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1页
解析: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2页
解析: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3页
解析: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4页
解析: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济南高新区2021至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初中七年级历史试题本试题共6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非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题的规定位置。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选择题部分共50分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右图所示为根据化石复原的我国某遗址的远古人类头像,其特点有“距今约70万-20万年、“直立行走、“学会使用火”等。这一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2.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芭芭拉·沙尔和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普鲁加南联合开展了一项DNA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栽培稻的确起源于中国,你还能从下面哪个遗址中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证据?A.北京人遗址B.河姆渡遗址C.半坡遗址第1页/共8页D.龙山文化遗址3.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强大凝聚力的民族。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炎帝、大禹B.炎帝、蚩尤C.蚩尤、大禹D.炎帝、黄帝4.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都邑格局和作坊遗迹,青铜礼器等万余件出土文物,确立了二里头遗址作为中国第一王朝都城的历史地位,这一考古发现成为打开中华文明起源的钥匙。上述“第一王朝”是指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5.下图是山东省出版发行的一份报纸的报头。请你判断它的命名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A.禅让制6.清朝末年,河南安阳的农民从地下挖掘出刻有符号的龟甲、兽骨卖到中药店作为药材,后来被当时的官员王懿荣发现。他认为是古文字。学者经过研究。认定这些符号就是商朝的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大篆7.“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___________,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联系上下文,“___________”处应填写的内容是(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A.青铜器的广泛使用B.水利事业的发展C.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D.耕作技术的提高8.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他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他”指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秦穆公9.下图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该文物是商鞅变法推行哪一措施的历史见证()A.加强刑罚B.统一度量衡C.鼓励生产D.推行县制10.“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其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第2页/共8页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与此相关的思想流跟及思想家分别是()A.道家、老子B.墨家、墨子C.儒家、孔子D.儒家、孟子11.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这段材料描述了“诸子百家”产生的(A.内容B.性质C.影响D.背景12.“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上,一家天下。”这则琅琊纪功石刻说的是())A武王伐纣B.秦始皇统一文字C.秦始皇统一六国D.汉武帝北击匈奴13.我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后来皇帝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请问它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A.秦始皇嬴政B.汉高祖刘邦C.隋文帝杨坚D.宋太祖赵匡胤14.“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描述的是秦朝()A.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B.幅员辽阔的疆域C.施行暴政D.巩固统一的举措15.公元前209年,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成守长城。半路遇大雨,不能按期到达。他们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武王伐纣16.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17.“然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这段材料说明的是谁的贡献B.陈胜吴广起义C.楚汉之争D.黄巾起义)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A.汉文帝B.汉武帝C.卫青D.张骞18.下列选项中最能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项是()A.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B.陆上交通要道的开通C.西域各国归附汉朝统治D.班超经营西域19.下图反映了东汉中期以后,出现的历史现象是()第3页/共8页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C.母后幼主轮流执政D.诸侯强大威胁中央20.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史把持朝政君权实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A.《离骚》21.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22.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这一年应处于B.《春秋》C.《史记》D.《水经注》)()A.公元2世纪前期B.公元3世纪前期C.公元2世纪后期D.公元3世纪后期23.内乱犹如洪水猛兽,往往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毁灭。“八王之乱”就是一场内乱,它加速了(ꢀꢀ)A.西周的灭亡B.东周的灭亡C.西晋的灭亡D.东晋的灭亡24.当时的人们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被后人誉为“书圣、“他”的代表作品是()A.《史记》B.《兰亭集序》C.《齐民要术》D.《伤寒杂病论》25.阅读历史书籍需要注意主题和子目之间的联系。下图子目对应的主题是()主题:_________1.三国鼎立2.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4.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4页/共8页A.中国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上面是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设计的与汉朝有关的史实学习卡片,请你在①②③④处填写相应内容。完成设计任务。(2)以上四幅图片,哪几幅图片反映的史实与汉武帝有关?(写图片序号)请结合所学回答。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措施有何影响?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5页/共8页鲜卑姓拓跋汉姓元鲜卑姓贺兰汉姓贺丘穆陵步六孤穆陆独孤贺楼刘楼(1)材料一的图片和表格体现了孝文帝哪些改革措施?材料二:他(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措施……推动了北方各民族社会生产,生活进步,加速了民族间的相互认同与交融。为以后的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摘编自中华书局2016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依据材料二,说明这些改革措施有何影响?材料三:孝文帝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特别是孝文帝大定姓族,移植门阀士族制度,在经济利益上一味向鲜卑贵族让步,这对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无疑是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凡此种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摘编自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馆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词》(3)依据材料三回答,北魏统治由盛转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回答,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江南之国为壶要……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检,则数那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摘编自《宋书》(1)依据材料一回答,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什么事件?材料二:(东叠后期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书毅率,几乎家给人足矣。”——摘编自《需书•食货志》第6页/共8页(2)依据材料二回答,这一事件出现的原因是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