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卷04(河南专用)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卷(解析版)_第1页
黄金卷04(河南专用)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卷(解析版)_第2页
黄金卷04(河南专用)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卷(解析版)_第3页
黄金卷04(河南专用)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卷(解析版)_第4页
黄金卷04(河南专用)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卷(河南专用)黄金卷04(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Al-27Cl-35.5S-32Zn-65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成语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的本义一定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 B.南辕北辙 C.火上浇油 D.刻舟求剑【答案】C【解析】A、滴水成冰,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南辕北辙,心想着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火上浇油,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刻舟求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2.(原创)贝贝是一名手工爱好者,下列贝贝用来制作汉服饰品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玻璃珠 B.铜合金丝 C.尼龙纱线 D.塑料花瓣【答案】B【解析】A、玻璃珠的材料玻璃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B、铜合金丝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C、尼龙纱线的材料尼龙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D、塑料花瓣的材料塑料也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故选B。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浮有冰的水,五氧化二磷 B.矿泉水,牛奶C.二氧化碳,食醋 D.净化后的空气,氮气【答案】C【解析】A、冰水混合物中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五氧化二磷中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前者、后者都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B、矿泉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前者、后者都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食醋中含有水、醋酸与添加剂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D、净化后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氮气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4.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答案】A【解析】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不正确;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不正确;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滴,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答案:A。5.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保证高产,尽量多施用化肥B.为改良酸性土壤,可将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C.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D.施用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可增强作物的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的能力【答案】D【解析】A选项,不合理施用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A选项错误;B选项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会发生反应放出氨气,降低肥效,B不正确;C选项CO(NH2)2只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C错误;D选项草木灰的有效成分为K2CO3属于钾肥,钾肥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的能力,D正确。6.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A.与二氧化碳反应B.与盐酸反应C.与氧化铁反应D.LiO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答案】C【解析】氢氧化锂属于碱,碱的通性有: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反应生成盐和水,溶液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等;只有C选项金属氧化物不能与碱反应。7.化学药品需要根据药品性质合理存放,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A.浓盐酸 B.大理石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答案】A【解析】A选项,浓盐酸有挥发性,露置于空气中会挥发导致质量减少,符合题意;B选项通常情况下大理石不与空气成分反应,质量不变;C选项,浓硫酸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质量增大;D选项氢氧化钠能潮解,并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质量增加。故选A。8.中和反应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A.氢氧化钠沾在皮肤上大量水冲洗后用硼酸处理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生石灰做干燥剂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答案】C【解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A、B、D选项中均有酸和碱反应,C选项是氧化钙与水的反应,故选C。9.下列应用的原理、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表示均正确的是A.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4Al+3O22Al2O3;化合反应B.用碱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SO2=Na2SO3+H2O;分解反应C.用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复分解反应D.比较铜和镁的活动性顺序:Cu+MgSO4=Mg+CuSO4;置换反应【答案】C【解析】A、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条件错误,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不符合题意;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符合题意;D、选择铜和硫酸镁比较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铜和硫酸镁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可说明镁比铜活泼,不符合题意。故选C。10.(2022·四川德阳·统考二模)如图是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与丙均属于氧化物B.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C.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增加D.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A.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为一氧化碳,属于氧化物,丙为氮气,属于单质,选项A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有害气体,生成物均为无害气体,所以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选项B正确;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选项C错误;D.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选项D错误;故选B。11.(2024·新疆克孜勒苏·统考二模)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CO2CO通入氢氧化钠溶液BNaCl溶液BaCl2加适量硫酸钠溶液,过滤CCuOC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DFeCl2溶液CuCl2加入足量的镁粉,过滤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A错误;B、氯化钡与适量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与硫酸钡沉淀,过滤后可以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故正确;C、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不能与盐酸反应,故C错误;D、金属的活动性是镁大于铁大于铜,则镁与氯化亚铁生成氯化镁和铁,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把两种溶液都除去了,故错误;故选B。1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30g甲物质B.a点表示T2℃时乙的不饱和溶液C.T2℃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较多D.要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乙,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法【答案】D【解析】A、T1℃时,甲的溶解度为30g,该温度下,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a点在乙的溶解度曲线的上方,故a点表示T2℃时乙的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C、T2℃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降温后,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溶质析出,但是溶液质量未知,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确定,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要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乙,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法,符合题意。故选D。13.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丙为气体单质,其余三种均为化合物,甲、乙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存物已略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丁可以为CO或CO2B.甲的化学式为H2OC.上述涉及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D.一定条件下,乙和丙可以互相转化【答案】D【分析】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丙为气体单质,其余三种均为化合物,甲、乙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甲能转化为乙和丙,乙能转化为丙,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甲为过氧化氢,乙为水,丙为氧气,丙(氧气)能转化为丁,丁能转化为乙(水),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丁可以为二氧化碳,代入验证,推论合理。【解析】A、丁能转化为乙(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丁可以为二氧化碳,但是丁不可以为CO,故AA说法错误;B、甲为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故B说法错误;C、上述涉及的反应有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上述两个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中的反应物为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不属于分解反应,故C说法错误;D、乙为水,丙为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则乙和丙可以互相转化,故D说法正确;故:D。14.(改编)小新同学查阅资料知道水垢为、的混合物。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25.8g水垢,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变为19.6g。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得到10.0g固体。则此水垢中与的质量分别是()A.15.8g10gB.5.8g20gC.20g5.8gD.10g15.8g【答案】B【解析】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得到10.0g固体,该固体为碳酸钙,设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x=4.4g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为25.8g-19.6g=6.2g,水质量为:6.2g-4.4g=1.8g,设氢氧化镁的质量为y,参加反应的碳酸钙为zy=5.8gz=10g根据反应条件可知,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则氢氧化镁完全反应,碳酸钙25.8g-5.8g=20g,碳酸钙没有完全反应,剩余固体为MgO和CaO、碳酸钙的混合物。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青少年缺失会患佝偻病的是(填元素符号);空气中含量最多,可用作保护气的是(填化学式)。【答案】【解析】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青少年缺失会患佝偻病的是钙元素,元素符号为Ca;空气中含量最多气体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的是氮气,化学式为N2。16.锂是制造化学电源的重要材料,如图是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锂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铝,请写出锂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图知,锂原子核外电子有3个,所以核外电子排布为2,1;锂最外层电子个数为1,故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锂,方程式为:17.如图所示是医院常见的氯化钠注射液的标签,请思考。(1)配制2瓶如图所示溶液需氯化钠____________g。(2)小明个头高,在配置该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如此配制出的溶液浓度是否符合要求,并写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8不符合,因为小明俯视读数,取水的量小于实际需要的量,溶质的量正确,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2分)【解析】(1)根据标签内容可知,该瓶注射液的体积是100mL,密度为1.0g/cm3,质量分数为0.9%,因此配置2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2×100mL×1.0g/cm(2)小明俯视读数,取水量小于实际需要的量,其他的操作均正确,因此,配置后的溶液浓度偏大。18.为防止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我国承诺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CO2的捕捉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措施。如图是实际生产中采用足量NaOH溶液来“捕捉”CO2的工艺流程:(1)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2)“捕捉室”中NaOH溶液采用喷雾方式加入,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反应器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NaOH2NaOH2NaOHNaOH+C。(3)整个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H+CO=N(填化学式)。【答案】(1)过滤(2)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更快、更充分Ca(OH)2+CO2=CaCO3↓+H2O(3)NaOH,CaO【解析】观察流程图,可知该流程是富集CO2,用氢氧化钠吸收,生成碳酸钠,之后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固体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回收重复使用,碳酸钙固体高温分解,生成的CO2储存利用,氧化钙重复使用(图中的虚线箭头)。故法案为:(1)过滤(2)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更快、更充分Ca(OH)2+CO2=CaCO3↓+H2ONaOH,CaO19.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甲、乙是常见气体,丙是常见金属,C的水溶液呈蓝色,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农药X的俗称为。(2)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②。【答案】波尔多液Ca(OH)2+CO2=CaCO3↓+H2O2Cu+2H2SO4+O22CuSO4+2H2O或(2Cu+O22CuO

CuO+H2SO4=CuSO4+H2O)【分析】C的溶液是蓝色溶液,故C是硫酸铜,则丙是铜,B和C能制成农药,故B是氢氧化钙,E通电能生成常见气体甲和乙,故甲是氢气,乙是氧气,E是水,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D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A是二氧化碳,H是氧化钙,据此分析解答。【解析】(1)由分析知,硫酸铜和氢氧化钙配制得的溶液称为波尔多液;(2)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反应②是硫酸和铜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2Cu+2H2SO4+O22CuSO4+2H2O(或2Cu+O22CuO

CuO+H2SO4=CuSO4+H2O)在一个密闭容器中,2.4g甲烷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完全转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测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5.8g。则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答案】8.86CH4+11O22CO+4CO2+12H2O【解析】2.4甲烷中含有的氢元素质量为2.4g×4/16=0.6g,含有的碳元素质量为1.8g,0.6g氢元素生成的水中含有氧元素质量为0.6g÷2/18×16/18=4.8g,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的氧元素质量为5.8g-1.8g=4g,故消耗氧气质量为8.8g。整理数据可知:参加反应的CH4质量为2.4g,O2质量为8.8g,生成H2O5.4g,则反应中CH4,O2,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4g16:8.8g32:5.4g18=6:11:12,由元素守恒,可配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系数。故答案为:6CH4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21.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1)水银温度计能指示温度变化(2)液体酒精、酒精蒸气和固体酒精都能燃烧【答案】(1)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2)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22.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1)写出a图中化学反应的方程式;(2)b图是探究燃烧的条件,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答案】(1)CaO+H2O=Ca(OH)2(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析】(1)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2)对比铜片上白磷燃烧和红磷不燃烧原因是红磷未达到着火点,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23.如图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些装置。FG(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A装置制取几瓶干燥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实验室用铜和浓硝酸直接反应制取时,若用D装置收集,气体应从(填字母,下同)端通入,多余需用碱液吸收,同学们最终决定选用G装置吸收尾气,理由是。【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2)a该装置能够防止液体倒吸。【解析】(1)A装置试管口放有一团棉花,选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故填2KMnO4≜K2MnO4+MnO2+O2↑(2)用铜和浓硝酸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NO2,分液漏斗中装的是液体,故填:稀硝酸。NO2密度比空气大,用D装置收集时,气体应该从长管口a进入。多余NO2需用碱液吸收,选用G装置,因为该装置能够防止液体倒吸。24.某同学对含Cu(NO3)2、AgNO3、M(NO3)2的混合溶液进行探究,流程如下(M表示一种金属元素):根据实验探究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2)金属Fe、Cu、Ag、M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3)滤液D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种情况。【答案】Ag、Cu和Fe/银、铜和铁M>Fe>Cu>Ag3【解析】(1)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铁>氢>铜>银,Cu(NO3)2、AgNO3、M(NO3)2的混合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铁,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剩余的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则滤液A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由流程可知,M能和滤液A反应,则说明M比铁活泼,则滤液A中的成分为M(NO3)2和硝酸亚铁,且固体甲与稀盐酸混合后生成气体X,气体X为氢气,则固体甲中含有铁,即反应有铁剩余,则固体甲中含有银、铜和铁。②结合前面分析可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Fe>Cu>Ag。③由①可知,滤液A为M(NO3)2和硝酸亚铁,M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M(NO3)2,则固体乙为铁、M,加入硝酸银时,M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M(NO3)2,待M完全反应后,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由于不确定硝酸银的量,则滤液D可能只含有M(NO3)2,或有M(NO3)2和硝酸亚铁,或有M(NO3)2、硝酸亚铁和硝酸银,即滤液D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3种情况。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5.(改编)暖宝宝是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次性取暖用品,某化学实践小组的同学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针对其成分(见下图)和发热原理展开了探究。同学们将暖宝宝中的粉末倒在滤纸上,取出其中黑色粉末做了以下探究:【任务一】黑色粉末成分探究(1)取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证明黑色粉末中有铁粉。(2)反应结束后,发现仍有黑色固体残留,经过滤、洗涤、干燥,获得黑色粉末。取样通入氧气点燃,将产物,(写出操作和现象)说明黑色粉末中还有碳粉。【任务二】暖宝宝的发热原理(3)小组同学分析认为暖宝宝发热的原理是利用袋内的铁粉与等物质反应放出热量。(4)某品牌的暖宝宝外包装袋使用不透气塑料的目的是。【任务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