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调味技术课件_第1页
第八章 调味技术课件_第2页
第八章 调味技术课件_第3页
第八章 调味技术课件_第4页
第八章 调味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调

味定义:运用各种调味

原料和有效的调制手段,使调味料之

间及调味料与主配料之间相互作用、协调配合,

从而赋予菜肴一种新的滋味的过程。第一节调味的意义与方法确

味去除异味减

味增加鲜味调

味美化色彩一

、调味的作用二

、调味的阶段原料

加热前调味原料加热过程中的调味原

料加

味三

、调味的原则□

定味准

因料施味

适当

理第二节常见的基本味一

、味的基本特性灵

性适

应性短暂适应永久适应可

融性变异性分

别由

件、

度、

浓度

季节

影响味的关联性二

、味

类基本味和复合味基本味又

称单一原味,即咸、翻、麻、辣、酸、香、鲜七味。三

、各种味觉的相互影响对

比现象增强现象消杀

现象转化现象变

现象第三节复

味一、预制复合味调味品1、

定义两种以上的单一或复合调味品、油脂和其它原料,经加工制成备用的调味品,需用时还需根据不同要求再调制的调味品。2、种类(1)红油(

辣椒油)原料:辣椒末、

菜油、

生姜、八角方法:辣椒末、八角装入盛器,加入生姜(拍破)。菜油烧至120~130℃(生辣椒末140~150℃)

,

倒入盛器搅匀晾凉。注

:I

料Ⅱ提前烫制Ⅲ油脂选用菜籽油或花生油IV增红与增稠(2)复制酱油原料:酱油、红糖、味精、生姜、花椒、八角、桂皮、山奈、甘草、小茴方

:I

红糖切碎、制香料包;Ⅱ锅洗净置于中火上,放酱油、红糖、香料包烧沸,改用微火保持微开,熬至酱油剩3/4时去掉香料包,

加味精,倒入搪瓷

缸中。注意:色泽不能过浅,可炒糖色加入。(3)芥末糊原料:芥末粉、熟菜油、白糖、醋方法:芥末粉、白糖、醋拌匀,倒入沸水搅匀,再加适量熟菜油,密闭2小时左右即可。注意:辛香味差时可密闭后,用热水烫一下,或上蒸笼蒸几分钟,再静置晾凉。(4)椒麻

糊原料:葱青、整花椒、熟菜油方

:葱青洗

,沥干水分,与花椒一同铡细,盛入碗中,加80~100℃油温的热油调匀

即可。注意

现制现用

。(5)西柠汁原料:浓缩柠檬汁、白糖、白醋、盐、鲜柠檬方法:鲜柠檬洗净,

一半切成薄片,另一半榨汁,装入碗中,加入白糖、白醋、浓缩柠檬

汁、盐拌匀,放入柠檬片即可。注意:可用吉士粉勾少许薄芡;用食用黄色素调色。(6)咖喱汁原料:咖喱粉、花生油、胡椒粉、干辣椒粉、生

、蒜末、洋葱末方法:依

次放入花

油、干辣椒粉、

、姜末、蒜

末、洋葱炒香,再

加入

咖喱

和炒,透出香味出锅。注意:

用于咖喱味型菜肴,不

宜久放。一

、复合味的概念复

:指用

两种以

上的基本

调味品调配而成的滋味。红油味麻

辣味姜汁味椒

味蒜泥味糖

味椒

味酸

味□怪味陈皮味白

味五

香味芥末味鱼香味麻酱

味咸鲜味等二

、冷菜常用复合味型的调制1

.

红油味特点:

色泽红亮、香辣适口、咸鲜回甜。调味品:精盐、酱油、红油、白糖、味精、香油注意事项:典型菜肴:

红油三丝。2.姜汁味特点:

咸鲜微酸,姜汁味浓郁。调味品:精盐、

老姜、醋、味精、香油典型菜肴:姜汁肚片。3.蒜泥味特点:蒜味浓厚、咸鲜、香辣中带甜。调味品:精盐、蒜泥、酱油、白糖、红油、味精、香

。典型菜肴:蒜泥白肉。4.椒麻味特点:

咸鲜醇厚,椒麻辛香。调味品:精盐、酱油、葱青、整花椒、味精、

香油典

肴:椒麻舌片。5.怪味特点:咸、甜、麻、辣、酸、鲜、香并重。调味品:精盐、红酱油、白

油、

味精、

芝麻酱

、白糖、醋、红油、香油

、花椒末、熟芝麻典型菜肴:怪味鸡块。6.白油味特

味清

淡。调味原料:精盐、香油、味精、白酱油。典

肴:白

油冬

。7.芥末味特点:咸鲜酸香

、芥末冲辣。调味品:精盐、

白酱油、芥

、味精、醋典型菜肴:芥末鸡丝。8.麻酱味特点:芝

麻酱香、

咸鲜醇厚。调味品:精盐、芝麻酱、白糖、味

精、香油、浓鸡汁典型

肴:

。9.麻辣味特点:麻辣

,味厚

不腻。调

:精盐、白酱油、红油、花椒面、味精、香油典型菜肴:麻辣鸡片。10.鱼香味特点:醇厚而浓,色

泽红亮,咸、酸、甜、微辣、姜、葱、蒜浓郁。调味品

:精盐

酱油

、白糖

味精

泡红辣椒末、姜、葱、蒜、香油、红油典型菜肴:

鱼香青元。11.糖醋味特点:甜酸鲜美、清爽可口。调味原料:精盐、白酱油、白糖、酱油、醋典

肴:糖

。12.酸辣味特点:香辣鲜酸,清爽可口。调味原料:精盐、白酱油、红油、醋、香油典型菜肴:酸辣胗花。鱼

味豆

瓣味家常

味麻

味咸

鲜味糊

味糖醋味酸

辣味荔枝味姜汁味甜香味糟

味甜咸味酱

香味

味茄汁味等三、热菜常用复合味型的调制1.鱼香味特点:醇厚而浓,色泽红亮,咸、酸、甜、微辣、姜、葱、蒜浓郁。调味原料:川盐、泡红辣椒、姜、葱、蒜、酱油、白糖、醋、味精、水豆粉、油典型菜

肴:鱼香肉丝、鱼香茄

。2.家常味特点:

咸鲜微辣味道浓厚醇香调味品:郫县豆瓣、红辣椒、精盐、白酱油、醋、蒜苗典型菜肴:家常海参。3.咸鲜味A

:

油咸鲜特点:

咸鲜可口,清香宜人。典型菜肴:火爆双脆。B:

本味

鲜特点:

本味醇厚、咸鲜清淡。典型菜肴:开水白菜。4.糖醋味特点:甜酸味浓,鲜香

可口。A:

、熘典型菜肴:糖醋里脊。B

:

收典型菜肴:糖醋排骨。5.荔枝味特点:甜酸似荔枝,咸鲜。调

味品:

、白糖、白酱油、味精、醋、料

葱、蒜

、泡

椒典型菜肴:

锅巴肉片。6.甜香味口

:醇香而甜。调

:常用白糖和白糖为主要调味品典型菜肴:八宝雪梨。7.咸甜味特点:以咸为主,甜味为辅。调味

料:

五香粉、花椒、胡椒粉、味精、

葱、姜典型菜肴:粉蒸鸡。8.豆瓣味特点:

成菜色泽红亮、豆瓣味浓、荔枝味可口。调味原料:郫县豆瓣、酱油、料酒、醋、蒜、葱、姜、味精、白糖典型菜肴:豆瓣鲜鱼。9.麻辣味特点:

麻辣鲜烫兼备。调味品:精盐、辣椒末(或郫县豆瓣)、花椒

末、白酱油、豆豉、味精、蒜苗典型菜肴:麻婆豆腐。10.糊辣味特点:鲜辣咸鲜,回味略甜,荔枝味突出。调

品:

红酱油、姜、葱、蒜、白糖、醋、料酒、味精。典型菜肴:宫保鸡丁。11.酸辣味特点:醇酸微辣,咸鲜

味浓。调味品:

精盐、胡椒粉、醋、白酱油、化猪油、料酒、姜、葱、香油、味精典型菜肴:酸辣蹄筋汤。12.姜汁味特

点:

姜味浓郁,咸鲜酸香,清

爽可口。调味原料:

精盐、

、醋、

葱、酱油、料酒、香油。

(油蒸的姜汁菜品不加葱。典型菜肴:姜汁热味鸡。13.糟香味特点:醇香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