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汝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小升初摸底考试含答案_第1页
平顶山市汝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小升初摸底考试含答案_第2页
平顶山市汝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小升初摸底考试含答案_第3页
平顶山市汝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小升初摸底考试含答案_第4页
平顶山市汝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小升初摸底考试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姓名学校准考证号科目装订线平顶山市汝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小升初摸底考试考生注意: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A.依偎wèi B.僻pì静 C.唯恐kǒng D.挪nuó移2、下列词语中带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风筝(zhenɡ)栖息(qī)一拥而入(yōnɡ)B.藏族(zànɡ)蚯蚓(yǐn)载渴载饥(zài)C.坚劲(jìnɡ)匪徒(fěi)空空落落(kōnɡ)D.搅和(huò)兴旺(xīnɡ)万象更新(ɡènɡ)3、根据下列诗句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可怜九月初三夜③二月春风似剪刀④小荷才露尖尖角⑤遥知兄弟登高处⑥千树万树梨花开A.①④③⑤②⑥ B.③①④⑤②⑥ C.③①④②⑤⑥ D.①③④②⑤⑥4、下列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的春节》一文语言朴素自然,充满浓郁的“京味儿”。B.朱自清在《匆匆》中以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C.《为人民服务》一文围绕中心论点论述,遣词用语准确严谨。D.《表里的生物》的作者用第三人称来写,线索清晰,层层递进。5、下列词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欣喜若狂”一词不一样的是()。A.惊天动地 B.多如牛毛 C.闭月羞花 D.胆大包天6、下面是对课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B.《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其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说的。C.《腊八粥》一文通过八儿等粥和吃粥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字里行间流露着八儿家浓浓的亲情。D.《匆匆》这篇课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7、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充足的光线充分的理由充沛的精神充溢的泪水B.舒畅的心情舒适的环境舒心的日子舒缓的动作C.精致的花纹精美的礼品精巧的双手精湛的技术D.优质的成绩优雅的姿态优厚的待遇优越的条件8、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有的同学正奋笔疾书;有的同学正掩卷沉思,而老师则默默地注视着他们。B.“怎么了?”一个关切的声音传来:“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吗?”C.“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D.你打算今天去北京呢?还是明天去呢?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海潮涌过来了,排山倒海,气势磅礴。B.他刚取得一点儿成绩就忘乎所以,目中无人了。C.天寒时不加衣服感冒了,岂不是自作自受。D.吴林打碎了花瓶,他斩钉截铁地对妈妈说:“我太大意了,以后一定注意。10、下列诗词句与篇目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A.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菩萨蛮·大柏地》B.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商山早行》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二、判断题(10分)11、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玄秘塔碑》是其行书代表作之一。()12、我们在即兴发言时可以提前打腹稿,想清楚先说什么,再说什么。()13、在“思援弓而射之”“抗美援朝”中,“援”的意思相同。()14、《两小儿辩日》一文中,两小儿表达观点的角度不同,一小儿是以视觉效果为依据说明观点,另一小儿是以对温度的感知为依据说明观点。()15、“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朗读时,前一句可以语调上扬,读出反问的语气,后一句读出重音,强调“非”字。()三、句子加工厂。(10分)16、一儿曰:“________,________,”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17、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__。18、在“做合格的小学生”主题队会上,小曼首先第一个发言。(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并写出病因)病因:______________19、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20、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四、快乐阅读。(30分)21、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向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词人_____。其中“卜算子”是____________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之浙东:____________才始送春归:________________3.文中划“”的两句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比作________,把山比作_______词人运用这样的比喻意在凸显()。A.山水的柔美多姿。B.山水像人一样有情有意。C.作者内心的明朗欢喜。D.作者内心的郁闷愁苦。4.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词,请你写出课内外积累的两句送别诗。______________22、古诗阅读与鉴赏。【材料一】(1)___________,(2)___________。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材料二】《石灰吟》全诗句句不离石灰,表面描写了石灰的烧制过程,实际上句句关照人的品格,都是在说如何锤炼人的高尚品质。“若等闲”写出了石灰的态度,不论是“千锤万击”,还是“烈火焚烧”。都被看作是平常、轻松的事。同时这也是诗人的心声:无论面对怎样的严酷考验,都能从容自如,处之淡然。诗的后两句中,“粉骨碎身”是“烈火焚烧”的必然结果,“浑不怕”与“若等闲”一脉相承。“要留清白在人间”则是前三句的总结,既是石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的根本原因,也是诗人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誓言。“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指诗人自己高尚的情操。1.补充【材料一】中空白的诗句,争取创作成书写作品。2.先摘抄【材料二】中赏析《石灰吟)“清白”一词的句子,再模仿【材料二】的方法赏析清代郑燮写“竹石”一诗的真正意图。______________23、阅读。端午日(节选)沈从文①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②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③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1.通读全文,完成题目。(1)本文按照________顺序,围绕“________”这个主题,有详有略地叙述了龙舟竞赛和赶鸭子竞赛等场景。(2)“龙舟竞赛”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三个场景,请按叙述顺序进行概括:________→________→赛完领奖赏。2.请把文中直接描写桨手划船的语句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描写了湘西端午民俗,主要有龙舟竞赛和赶鸭子竞赛。B.描写赶鸭子竞赛是为了讽刺军官的身份优越。C.军官放鸭子和百姓赶鸭子充分体现了军民同庆端午。D.文中描写了端午日桨手、鼓手划船竞赛的场面,充分体现了大家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精神。4.在你的家乡,端午节有风俗或活动?这样的风俗或活动是为了纪念什么?请简单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请你选择一句描写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诗句书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习作(30分)对祖国的一腔赤诚,对事业的无限执者,对人类的永恒关爱。人一生追求的到底是什么?袁隆平、吴孟超、李大钊……他们给出了最可敬的答案。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你的梦想是什么?请以梦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2、D3、C4、D5、C6、A7、B8、C9、D10、C二、判断题(10分)11、×【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家作品的积累。柳公权唐朝中期书法家、诗人,其中《玄秘塔碑》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故错误。12、√13、×14、√15、√三、句子加工厂。(10分)16、①.日初出沧沧凉凉②.及其日中如探汤17、寒食东风御柳斜18、重复啰嗦19、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20、同学们对自己能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四、快乐阅读。(30分)21、1.①.宋②.王观③.词牌名2.①.往,去。②.方才3.①.美人流动的眼波②.美人蹙起的眉毛③.B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22、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2.“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会诗人自己高尚的情操。郑燮写的《竹石》侧重写竹,兼及于石,借歌颂竹子耐风寒和立根于青山破岩之中,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笑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兵权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23、1.①.时间②.端午日③.河边看划船④.河上赛龙舟2.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3.B4.我家乡的端午节习俗是包粽子吃粽子。屈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蚕食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