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1章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_第1页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1章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_第2页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1章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_第3页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1章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_第4页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1章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研析高考·明规律课程标准考情统计命题分析识别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2020·山东,7题2020·浙江,17~18题2019·江苏,5~6题2018·江苏,15~16题2017·江苏,9~10题2016·课标Ⅰ,37(1)题2016·江苏,3~4题2016·天津,1~3题1.等高线地形图始终是命题热点,可以单独命题,也可以以区域等高线地图为载体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2.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或地形剖面图为背景,考查地形剖面图绘制及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研清教材·固基础一、等高线地形图1.海拔与相对高度(1)海拔:某地高出__海平面__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下图中甲点海拔为__1500__m,乙点海拔为__500__m。甲点与乙点的相对高度是__1000__m。2.等高线(1)等高线的概念:是地面海拔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__闭合曲线__。(2)等高线的基本特征特征含义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__相等__同图等距__等高距__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同一幅地图等高距__一致__闭合,不相交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由于图幅限制,在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__陡崖__处除外)密陡疏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__陡__;等高线稀疏,坡度较__缓__凸低为脊等高线凸向低处,为__山脊__凸高为谷等高线凸向高处,为__山谷__(3)地形部位:部位地形判读方法(等高线特征)A山顶等高线__闭合__,等高线数值__内高外低__(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B山谷等高线向__高处__弯曲,谷线低于两侧C山脊等高线向__低处__弯曲,脊线高于两侧D陡崖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__重合__,一般图中用“”符号表示E鞍部两侧均为__闭合__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3.在等高线图上判断五大地形(1)平原:海拔在__200__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2)__丘陵__: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和缓。(3)__山地__: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等高线较密集。(4)高原:海拔高度大(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__密集__,而内部明显__稀疏__。(5)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__密集__,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__稀疏__,数值小。(6)海岸线:0米等高线表示__海平面__,沿海地区一般表示海岸线。二、地形剖面图1.地形剖面图概念是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该线上的__地势起伏__和坡度陡缓,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步骤具体内容确定剖面线确定剖面的方向,根据要求在需绘制剖面图的两点之间做出一条__直线__确定比例尺选取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__明显__。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__一致__找点描点找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及特殊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__高程__转绘到坐标图中。如上图连线用__平滑__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如上图研析考点·破疑难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eq\x(突)eq\x(难)eq\x(点)1.等高线地形图中常见计算(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对=H高-H低。(2)估算陡崖的高度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H的取值范围是:(n-1)d≤ΔH<(n+1)d。②陡崖的绝对高度a.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b.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处。)(3)局部范围闭合等高线的判读可依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规律来判断。例: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较低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图中A区域海拔低于400米,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较高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丘,如图中B区域海拔高于600米,为小山丘。2.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判断水系特征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③山脊常形成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为分水线);④山谷常有河流发育,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⑤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可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判断水文特征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②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③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2)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气温差异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约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光照差异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3)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实践①选点点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水库建设坝址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依据坝高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库区宜选在河谷地区或洼地、小盆地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港湾地区,保证陆域平坦、港阔水深航空港①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②地质条件好;③注意盛行风向且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气象站应选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疗养院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②选线线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公路、铁路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在等高线之间穿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等。(右图中公路选线为EHF)引水路线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右图中①线更合理)输油、输气管道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③选面面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工业区、居民区选址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eq\x(悟)eq\x(典)eq\x(例)(2020·山东卷)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200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下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图中“魔鬼营地”是(A.甲 B.乙C.丙 D.丁【思维过程】文字信息:由材料“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下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可知,“魔鬼营地”空气流通__不畅__,易引起__高原反应__。设问信息:图中“魔鬼营地”的位置。调动知识:等高线判读。eq\x(明)eq\x(考)eq\x(向)考向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021·百校联考)湖南省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假期到附近地区开展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据此完成(1)~(2)题。(1)甲村落与陡崖崖顶的相对高度是(C)A.80m B.C.180m(2)图中河流(D)A.①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小于③河段B.①河段流速小于④河段C.③河段的流向为东南向西北D.②河段的含沙量大于③河段[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村落的海拔在150~200m之间,陡崖崖顶的海拔在300~350m之间,所以两地之间相对高度在100~200m之间,选项C正确。第(2)题,图中河流大致由南向北流,①河段与③河段之间有一湖泊,湖泊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①河段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于③河段;①河段处等高线密集,④河段处等高线稀疏,①河段流速大于④河段;③河段的流向是由西北向东南;②河段与考向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2021·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模拟)2018年11月3日,突发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体阻断了金沙江。下图示意“金沙江某段河流及附近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3)题。(1)山体滑坡之前,河流①②段(B)A.①处流向②处西南流向东北B.①处流向②处西北流向东南C.②处流向①处西南流向东北D.②处流向①处东北流向西南(2)若堰塞体上游河流流量稳定,在堰塞体自然崩溃之前,①处水位变化为(A)(3)山体滑坡发生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滑坡处的相应等高线(B)A.没有变化 B.向高海拔处凸出C.向低海拔处凸出 D.趋于平直[解析]第(1)题,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由图可知,①处流向②处,结合指向标,可确定西北流向东南。第(2)题,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由图可知,①处位于堰塞体上游,在堰塞体自然崩溃之前,①处水位持续上涨,结合沟谷下窄上宽的特点,在河流流量稳定的前提下,①处河流水位上涨先快后慢。第(3)题,山体滑坡发生后,滑坡处海拔降低,相应等高线向高海拔处凸出。考点二地形剖面图eq\x(突)eq\x(难)eq\x(点)1.地形剖面图的判读2.通视问题的判读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下图)有时仅看两地的高差不能确定视野情况。因为两地之间可能有山脊存在,一般情况下,凸坡也不能通视,如下图中,A点不能看到B点。eq\x(悟)eq\x(典)eq\x(例)(2019·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D)A.地形 B.水源C.植被 D.坡向(2)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B)【思维过程】设问信息:1.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2.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调动知识:等高线判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eq\x(明)eq\x(考)eq\x(向)考向一地形剖面图的绘制(2021·湖南湘中名校联考)如图为等高线地形图,a、c、d为等高线上的数值,b为闭合等高线中某点的海拔,xy为过等高线的一直线,虚线表示河流,图中等高距为200m。读图,回答(1)~(2)(1)若图中c为300m,d=c,图中a和b可能分别是(A.100m350mC.500m300m(2)若图中c为300m,d=a,则沿图中xy直线的地形剖面图是([解析]第(1)题,河流流经山谷且山谷处等高线凸向高值。据材料,图中虚线为河流,所以a、c两条等高线数值a>c,由等高距为200m且c为300m可知,a为500m,排除A、B。又因为d=c,所以d为300m;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b的值要比300m更小,其数值范围为100m<b<300m,排除C,所以D对。第(2)题,若c为300m,则根据上题分析可知,a为考向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应用(2021·江苏省盐城市模拟)我国南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暑期在郊外从N地出发沿N→P→M→N线路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图完成(1)~(2)题。(1)下列考察队员对考察线路各路段的描述,可信的是(B)A.N→P段,沿山脊向东北前行B.P→M段,可能会遇到泥石流威胁C.N→P一直上坡,P→M段一直下坡D.M→N段,沿阴凉的山间溪流边前行(2)下列地点中,在营地P处不易观察到的是(D)A.a B.bC.c D.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N→P段,南段附近等高线凸向较高处,为山谷,北段沿山脊向正北和西北前行,A错误;P→M段,靠近M的一段沿坡度较陡的山谷行走,有可能会遇到泥石流威胁,B正确;N→P段的出发端为下坡,大部分为上坡,不是一直上坡,C错误;M→N段没有经过明显的山谷地区,主要在山坡上行走,不是沿阴凉的山间溪流边前行,D错误。第(2)题,解答此题时,可先把P处与图中a、b、c、d四地用线段连接起来,然后观察线段上经过地区是否有阻挡视线的山脊、山岭、凸坡。P、a之间为凹坡,不会阻挡视线,能够观察到,A不符合题意;P、b之间为鞍部,不会阻挡视线,能够观察到,B不符合题意;P、c之间为山谷,不会阻挡视线,能够观察到,C不符合题意;P、d之间为凸坡,会阻挡视线,不能观察到,D符合题意。研透技法·提素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应用读数值大小①数值大小及变化趋势;②最大值和最小值①计算相对高度;②判断地势高低和起伏大小;③判断地形类型或地形部位;④判断坡向(迎风坡、背风坡、阳坡、阴坡);⑤判断地面径流流向读延伸方向等高线大致延伸方向(或凸出方向)读疏密程度等高线疏密程度及分布组合(高疏低密为凸坡,高密低疏为凹坡)①判断坡度陡缓,流速快慢;②判断凹凸坡;③合理安排农业生产(陡坡发展林业,缓坡可修筑梯田等);④合理选择交通线区位(交通线尽量沿等高线修建)读弯曲状况等高线的凸出方向(凸向低处为山脊,凸向高处为山谷)①判断山脊(分水岭)、山谷(河流)位置;②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③判断等温线弯曲状况(山谷处地势较低,气温较两侧高,等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