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修辞手法_第1页
语文修辞手法_第2页
语文修辞手法_第3页
语文修辞手法_第4页
语文修辞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者:文采也,即修辞。修辞: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种类:积极修辞:简明、连贯、得体消极修辞:运用各种修辞格5/9/20241语文修辞手法

比喻(一)什么叫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二)比喻的四个构成要素:A、本体:表达对象B、喻体:用来作比的事物C、喻词:表示“相似”的词语D、喻解:即“相似点”5/9/20242语文修辞手法(三)根据构成方式,比喻分为三类:1、明喻:“甲像乙”本体(甲)、喻体(乙)、喻词都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如、如同、仿佛、宛然、宛如、……似的、……一样、……一般①叶子(荷叶)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③那声音(指浪涛声)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5/9/20243语文修辞手法2、暗喻:“甲是乙”喻词用“是、成为、成了、变成”等。①草原的天气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②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③那排冬青越长越高,变成一堵绿色的墙。▲暗喻的其它形式:(1)否定的比喻:④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鲁迅《忆韦素园》)5/9/20244语文修辞手法⑤可是在中国,那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差喻往往带有夸张的色彩,在修辞上常认为是比喻与夸张兼用。(3)不出现比喻词:⑥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AB同位式)⑦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搬掉落后和贫穷这两座大山。(AB同位式)⑧希望的肥皂泡已经破灭。(本体和喻体演化成定中关系)⑨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

延安就在这里。(本体和喻体倒置——倒喻)(2)程度不等的比喻——差喻:5/9/20245语文修辞手法3、借喻:“乙代甲”(不出现本体和喻词)①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明喻:我们之间的隔阂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②小猫跳上桌来,在稿子上踩出了几朵小梅花。(明喻:小猫踩在稿纸上的脚印像小梅花一样。)▲三类比喻中,本体、喻体之间的关系:明喻暗喻借喻↓↓↓相似→相等→替代(本体、喻体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5/9/20246语文修辞手法其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其二,比喻要合乎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其三,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如“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只是说明情况,并非比喻。(四)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5/9/20247语文修辞手法一个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是不是出现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的都是比喻句?5/9/20248语文修辞手法比拟

(一)什么叫比拟?——就是运用联想,故意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修辞效果:赋予感情。)(二)比拟的三个构成要素:A、本体:表达对象B、拟体:拟想的其他事物(通常总是隐去)C、拟语:述说其他事物的词语5/9/20249语文修辞手法1、拟人:把物当人写。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②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

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的想法给予肯定与鼓励。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①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祥林嫂)是一个活物。②我在记忆中保存这一支永不凋谢的花——洁白的

祝福,献给一切追求真与善的眼睛,愿心灵美丽。5/9/202410语文修辞手法(三)比拟与比喻的区别:(四)运用比拟应注意的问题:

比拟的表达效果主要是赋予感情,因此使用比拟特别要注意感情真切自然,用语和谐,既要符合事物本身的特点,又要与人或事物的情况相协调。如“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白灵鸟在树上欢快地歌唱”。

比拟不像比喻那样追求两个事物的相似点,而是直接把本体当作拟体,并使本体具有拟体的特点。5/9/202411语文修辞手法区别:比喻与比拟1.比喻的重点在“喻”,突出的是两事物的相似点;比拟的重点则在“拟”,它直接把甲当作乙来描述。2.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可以不出现但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5/9/202412语文修辞手法1.晕月爬过墙来。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3.真理它却不会弯腰。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你来辨别一下5/9/202413语文修辞手法5.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海燕》高尔基)5/9/202414语文修辞手法通感(一)什么叫通感?

——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又称“移觉”。

“通感”是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二)通感有何修辞效果?5/9/202415语文修辞手法▲应该指出:

通感并不是一种“独立”的修辞方法,它总是“依附”于另一种修辞格而存在。请看例句:

①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依附于比喻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5/9/202416语文修辞手法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依附于比喻视觉移植为听觉,以“名曲”的和谐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突出一种和谐的美。③一早起,李先生在帐房的柜台上看见昨天的报,第一道消息就是长沙烧成白地,吓得声音都遗失了,一分钟后才找回来,说不出话。(钱钟书《围城》)——依附于拟物

④这时有一阵音乐不易觉察地浮现了。

——依附于拟物5/9/202417语文修辞手法

通感是一种巧妙的“移花接木”,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不可随意为之,张冠李戴,以致“沟”而不“通”,令人费解。(三)运用通感应注意:5/9/202418语文修辞手法

借代(一)什么叫借代?——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名称,而用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或属性来代替,从而突出表达对象特点的一种修辞手法。(二)借代有何修辞效果?——借代实际上是利用事物的相关性的一种艺术换名,可起到简洁精练或具体形象的表达效果。(三)构成要素:

——本体、代体、相关性(只出现代体)5/9/202419语文修辞手法

①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

(特征代本体)②老麦为避开这些四个轮子,把自己的两个轮子随手一拐,进了一条小马路。(特征代本体)③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部分代整体)④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的洋布。

(用旗帜的制作材料代五色旗)⑤西洋某些学者对儒学感兴趣,自有他们的道理与自由,但想用孔夫子治爱滋病恐怕不能奏效。

(用学派创始人代该学派)5/9/202420语文修辞手法

——使用借代,代体和本体的关联要力求明显,否则,容易造成费解或误解。(五)借代与借喻的区别:其一,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其二,借喻能改为明喻而借代不能。例: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可改为明喻:我们之间的隔阂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四)运用借代应注意的问题:5/9/202421语文修辞手法借喻与借代的区别: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例如: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

“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5/9/202422语文修辞手法试举古诗中用到借代的例子: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②“终岁不闻丝竹声”中以“丝竹”代“音乐”。③“门前冷落鞍马稀”中的“鞍马”代“客人”(白居易《琵琶行》)。④“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中以“杜康”代“酒”(曹操〈短歌行〉)。5/9/202423语文修辞手法另外,古诗中还有许多例子,如:①“边声”通常是边塞上引发人们悲愁的风声、笛声、马的嘶叫等特声响氛围的借代。②“长安”原为汉唐的都城,后世也作为其它国都的代称。③“阳关”“折柳”寄托离别。④“鹧鸪”“杜鹃”寓有悲愤。⑤“石壕村”代穷苦百姓。⑥“长生殿”代统治阶级……5/9/202424语文修辞手法夸张夸张是有意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并对其加以扩大或缩小来表达强烈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夸张的类型:扩大的夸张:穷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就哭鼻子,那真要淹死在泪水里了。缩小的夸张:

这巴掌大的小山庄吸引着成千上万人的心。超前的夸张:

农民们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概念:5/9/202425语文修辞手法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他跑起来速度像宇宙飞船,肯定能拿冠军。稻田禾苗密又密,卫星掉下来也要把它弹到半空中。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这句夸张因表述不明确,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5/9/202426语文修辞手法排比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概念:排比的种类:(1)成分排比5/9/202427语文修辞手法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肢下踩。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2)分句排比(3)单句排比

5/9/202428语文修辞手法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4)复句排比5/9/202429语文修辞手法排比的主要修辞效果是:第一,结构相同或相似,具有相对的整齐美。第二,往往重复某些词语(提示语)来把各项连成一个整体,可以增强语言的旋律美。第三,排比的各项意义相关,语气一致,而且排比的项数没有上限,可以尽情发挥,增强语言的气势。因此,用这种方式来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来说理,可以把道理说得深刻透辟;用来叙事,可以把事情叙述得周密详尽;用来状物,可以把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而且可以收到节奏和谐、情绪激昂、语气通畅的效果,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量。3、排比的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5/9/202430语文修辞手法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意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反复。连续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当中没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例: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②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反复概念:分类:1、连续反复:5/9/202431语文修辞手法

反复的词语或句子,不是连续出现的,其间有别的词语或句子使其间隔开来。例:①她嫁了,女婿是个清秀的人,我喜欢。她生儿子了,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我喜欢。他们俩高高兴兴当教员,和和爱爱相互对待,我喜欢。②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2.间隔反复:5/9/202432语文修辞手法1、间隔反复往往与排比合用。从句式看是排比,从语句重复看是反复,这是两种辞格的综合运用。2、反复与排比的区别:反复着眼于词语或句子字面的重复,排比着眼于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近、语气一致;反复的作用是强调突出,排比的作用是增强气势。3、反复和重复不同。重复是一种语病,使人感到内容贫乏,语言累赘;反复则是一种常用的积极表达手段。运用反复要注意的问题:5/9/202433语文修辞手法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诗中第二句连用了三个“一”字,有何表达效果?答:三个“一”连用形成反复修辞,极言诗人饮酒之多。诗人一杯又一杯地喝酒,让人仿佛看到了他和幽人痛饮狂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幽人对酌时,无限的豪情快意。5/9/202434语文修辞手法对偶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相关联的一组短语或句子,两两对称地组织在一起,这种辞格叫对偶。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1、概念5/9/202435语文修辞手法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巷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远树江天晚,霭霭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题金山寺苏轼试着倒读

5/9/202436语文修辞手法(2)宽对即要求宽松的对偶,它可以冲破一些严格的要求,格式上放宽了一些,只要结构上基本相同,音韵大致和谐即可,而且相对应的字可以是相同的字。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睹;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1)严对又称工对,即工整严格的对偶。要求相对称的两项字数相等,词类相同,句式的语法结构相同,相对应的字平仄相反或符合格律,相对应的字不用同一个字。如:律诗中的颔联或颈联。①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对偶的种类:从形式上看,对偶有严对和宽对之别。5/9/202437语文修辞手法(1)正对即上下联意义相同、相近的对偶。两联在内容上往往互相补充。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2)反对即上下联意义相反、相对的对偶。两联在内容上相反相成,对立统一。如:成事不足,败事有余。(3)串对又叫流水对,即上下联意义相承、相接的对偶。两联之间常为承接、因果、假设、条件、转折等关系。如:①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承接关系)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果关系)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假设关系)④春天播下千粒籽,秋后收回万斤粮。(条件关系)⑤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转折关系)从内容上分,对偶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5/9/202438语文修辞手法对偶是汉语所独具的修辞格,恰当地运用对偶,可获得良好的表达效果。①由于对偶的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两两相对,从而获得对称美。②由于平仄谐调,节奏鲜明,悦耳动听,从而获得音律美。对偶的作用5/9/202439语文修辞手法1、配对式

例1: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渠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学以致用5/9/202440语文修辞手法春晖又红万朵花老梅到时自然红芳草春来依旧绿玉垒浮云变古今春回大地千峰秀冬雪欲白千里草锦江春色来天地芳树无人花自落例2:上联和下联配对(注意顺序)春山一路鸟空啼日暖神州万木荣5/9/202441语文修辞手法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一庭佳丽莺唤起,小苑西回,红雨树边,此间有尧天舜日。看池边绿树,2、组合式小苑西回,此间有舜日尧天。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莺唤起一庭佳丽,5/9/202442语文修辞手法3、改写式把下面句子中红色部改写成一幅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斩断长江千里水,锁住三峡无数峰5/9/202443语文修辞手法4、话题情境式某学校要开学了,学校办公室面向全校师生征集一幅开学典礼联,请你为学校拟一开学对联。望诸生,惜光阴,矢志成材须从开学起;仰良师,施化雨,丹心润物尽在传道中。5/9/202444语文修辞手法用对联形式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标题。新华社香港9月9日电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9日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送下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访问。迎候在码头的数百名澳门居民以鲜花、欢呼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健儿的来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到澳门外港码头迎接。奥运金牌选手访港3天来,在全港市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美好的印象。9日上午,香港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