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课件 王兰美 第7-11章 图样画法-其它图样_第1页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课件 王兰美 第7-11章 图样画法-其它图样_第2页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课件 王兰美 第7-11章 图样画法-其它图样_第3页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课件 王兰美 第7-11章 图样画法-其它图样_第4页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课件 王兰美 第7-11章 图样画法-其它图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章图样画法7.1物体外形的表达——视图7.2物体内形的表达——剖视图7.3断面图7.4局部放大图7.5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7.6表达方法综合举例7.1物体外形的表达——视图7.1.1基本视图物体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视图称为基本视图。7.1.1基本视图问题:动画中各投影面如何打开?7.1.1基本视图注意:1.各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2.各视图的方位对应关系——上下、左右、前后关系3.不标注视图名称7.1.1基本视图支架主、俯、左视图7.1.1基本视图注意:1.优先选用主、俯、左视图,根据需要选用其他视图。

2.表达清楚的结构,虚线可以省略不画。

3.每个视图都应有表达的重点,力求制图简便。7.1.2向视图标注:1.在视图正上方标注“×”,“×”为大写拉丁字母

2.在相应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

3.在箭头附近标注相同的字母,表示视图关系。7.1.3局部视图定义: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7.1.3局部视图表示断裂边界的波浪线画法:

1.不应与轮廓线重合,或在轮廓线的延长线上。

2.不应超出物体轮廓线。

3.不应穿空而过。

4.局部结构完整且外形轮廓线封闭时,可省略不画。7.1.3局部视图画图注意事项:

1.局部视图可按基本视图的形式配置,此时省略标注。

2.也可按向视图的形式配置并标注。7.1.3局部视图

3.局部视图还可按第三角画法配置在视图上所需表达物体局部结构的附近,并用细点画线将两者相连。7.1.3局部视图结构对称的零件画法,注意对称符号的标注。7.1.4斜视图定义:将物体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7.1.4斜视图表示断裂边界的波浪线画法:

1.不应与轮廓线重合,或在轮廓线的延长线上。

2.不应超出物体轮廓线。

3.不应穿空而过。

4.局部结构完整且外形轮廓线封闭时,可省略不画。7.1.4斜视图

一般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并标注。注意箭头垂直指向倾斜结构;字母一律水平书写。7.1.4斜视图

旋转后的斜视图,必须标注旋转符号——字高为半径的半圆弧,箭头方向与旋转方向一致,字母注写在箭头一侧,括号里表示旋转角度可以不写。7.1.4斜视图

视图应用举例——压紧杆7.1.4斜视图

方案一

方案二

视图应用举例——压紧杆的表达7.1.5第三角画法

第一角画法7.1.5第三角画法

第三角画法7.1.5第三角画法

第三角画法视图配置7.1.5第三角画法

第三角画法举例7.1.5第三角画法

第一角画法识别符号

第三角画法识别符号第7章图样画法7.1物体外形的表达——视图7.2物体内形的表达——剖视图7.3断面图7.4局部放大图7.5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7.6表达方法综合举例7.2物体内形的表达——剖视图7.2.1剖视的概念底座结构分析7.2.1剖视的概念定义:假象用剖切面剖开物体,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剩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7.2.1剖视的概念

剖视图画法:剖切平面位置的确定——

剖切平面一般应通过物体内部孔、槽等的对称面或轴线。7.2.1剖视的概念

剖视图画法:剖面符号的画法——

在剖面区域画倾斜45°、间隔一致、互相平行的一组细实线。×7.2.1剖视的概念剖切符号的特殊画法——

当图形主要轮廓线与水平成45°时,剖面线画成60°或30°,但其倾斜方向应与其他剖面线方向一致。7.2.1剖视的概念

剖视图画法:剖切图的标注——

1.标注剖视图的名称“×—×”;2.标注剖切符号;

3.在剖切符号远离视图一端标注箭头;4.在箭头附近标注相同的字母。7.2.1剖视的概念剖切图的省略标注——1.省略箭头;2.省略所有标注。7.2.1剖视的概念

剖视图画法:注意问题——

1.零件的一个视图画成剖视后,其他视图仍应完整画出。7.2.1剖视的概念

剖视图画法:注意问题——

2.在剖视图中,零件后部的不可见轮廓线一般省略不画。7.2.1剖视的概念

剖视图画法:注意问题——

3.在剖视图中,零件后部的可见轮廓线必须画出。漏线7.2.1剖视的概念

剖视图画法:注意问题——

4.同一物体不同剖视图上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应一致。7.2.1剖视的概念

剖视图画法:注意问题——

5.剖切时,要避免产生不完整要素或不反应实形的截断面。7.2.2剖切面的种类

单一剖切面

几个平行的剖切面几个相交的剖切面7.2.2剖切面的种类

单一剖切面7.2.2剖切面的种类

几个平行的剖切面7.2.2剖切面的种类

注意问题:

1.阶梯剖必须标注。7.2.2剖切面的种类

注意问题:

2.不应画出两剖切平面的分界线。不画此线7.2.2剖切面的种类

注意问题:

3.剖切符号不应与视图上的粗实线和虚线重合。不应重合7.2.2剖切面的种类

注意问题:

4.不应出现不完整要素。不完整要素

特殊情况7.2.2剖切面的种类

注意问题:

1.阶梯剖必须标注。

2.不画两剖切平面的分界线。

3.剖切符号不应与视图上的粗实线和虚线重合。

4.不应出现不完整要素。7.2.2剖切面的种类几个相交的剖切面(旋转剖)

注意问题:

1.必须标注。2.先旋转,后画图。不平齐7.2.2剖切面的种类

剖视应用举例7.2.2剖切面的种类

剖视应用举例7.2.2剖切面的种类

剖视应用举例7.2.3剖视图的种类全剖视图: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开物体所得的剖视图称为全剖视图。7.2.3剖视图的种类A—A

夹具座结构分析7.2.3剖视图的种类半剖视图:为同时表达物体的内外结构形状,当物体具有对称平面时,可以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另一半画成视图,称为半剖视图。7.2.3剖视图的种类注意问题:1.剖视的一半与不剖的一半应对称。

2.半剖是指全剖,但只画一半剖视,另一半画视图。

3.对称中心线应是细点画线,而不是粗实线。

4.画成视图一半中的虚线一般省略不画。7.2.3剖视图的种类

半剖视图举例7.2.3剖视图的种类

局部剖视图:用剖切面局部地剖开物体所得的剖视图。7.2.3剖视图的种类表示断裂边界的波浪线:

1.不应与轮廓线重合,或在轮廓线的延长线上。

2.不应超出物体轮廓线。

3.不应穿空而过。7.2.3剖视图的种类表示断裂边界的波浪线:

1.不应与轮廓线重合,或在轮廓线的延长线上。

2.不应超出物体轮廓线。

3.不应穿空而过。7.2.3剖视图的种类局部剖视图举例

7.2.3剖视图的种类——局部剖视图局部剖视图的应用:

物体外形虽简单,但只需局部地表示其內形,不必或不宜画成全剖视。7.2.3剖视图的种类——局部剖视图局部剖视图的应用:

当对称物体的轮廓线与对称中心线重合时,不宜采用半剖视图。7.2.3剖视图的种类——局部剖视图局部剖视图的应用:

物体内、外形均需表达,但因不对称而不能或不宜画成半剖视图。7.2.3剖视图的种类——局部剖视图局部剖视图的应用:

当不需要画出整个视图时,可将局部剖视图单独画出。第7章图样画法7.1物体外形的表达——视图7.2物体内形的表达——剖视图7.3断面图7.4局部放大图7.5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7.6表达方法综合举例7.3断面图定义:假想用剖切平面将零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截断面的图形称为断面图。7.3断面图断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7.3.1移出断面移出断面画法: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尽量配置在剖切符号或剖切线的延长线上。画在视图外的断面称为移出断面。7.3.1移出断面移出断面画法(特殊情况):1.当剖切平面通过回转面形成的孔或凹坑的轴线时,这些结构应按剖视绘制。7.3.1移出断面移出断面画法(特殊情况):2.当剖切平面通过非圆孔,会导致出现完全分离的两个断面时,这些结构应按剖视绘制。7.3.1移出断面移出断面的标注:1.用剖切符号表示剖切面的位置,箭头表示投射方向并注上字母,在断面正上方以同样的字母标注名称“×—×”。(与剖视的标注一致)7.3.1移出断面移出断面的标注:2.经过旋转的移出断面,还要标注旋转符号。7.3.1移出断面移出断面的标注:3.配置在剖切符号或剖切线延长线上的不对称移出断面,由于剖切位置很明确,可省略字母。7.3.1移出断面移出断面的标注:4.不配置在剖切符号或剖切线延长线上的对称移出断面,以及按投影关系配置的移出断面,均可省略箭头。7.3.1移出断面移出断面的标注:5.配置在剖切线延长线上的对称移出断面,可不必标注。7.3.2重合断面重合断面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一般省略标注。重合画在视图内的断面称为重合断面。7.3.3断面表达实例汽车前拖钩的表达由两个或多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切得到的移出断面,中间应断开。7.4局部放大图将零件的部分结构,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放大画出的图形称为局部放大图。7.4局部放大图局部放大图可画成视图、剖视、断面,与被放大部分的表达方式无关,并尽量配置在被放大部分的附近。7.4局部放大图1.绘制局部放大图时,应用细实线圈出被放大部分。2.当同一零件有几处被放大部分时,必须用罗马数字标明,并在局部放大图的上方标注出相应的罗马数字和所采用的比例。7.4局部放大图3.当零件仅有一处被放大部分时,在局部放大图的上方只需标注所采用的比例。4.同一零件上不同部位局部放大图相同或对称时,只需画出一个局部放大图。7.5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1.对于零件上的肋、轮辐及薄壁等,如按纵向剖切,即剖切平面通过这些结构的基本轴线或对称平面时,这些结构都不画剖面符号,而用粗实线将它与其邻接部分分开。2.当零件回转体上均匀分布的肋、轮辐、孔等结构不处于剖切平面上时,可将这些结构旋转到剖切平面上画出

。7.5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3.当零件具有若干相同结构(如齿、槽等),并按一定规律分布时,只需画出几个完整的结构,其余用细实线连接,在零件图中则必须注明该结构的总数。7.5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4.若干直径相同、且成规律分布的孔(圆孔、螺孔、沉孔等),可以仅画出一个或几个,其余只用点画线表示其中心位置,在零件图中应注明孔的总数

。7.5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5.当回转体零件上的平面不能充分表达时,可用平面符号(相交的两条细实线)表示

。7.5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6.零件上的滚花部分,一般采用在轮廓线附近用粗实线局部画出的方法表示,也可省略不画,而在零件上或技术要求中注明其具体要求

。7.较长的零件,如轴、杆、型材、连杆等,且沿长度方向的形状一致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时,可以断开后缩短绘制。7.5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8.零件上较小的结构,如在一个图形中已表示清楚时,则在其他图形中可以简化或省略,即不必按投影画出所有的线条

。9.零件上斜度不大的结构,如在一个图形中已表达清楚时,其他图形可以只按小端画出

。7.5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10.在不致引起误解时,零件图中的小圆角、锐边的小倒圆或45°小倒角允许省略不画,但必须注明尺寸或在技术要求中加以说明

。7.5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11.剖面符号的省略画法

。12.圆柱形法兰上均布孔的画法

。7.5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13.过渡线的画法

。14.相贯线的简化画法

。7.5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15.倾斜的圆或圆弧的简化画法

。16.在剖视图的断面中再做一次局部剖

。7.5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17.剖切平面前的结构的规定画法

。18.避免不必要的视图

。7.5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第7章图样画法7.1物体外形的表达——视图7.2物体内形的表达——剖视图7.3断面图7.4局部放大图7.5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7.6表达方法综合举例7.6表达方法综合举例A7.6表达方法综合举例7.6表达方法综合举例7.6表达方法综合举例方案一A-AB

AAB方案二B-BBB7.6表达方法综合举例BBB-B7.6表达方法综合举例7.6表达方法综合举例7.6表达方法综合举例ABBA7.6表达方法综合举例AABB7.6表达方法综合举例1.在同一轴线上的圆柱和圆锥的直径尺寸,一般应尽量标注在剖视图上,避免标注在投影为圆的视图上

。7.6表达方法综合举例在剖视图上标注尺寸时应注意的问题

2.当采用半剖视后,有些尺寸不能完整地标注出来,则尺寸线应略超过圆心或对称中心线,此时仅在尺寸线的一端画出箭头。7.6表达方法综合举例在剖视图上标注尺寸时应注意的问题

3.在剖视图上标注尺寸,应尽量把外形尺寸和内部结构尺寸分开在视图的两侧标注,这样既清晰又便于看图。7.6表达方法综合举例在剖视图上标注尺寸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剖视图上标注尺寸时应注意的问题

4.如必须在剖面线中注写尺寸数字时,则在数字处应将剖面线断开。

7.6表达方法综合举例P138.139: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来重新表达该零件,并标注尺寸。分析零件结构P138.139: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来重新表达该零件,并标注尺寸。确定表达方案P138.139: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来重新表达该零件,并标注尺寸。布图,画主要轴线P138.139: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来重新表达该零件,并标注尺寸。画主要结构P138.139: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来重新表达该零件,并标注尺寸。画其他结构P138.139: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来重新表达该零件,并标注尺寸。检查,描深P138.139: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来重新表达该零件,并标注尺寸。标注底板尺寸P138.139: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来重新表达该零件,并标注尺寸。标注圆柱尺寸P138.139: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来重新表达该零件,并标注尺寸。标注接头尺寸P138.139: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来重新表达该零件,并标注尺寸。填写标题栏第8章零件图8.1机械工程图概述8.2零件构型设计与表达方案的选择8.3零件的尺寸标注8.4典型零件表达分析8.5零件图的技术要求8.6零件的测绘8.7零件圆角处的过渡线画法8.8看零件图的方法

机械(英文名称:machinery)是指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机械就是能帮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像筷子、扫帚以及镊子等都可以被称为机械。而复杂机械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通常把这些比较复杂的机械叫做机器。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来看,机构和机器并无区别,泛称为机械。8.1机械工程图概述

部件是由一组协同工作的零件组成的。

零件是构成机器的基本实体,是机器制造的基本单元,也是机械装配的最小装配单元。8.1.1零件与机器8.1.2机械工程图样8.1机械工程图概述

机械图样是机械产品设计、制造、检验、安装、调试过程中使用的,用以反映产品的形状、结构、尺寸、技术要求等内容的工程图样。根据其功能和表达的内容不同,又分为装配图和零件图。装配图主要反映整台机器的工作原理、部件间的装配关系、安装关系、机器外型、安装和使用机器所需要的技术要求,以及机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和用以指导机器的总装、调试、检验、使用、维护等有关信息的图样。装配图可分为总装图和部装图。铣刀头铣刀头装配图

零件图主要反映单个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材料、加工制造、检验所需要的全部技术要求等信息的图样,是指导加工、检验的依据。铣刀头座体铣刀头座体零件图8.1.3机械图样在机械产品中的作用8.1机械工程图概述

任何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乃至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都离不开图样。

机械产品从规划直到销售,历经产品问题的提出与认识、初步设计方案、确定设计方案、详细设计、加工制造、销售六个环节,机械图样在各环节中,都起着表达设计思想,承载加工、制造、检验、装配等诸多信息的功能。

机械工程图样,是技术人员工程思维、创新设计的载体,是机械产品设计的最终成果的体现,是机械产品制造、检验、装配的主要技术依据,是组织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也可能是经济纠纷产生时的法律证据。8.1.4零件的分类8.1机械工程图概述标准件

如紧固件(螺栓、螺母、垫圈、螺钉……)、滚动轴承、油杯、毡圈、螺塞等。标准件使用广泛,其型式、规格、材料等都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查阅标准,即能得到全部尺寸。使用时可从市场上买到或到标准件厂定做,不必画出零件图。8.1.4零件的分类8.1机械工程图概述

传动件

如齿轮、蜗轮、蜗杆、皮带轮、链轮等,这些零件广泛应用在各种传动机构中。

国家标准只对这类零件的功能结构部分(如齿轮、链轮的轮齿、轮槽、齿槽、键槽)实行标准化,并有规定画法,其余结构形状则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设计。

传动件一般要画零件图。8.1.4零件的分类8.1机械工程图概述

一般零件

如箱体、箱盖、轴等零件,它们的形状、结构、大小都必须按部件的功能和结构要求设计。按照结构特点和功能,机器上的一般零件可大致分成轴套、盘盖、叉架和箱体等类型。

一般零件都需画出零件图以供制造。8.1.5零件图的内容8.1机械工程图概述视图尺寸技术要求标题栏8.2.1构型设计8.2零件的构型设计与表达方案的选择对一个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工艺结构、材料选择等进行分析和造型的过程称为零件构型设计。

零件构型的依据:1.保证零件的功能2.考虑整体相关的关系3.符合工艺要求的结构4.外形美观5.良好经济性8.2.1构型设计8.2零件的构型设计与表达方案的选择依据一:保证零件的功能

减速箱的箱体起支撑和包容传动件的作用,根据其功用及所包容传动件的排列情况,设有方形内腔、轴承孔及对应的单、双面凸台以及安装底板等。8.2.1构型设计8.2零件的构型设计与表达方案的选择依据二:考虑整体相关的关系

1.相关零件的结合方式;2.外形与内形相呼应;3.相邻零件形状相互协调;4.与安装使用条件相适应。8.2.1构型设计8.2零件的构型设计与表达方案的选择依据三:符合工艺要求的结构确定了零件的主体结构之后,考虑到制造、装配、使用等问题,零件的细部构型也必须合理。而工艺要求是确定零件局部结构型式的主要依据之一。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铸造圆角

铸件表面相交处应有圆角,以免铸件冷却时产生缩孔或裂纹,同时防止脱模时砂型落砂。缩孔裂纹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铸造圆角

铸件表面相交处应有圆角,以免铸件冷却时产生缩孔或裂纹,同时防止脱模时砂型落砂。合理不合理

铸件在内外壁沿起模方向应有斜度,称为拔模斜度。当斜度较大时,应在图中表示出来,否则不予表示。拔模斜度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拔模斜度

铸件在内外壁沿起模方向应有斜度,称为拔模斜度。当斜度较大时,应在图中表示出来,否则不予表示。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拔模斜度合理不合理壁厚不均匀壁厚均匀壁厚逐渐过渡缩孔裂纹为避免冷却时产生内应力而造成裂纹或缩孔,铸件壁厚应尽量均匀一致,不同壁厚间应均匀过渡。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壁厚为避免冷却时产生内应力而造成裂纹或缩孔,铸件壁厚应尽量均匀一致,不同壁厚间应均匀过渡。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壁厚合理不合理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倒角为便于装配,且保护零件表面不受损伤,一般在轴端、孔口、台肩、和拐角处加工出倒角。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倒角为便于装配,且保护零件表面不受损伤,一般在轴端、孔口、台肩、和拐角处加工出倒角。合理不合理图中Φ——槽的直径;b——槽宽砂轮越程槽退刀槽Фb砂轮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退刀槽或越程槽为在加工时便于退刀,且在装配时与相邻零件保证靠紧,在台肩处应加工出退刀槽或越程槽。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退刀槽或越程槽为在加工时便于退刀,且在装配时与相邻零件保证靠紧,在台肩处应加工出退刀槽或越程槽。合理不合理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退刀槽或越程槽为保证钻孔精度,避免钻头折断,应使钻孔垂直于零件表面。在曲面、斜面上钻孔时,一般应在孔端做出凸台、凹坑或平面。合理不合理凹腔处为接触加工面凸台凹坑凹槽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凸台或凹坑为了保证加工表面的质量,节省材料,降低制造成本,应尽量减少加工面。常在零件上设计出凸台、凹槽、凹坑或沉孔。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凸台或凹坑为了保证加工表面的质量,节省材料,降低制造成本,应尽量减少加工面。常在零件上设计出凸台、凹槽、凹坑或沉孔。合理不合理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键槽在同一轴上的两个键槽应在同侧,便于一次装夹加工。不要因加工键槽而使局部过于单薄,致使强度减弱。必要时可增加键槽处的壁厚。合理不合理145视图选择原则:应以表示零件信息量最大的那个视图作为主视图;

2.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使视图(包括剖视图、断面图)的数量为最少,力求制图简便;3.尽量避免使用虚线表达零件的结构;4.避免不必要的细节重复。8.2.2表达方案的选择——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8.2零件的构型设计与表达方案的选择146视图选择的方法步骤:1.分析零件8.2.2表达方案的选择——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8.2零件的构型设计与表达方案的选择4.检查、比较、调整、修改2.选择主视图3.选择其他视图1471.分析零件功能分析——分析零件的功能、工作状态以及定位。结构分析——分析零件的结构:由哪些基本体构成,相互关系如何?有哪些局部功能结构和工艺结构?加工分析——分析零件的制造过程、加工方法、加工状态。8.2.2表达方案的选择——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8.2零件的构型设计与表达方案的选择148

主视图是最重要的视图,应将反映零件信息量最大的视图作为主视图。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摆放方式——应符合零件的工作位置或加工位置(同时考虑形态稳定)。

表达方法——采用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方法最大限度地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

投射方向——以能最清楚地显示零件形状特征的方向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2.选择主视图8.2.2表达方案的选择——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8.2零件的构型设计与表达方案的选择

主视图位置选择分加工位置原则和工作(安装)位置原则。

如轴类和盘类零件等回转体零件,其主要加工过程是在车床上进行的,通常是按零件的加工位置放置,将其轴线水平放置。

对于支架类、箱体类零件,因其加工工序较多,需经不同机床加工,所以按零件的工作位置放置。8.2.2表达方案的选择——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主视图选择——放置位置

表示零件信息量最多的方向应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对于轴类和盘类零件,主视图的投射方向一般应垂直于其轴线;

对于支架类、箱体类零件,反映零件的功能结构和形体特点最多、最明显的那个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8.2.2表达方案的选择——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主视图选择——投射方向151轴类、轮盘类零件

按加工状态选择主视图。

轴套类、轮盘类零件按加工状态摆放,以非圆视图作为主视图。实例分析8.2.2表达方案的选择——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152

零件加工复杂,按工作状态选择主视图。

投射方向的选择要注意“比较与综合”,以能最清楚地显示零件形状特征的方向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箱壳、支架类零件153

当箱壳、支架类零件的工作状态为倾斜或不稳时,应将零件摆正、放稳形成主视图。连杆的工作状态摆正放置稳定平衡8.2.2表达方案的选择——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1548.2.2表达方案的选择——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其他视图用于补充表达主视图尚未表达清楚的结构。其选择可以考虑以下几点:3.选择其他视图1.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和内、外结构的情况全面考虑所需要的其他视图,使每个视图有重点表达的内容;在表达清楚的前提下,采用的视图数量尽量少,避免分散、繁琐、重复。2.优先考虑用基本视图以及在基本视图上作剖视图。采用局部剖视图或斜剖视图时应尽可能按投影关系配置在相关视图附近。3.要考虑合理地布置视图位置,既要使图样清晰匀称,便于标注尺寸及技术要求,充分利用图幅,又能减轻视觉疲劳。155检查什么比较什么•

表达是否完全(结构、形状、位置)•

表达是否清晰、合理•

表达是否正确(投影关系、标注、国家标准)•

主次关系的处理是否得当•

方案的择优经调整、修改后形成最后方案8.2.2表达方案的选择——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4.检查、比较、调整、修改1561.零件内形与外形的表达问题视图选择原则:几个问题的处理8.2.2表达方案的选择——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当外形复杂时就以外形为主,当内形复杂时就以剖视为主;——如果零件的内、外形都较复杂,在同一个视图上投影又基本不重叠时,可采用局部剖视的形式;——如果零件的内、外形都较复杂,在同一个视图上的投影又重叠时,常常是在同一方向上既画剖视图又画外形图,分清内、外形的主、次关系,将主要的表示在基本视图上,次要的表示在辅助视图上。1571.便于看图必须直接表达2.关于视图数量最少的问题视图选择原则:几个问题的处理——不能为了画图简便而单纯强调采用尽可能少的视图。8.2.2表达方案的选择——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158

基本原则是有利于看图、便于想出零件的完整形状。

——过多地使用局部剖视,会使图形纷杂混乱;

——过多地使用局部视图,会使整体形状支离破碎。8.2.2表达方案的选择——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视图选择原则:几个问题的处理3.集中表达与分散表达问题159

——当零件某结构的形状已经表示清楚,则表示这一部分的虚线不画;

——若在一个视图中画虚线并不影响此视图的清晰,而且还可省略另一个视图时,可以画虚线;——若能使某个结构形状表达得更完整时,可以画出虚线。8.2.2表达方案的选择——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视图选择原则:几个问题的处理4.零件图上虚线的使用问题1608.2.2表达方案的选择——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表达方案选择示例:一个视图1618.2.2表达方案的选择——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表达方案选择示例:两个视图1628.2.2表达方案的选择——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表达方案选择示例:两个视图1638.2.2表达方案的选择——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表达方案选择示例:三个视图164表达方案选择示例:多个视图8.2.2表达方案的选择——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8.3.1零件尺寸标注总则8.3零件的尺寸标注正确——尺寸标注要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完全——注全制造零件所需的全部尺寸,不遗漏、不重复。清晰——尺寸布置整齐清晰,便于看图。合理——尺寸标注要符合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

零件图中,视图表达零件的形状,尺寸反映零件的实际大小。零件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是:8.3.2合理选择尺寸基准8.3零件的尺寸标注

尺寸基准是物体的某个点、线、面,以它为基础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相对位置和尺寸。基准可以是物体的对称面、底面、端面、轴线、圆心等。169根据基准的作用,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类。设计基准——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中的位置所选定的基准。设计基准8.3.2合理选择尺寸基准170工艺基准工艺基准工艺基准——用以确定零件加工或测量的基准。8.3.2合理选择尺寸基准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

ⅡⅢⅠ加工定位基准测量基准8.3.2合理选择尺寸基准1.功能尺寸应从设计基准直接标注正确!错误!8.3.3尺寸标注细则cbcd正确!错误!1.功能尺寸应从设计基准直接标注8.3.3尺寸标注细则2.考虑加工顺序的要求8.3.3尺寸标注细则3.尺寸标注应考虑测量方便8.3.3尺寸标注细则好!不好!不好!好!

在加工阶梯孔时,一般是先加工小孔,后加工大孔。4.与相关零件的尺寸要协调8.3.3尺寸标注细则端盖上孔的定位尺寸与箱体上六个螺孔的定位尺寸一致。正确!错误!5.不要注成封闭尺寸链8.3.3尺寸标注细则6.同一个方向只能有一个毛面和加工面的联系尺寸。8.3.3尺寸标注细则不合理!合理!1798.3.3尺寸标注细则6.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1808.3.3尺寸标注细则6.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1818.3.3尺寸标注细则6.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1828.3.3尺寸标注细则6.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1838.3.3尺寸标注细则6.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1848.3.3尺寸标注细则6.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1858.3.3尺寸标注细则6.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1868.3.3尺寸标注细则6.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1878.3.3尺寸标注细则6.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零件尺寸标注的方法及步骤:对零件进行结构分析,从装配图或装配体上了解零件的作用,弄清该零件与其他零件的装配关系。选择尺寸基准和标注主要尺寸。考虑工艺要求,结合形体分析法注全其余尺寸。认真检查尺寸的配合与协调,是否满足设计与工艺要求,是否遗漏了尺寸,是否有多余和重复尺寸。8.3零件的尺寸标注方案选择及尺寸标注举例长度方向尺寸基准宽度方向尺寸基准高度方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尺寸基准宽度方向尺寸基准高度方向尺寸基准方案选择及尺寸标注举例长度方向尺寸基准宽度方向尺寸基准高度方向尺寸基准方案选择及尺寸标注举例长度方向尺寸基准宽度方向尺寸基准高度方向尺寸基准方案选择及尺寸标注举例长度方向尺寸基准宽度方向尺寸基准高度方向尺寸基准方案选择及尺寸标注举例8.4.1轴套类零件的表达分析8.4典型零件表达分析结构特点:1.这类零件总体上看是细而长,各组成部分多是同轴线的回转体。2.根据设计和工艺的要求,这类零件常带有倒角、轴肩、键槽、螺纹、挡圈槽、退刀槽、中心孔等结构。8.4.1轴套类零件的表达分析常用的表达方法:1.选择主视图时,多按加工位置将轴线水平放置。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垂直于轴线。2.一般将小直径的一端朝右,平键键槽朝前、半圆键键槽朝上,以利于形状特征的表达。3.常用断面、局部剖视、局部视图、局部放大图等图样画法表示键槽、退刀槽和其他槽、孔等结构。8.4.1轴套类零件的表达分析8.4.1轴套类零件的表达分析8.4.1轴套类零件的表达分析8.4.1轴套类零件的表达分析8.4.1轴套类零件的表达分析8.4.2盘盖类零件的表达分析8.4典型零件表达分析结构特点:

1.常由回转体组成,轴向尺寸小,径向尺寸大,一般有一个与其他零件联结的重要接触面。也有与壳体仿形的薄板状盖类零件。

2.设有光孔、键槽、螺孔、止口、凸台等结构,与其他零件连结,其中螺孔、键槽、密封槽等均为标准结构。8.4.2盘盖类零件的表达分析常用的表达方法:1.圆盘形盘盖主要在车床上加工,主视图一般按加工位置原则将轴线水平放置。对于加工时并不以车削为主的箱盖,可按工作位置放置。2.通常采用两个视图,主视图常用剖视图表示孔槽等结构,另一视图表示外形轮廓和各组成部分如孔,轮辐等的相对位置。8.4.2盘盖类零件的表达分析8.4.2盘盖类零件的表达分析8.4.2盘盖类零件的表达分析8.4.2盘盖类零件的表达分析8.4.2盘盖类零件的表达分析8.4.3叉架类零件的表达分析8.4典型零件表达分析结构特点:

叉架类零件包括各种用途的拨叉和支架。拨叉主要用在机床、内燃机等各种机器的操纵机构上,用以操纵机器,调节速度等。支架主要起支承和连接作用。叉架类零件的结构按功能可分为工作、安装固定和连接三个部分,常为铸件和锻件。8.4.3叉架类零件的表达分析常用的表达方法:1.常以工作位置放置或将其放正,主视图常根据结构特征选择,以表达它的形状特征、主要结构和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2.叉架类零件的结构形状较复杂,视图数量多在两个以上,根据其具体结构常选用移出断面、局部视图、斜视图等表达方式。8.4.3叉架类零件的表达分析8.4.3叉架类零件的表达分析8.4.3叉架类零件的表达分析8.4.3叉架类零件的表达分析8.4.4箱体类零件的表达分析8.4典型零件表达分析结构特点:1.为支承和包容其它零件,常有较大的内腔、轴承孔、肋等结构。2.为将箱体类零件安装在机座上,将箱盖、轴承盖等安装在箱体上,常有安装底板、安装孔、安装平面、螺孔、凸台、销孔等。3.润滑部分:为了使运动得到良好的润滑,箱体类零件常设有储油池、注油孔、排油孔、各种油槽等。8.4.4箱体类零件的表达分析常用的表达方法:1.常按工作位置放置,以最能反映形状特征、主要结构和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2.根据结构的复杂程度,通常要采用三个或三个以上视图,并适当选用剖视图、局部视图、断面等多种表达方式,每个视图都应有表达的重点内容。8.4.4箱体类零件的表达分析8.4.4箱体类零件的表达分析8.4.4箱体类零件的表达分析8.4.4箱体类零件的表达分析8.5零件图的技术要求零件图是指导生产零件的重要文件,应包含零件生产全过程所需的资料和信息。因此,零件图除了图形与尺寸外,还应有制造零件时应达到的质量要求,一般称为技术要求,用以保证零件的加工制造精度,满足其使用性能。8.5零件图的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应按国家标准规定的代(符)号或用文字正确地注写出来。标准化了的精度要求一般注写在图形上;文字说明应以“技术要求”为标题,应“尽量置于标题栏上方或左方”。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表面结构、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热处理以及其它有关制造的要求。8.5.1表面结构表面结构是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表面缺陷、表面几何形状的总称。其中,表面粗糙度主要由加工方法形成,如在切削过程中工件加工表面上的刀具痕迹以及切削撕裂时的材料塑性变形等;表面波纹度由机床或工件的绕曲、振动、颤动、形成材料应变等原因引起;表面几何形状一般由机器或工件的绕曲或导轨误差引起。8.5零件图的技术要求表面结构特性直接影响机械零件的功能——如摩擦磨损、疲劳强度、接触刚度、冲击强度、密封性能、振动和噪声、镀涂及外观质量等。这些功能直接关系到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工作寿命。8.5.1表面结构一般地,在工程图样上应根据零件功能全部或部分注出零件的表面结构要求。

表面结构的标注包括:表面结构图形符号、表面结构参数以及加工方法或相关信息。8.5.1表面结构表面结构图形符号名称

号含

明基本图形符号

表示对表面结构有要求的图形符号。当不加注粗糙度参数值或有关说明(例如:表面处理、局部热处理状况等)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扩展图形符号

基本符号加一短画,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例如车、铣、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气割等

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例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末冶金等。或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完整图形符号

在基本图形符号的长边上加一横线用于对表面结构有补充要求的标注,允许任何工艺。表面结构的补充要求包括:表面结构参数代号、数值、传输带/取样长度等在扩展图形符号的长边上加一横线用于对表面结构有补充要求的标注,允许任何工艺。表面结构的补充要求同上在扩展图形符号的长边上加一横线用于对表面结构有补充要求的标注,允许任何工艺。表面结构的补充要求同上表面结构参数是表示表面微观几何特性的参数。分为三组:轮廓参数、图形参数和基于支承率曲线的参数。这些表面结构参数组已经标准化。标注表面结构要求时,与完整符一起使用,应标注其参数代号和相应数值。8.5.1表面结构表面结构参数

表面结构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与尺寸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一致(朝上或朝左)。表面结构要求可标注在轮廓线上,其符号应从材料外指向并接触表面。8.5.1表面结构表面结构标注示例

必要时,表面结构符号可用带箭头或黑点的指引线引出标注。8.5.1表面结构表面结构标注示例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表面结构要求可以标注在给定的尺寸线上。表面结构要求可以直接标注在延长线上,或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引出标注。8.5.1表面结构表面结构标注示例

表面结构要求可标注在形位公差框格的上方。8.5.1表面结构表面结构标注示例

圆柱和棱柱表面的表面结构要求只标注一次。如果每个棱柱表面有不同的表面结构要求,则应分别单独标注。如果在工件的多数(包括全部)表面有相同的表面结构要求,则其表面结构要求可统一标注在图样的标题栏附近。8.5.1表面结构表面结构标注示例

当多个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结构要求或图纸空间有限时,可以用带字母的完整符号,以等式的形式,在图形或标题栏附近,对有相同表面结构要求的表面进行简化标注。8.5.1表面结构表面结构标注示例

互换性:同一批零件,不经挑选和辅助加工,任取一个就可顺利地装到机器上去,并满足机器的性能要求。8.5.2极限与配合8.5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为了满足互换性要求,以及提高加工的经济性,图样上常注有公差配合,几何公差等技术要求。1.公称尺寸:2.实际尺寸:3.极限尺寸:上极限尺寸:零件合格的条件:上极限尺寸≥实际尺寸≥下极限尺寸。零件制成后实际测得的尺寸。允许零件实际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允许实际尺寸的最大值。允许实际尺寸的最小值。下极限尺寸:设计时确定的尺寸。下极限尺寸上极限尺寸

50.008

50公称尺寸

49.992

50

0.0088.5.2极限与配合极限的基本概念例:轴衬尺寸

50 公称尺寸:上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

50零件合格的条件:

50.039≥实际尺寸≥

50

50.039

50+0.039

0下极限尺寸上极限尺寸

φ50.008φ50公称尺寸

φ49.9924.尺寸偏差:上偏差=上极限尺寸-公称尺寸=+0.008下偏差=下极限尺寸-公称尺寸=-0.008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实际尺寸的变动量。公差=上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

=上偏差-下偏差=0.016–0.0080.016偏差可正可负公差恒为正+0.008

50+0.018+0.002例:

50上偏差=50.018-50=+0.018下偏差=50.002-50=+0.002公差=0.018-(0.002)=0.016±0.008极限的基本概念例:一根轴的直径为

600.015公称尺寸:上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

60零件合格的条件:

60.015≥实际尺寸≥

59.985

60.015

59.985上偏差=60.015-60=+0.015下偏差=59.985-60=-0.015公差=0.015-(-0.015)=0.030下偏差公差带+0.008-0.008+0.008+0.024-0.006-0.0226.公差带图:

公差带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公差的大小及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50+0.024+0.008

50-0.006-0.022+-00公称尺寸

50例:

50±0.008上偏差极限的基本概念基本偏差基本偏差标准公差7.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标准公差:用以确定公差带的大小,国家标准共规定了20个等级。即:IT01、IT0、IT1~IT18公称尺寸+—00标准公差公差带的位置由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大小由标准公差等级决定。极限的基本概念基本偏差: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公称尺寸和公差等级确定。标准公差等级(µm)公称尺寸mmIT1IT2IT3IT4IT5IT6IT7IT8IT9IT10IT11IT12....IT18—30.81.2234610142540601001400>3611.52.545812183048751201800>61011.52.54691522365890150...2200>10181.223581118274370110180...2700>18301.52.54691321335284130210...3300>30501.52.5471116253962100160250...3900极限的基本概念基本偏差系列基本偏差系列确定了孔和轴的公差带位置。RSTPCDEFFGCDEHYABGJSKMNUVXZZAZBZCF公称尺寸零线0+-孔J0+rafgdefcdbhjsjkmnpstuxzzazbzcgecfvy公称尺寸零线0-轴0代号:轴用小写字母表示。代号:孔用大写字母。

14k7

14:k7:k:7:基本尺寸轴的公差带代号轴的基本偏差代号轴的公差等级代号

30H7例:H8f8孔的基本偏差代号孔的公差等级代号轴的公差等级代号轴的基本偏差代号

30:H7:H:7:基本尺寸孔的公差带代号孔的基本偏差代号孔的公差等级代号配合:公称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公差带之间的关系。配合的概念8.5.2极限与配合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上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上极限尺寸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配合的种类例:

60H8/f78.5.2极限与配合查表:

60H8得

60

60f7得

60+0.0460-0.030-0.060过盈配合: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上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上极限尺寸配合的种类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例:

60H8/s7+0.083+0.053查表:

60H8得

60

60f7得

60+0.0460下极限尺寸上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上极限尺寸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配合的种类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交叠例:

60H8/js7

0.015查表:

60H8得

60

60js7得

60+0.0460

基孔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不同配合的制度。基准孔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公差带图:0-0+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配合的基准制8.5.2极限与配合基准轴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公差带图:00-+基轴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不同配合的制度。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配合的基准制装配图上的标注:基本尺寸—————————————孔的基本偏差代号、公差等级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公差等级8.5.2极限与配合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30H8f7

40K7h6轴轴套箱体例如:基孔制基轴制

30H8f7

40K7h6

30f7轴8.5.2极限与配合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零件图上的标注

30H8

40h6轴套箱体

40K7

30-0.020-0.041轴8.5.2极限与配合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零件图上的标注

30+0.0330

400-0.016轴套箱体

40+0.007-0.0188.5.3几何公差的标注8.5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几何公差:零件的实际几何特征对理想理想几何特征的允许变动量。几何公差包括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全跳动几何公差特征项目及其符号8.5.3几何公差的标注2h

0.1AB2h第一格:几何特征符号几何公差数值及有关符号基准代号的字母h公差框格8.5.3几何公差的标注几何公差代号及基准代号8.5.3几何公差的标注被测量要素的标注

当被测量要素为轮廓线或表面时,箭头应该指向要素的轮廓线或轮廓线的延长线上,但是必须与尺寸线明显分开。8.5.3几何公差的标注

当被测量要素为轴线、中心平面或由带尺寸的要素确定点时,箭头的指引线应与尺寸线的延长线重合。8.5.3几何公差的标注被测量要素的标注基准要素的标注

当基准要素是轮廓线或表面时,应该在要素的外轮廓上或它的延长线上标注,但应该与尺寸线明显分开。8.5.3几何公差的标注基准要素的标注

当基准要素为轴线、中心平面或由带尺寸的要素确定点时,则基准三角形应放置在尺寸线的延长线上。8.5.3几何公差的标注8.5.3几何公差的标注几何公差标注示例f125圆孔的轴线对f85圆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是0.05mm。5×f21孔对由与基准C同轴,直径尺寸f210确定并均匀分布的理想位置的位置度公差是f0.125mm。安装板右端面对f160圆柱面轴线的垂直度公差是0.03mm。厚度为20的安装板左端面对f150圆柱面轴线的垂直度公差是0.03mm。

8.6零件的测绘根据测绘目的不同,分为设计测绘、机修测绘、仿制测绘三种情况。测绘是以已有的机器或零件为对象,通过测量和分析,并绘制其制造所需的全部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过程。

测绘方法和步骤:

1.了解和分析零件;

2.确定零件表达方案;

3.绘制零件草图;4.复核整理零件草图;5.根据零件草图绘制零件图。8.6零件的测绘绘制零件草图的步骤8.6零件的测绘常用测量工具及其使用8.6零件的测绘常用测量工具及其使用8.6零件的测绘常用测量工具及其使用8.6零件的测绘常用测量工具及其使用8.6零件的测绘常用测量工具及其使用8.6零件的测绘常用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测绘注意事项:1.不要忽略零件上的工艺结构,如铸造圆角、倒圆、退刀槽、凸台、凹坑等。零件的制造缺陷,如缩孔、砂眼、加工刀痕以及使用中的磨损等,都不应画出。2.有配合关系的尺寸,可测量出基本尺寸,其偏差值应经分析后选用合理的配合关系查表得出。对于非配合尺寸或不重要尺寸,应将测得尺寸进行圆整。8.7零件圆角处的过渡线画法零件的铸造、锻造表面的相交处,由于有铸造圆角使交线变得不明显,在零件图上,仍画出表面的理论交线,但在交线两端或一端留出空白,称过渡线。注意事项:1.过渡线应用细实线绘制,且不与轮廓线相连。2.过渡线的求法与没有圆角时交线的求法基本相同。过渡线不与圆角轮廓接触铸造圆角过渡线两曲面相交切点附近断开铸造圆角平面与平面、平面与曲面过渡线画法两曲面相切圆柱与肋板组合时过渡线的画法过渡线画法举例8.8看零件图的方法看零件图的要求:

通过阅读零件图,要了解该零件的形状结构、尺寸大小、加工时所需达到的技术要求等内容。1.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和功用。2.根据零件的视图表达,读懂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3.分析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理解零件图的设计意图和加工过程。看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1.看标题栏,了解零件的材料、名称,分析作用;2.运用形体分析的方法,分析视图,想象零件的结构形状;3.零件的表达方案分析;4.零件尺寸和技术要求分析;5.综合归纳。

看零件图举例步骤一:看标题栏,了解零件的材料、名称,分析作用。

看零件图举例步骤二:运用形体分析的方法,分析视图,想象零件的结构形状。看零件图举例步骤三:零件的表达方案分析。看零件图举例步骤四:零件尺寸和技术要求分析。看零件图举例步骤五:综合归纳。看零件图举例步骤一:看标题栏,了解零件的材料、名称,分析作用。

看零件图举例步骤二:运用形体分析的方法,分析视图,想象零件的结构形状。看零件图举例步骤三:零件的表达方案分析。长度方向主要尺寸基准高度方向主要尺寸基准宽度方向主要尺寸基准看零件图举例步骤四:零件尺寸和技术要求分析。看零件图举例步骤五:综合归纳。283第9章联接件和传动件9.1螺纹9.2螺纹紧固件及其联接画法9.3键联接、销联接9.4齿轮传动9.5滚动轴承9.6弹簧284在机器或部件的装配和安装中,广泛使用螺纹紧固件及其它联接件紧固、连接。同时,在机械传动、支承、减震等方面,也广泛使用齿轮、轴承、弹簧等零件。

这些被大量使用的零件,有的在结构、尺寸等各方面都已标准化,称为标准件;

有的已将部分重要参数标准化、系列化,称为常用件。

由于这些零件应用广泛,需要量大,为了便于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国家标准将它们的结构、型式、画法、尺寸精度等进行了标准化。285螺纹的分类外螺纹内螺纹9.1螺纹286螺纹的分类传动螺纹联接螺纹9.1螺纹287螺纹的形成在机床上加工外螺纹在机床上加工内螺纹9.1螺纹工件卡盘车刀288内螺纹的形成钻孔、攻丝加工内螺纹9.1螺纹289螺纹的牙型三角形在通过螺纹轴线的剖面上,螺纹的轮廓形状。梯形锯齿形牙型9.1.1螺纹的基本要素

9.1螺纹2909.1.1螺纹的基本要素

大径,用d(外螺纹)或D(内螺纹)表示;小径,用d1

或D1

表示;中径,用d2或D2表示。9.1螺纹螺纹的直径牙底牙底牙顶牙顶小径大径2919.1.1螺纹的基本要素

9.1螺纹螺纹的线数

沿一条螺旋线形成的螺纹叫做单线螺纹;沿两条或两条以上在轴向等距分布的螺旋线所形成的螺纹叫做多线螺纹。单线螺纹双线螺纹292

螺纹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之间的轴向距离P称为螺距。

同一条螺旋线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之间的轴向距离Pn称为导程。单线螺纹:P=Pn多线螺纹:P=Pn/n=导程螺距螺距导程9.1.1螺纹的基本要素

9.1螺纹螺距和导程293右旋(常用)左旋注意:只有上述各要素完全相同的内、外螺纹才能旋合在一起。9.1.1螺纹的基本要素

9.1螺纹螺纹的旋向外螺纹画法

大径线画粗实线倒角圆不画小径圆约画3/4圈剖视画法:小径大径A-A螺纹终止线画一小段剖面线画到大径线AA小径线画细实线且画到倒角内小径≈0.85d螺纹终止线画粗实线9.1.2螺纹的规定画法螺纹终止线内螺纹画法

大径线画细实线小径线画粗实线倒角圆不画大径圆约画3/4圈剖面线画到小径线即粗实线位置AAA-A9.1.2螺纹的规定画法120°不穿通螺纹孔的画法钻孔118°0.5D攻丝9.1.2螺纹的规定画法C2螺纹局部结构的画法与标注倒角退刀槽C2C2

b9.1.2螺纹的规定画法螺纹相贯:只在钻孔与钻孔相交处画出相贯线。A-A螺纹连接的画法AA旋入深度画图要点:★大径线和大径线对齐;小径线和小径线对齐。★旋合部分按外螺纹画;其余部分按各自的规定画。按不剖画内、外螺纹剖面线方向相反9.1.2螺纹的规定画法画图步骤:★画外螺纹★确定内螺纹的端面位置★画内螺纹及其余部分投影9.1.2螺纹的规定画法★牙顶用粗实线表示

(外螺纹的大径线,内螺纹的小径线)。★牙底用细实线表示(外螺纹的小径线,内螺纹的大径线)。★在投影为圆的视图上,表示牙底的细实线圆只画约3/4圈。★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不论是内螺纹还是外螺纹,其剖视图或断面图上的剖面线都必须画到粗实线。9.1.2螺纹的规定画法标注的基本格式特征代号公称直径×导程(P螺距)旋向公差带代号-旋合长度代号☆粗牙螺纹不标注螺距。☆旋合长度为中等时,“N”可省略。☆右旋螺纹不用标注旋向,左旋时则标注LH。右旋左旋长:L

中等:N短:S中径和顶径公差带代号-☆单线螺纹导程(P螺距)改为螺距。☆公差带代号应按顺序标注中径、顶径公差带代号。9.1.3螺纹的标注标注示例M20×2LH-5g6g-S普通螺纹大径d=20mm螺距P为2mm(细牙)短旋合长度顶径公差带代号左旋中径公差带代号Tr40×14(P7)-7H-L梯形螺纹大径D=40mm导程14mm螺距P为7mm线数2中径、顶径公差带代号长旋合长度右旋9.1.3螺纹的标注M20×2M20-7HG1

记住:尺寸界线应从大径引出!尺寸界线应从何处引出?注:G右面的数字不是管螺纹的大径,而是它的尺寸代号。外螺纹管螺纹1″内螺纹9.1.3螺纹的标注图上标注示例9.2螺纹紧固件

常用的螺纹紧固件有:螺栓、螺钉、螺柱、螺母和垫圈等。由于这类零件都是标准件,通常只需用简化画法画出它们的装配图,同时给出它们的规定标记。

标记方法按“GB”有关规定。9.2.1螺纹紧固件的标记与画法六角螺母规定标记:螺母

GB/T

6170

M122d0.8d

简化画法:国标号螺纹规格例:其中:d=螺纹大径六角头螺栓规定标记:螺栓GB/T5780M12×80简化画法:螺栓长度例:d(由设计决定)0.7d

2d0.1d×45°l9.2.1螺纹紧固件的标记与画法双头螺柱规定标记:螺柱GB/T898M10×60例:9.2.1螺纹紧固件的标记与画法图例画法:垫圈规定标记:垫圈GB/T97.112简化画法:规格指用于M12的螺栓或螺钉0.15d

1.1d

2.2d例:9.2.1螺纹紧固件的标记与画法弹簧垫圈规定标记:垫圈GB/T9320图例画法:例:9.2.1螺纹紧固件的标记与画法Ф20.2开槽圆柱头螺钉规定标记:螺钉GB/T65M12×20简化画法:例:9.2.1螺纹紧固件的标记与画法0.2d0.3d1.5dd0.6dl2d0.1d×45°开槽沉头螺钉规定标记:螺钉GB/T68M10×60图例画法:例:9.2.1螺纹紧固件的标记与画法螺栓联接的简化画法9.2.2螺纹紧固件联接画法t1l0.3d

t2l计=t1+t2+0.15d(垫圈厚)+0.8d(螺母厚)+0.3d★

螺栓、垫圈、螺母按不剖画★

螺栓的有效长度按下式计算计算后查表取标准值★

两块板的剖面线方向相反★

被连接件的孔径=1.1d画图步骤:先画俯视图较方便314螺栓联接画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