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1页
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2页
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3页
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4页
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B.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C.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便于让光线透过D.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2、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的蛋白质,应适当多吃的食物是()A.米饭 B.青菜 C.瘦肉 D.水果3、下列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分布较多的是:()A.腌制食品的盐水中 B.抽真空的罐头食品中C.刚煮熟的食品中 D.流通的货币上4、下列属于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的是()A.青蛙捕食蝗虫 B.兔子啃吃松蘑C.山羊吃树叶 D.人类吃黑木耳5、沿海地区经常发生人被海蜇蜇伤的事故这是因为海蜇具有哪种能释放毒液的细胞A.内胚层细胞 B.表皮细胞C.刺细胞D.外胚层细胞6、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7、鱼游泳时的动力来源于()的摆动A.鱼鳍 B.尾鳍 C.胸鳍 D.躯干和尾8、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A.双向流动,逐级递减 B.单向流动,逐级递增C.循环流动,逐级递增 D.单向流动,逐级递减9、某人因车祸大腿受伤(如图所示),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请据图判断受伤的血管及急救时控制血流的位置分别是()A.动脉a处 B.静脉a处 C.动脉b处 D.静脉b处10、下列有关“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一个物种只有一种生物B.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C.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远D.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11、向日葵和梅花鹿相比,向日葵没有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12、下列对自然保护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是“天然基因库” B.是“天然实验室”C.是“活的自然博物馆” D.以上都是13、有利变异是指()A.对人类有益的变异 B.可遗传给后代的变异C.可以提高产量的变异 D.对生物自身生存有利的变异14、下列关于微生物的用途,错误的是()A.利用霉菌制作泡菜 B.利用醋酸菌酿醋C.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D.利用酵母菌制作面包15、狒狒群中有首领,有分工。这是下列哪种行为的主要特征()A.繁殖行为 B.社群行为 C.捕食行为 D.先天性行为16、我国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是()A.大熊猫 B.鲫鱼 C.褐马鸡 D.扬子鳄17、如图表示某动物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a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B.过程b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C.过程c形成的细胞仍具有分裂能力D.过程b、c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18、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B.生物基因的多样性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19、以下是某企业员工中常见的生活方式,哪项有利于预防疾病A.抽烟酗酒 B.熬夜加班 C.沉湎网络 D.按时作息20、经过肺循环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C.营养物质增多,尿素减少 D.营养物质减少,无机盐增多21、“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什么组织()A.分生组织 B.输导组织 C.营养组织 D.保护组织22、下列关于动植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线形动物大多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和农作物体内,危害人体健康,损害农牧业生产B.扁形动物中的蚯蚓既能提高土壤肥力,还有净化环境的作用C.许多软体动物的贝壳都是重要的中药材D.对人类而言没有绝对的有害动物和绝对的有益动物23、下列属于环节动物的是()A.沙蚕 B.蛔虫 C.水螅 D.蜜蜂24、当你手端茶杯喝水时,此时有关骨骼肌活动的情况是()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25、下列行为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动物表演 B.鹦鹉学舌C.鸡群到指定的地方觅食 D.亲鸟育雏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1、除__________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染色体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其中,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完成该活动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__

.4、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有复杂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关系,这种营养联系形成了食物链。5、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__________.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水螅和涡虫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填动物类群)。(2)蜘蛛、蚂蚁和蜻蜓等属于同一类群,该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____________;身体和附肢都分节。(3)写出一种与蛔虫同一类群的其他动物: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与蚯蚓同一类群的其他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4)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图中所给出的动物中是节肢动物但不属于昆虫的是______。2、如图一表示某淡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请写出图一中具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答全才给分)。图二中的1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2)由于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未经严格的处理就排放,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水质发生了恶化,水体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锐减,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有一定限度。(3)图三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代表推动碳循环的生理过程,则D和E分别代表_____,②③分别表示_____。3、下面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_______。(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能力。(3)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它通过生理过程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打算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条即可)四、实验探究题。(共1个小题,共14分)1、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食品发生霉变的现象,造成经济损失和身体伤害.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霉菌生长需要哪些环境条件,设计了如下方案:实验用品:滴管、自来水、纸盘透明塑料袋、未加防腐剂的新鲜面包等。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甲组方案:①袋装干面包,25℃常温保存。②袋装干面包,4℃冰箱中保存。乙组方案③滴加自来水的潮湿面包,25℃常温保存。④未滴加自来水的干面包,4℃冰箱中保存。(1)针对甲组的实验设计方案,你分析他们小组可能要提出问题___________(2)根据生活经验,请你推测在甲组实验中最先长出霉菌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3)该小组同学原本要利用乙组实验来探究常温下水分对霉菌生长的影响,但在实验设计时出现了错误,请你帮他们改正过来_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4)通过探究活动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你认为霉菌的生活需要哪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了防止家中食品发生霉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B2、C3、D4、C5、C6、C7、D8、D9、C10、A11、D12、D13、D14、A15、B16、D17、D18、A19、D20、B21、B22、B23、A24、B25、D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1、病毒2、蛋白质DNADNA3、反射反射弧4、捕食被捕食5、自然保护区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1、腔肠动物扁形动物外骨骼丝虫(蛲虫)水蛭(沙蚕)蜘蛛2、甲→乙→丙→戊,甲→丁→丙→戊,甲→丙→己→戊丙或己自动调节能力分解者、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3、生态因素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自动调节蛇捕食和竞争生产者②碳﹣氧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