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我国有学者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的意义不仅要从中美双边关系发展的角度来认识,而且必须把它放到我国伟大历史转折的大背景之下去理解。可见中美关系缓和对我国的重要影响是()A.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B.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C.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建交D.维护了世界和平2.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状元”一词和下列古代哪一制度有关?A.禅让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科举制3.“中国人口约为4亿5千万,列强要求中国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用意是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纳1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侮辱所有的中国人。”该材料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下列文物能证明商朝灿烂的青铜文化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在吉隆坡举行,投票选出2022年冬奥会举办城市,北京以44:40击败对手阿拉木图,赢得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奥会举办权。奥运会的故乡是A.中国 B.希腊 C.埃及 D.罗马6.在欧美步入近代社会的历程中曾出现多部体现资产阶级民主进步的纲领性文献,其中突出阐明了权力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而不可侵犯等原则的历史文献是()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民宪章》 D.《人权宣言》7.研究1840-1949年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的历史,可以发现,从某个时期开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一转变,开始于()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中共二大 D.南昌起义8.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A.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B.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D.1918年11月,德国投降9.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这突出说明了A.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符合苏俄实际B.斯大林模式有其积极作用C.斯大林借鉴了罗斯福新政D.《全国工业复兴法》起积极作用10.对抗、结盟是传统国际关系的主要呈现形式,合作、共赢是新型国际关系的需求。下列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组织有①华约组织②北约组织③联合国④世界贸易组织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11.下面的人口变化表反映了清朝前期时间人口(单位:万人)康熙八年(1669年)4253康熙五十年(1771年)9845雍正十二年(1734年)10942乾隆六十年(1795年)29690A.社会压力增大B.大量引进高产作物C.人地矛盾突出D.社会经济高度发展12.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此法颁布的时间是A.1954年B.1978年C.1986年D.2001年13.学习历史,首先要注意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把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历史上,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时间上应该表述为()A.公元前3世纪末 B.公元前2世纪初 C.公元前2世纪末 D.公元3世纪初14.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独立事件的有:①埃及宣告独立②阿尔及利亚宣告独立③纳米比亚宣告独立④尼日利亚宣告独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民谣亦能证史。江西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吴起镇会师B.井冈山会师C.会宁会师D.懋功会师16.打破特勒吹嘘的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的战役是A.莫斯科保卫战B.斯大林格勒会战C.诺曼底登陆D.柏林之战17.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名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文化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C.华佗—被称为“医圣” D.司马迁—写出《史记》18.当今的世界格局可以类比成一个五角形,不过其中的一角要胜于其他角,因为美国无论从经济和军事力量来讲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美国从二战后一直保持了资本主义强国的优势,俄罗斯、日本、西欧、中国的力量均有不同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下列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美国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约束和限制B.有利于世界和平、安全、稳定和发展C.该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已初见端倪D.在各大国的共同推动下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19.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奉行“实业救国”的理念,创办了大生纱厂。下列近代工厂中,与大生纱厂性质相同的是A.B.C.D.20.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下列关于近代民族工业说法正确的是①起步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③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较快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1.培育出湘云鲫的是A.中南矿冶学院B.中南大学C.国防科大D.湖南师大22.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下列民族精神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是()①五四精神②长征精神③“铁人”精神④“两弹一星”精神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3.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A.攻占巴士底狱B.热月政变C.雾月政变D.巴黎公社成立24.20世纪初,有“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之称的是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红军长征C.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D.第一次国共合作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_____出使西域,他在西域期间,还派_____出使大秦。26.列举近代欧洲前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想27.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某校九年级学生召开历史学习方法研讨会。材料一:要研究古今中外某一时期的历史,必要读与之相关的书籍。如果你作为分会场的发言人,从材料一中任选其一推荐给大家,说明推荐理由。示例:选择内容:《人间喜剧》推荐理由:本书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它再现了法国“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的种种社会现象,塑造出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材料二:不同时期史家对汉武帝的评价表作者出处材料班固《汉书》武帝之雄才大略。司马光《资治通鉴》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敞,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翦伯赞《秦汉史》汉武帝是一位很活泼、很天真、重情感的人物。他除了喜欢穷兵黩武以外,还喜欢游历,喜欢音乐,喜欢文学,喜欢神仙。(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从唐玄宗、亚历山大大帝、哥伦布这三位历史人物中任选其一进行评价。材料三:①英国实现城市化仅用七、八十年的时间,始终保持高速发展,城市化率在世界上一直名列前茅。②1851人口普查表明,英国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51%,而法国是25.2%,美国是13%,俄国是7%.③到1861年,英国城市人口的比重已达62.3%,而法国是28.9%,美国1860年仅19.8%.④这与英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压倒优势,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大批农民脱离土地流入城市,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摘自陈爱君《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城市化》材料三中的内容包括历史叙述与历史评价两部分,请区分两部分内容。(写出序号即可)历史叙述:历史评价:。材料四:外媒称,日本文部科学省26日发布小学教材审定结果,声称与中韩两国存在争议的两个岛屿是“日本固有领土”。中方和韩方就此敦促日方正视历史。据日本共同社3月26日报道,日本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使用的全部六本社会科学教科书都声称,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韩国的独岛是所谓“日本固有领土的一部。——摘自2019年3月26日《参考消息》说出材料四所反映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做出哪些努力?29.(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正如文人学士诅咒皇帝“焚书”那样,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诅咒皇帝。正是这种普遍的憎恶,加上秦王朝缺乏能干的继承人,成了民众奋起造反和秦始皇去世不久秦王朝很快覆灭的原因。不过,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什么?你同意作者“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30.(7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政体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技术创新,科学理论诞生是思想创新。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批准……皆为非法。”材料二: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叛乱和武装干涉后,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议: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材料三: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力量。人类历史上共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动力,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方兴未艾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世界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材料四:辛亥革命时,孙中山指出:“国家的基础,是建筑在人民思想之上。……只有改造人心,除去人民的旧思想,另外换成一种新思想,这便是国家的基础革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的内容出自英国1689年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为了摆脱材料二中面临的困难局面,苏维埃俄国实行了哪一政策?是在谁的领导下实施的?阅读材料三,写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进入什么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汽车、飞机提供动力的机械是什么?阅读材料四,写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我国伟大历史转折指的是1978年我国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其背景正是与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有关,即中美关系缓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B项符合题意;题干侧重强调的是对我国的建设的影响,A项排除;题干没有提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建交的内容,C项排除;维护了世界和平不符合题干“对我国的重要影响”,D项排除。故选B。2、D【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形成。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称为状元,选项D符合题意;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有许多部落。为了增强实力,陶唐氏、有虞氏和夏侯氏三个部落结成同盟,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选项A不符合题意;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央垂直管理下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选项B不符合题意;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D。3、D【解析】

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1.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ABC和题文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4、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四羊方尊和②司母戊鼎都是商朝的青铜器,所以①②反映了商朝灿烂的青铜文化。而③兵马桶是秦朝的,④三彩骆驼载乐俑是唐朝的,③④均不能反映商朝灿烂的青铜文化。所以A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的答题关键词是”商朝灿烂的青铜文化“,可根据所给的图片的相应朝代进行排除。5、B【解析】

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古代的希腊雅典是奥运会的故乡,奥运会每4年一次,B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B。6、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法国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思想,这是法国最早明确规定“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的法律文献,所以D项符合题意;《权利法案》是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人民宪章》是英国工人要求获得选举权。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7、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以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B项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项不符合题意;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C项符合题意;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8、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选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的表述,属于历史现象;B项是一战当中的事件,也属于历史现象;C项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分析,属于历史现象的本质;D项对一战结果的表述,属于历史现象。C项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历史现象和本质的却别。历史现象是对历史史实的陈述,历史现象的本质是对历史事件的观点和看法。在此基础上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9、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可知,斯大林模式有其积极作用,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跻身于世界一流工业强国之列,B项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10、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拉拢资本主义国家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军事上,1949年北约的成立.为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苏联拉拢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两大对抗军事集团形成,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所以①②不符合题意,联合国是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以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为基本宗旨,以防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国际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为职责。③符合题意;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前身是关贸总协定,中国于2001年成功加入该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化。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④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本题也可用排除法解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两大对抗军事集团形成,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所以①②不符合题意,把包含①、②的选项ABD项排除,故选择C。11、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康熙八年(1669年)的人口4253万人,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时期,人口29690万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出现总人口的迅速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D。12、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86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办学,各地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科技教育与文化•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3、A【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时间为公元前的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晚,数值越大年代越早,而公元后的时间正好相反,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早,越大年代越晚。所以公元前202年是公元前3世纪末,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4、B【解析】

依据题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获得独立的国家有埃及、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符合题意;纳米比亚宣告独立的时间是1990年,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③的ACD三项;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结合非洲获得独立的相关史实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够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纳米比亚宣告独立的时间是1990年,不属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独立的事件。15、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会师确保了革命的星星火种,乃至后来形成燎原之势,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是长征途中的会师事件,不符合题意。故选B。16、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莫斯科保卫战打破希特勒吹嘘的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太平洋战争使美国放弃绥靖政策,加入战争联合国宣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斯大林格勒会战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7、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发明了酒服麻沸散的麻醉术,并运用其进行了外科手术;还创立了“五禽戏”;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因此搭配错误的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搭配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18、D【解析】

A.根据题干“俄罗斯、日本、西欧、中国的力量均有不同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可以看出世界多极力量已经发展起来,美国的霸权主义受到更多因素的制约和限制,解读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多极力量的发展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解读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C.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以及第三世界相继崛起,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已初见端倪,解读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D.美国力图建立它主导下的单极世界,不可能推动多极化趋势发展,解读不正确,故D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9、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生纱厂是民用工业,福新面粉厂是民用工业,故D正确。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和汉阳铁厂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排除ABC项,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要弄清楚大生纱厂的性质。然后根据这一性质即可得出答案。张謇主张创办实业救国,他创办的大生纱厂是民用工业。20、D【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因为洋务运动运动的兴起,19世纪六七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产。①正确;地区分布也不平衡,主要分布在上海、武汉等沿海大城市。而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③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④正确。故D项符合题意;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因为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②说法错误,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21、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湘云鲫是由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刘筠院士为首的课题组,应用细胞工程技术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培育出来的三倍体新型鱼类,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22、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精神的准确识记,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五四精神是来自于1919年五四运动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红军二万千里长征所体现出来的,“铁人”是五六十年代社会送给石油工人王进喜的雅号,而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体现出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两弹一星”精神,成为20世纪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可贵民族精神,据此分析可知符合题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①②,故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23、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开始,故A不合题意;1794年7月27日的“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派的统治,标志法国大革命结束,故B符合题意;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掌握政权,故C不合题意;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与题干无关,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结束的标志”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24、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党史发展角度来看,是我党从无到有的开始,因此具有开天辟地的历史意义。A正确。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转危为安的关键,B错误。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C错误。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错误。综上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班超甘英【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在西域期间,还派甘英出使大秦,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26、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主流思潮是人文主义。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18世纪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它构建了资本主义发展蓝图,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故答案为人文主义;理性主义。【点睛】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识记和熟练运用所学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二者的异同。27、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解析】本题考查冷战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二战后,美苏加紧在全球的扩张,美国政府为了遏制所谓共产主义扩张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它标志着美苏关系的破裂和冷战的开始,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组织的建立。点睛:本题考查冷战开始的依据,属理解层面的要求,有相当难度。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间,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这是一个重点问题,应该重点识记。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史记》: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史事,开创的纪传体,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所著,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齐民要术》被达尔文称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书中介绍了北方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2)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局面。后期重用奸臣,政治腐败,导致出现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衰落。亚历山大大帝:通过东征,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东征过程给当地带去灾难,但客观上促进文明交流。哥伦布:进行远洋航行,发现新大陆,但其殖民掠夺,给美洲带来灾难。(3)历史叙述:②③;历史评价①④。(4)日本肆意篡改历史教科书的问题;发挥博物馆国际交流宣传作用,深入社区学校等地,进行历史讲座,出版符合历史史实的书籍等。【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史事,开创的纪传体,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齐民要术》被达尔文称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书中介绍了北方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唐玄宗、亚历山大大帝、哥伦布这三位历史人物中任选其一进行评价。如: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局面,后期重用奸臣,政治腐败,导致出现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衰落。亚历山大大帝通过东征,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东征过程给当地带去灾难,但客观上促进文明交流。哥伦布进行远洋航行,发现新大陆,但其殖民掠夺,给美洲带来灾难。(3)根据材料三中的内容可知,历史叙述包括:②1851人口普查表明,英国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51%,而法国是25.2%,美国是13%,俄国是7%.③到1861年,英国城市人口的比重已达62.3%,而法国是28.9%,美国1860年仅19.8%。历史评价包括:①英国实现城市化仅用七、八十年的时间,始终保持高速发展,城市化率在世界上一直名列前茅。④这与英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压倒优势,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大批农民脱离土地流入城市,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4)根据材料四的内容可知,材料四所反映的问题是日本肆意篡改历史教科书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做出努力:发挥博物馆国际交流宣传作用,深入社区学校等地,进行历史讲座,出版符合历史史实的书籍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9、(1)秦朝。

(2)同意;理由:秦朝建立后,为巩固封建统治,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来历朝统治者所采用,在中国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