和会引发了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使中国回到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2)冷战政策;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3)两极格局的结束,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等。(4)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力推行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等。【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体系的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势力范围,奴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体系。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无视中国的合法权益,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中,与会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使中国再次处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共同支配之下。(2)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5年2月,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了会议,雅尔塔会议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的基础。二战后美苏之间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冷战政策。所以,这一格局的表现主要是冷战政策的实施。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政策政治上推行杜魯门主义;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苏“冷战”结束,世界政局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美国是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实力明显;但欧盟、日本的崛起、中国的发展和俄罗斯等国家联盟和国家实力也在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的经济实力;面对当今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挑战,中国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参与中谋求发展;努力发展经济,大力提升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14、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一是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技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精密;二是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三是这次科技革命的内容极为丰富,而且联系密切,形成了一个群体形式;四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趋势大为增强;五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形成的新的技术能力,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主要动力。科学家是科学技术的集大成者,他们用自己的科学理论或发明创造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开始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次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国际互联网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