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新-教学设计_第1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新-教学设计_第2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新-教学设计_第3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新-教学设计_第4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新一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一、单元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的一个重点单元。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以及这五条运

算定律在整数运算中的简单运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

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理解和掌握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应用这些运算性质进

行简便计算。

3.在经历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的发现过程中,体验归纳、总结

和抽象的数学思维方法。

4.在经历运算定律的字母公式形成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地思

考,并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

5.经历简便计算过程,感受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

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6.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运算律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

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

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理解和掌握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应用这些运算性质进

行简便计算。

难点: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的应用。

四、教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五、课时安排:14课时

加法交换律

一、授课课题:加法交换律

二、教学内容及说明

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7的内容

说明:“加法交换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7页的内容。主题图呈现的是李叔叔骑车去

旅游,今天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问:今天一共骑了

多少千米?可列出40+56=96(千米)或56+40=96(千米)两个算式,引导

学生观察两个算式得数相等,可以用连接,然后再举出一些这

样的例子,进而发现加法交换律,再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一、教学目标及说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

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经历加法交换律逐步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感受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以及应用符号解决

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经历“形成猜想、举例验证”的完整、真实的过程,感

悟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说明: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同时要为学生留有自主

探索的空间。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会用个性化的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五、教学问题及说明

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符号和字母表示的加法交换律不

理解。

说明:可以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多做练习来突破。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课前准备: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

八、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有谁骑车旅行过呢?(生举手表示)骑车旅行不仅能

锻炼身体,还能开阔视野,给我们带来好心情。瞧,李叔叔正骑车旅

行呢!(出示课本17页主题图)

(二)完成【旧知链接】

口算:13+25+87=82+18+18=26+48+74=

说一说:你是怎样又快又准的得出结果?

【设计意图】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三)教师检查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成果。

(四)呈现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明白这节课结束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五)两人对学

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并解决自学时遇到的

疑难问题。

【设计意图】同质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小组群学

1.交流前置作业

2.重点交流对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设计意图】解决对学中有疑惑的问题,并在小组达成共识。

(七)抽签(或教师直接安排)

教师给出预设展示小组,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设计意图】为了能够有序地安排展演任务,调动学生的展示欲

望。

(八)预演

小组长带领本组组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确定展示代表呈现成

果,进行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培养小组合作能力,体现小组团队精神,为高效展

示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展示单元一例题透析

预习课本第17页例题1完成下面各题。

先自主观察图中小女孩和小男孩的计算方法,再思考下列问题。

①比较它们有何不同?

②思考它们之间有何联系?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③通过你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④谈谈你对加法交换律的理解。

⑤参照课本例题中的内容,用你喜欢的方式自主表示加法交换律。

1.例题大透析,例1(加入过程方法讲解,如:提出数学问题,

带领同学分析题意,如何列式,重点讲解两道算式的位置)

2.其他小组质疑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3.评价小组点评、打分。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学会总结方法。

(二)展示单元二学会我能用

根据加法交换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或符号。

①▲+★=—+

②a+b=+

③89+52=+

④+377=784+

1.小组展示解答与验算过程。

2.其他小组质疑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3.评价小组点评、打分。

【设计意图】多次练习,能正确计算

(三)展示单元三方法总结

根据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小组向全班展示本小组的方法总结。

2.其他小组质疑补充。

3.评价小组点评、打分。

【设计意图】对例题的学习总结出计算方法,运用于其他习题中。

(四)展示单元四走进生活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吗?

1.小组带领全组总结方法

2.其他小组质疑补充。

3.评价小组点评、打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知道,处处

有数学。

(五)当堂反馈

1.下列算式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写在括号里。

47+68=68+47()

A+B+=B+A()

☆+★=★+☆()

先讦算,再里表.

+3678135296琮凡忠科计算的?

现察■-下、表中的

36

象有什么折点?

78

135

296

3.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427+308=109+38=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知识情况。

(六)教师精讲小结

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发现不管这两个加数是多少,只要交

换了位置,它们的和就不变。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师

板书)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写出类似的加法算式,交流反

馈,帮助学生积累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表象,进一步感知加法交换

律。

(七)布置作业

完成优化设计18、19页。

九、板书设计:

40+56=56+40

a+b=b+a

十、教学反思

加法结合律

一、授课课题:加法结合律

二、教学内容及说明

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课本第18页的内容

说明: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抽象、概括、

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

计算简便。在此之前,学生很早就开始接触加法计算,对加法积累了

较多的感性认识;在此之后,学生还将继续学习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

律,学好这部分知识有利于学生提高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培养学生探究

问题的意识。教材在安排这两个运算律时,采用了不完全的归纳推理,

设计教学时,都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找到实

际问题的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律,然后利用学生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其举出更多的运算律的例子来进一步分析、比

较、概括出加法的运算律。

三、教学目标及说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并应用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以及思维灵活性。

3.对学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推导。

五、教学问题及说明:

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对加法交换率和加法结合律

分不清楚。

说明:可以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练习来突破。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课前准备:

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

八、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知道了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

位置,和不变。那么加法还有没有其他运算定律呢?这些运算定律又

有什么用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加法结合律。(板书课题:加法

结合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

顾,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加法的另一个重要运算定律一一加法结合律的

兴趣。

(二)完成【旧知链接】

(75+49)+51=75+(49+51)=

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从结果、位置、顺序等角度考虑)

【设计意图】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三)教师检查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成果。

(四)呈现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明白这节课结束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五)两人对学

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并解决自学时遇到的

疑难问题。

【设计意图】同质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小组群学

1.交流前置作业

2.重点交流对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设计意图】解决对学中有疑惑的问题,并在小组达成共识。

(七)抽签(或教师直接安排)

教师给出预设展示小组,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设计意图】为了能够有序地安排展演任务,调动学生的展示欲

望。

(八)预演

小组长带领本组组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确定展示代表呈现成

果,进行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培养小组合作能力,体现小组团队精神,为高效展

示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展示单元一例题透析

自研课本第18页例2内容。

①你从例2的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可以怎样列式?说说你的理

由。

②观察小女孩和小男孩的计算方法,你喜欢谁的方法?为什么?

③比较:(88+104)+96088+(104+96)

你发现了什么?(从顺序、结果考虑)

④你还能写出这样的等式吗?

⑤谈谈你对加法结合律的理解,并用符号表示。

⑥请你设想一下:

如果4个数连加,你能表示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吗?

1.例2(加入过程方法讲解,如:提出数学问题,带领同学分析

题意,如何列式最简便,重点讲解列式的方法)

2.其他小组质疑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3.评价小组点评、打分。

【设计意图】通过列式计算过程,让学生发现采用结合律后,

计算变的简便了。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学会加法结合律方法。

(二)展示单元二学会我能用

根据加法结合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或符号。

①(▲+★)+•=+(+_)

②(a+b)+c=+(+_)

③89+52+48=89+(+48)

④(784+377)+623=784+(_+—)

1.小组展示解答与验算过程。

2.其他小组质疑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3.评价小组点评、打分。

【设计意图】多次练习,能正确计算

(三)展示单元三方法总结

根据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小组向全班展示本小组的方法总结。

2.其他小组质疑补充。

3.评价小组点评、打分。

【设计意图】对例题的学习总结出计算方法,运用于其他习题中。

(四)展示单元四走进生活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吗?

1.小组长带领组员分谈自己的理解。

2.其他小组质疑补充。

3.评价小组点评、打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知道,处处

有数学。

(五)当堂反馈

1.下列算式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写在括号里。

(1)47+68=68+47()

(2)48+56+44=48+(56+44)()

(3)39+57+61=39+61+57()

(4)(48+22)+15=48+(22+15)()

2.有三种水果,菠萝517千克,橘子98千克,榴莲383千克。

三种水果一共多少千克?

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91+89+1185+41+15+59

169+250+32282+53+37+18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知识情况。

(六)教师精讲小结

在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七)布置作业

完成优化设计20、21页。

九、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加法结合律

(a+b)+c=a+(b+c)

十、教学反思

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应用

一、授课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应用

二、教学内容及说明

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课本第20页的内容

说明:《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这节课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加法

交换律及加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加法两个运算定律在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为后面学习简便计算打下一定的基础。教

材中的学习素材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

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目标及说明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初步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

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说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

展思维的灵活性。

五、教学问题及说明:

问题:学生不能灵活的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说明: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练习来突破。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课前准备:

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

八、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二)完成【旧知链接】

根据运算定律,在方框内填上适当的数。

45+56=56+□(145+52)+48=145+(口+口)75+28=0+□

64+(36+125)=(□+□)+125

【设计意图】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三)教师检查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成果。

(四)呈现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明白这节课结束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五)两人对学

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并解决自学时遇到的

疑难问题。

【设计意图】同质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小组群学

1.交流前置作业

2.重点交流对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设计意图】解决对学中有疑惑的问题,并在小组达成共识。

(七)抽签(或教师直接安排)

教师给出预设展示小组,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设计意图】为了能够有序地安排展演任务,调动学生的展示欲

望。

(八)预演

小组长带领本组组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确定展示代表呈现成

果,进行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培养小组合作能力,体现小组团队精神,为高效展

示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展示单元一例题透析

我们已经认识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想让它们在你的学习中

发挥作用吗?(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考走进今天的学习)

自我探究

[自研课本20页例3内容。】我能了解题意。

自主观察例题中的路线图,了解李叔叔的行程计划。(比比谁说

的最清晰)

1.例题大透析,例3(加入过程方法讲解,如:提出数学问题,

带领同学分析题意,如何列式计算简便,重点讲解简便的方法)

2.他小组质疑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3.评价小组点评、打分。

【设计意图】通过列式计算过程与对比过程的讲解,完成第一个

学习目标,学会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应用方法。

(二)展示单元二学会我能用

1.自主用综合算式解答小精灵的问题,看看你有什么好的计算方

法。

2.观察书中的计算过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从运算定律、简

便计算等角度考虑)

3.我会简便计算。

思考下面各题应该怎样计算。

31+123+6924+76+54+46153+241+47+159

1.小组展示解答与验算过程。

2.其他小组质疑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3.评价小组点评、打分。

【设计意图】多次练习,能正确计算

(三)展示单元三方法总结

根据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小组向全班展示本小组的方法总结。

2.其他小组质疑补充。

3.评价小组点评、打分。

【设计意图】对例题的学习总结出计算方法,运用于其他习题中。

(四)展示单元四走进生活

谈谈你对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应用的理解。

1.小组带领全班分析总结,列出算式,讲解简便过程。

2.其他小组质疑补充。

3.评价小组点评、打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知道,处处

有数学。

(五)当堂反馈

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135+39+65+1113+64+14+36+87

2.李师傅和王师傅用两天的时间共同生产一批零件.李师傅两天

分别生产了84个和112个,王师傅两天分别生生产了78个和116个。

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3.用简便方法计算:1+2+3+-…+17+18+19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知识情况。

(六)教师精讲小结

在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应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写什么?

(七)布置作业

完成优化设计第二课时。

九、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应用

十、教学反思

连减简便计算

一、授课课题:连减简便计算

二、教学内容及说明

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课本第21页的内容

说明:《连减的简便计算》这一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册四年级下

册数学第三单元P21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五条运算定律,

掌握其在计算中的应用,体会到运算定律在简便计算中的意义的基础

上学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

中体会减法的性质,体现算法多样化。使学生能根据运算特点和数据

特点,灵活选用合理简便的计算方法,它为后面学习除法的简便计算

做了铺垫。

三、教学目标及说明

教学目标:

1.学会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减法运算性质,会简便计

算。

2.能根据数字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说明: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连减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根据数字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五、教学问题及说明:

问题:在“连减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的计算时,可

能有部分学生不理解。

说明:需要多做练习来巩固。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课前准备:

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

八、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李叔叔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这次李叔叔为了旅行做了充足的

准备,他到书店买了一本《自助旅行》的书,回到家就迫不急待地看

了起来,现在他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来帮他解决,同学们帮帮他吗?

出示情境图。(多媒体演示)“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

了34页。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二)完成【旧知链接】

125X8=25X4=46+54=87+13=

【设计意图】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三)教师检查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成果。

(四)呈现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明白这节课结束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五)两人对学

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并解决自学时遇到的

疑难问题。

【设计意图】同质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小组群学

1.交流前置作业

2.重点交流对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设计意图】解决对学中有疑惑的问题,并在小组达成共识。

(七)抽签(或教师直接安排)

教师给出预设展示小组,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设计意图】为了能够有序地安排展演任务,调动学生的展示欲

望。

(八)预演

小组长带领本组组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确定展示代表呈现成

果,进行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培养小组合作能力,体现小组团队精神,为高效展

示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展示单元一例题透析

生活中处处有小窍门,数学也一样。在数学计算中,很多地方存

在着简便运算,让我们来学习吧!

【自研课本第21页例4的内容。】

1.了解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把自己的方法写在右边例题1处)

2.认真观察图中黑板上面的算式,比一比这些算法有什么地方不

一样?

你喜欢哪种方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1.例题大透析,例4(加入过程方法讲解,如:提出数学问题,

带领同学分析题意,如何列式,重点讲解简便方法)

2.其他小组质疑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3.评价小组点评、打分。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的讲解,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学会从一

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减法运算的简便方法。

(二)展示单元二学会我能用

【自研课本P22第2题】

1.认真观察图,你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2.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你能帮这位阿姨计算出来吗?(完成在

下面空白处)

情景一:

情景二:

3.你是怎样计算的?比一比谁的方法最简便。

1.小组展示解答与验算过程。

2.其他小组质疑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3.评价小组点评、打分。

【设计意图】多次练习,能正确计算

(三)展示单元三方法总结

根据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小组向全班展示本小组的方法总结。

2.其他小组质疑补充。

3.评价小组点评、打分。

【设计意图】对例题的学习总结出计算方法,运用于其他习题中。

(四)展示单元四走进生活

爸爸有1230元买食品用了318元给明明买玩具用去182元,他

还有多少元?

1.小组带领全组举例,列出算式,讲解计算过程。

2.其他小组质疑补充。

3.评价小组点评、打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知道,处处

有数学。

(五)当堂反馈

1.比一比,算一算。

653-82-118653-(82+118)

354-54-46528-53-47

2.计算下面各题。

528-53-47545-167-145

470-254-46

3.简便计算我很棒。

779-251-249767-(239+267)

153-37+47461+359+239+341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知识情况。

(六)教师精讲小结

通过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多种方法,可

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出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

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

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师:希望同学们在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根据数据的特点,

找出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七)布置作业

完成优化设计第22、23页。

九、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连减简便计算

用字母表示:a-b-c=a-(b+c)

十、教学反思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一、授课课题: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二、教学内容及说明

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课本第24、25页的内容

说明:本课教材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出

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植树这一情景作为引入,并提出问

题,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发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在探索

乘法结合律的过程中感知简便运算。同时,要求学生利用字母表示运

算定律,建立数学模型,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加深了对乘

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记忆。最后,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

合律与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比较,将新旧知识紧密结合,充

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三、教学目标及说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会用字母表示规律,

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的

过程,培养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合作

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说明: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加法的运算定律的基础上,对

新知识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学习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提升学

生的运算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能将其应用

于简便计算之中,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借助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的运算定律,并能从形式上

进行正确的表达。

五、教学问题及说明:

问题:学生想要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有很大

的困难,

说明:需要让学生在实际的习题中慢慢掌握。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课前准备:

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

八、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主题图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

提出问题

1.你能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2.【追问】你能利用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自主提问,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

(二)完成【旧知链接】

先在口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再回顾加法运算中有哪些运算定

律?

45+56=56+口(a+b)+c=D+(口+□)

【设计意图】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三)教师检查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成果。

(四)呈现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明白这节课结束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五)两人对学

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并解决自学时遇到的

疑难问题。

【设计意图】同质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小组群学

1.交流前置作业。

2.重点交流对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设计意图】解决对学中有疑惑的问题,并在小组达成共识。

(七)抽签(或教师直接安排)

教师给出预设展示小组,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设计意图】为了能够有序地安排展演任务,调动学生的展示欲

望。

(八)预演

小组长带领本组组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确定展示代表呈现成

果,进行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培养小组合作能力,体现小组团队精神,为高效展

示做准备。

第二课时

(-*)展示单元一例题透析

自研课本第24、25页的内容。

1.观察第24页25页的主题图。

2.从图中你能够了解哪些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够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试着自主解答!

4.自主“比较”4X25和25X4,“猜想”一下你有什么小发现?

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事例吗?试着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吧!

5.比较算式(25X5)义2和25义(5X2),你有什么发现?

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1.例题大透析(加入过程方法讲解,如:提出数学问题,带领同

学分析题意,如何列式,重点讲解简便的方法)

2.其他小组质疑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3.评价小组点评、打分。

【设计意图】通过列式过程与简便过程的讲解,完成第一个学习

目标,学会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方法。

(二)展示单元二学会我能用

1.在乘法中,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着乘法的

()O

2.在乘法中,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

做()。

1.小组展示解答与简便过程。

2.其他小组质疑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3.评价小组点评、打分。

【设计意图】多次练习,能正确计算。

(三)展示单元三方法总结

根据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小组向全班展示本小组的方法总结。

2.其他小组质疑补充。

3.评价小组点评、打分。

【设计意图】对例题的学习总结出计算方法,运用于其他习题中。

(四)走进生活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结合律吗?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知道,处处

有数学。

(五)当堂反馈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X24X2538X5X20(50X125)X(4X8)

2.比比谁的方法最巧妙!

125X25X4X825X320X125

3.每辆缆车有4个座位。每天可以来回共跑6次,每天25辆缆

车最多载客多少人?(用简便方法计算)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知识情况。

(六)教师精讲小结

在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七)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25页做一做的内容。

九、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aXb=bXa乘法结合律:(aXb)Xc=a><(bXc)

十、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

一、授课课题:乘法分配律

二、教学内容及说明

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课本第26页的内容

说明: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章运算定律与简便计

算中的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

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

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

进行的。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

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及说明

教学目标:

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

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

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的好习惯。

说明:通过探究、发现,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合

理、简便的算法,从而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简单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掌握乘法分配律,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五、教学问题以及说明:

问题:学生不能够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

说明:需要结合习题进行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课前准备:

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

八、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主题图课件)同学们植树多么认真啊!他们为绿化祖国做

出自己能做的事。有多少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呢?你想知道吗?

(二)完成【旧知链接】

在口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45X56=56X0(25X49)X51=25X(0X0)

【设计意图】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三)教师检查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明白这节课结束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四)两人对学

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并解决自学时遇到的

疑难问题。

【设计意图】同质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小组群学

1.交流前置作业

2.重点交流对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设计意图】解决对学中有疑惑的问题,并在小组达成共识。

(六)抽签(或教师直接安排)

教师给出预设展示小组,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设计意图】为了能够有序地安排展演任务,调动学生的展示欲

望。

(七)预演

小组长带领本组组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确定展示代表呈现成

果,进行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培养小组合作能力,体现小组团队精神,为高效展

示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展示单元一例题透析

【自研课本第26页例7内容】

1.你能自主说说题意吗?比比谁说的最好!

2.自主分析例题中小男孩、小女孩的解题思路,比比谁分析的最

清楚!

小男孩:

小女孩:

3.比较例题中的算式:

(4+2)X254X25+2X25

你有新的发现吗?(从位置、顺序等角度考虑)

1.例题大透析(加入过程方法讲解,如:提出数学问题,带领同

学分析题意,如何列式,重点讲解对比简便的方法)

2.其他小组质疑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3.评价小组点评、打分。

【设计意图】通过竖式过程与验算过程的讲解,完成第一个学习

目标,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二)展示单元二学会我能用

(18+12)X5(8+4)X25

18X5+12X525X8+25X4

L小组展示解答与验算过程。

2.其他小组质疑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3.评价小组点评、打分。

【设计意图】多次练习,能正确计算

(三)展示单元三方法总结

根据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小组向全班展示本小组的方法总结。

2.其他小组质疑补充。

3.评价小组点评、打分。

【设计意图】对例题的学习总结出计算方法,运用于其他习题中。

当堂反馈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知识情况。

(四)走进生活

你能用多种方式说一说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吗?谈谈你对乘法

分配律的理解。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知道,处处

有数学。

(五)课堂检测

1.下列算式哪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在括号里画“J。

(1)37X6+37X4=37X(6+4)()

(2)48Xa+44Xa=(48+44)Xa()

(3)78X5X6=39X6X55()

(4)(8+6)X15=8X15+6X15()

2.2009年中秋节时,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橘子各80筐。已知每筐

苹果25千克,每筐橘子16千克,这两种水果共多少千克?(用两种

方法解答)

3.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25X(4+8)35X(100-1)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知识情况。

(六)教师精讲小结

在运用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七)布置作业:

完成优化设计26、27页。

九、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a+b)Xc=aXc+bXc

十、教学反思

连除简便计算

一、授课课题:连除简便计算

二、教学内容及说明

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课本第29页的内容

说明:连除的简便计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

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五条

运算定律及减法的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整数四则运算的一

些简便运算。教材主要着眼于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一个

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教材的编排意图主

要是通过典型的、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例子,

三、教学目标及说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

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

2.通过探索发现的方法,对连除简便运算进行教与学。

3.培养学生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说明:连除简便计算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五条运算

定律及减法的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整数四则运算的一些简

便运算,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

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的性质。

教学难点:选择合理的算法。

五、教学问题及说明

问题:学生根据运算特点和数据特点,不能够灵活选用合理、简

便的计算方法。

说明:让学生通过足够的练习来熟悉运算定律。

六、教学时间:2课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