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论语》一轮复习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1页
28《论语》一轮复习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2页
28《论语》一轮复习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3页
28《论语》一轮复习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4页
28《论语》一轮复习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复习1.早读时间回归文本《论语》(读懂意思、了解思想——结合课后“相关链接”)。2.课外阅读、识记、了解孔子思想(可联络实际——现实意义)。3.适量训练(了解题型、命题特点、答题思绪等)。1/27孔子思想介绍(一)仁孔子思想学说内在关键是“仁”。这个概念在《论语》中共出现了109次。所谓“仁”,用孔子话说就是“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直白一点说,就是对人要尊重、关心和体谅。孔子所处时代是春秋末期,原有政治规则和伦理道德逐步被颠覆,礼崩乐坏,诸侯割据,相互征伐,周王得不到重视。孔子对社会动荡深感忧虑,希望借助周朝原有礼仪,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统治秩序,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时反对暴政,强调仁治天下和以仁修身,要求个人以自我抑制和礼让态度调和社会矛盾。所以他首先教授各国弟子学习礼仪,首先主动入世,希望施展自己政治理想,实现自己理想。2/27

(二)礼为了实践“仁”这一儒家最高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孔子十分重视“礼”,能够这么说,“礼”就是孔子思想学说外在行为准则。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抑制自己,使自己言论行为都符合礼要求,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孔子主张“礼”有严格君臣士民等级规范和繁琐生活行为要求,但他又认为礼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主要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根本,符合礼要求。孔子想借此来建立稳定社会秩序。3/27(三)君子人格《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这里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个人格追求,教人做一个不一样于平凡人。为实现这一目标,《论语》提出了君子言行标准及道德涵养要求。其一,君子必须重视仁德涵养。心境安宁而不高傲,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吵,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君子要重视提升自己,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作贡献。只有这么才能称得上君子涵养。其二,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孔于认为,君子除了自我涵养,还要重视用“三戒、三畏、九思”几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欲念;二是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预防肆无忌惮;三是认真处理,随时严格要求自己。其三,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4/27(四)学习观念其一,学习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其次,踏踏实实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第四,要虚心讨教,不耻下问。其二,学习方法。孔子主张重温习、学思结合、勇于实践、精益求精。其三,学习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东西,“一以贯之”,用一个道理来贯通自己学说,这个道理就是学习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其四,学习目标。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目标,重点在于“学以致用”。“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能够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表达了学与用关系。5/27(五)教育思想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其一,关于教育指导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其二,关于教育基本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他强调启发,要把握时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三,关于教育基本内容。孔子长久从事教育工作,教育内容十分广泛,但他所用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尤其是诗、书、礼、乐。其四,关于教育培养目标。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目标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灵魂,协调人们社会行为之外,其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含有仁义之心“仕”、“君子”,认为当初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学而优则仕思想。6/27(六)务政思想《论语》中关于务政思想是“学以致用”思想详细表达,对此,《论语》中对务政标准也作了详细说明。其一,关于务政对象。孔子认为只要懂礼、有道、正直,并具备一定从政才能人就能够务政。也就是说,只要人具备一定参政素质,诸假如断、达理、多艺就能够参政。其二,关于务政基本要求和标准。从政者必须勤勉忠诚。孔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要言行一致,举止端庄。要眼光远大,依次而进。“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7/27

(七)治国安邦之理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其相关治国道理在《论语》中也有主要位置。其一,治国根本在于“人伦纲常”,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二,治国前提在于君子严于律己。“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当然,孔子还认为君主治国除了行为端庄之外,还应重视才智礼仪仁德关系,这些都是治国不可偏废条件。其三,治国基本方法,“选才、富国、育人,立法”。孔子认为君主管理国家大事,要处处从大局着眼,重视选拔优异人才。同时要重视富国,教育民众。另外,孔子也尤其重视法制对国家治理作用。其四,治国基本标准,考究信用,爱护人民。8/27三、答题步骤:1、结合注释,读懂文本。2、联络孔子思想体系,把握文本所表达孔子思想。3、分析不一样语段思想异同点。4、看清题目要求,准确判断选项。5、联络社会生活,结合文本回答下列问题。9/27课堂示例一(一)阅读以下文段,回答文后问题。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3)斯语矣。”

“忠”“恕”两字内涵是什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否矛盾?10/27解析:本语段也是讲孔子“仁爱”思想。(“恕”——仁爱,推己及人。)答题参考:“忠”指对人尽心尽力,主动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就主动方面来说。“恕”指待人宽厚,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就消极方面来说。推己及人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施仁方法)。11/27课堂示例二(二)阅读下面选段,回答下列问题。(6分)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①。”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篇》)[注]①目:纲目,条目,详细关键点。12/271.以下各项中,对上面选段了解,不正确一项是:A.孔子以仁来要求礼,认为依仁而行就是礼根本要求。B.“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说行仁德全在于自己,不在他人。表明了孔子对待人生所采取主动进取态度,一个人能否为“仁”根本上在于本身能否自觉做到“克己复礼”。C.“克己复礼”“克”是抑制、约束、抑制意思。“己”,自己,这里指一己私欲。“复”意思是回复。D.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一个道德观念,包含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礼”,人类社会行为法则、标准、仪式总称,包含了社会生活中为大家所共同恪守一整套礼节仪式;包含了人们相互之间表示尊敬谦让言语或动作;也包含社会上通行法纪、道德和礼貌。13/27答案:A(3分)(A.孔子以礼来要求仁,认为依礼而行就是仁根本要求。)2.在这段对话中能够看出,孔子认为“礼”与“仁”含有怎样关系?(用自己话回答)(3分)答题参考:仁是内在道德观念,礼是外在行为规范,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人们言语行动都能符合礼规范,就是仁。14/27译文参考:颜渊问怎样实践仁德。孔子说:“抑制自己私欲,使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一旦这么做了,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实践仁德完全在自己,莫非还靠他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践仁德要领。”孔子说:“不合于礼事不看,不合于礼事不听,不合于礼事不说,不合于礼事不做。”颜渊说:“我即使愚笨,也一定要按照你话去做。”15/27课堂示例三(三)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下列问题。颜渊、季路侍。子曰:“盍①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②,无施劳③。”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注】①盍:何不。②伐善:夸耀自己优点或才能。伐,夸耀。③施劳:张扬自己功劳。施,张扬、炫耀。16/271、本章叙述孔子及其弟子各述其志,志愿各有不一样,境界也有高低。联络实际,谈谈你对孔子之志了解。答题参考:孔子志向是让老者得以安养,让朋友以诚相待,让少者得到关爱。较于子路、颜渊之志,子路重朋友之义,颜渊重自我涵养,孔子则自然流露出造福他人、各得其所仁者之怀,境界最高。其高尚人格与宽宏怀抱,足以作为我们榜样,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注意加强自己道德涵养,使自己成为一个能够信任朋友,能够让人放心子弟。17/27课堂示例四(四)阅读《论语》中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8/27针对相同问题,孔子说出了不一样答案,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教育方法?联络实际,谈谈你看法。参考答案:这是一个因材施教教育方法。孔子解答学生疑问是没有标准答案。然而我们语文教学和考试命题中,标准化试题却泛滥成灾。这种标准化考试只能考查学生思维结果,而不能考查学生思维过程;只能求同,不能求异;只能唯一,不能举一反三。这么既扼杀了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发展,又会造成语文教学程式化、刻板化。(意思对即可)19/27(五)阅读《论语》中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课堂示例五20/27解析:这段文字生动反应了孔子作为老师和作为父亲两重身份教育特点。1.从这则材料中看,作为一个老师,孔子有怎样教育教学思想?请简明回答。参考答案:方法上,孔子重视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思想。内容上,重视诗教与礼教。2.作为父亲,孔子这么教育儿子,是不是少了一份温情?请你就此谈谈看法。21/272.示例一:我不认为孔子对儿子缺乏温情。孔子“远其子”是不偏爱儿子,说明孔子教学上不偏私,有教无类,对学生一视同仁。“远其子”实际上是对儿女严格要求,是君子爱子表达。示例二:我认为孔子对儿子确实比较疏远。无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无情。对儿子惜言如金,大约也缺乏耐心吧。首先可能工作确实忙,对儿子学习有些顾不上;另首先,可能孔鲤学习能力和水平有限,对他期望值不高,甚至可能有些气馁。从最终结果看,孔鲤学无所成,是不是也可证实孔子教育儿子并不成功。(观点鲜明,言之成理即可。)

22/27(六)阅读《论语》中几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子曰:“我非生而知之孝,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解析:孔子治学态度、教学思想等受其政治倾向影响较为显著。课堂示例六23/271.上述文字中哪一句话最能表达孔子治学态度?(2分)答案:述而不作(信而好古)2.依据上述对话,你认为孔子为何会有这么治学态度和教学思想?(4分)答题参考:因为孔子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复古,推崇周礼,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治学态度、“予欲无言”、顺乎天理、歌乎礼乐等教学思想,与他基本政治倾向是相和对应。(第一个采分点2分,回答“述而不作”即可。第二个采分点4分,只要能分析指出“孔子治学态度、教学思想和他政治倾向是一致”即可,语言组织无须过分拘泥。)24/27「译文」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评析」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标准,这反应了孔子思想上保守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标准,那么对古代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见有思想创新和发展。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古文经学派,“述而不作”治学方式,对于中国人思想有一定程度局限作用。「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人,而是兴趣古代东西,勤奋灵敏地去求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