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2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3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模拟试题说明:1.本练习共6页,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2.请将所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练习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北周,北周末年,外威杨坚掌握大权,后来,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应是()A.洛阳 B.大兴 C.江都 D.余杭2.隋朝大运河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隋朝大运河的最北端是()A.咸阳 B.长安 C.江都 D.涿郡3.唐代诗人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作者认为大运河开凿的最主要的影响是()A.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B.促进了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C.促使隋朝统一全国 D.奠定了唐朝盛世局面的基础4.隋唐时期,位于淮水沿岸的泗州、楚州(如下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日益繁华,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这些城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A.杨坚厉行节俭 B.科举制的确立 C.大运河的修建 D.隋末农民起义5.有学者认为:“大批中下层地主阶级士子以及自耕农出身的读书人,由科举考试入仕途,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该学者意在强调科举制()A.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B.造成了人们思想僵化C.杜绝了外戚专权的现象 D.强化了上层权贵垄断6.某中学七年级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说道:“秦始皇建立的秦朝结束了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统一全国;秦朝存在了14年,是短命王朝;秦朝因继任者的暴政而迅速衰落;秦朝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等重要制度;秦朝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你认为秦朝上述这些特征与下列哪个朝代最为相似?()A.陈 B.隋 C.唐 D.后梁7.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唐朝的下列革新措施直接与这一理念吻合的是()A.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 B.发展经济,改革税制C.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D.减轻人民劳役负担8.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二月,______即将称帝,于神都紫微城洛城殿策问贡士,各地精英云集洛阳,考生有上万人之多,连续考了几天,殿前试人自此开始。“______”应为()A.李渊 B.李世民 C.武则天 D.房玄龄9.中学生小明特别喜欢历史,假期他去参观如图所示的乾陵。导游介绍说:“欢迎大家来乾陵旅游!在我的身后那座最高的山埋葬着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个皇帝的合葬墓,一个是唐高宗,另一个你知道是谁吗?”小明立刻给出了正确回答。小明的答案应是()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肃宗10.“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面被撤职。”材料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采取的施政措施是()A.减省刑罚 B.发展农业 C.削弱藩镇 D.整顿吏治11.下列两幅图片是唐朝发明和推广的农具示意图。图一和图二的名称分别是() 图一 图二A.曲辕犁筒车 B.筒车曲辕犁 C.曲辕犁耧车 D.耧车筒车12.唐三彩是盛唐气象的一个缩影,它延续了秦汉以来彩塑的写实风格,又创造性地运用了低温铅釉的绚丽、斑斓色彩和略带夸张的手法。这折射出唐朝注重()A.交流与传播 B.固守传统 C.传承与创新 D.崇洋媚外13.邢窑遗址博物馆坐落在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是河北省第一座建立在遗址上的博物馆,也是国内首家以邢窑为主题的遗址博物馆。邢窑在唐朝时候是北方名窑,其主要烧制的瓷器是()A.青瓷 B.白瓷 C.秘色瓷 D.唐三彩14.唐朝将边疆归附的少数民族的部落组织纳入国家的行政体系之中,承认和保护这些部落首领的地位。唐太宗在谈及民族关系时说道:“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据此可知,唐朝()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对外传播中华文化C.以战争维护民族关系 D.已经消除民族矛盾15.《唐蕃会盟碑》的碑文记载,“往日贞观十年,初通和好,远降文成公主人蕃”。与文成公主和亲的吐蕃赞普是()A.云南王 B.松赞干布 C.怀仁可汗 D.渤海郡王16.唐朝时期,拔河在宫廷和民间都大受追捧,一些妇女也喜好,参与人数规模空前,竞争气氛极其浓烈。这体现出唐朝()A.开放的社会风气 B.繁荣的社会经济 C.多彩的文学艺术 D.频繁的中外交流17.如下图中的文字是中国书法史上“颜体”的代表作,其开创者应是()A.柳公权 B.颜真卿 C.欧阳询 D.吴道子18.唐朝政府中,中央和地方都有外国人担任各类官职。据统计,总数不下3000人,有一些还身居高位,这说明唐朝()A.开放包容 B.经济繁荣 C.文化昌盛 D.政治腐败19.唐玄宗时,他受邀东渡日本,历时12年,虽双目失明,但不畏艰难,矢志不渝,在66岁高龄到达日本,在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并精心设计了日本的唐招提寺,为中日文化交流和佛教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A.宋璟 B.杜如晦 C.鉴真 D.阎立本20.下图是贞观年间一名高僧西行的路线图。该高僧应是()A.颜真卿 B.鉴真 C.吴道子 D.玄奘21.一位大学教授曾讲道:“如此盛世,让日渐年迈的皇帝志得意满,他沉醉于《霓裳羽衣曲》,痴迷于和杨贵妃的二人世界,任用奸臣……而边地胡人……起兵范阳,升平日久的王朝不堪一击,平叛之路漫长而又艰辛。”这里的“皇帝”是()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22.导致下表所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年份全国户数江南苏州的户数755约891.5万约6.8万760约198.8万约9.2万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黄巾起义23.唐朝后期,人民生活困苦、无以为生,发动了大规模起义。后来起义军在一位杰出首领的带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以致命打击。这位农民起义军的首领是()A.姚崇 B.阎立本 C.黄巢 D.朱温24.唐朝灭亡之后,北方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政权。历经54年,每个政权统治平均约为10年,最短的不到4年。由此可知五代时期()A.政权并立形成 B.政局相对稳定 C.政权更迭频繁 D.疆土日益扩大25.小明同学准备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请根据下列材料:《贞观实录》《谈武周风云》《论开元执政得失》,帮他确定一个论文主题应是()A.浅议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试论经济重心的南移C.简论民族交融的发展 D.略谈大动乱的时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魏晋以来,均以九品中正制选拔、任用人才,于是导致门阀世族垄断朝政。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打击门阀世袭,隋文帝时期,正式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隋朝的时候,分科取士刚刚草创,没有统一法度,进士考试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到了唐朝,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帝王积极推进科举制度改革,选拔了大量寒门人才。以后历代历朝沿用,并逐渐丰富完善。科举的实质,是封建统治者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当时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到清朝为止。经历了约1300年。——摘编自《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1)根据材料,指出隋朝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建立科举制的原因。(3分)(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指的皇帝名称。(3分)(3)结合材料,概括科举制度的特点。(4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全唐诗》中,记录有2529位唐代诗人,共48900余首唐诗。唐诗的题材有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爱情诗、讽刺诗、哲理诗、送别诗、叙事诗等。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许多伟大的作品则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学史》(1)根据材料中一,指出唐诗的特点。(4分)材料二诗人一诗人二诗人三他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责、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他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凌婉之情。由于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他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2)根据材料二,分别写出三位诗人的名字。(6分)材料三自唐大宗始,唐朝统治阶级即形成了重视文学、爱好诗歌、鼓励文艺创作的良好风气,在皇室的引导下,唐朝贵族阶级也对文人抱着尊敬的态度。从统治者自身看,唐太宗本人对诗歌的爱好一直流传为史学佳话,他不仅自己爱作诗,还热衷于在皇宫内宴请文人雅士,与诗人共吟诗篇,开启了唐朝重视诗歌这一特殊风气的先河。唐朝时期的中国可称之为天朝大国的时代,大唐王朝则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顶峰。如此繁荣的经济给艺术这一类的东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这样国泰民安的时代,诗歌找到了能让其茁壮发展的肥沃土壤。——摘编自《唐诗繁荣的原因解读》(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认为唐诗繁荣的原因有哪些?(4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日前,某中学七年级一班开展了一次提升历史核心素养的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材料一【名片呈现——提升时空观念】(1)结合所学知识,图一到图二的形势发生了变化,这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什么。(3分)材料二【识别史料——进行历史解释】太宗后来常对身边的大臣们说:“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历代兴衰更替;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我常常保有这三面镜子,用来防止自己犯过错。如今□□去世,就失掉一面镜子了!”因而哭了很久。——翻译自《贞观政要》(2)写出材料二中“□□”所指的唐初名臣的名字。(3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见唐太宗具有哪一优良品质?(3分)材料三【行万里路——追寻历史足迹】(3)考察历史遗迹或遗址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后人眼里,隋炀帝无疑是个暴君,请举出隋炀帝暴政两例。(4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1)根据材料一可见,在8世纪的前半期出现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所代表的封建盛世局面的名称。(2分)材料二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唐朝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4分)其对唐朝发展有何共同影响?(3分)材料三唐朝的对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大进”是指唐朝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大出”是指唐朝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开放与兴盛的唐朝》(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个唐朝文化广泛影响到的“国家”。(2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国家兴盛所需要具备的因素。(2分)七年级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50分)1-5(BDBCA)6-10(BDCBD)11-15(ACBAB)16-20(ABACD)21-25(DACCA)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题10分;27题14分;28题13分;29题13分)26.(10分)(1)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打击门阀世袭。(3分)(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共3分)(2)隋炀帝。(3分)(3)以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员;不断完善;较为公平(平等),历时较长。(4分)(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27.(14分)(1)诗人、诗作众多;题材丰富;流派众多(风格多样)。(4分)(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诗人一:李白。(2分)诗人二:杜甫。(2分)诗人三:白居易。(2分)(3)唐朝帝王对诗歌、诗人十分重视;唐朝经济的繁荣。(4分)(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28.(13分)(1)由分裂走向统一。(3分)(2)魏征。(3分)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善于用人)。(3分)(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共3分)(3)徭役繁重,驱使百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