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上册压轴题数学质量检测试卷(一)001_第1页
人教版初二上册压轴题数学质量检测试卷(一)001_第2页
人教版初二上册压轴题数学质量检测试卷(一)001_第3页
人教版初二上册压轴题数学质量检测试卷(一)001_第4页
人教版初二上册压轴题数学质量检测试卷(一)0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二上册压轴题数学质量检测试卷(一)1.如图①,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是AB、AC上的点,BD=AE,BE与CD交于点O.(1)填空:∠BOC=度;(2)如图②,以CO为边作等边△OCF,AF与BO相等吗?并说明理由;(3)如图③,若点G是BC的中点,连接AO、GO,判断AO与GO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第一象限,,(1)如图,求点的坐标.(2)如图,作的角平分线,交于点,过点作于点,求证:(3)若点在第二象限,且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且,为轴上点右侧的动点,以为腰作等腰,使,,直线交轴于点.(1)求证:;(2)求证:;(3)当点运动时,点在轴上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4.在中,,点在边上,且是射线上一动点(不与点重合,且),在射线上截取,连接.当点在线段上时,①若点与点重合时,请说明线段;②如图2,若点不与点重合,请说明;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用等式表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要证明).5.以点为顶点作等腰,等腰,其中,如图1所示放置,使得一直角边重合,连接、.(1)试判断、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延长交于点试求的度数;(3)把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按如图2放置,(1)、(2)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请说明理由.6.阅读材料1:对于两个正实数,由于,所以,即,所以得到,并且当时,阅读材料2:若,则,因为,,所以由阅读材料1可得:,即的最小值是2,只有时,即=1时取得最小值.根据以上阅读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1)比较大小(其中≥1);

-2(其中<-1)(2)已知代数式变形为,求常数的值(3)当=时,有最小值,最小值为(直接写出答案).7.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点D是AC上一动点,在BD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满足:AE=AB;AF平分∠CAE交BE于点F.(1)如图1,连CF,求证:△ACF≌△AEF.(2)如图2,当∠ABC=60°时,线段AF,EF,BF之间存在某种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加以证明.(3)如图3,当∠ACB=45°时,且AE∥BC,若EF=3,请直接写出线段BD的长是(只填写结果).8.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为x轴负半轴上的点,B为y轴负半轴上的点.(1)如图1,以A点为顶点、AB为腰在第三象限作等腰,若,,求C点的坐标;(2)如图2,若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点D的纵坐标为n,以B为顶点,BA为腰作等腰.当B点沿y轴负半轴向下运动且其他条件都不变时,整式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出;(3)如图3,若,于点F,以OB为边作等边,连接AM交OF于点N,若,,请直接写出线段AM的长.【参考答案】2.(1)120;(2)相等,理由见解析;(3)AO=2OG.理由见解析【分析】(1)证明△EAB≌△DBC(SAS),可得结论.(2)结论:AF=BO,证明△FCA≌△OCB(SAS),可得结解析:(1)120;(2)相等,理由见解析;(3)AO=2OG.理由见解析【分析】(1)证明△EAB≌△DBC(SAS),可得结论.(2)结论:AF=BO,证明△FCA≌△OCB(SAS),可得结论.(3)证明△AFO≌△OBR(SAS),推出OA=OR,可得结论.【详解】解:(1)如图①中,∵△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BD=60°,在△EAB和△DBC中,,∴△EAB≌△DBC(SAS),∴∠ABE=∠BCD,∴∠BOD=∠BCD+∠CBE=∠ABE+∠CBE=∠CBA=60°,∴∠BOC=180°-60°=120°.故答案为:120.(2)相等.理由:如图②中,∵△FCO,△ACB都是等边三角形,∴CF=CO,CA=CB,∠FCO=∠ACB=60°,∴∠FCA=∠OCB,在△FCA和△OCB中,,∴△FCA≌△OCB(SAS),∴AF=BO.(3)如图③中,结论:AO=2OG.理由:延长OG到R,使得GR=GO,连接CR,BR.在△CGO和△BGR中,,∴△CGO≌△BGR(SAS),∴CO=BR=OF,∠GCO=∠GBR,AF=BO,∴CO∥BR,∵△FCA≌△OCB,∴∠AFC=∠BOC=120°,∵∠CFO=∠COF=60°,∴∠AFO=∠COF=60°,∴AF∥CO,∴AF∥BR,∴∠AFO=∠RBO,在△AFO和△OBR中,,∴△AFO≌△OBR(SAS),∴OA=OR,∵OR=2OG,∴OA=2OG.【点睛】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3.(1)C;(2)见解析;(3)或或【分析】(1)作垂足为,证明,求出CM和OM的长,即可得到点C坐标;(2)延长相交于点,先证明,得BD=CF,再证明,得CE=EF,即可证明结论;(3)解析:(1)C;(2)见解析;(3)或或【分析】(1)作垂足为,证明,求出CM和OM的长,即可得到点C坐标;(2)延长相交于点,先证明,得BD=CF,再证明,得CE=EF,即可证明结论;(3)分情况讨论,画出对应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图象,做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求出点P坐标.【详解】解:如图中,作垂足为,,,,在和中,,点坐标;如图,延长相交于点,,在和中,,,,在和中,,,;(3)①如图,,,过点P作轴于点D,在和中,,∴,∴,,∴,∴;②如图,,,过点P作轴于点D,在和中,,∴,∴,,∴,∴;③如图,,,过点P作轴于点E,过点A作于点D,∵,,∴,在和中,,∴,设,,∵,,∴,解得,∴,,∴;综上:点P的坐标是或或.【点睛】本题考查坐标和几何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点坐标,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4.(1)见解析;(2)见解析;(3)不变,理由见解析【分析】(1)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的值,作于点,由定理得出,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2)先根据,得出,再由定理即可得出;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3)不变,理由见解析【分析】(1)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的值,作于点,由定理得出,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2)先根据,得出,再由定理即可得出;(3)设,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故为定值,再由,可知的长度不变,故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证明:,,解得,,,作于点,,,,,在与中,,,;(2)证明:,,即,在与中,,;(3)点在轴上的位置不发生改变.理由:设,由(2)知,,,,为定值,,长度不变,点在轴上的位置不发生改变.【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1)①证明见解析;②证明见解析;(2)BF=AE-CD【分析】(1)①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到,再由含有60°角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得到是等边三角形,之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邻补角的性质得解析:(1)①证明见解析;②证明见解析;(2)BF=AE-CD【分析】(1)①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到,再由含有60°角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得到是等边三角形,之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邻补角的性质得到,推出,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②过点A做AG∥EF交BC于点G,由△DEF为等边三角形得到DA=DG,再推出AE=GF,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整理出结论;(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作出AG,由(1)可知,AE=GF,DC=BG,再由线段的和差和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①证明:,且E与A重合,是等边三角形在和中②如图2,过点A做AG∥EF交BC于点G,∵∠ADB=60°DE=DF∴△DEF为等边三角形∵AG∥EF∴∠DAG=∠DEF=60°,∠AGD=∠EFD=60°∴∠DAG=∠AGD∴DA=DG∴DA-DE=DG-DF,即AE=GF由①易证△AGB≌△ADC∴BG=CD∴BF=BG+GF=CD+AE(2)如图3,和(1)中②相同,过点A做AG∥EF交BC于点G,由(1)可知,AE=GF,DC=BG,故.【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6.(1)BD=CE,理由见解析;(2)90°;(3)成立,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AC,∠BAD=∠EAC=90°,AD=AE,利用“SAS”可证明△ADB≌△解析:(1)BD=CE,理由见解析;(2)90°;(3)成立,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AC,∠BAD=∠EAC=90°,AD=AE,利用“SAS”可证明△ADB≌△AEC,则BD=CE;(2)由△ADB≌△AEC得到∠ACE=∠DBA,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到∠BFC=180°-∠ACE-∠CDF=180°-∠DBA-∠BDA=∠DAB=90°;(3)与(1)一样可证明△ADB≌△AEC,得到BD=CE,∠ACE=∠DBA,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BFC=∠DAB=90°.【详解】(1)∵△ABC、△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AD=∠EAC=90°,AD=AE,∵在△ADB和△AEC中,∴△ADB≌△AEC(SAS),∴BD=CE;(2)∵△ADB≌△AEC,∴∠ACE=∠ABD,而在△CDF中,∠BFC=180°-∠ACE-∠CDF,又∵∠CDF=∠BDA,∴∠BFC=180°-∠DBA-∠BDA=∠DAB=90°;(3)BD=CE成立,且两线段所在直线互相垂直,即∠BFC=90°.理由如下:∵△ABC、△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AD=AE,∠BAC=∠EAD=90°,∵∠BAC+∠CAD=∠EAD+∠CAD,∴∠BAD=∠CAE,在△ADB和△AEC中,,∴△ADB≌△AEC(SAS),∴BD=CE,∠ACE=∠DBA,∴∠BFC=∠DAB=90°.【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ASA”、“AAS”,熟知判定方法并根据题目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7.(1);(2);(3)0,3.【分析】(1)根据求差法比较大小,由材料1可知将结果用配方法变形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材料(2)的方法,把代数式变形为,解答即可;(3)先将变形为,由材料解析:(1);(2);(3)0,3.【分析】(1)根据求差法比较大小,由材料1可知将结果用配方法变形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材料(2)的方法,把代数式变形为,解答即可;(3)先将变形为,由材料(2)可知时(即x=0,)有最小值.【详解】解:(1),所以;当时,由阅读材料1可得,,所以;(2),所以;(3)∵x≥0,∴即:当时,有最小值,∴当x=0时,有最小值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和配方法的应用.读懂材料并加以运用是解题的关键.8.(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6【分析】(1)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知,再根据等量代换得出AC=AE,由此可直接利用“SAS”证明;(2)在BE上截取BM=CF,连接AM.由解析:(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6【分析】(1)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知,再根据等量代换得出AC=AE,由此可直接利用“SAS”证明;(2)在BE上截取BM=CF,连接AM.由所作辅助线易证,得出,.由题意易判断为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出,即说明为等边三角形,得出,由此即得出;(3)延长BA,CF交于点N.由题意可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等边对等角即得出BE为的角平分线,从而可求出,进而可求出.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出,从而可求出.又易证,即得出.(1)∵AF平分∠CAE,∴.∵AB=AC,AB=AE,∴AC=AE.又∵AF=AF,∴.(2)证明:∵,∴,.如图,在BE上截取BM=CF,连接AM.在和中,,∴,∴,.∵,,∴为等边三角形,∴.∵,∴,即,∴为等边三角形,∴,∴.即AF,EF,BF之间存在的关系为:;(3)如图,延长BA,CF交于点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BC,∴.∵,∴,∴.由(1)可知,∴,∴,即.∵为的角平分线,∴.∵,∴,即.在和中,,∴,∴.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为三角形综合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综合性强,较难.解题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9.(1)(2)整式的值不发生变化.其值为(3)【分析】(1)过点作于点,可以证明,由,,再由条件就可以求出的坐标;(2)过点作于点,可以证明,则有为定值,从而可以得出结论的值不变为;解析:(1)(2)整式的值不发生变化.其值为(3)【分析】(1)过点作于点,可以证明,由,,再由条件就可以求出的坐标;(2)过点作于点,可以证明,则有为定值,从而可以得出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