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素材_第1页
七下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素材_第2页
七下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素材_第3页
七下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素材_第4页
七下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2女皇武则天3开元盛世学习目标1.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2.识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重点)。3.理解武则天的统治对“开元盛世”的奠基作用。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建立时间:2.建立者:3.都城:618年李渊(唐高祖)长安阅读课文,结合地图了解唐朝的建立4.唐太宗(李世民)继承皇位:年号:庙号:贞观太宗玄武门之变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贞观政要集校》890万户200万户隋炀帝大业七年唐高祖武德七年611年624年历时14年的战争——《隋书•地理志》《通典•食货志》阅读以下材料,概述唐初的社会状况。经济萧条,大乱难治如何改变当时落后的社会面貌成了统治者的当务之急?5.“贞观之治”①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②广纳贤才,知人善任。(1)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太宗谓侍臣曰:“朕每夜(总)思百姓间事,或至夜半不寐(睡觉)……故于屏风上录其(大臣)姓名,坐卧恒看。在宫如有善事,亦具列于名下。”

——《贞观政要》

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闻所未闻,日慎一日。”——《唐太宗集•赐孝义高年粟帛诏》意思是:开启臣子们说直话的言路,打开臣子们说直话不为尊者隐讳的大门,让我听到没有听说过的事情和道理,我就能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吴兢《贞观政要》译文:当政的关键,唯在用人得当,若所用的人不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长处,政事就必然难以得封治理。现在所任用的官员,必须是道德、修养、学问都本分的人。阅读材料,概述李世民的治国理念。

唐太宗在选拔和任用人才上,能够用人唯贤,不拘一格。他说“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有其才,虽仇不弃”。他的大臣和将领,有着不同的出身和背景,有的以前是农民起义的将领,有的曾效力于他的政敌,如魏征还曾策划要谋害他。但唐太宗注重他们的才干,不计前嫌,委以重任,用其所长。长孙无忌(594年-659年)程咬金(589年-665年)秦叔宝(?-638年)李靖(571-649年)

这些人物都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2)唐太宗治国政策和措施:政治上:

①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太宗谓侍臣曰:“朕每夜(总)思百姓间事,……故于屏风上录其(大臣)姓名,坐卧恒看。在宫如有善事,亦具列于名下。”——《贞观政要》“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唐太宗主持制定了《贞观律》,明确了赏罚制度,长孙无忌又和其他人为其作注,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唐律疏议》,把刑罚减少了1/3多......还设立了死刑覆奏制度。——李大华“贞观率为盛唐奠基”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

经济上:

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贞观政要》

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军事上:

政治

经济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军事: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唐太宗治国政策和措施:也称文化上

材料中唐朝贞观年间的社会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贞观政要·纳谏》唐代史学家杜佑说:“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通典》(3)盛世局面的表现:

唐太宗治理下,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感想:要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家战乱,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对此,你有何感想?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本名珝,后改名曌(zhào)。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宣布改唐为周,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后世将其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二、女皇帝武则天1.武则天其人:(1)政治上: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2)文化上: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3)经济上: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2.武则天的治国理政措施

相关史事

武则天爱惜人才。骆宾王写的一手好文章,曾参加反抗武则天的队伍,撰写声讨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感慨不已,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骆宾王(约638—684)阅读课文P9,概述武则天的治国措施。武则天确实是一位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毛泽东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郭沫若2.武则天的政绩:

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后人对武则天的评价

“无字碑”为何无字,千多年来,人们对此有种种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一说功高德大无须说,二是自知罪孽深重不便说,三是功过是非留给后人说,四是称谓不统一不便说,五是信奉佛教万事皆空不用说。

武则天弥留之际,立下遗嘱: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衬葬高宗乾陵,立一块石碑,上面不书一字,一生功过,让后人评说。评价1:武则天的统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弘扬了“贞观治”。她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女皇帝,女政治家。评价2……评价3……乾陵无字碑

通高7.53米,宽2.l米,厚1.49米,但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你的评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请您解释这首诗歌的意思。唐朝全盛时期,小小的县城也有,上万户人家;色泽上好的稻米和洁净的小米,堆满了官府和大户人家的粮仓。

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描绘了当时社会什么样的情景?唐诗鉴赏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又称唐明皇,712年~756年在位。前期年号:开元,后期年号:天宝三、开元盛世1.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①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剪冗员。②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文化上: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相关史事

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阅读课文P9,概述唐玄宗的治国措施。宋璟(663年-737年)姚崇(651年-721年)

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人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2.唐玄宗的政绩: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忆昔二首》•杜甫观看视频概述唐玄宗的政绩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政治经济用人形成局面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策略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整顿吏治,裁剪冗员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用贤能;重视官吏考核贞观之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概括三位皇帝治国策略有哪些相同之处?哪些做法值得借鉴?重视选官,善于用人以民为重,发展生产完善制度,不断创新对比归纳中国古代盛世局面归纳归纳对比时期治世称谓主要内容启示西汉奖励农耕,关心农桑;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东汉调整统治政策,社会安定,经济状况好转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整顿吏治,裁剪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对西域的管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大一统则社会安定国力昌盛。治理政策切合当时实际情况。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始分科考试设进士科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首创殿试和武举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完善归纳对比唐高祖(李渊)武则天(第一女皇)建立唐朝(618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鼎盛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本课小结治世皇帝主要功绩随堂检验

1.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下列史实与他密切相关的是()

A.创立皇帝制

B.颁布“推恩令”

C.完善三省六部制

D.设立军机处C随堂检验

2.诗歌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或社会风貌,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陈桥兵变

B.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玄奘西行

C.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分封制度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开元盛世D随堂检验3.下表是根据胡凡主编《简明中国通史》而制作的《唐朝前期户口统计表》(单位:万户)。该表反映了唐朝前期()

A.社会风气开放

B.民族交融

C.中外交往频繁

D.经济发展D随堂检验4.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曾感叹自己虽然富贵,但非进士出身,这是人生最大遗憾;唐宣宗也羡慕进士,曾在宫中题“乡贡进士李道龙”。这说明()

A.殿试制度成为定制

B.科举制是唐朝唯一的选官制度

C.进士身份受到尊崇

D.下层民众成为进士的主要来源C随堂检验5.海南教育起步虽晚,但自唐宋以后,海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