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大通县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青海省大通县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青海省大通县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青海省大通县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青海省大通县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大通县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是美国军事专家贝文亚历山大著作的封面,书中提到美军的“中国对手”是《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A.中国工农红军 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2.结合下侧漫画分析,法、德、意等国“自己组队”的目的是A.联合自强,抗衡美苏B.维护世界和平C.顺应经济全球化D.恢复欧洲的霸权地位3.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孔子提出了()A.无为而治B.“仁”和“德治”C.“兼爱”和“非攻”D.实行“法治”4.下列关联正确的是A.萨拉托加大捷——美国内战的转折点B.《人民宪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爱因斯坦——提出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D.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5.1861年--1865年美国内战中,林肯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A.摆脱英国殖民统治 B.推翻封建制度C.废除黑人奴隶制 D.维护国家民族的统一6.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中共十四大作出了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决定C.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7.“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B.公社的取消及乡镇政府设置的变化C.农业合作化向纵深方向发展D.农村土地经营及分配权的变化8.《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D.明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华盛顿会议建立了战后亚太地区国际关系新体系,会上签署的哪一条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四国条约》 D.《五国条约》10.某班同学开展主题探究,请三位历史教师分别作了《冷战政策与美苏争霸》、《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的专题报告。你认为该班探究活动的主题应是A.“二战”后西方主要国家的发展变化B.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C.“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D.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11.肖德普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口□□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空格处应填写A.文艺复兴B.权利法案C.殖民扩张D.工业革命1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一幅展板,同学们搜集了下列几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经济重心南移 B.古代对外交流C.中央集权加强 D.科学技术进步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上图的飞行器是哪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它的发明者是?14.历史上有许多杰出人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谁?孟德斯鸠是博学的蒙学者,他提出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他的这一思想在18世纪美国的哪一法律文献中得到体现?与马克思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是谁?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的人是谁?请写出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人物一位。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人是谁?我们应该学习以上人物的哪些优秀品质?15.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不同的主张或口号,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写出下列主张或口号与之对应的事件。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据题干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进行了抗美援朝,在朝鲜战场上和朝鲜人民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D符合题意;中国工农红军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部队名称,A排除;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部队名称,B排除;中国人民解放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部队名称,C排除;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图片,从图片中找到有效的提示信息,结合抗美援朝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2、A【解析】

依据题干漫画和所学知识,法、德、意等国“自己组队”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苏两极格局下,欧洲一体化启动,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为了振兴经济,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提高国际地位,西欧国家走向联合自强,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B【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的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但是百家争鸣的各家学派及主张是易混点,要准确记忆孔子主张“仁”和“德治”。4、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77年的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A项不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达尔文——提出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C项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D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5、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战争是美国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阶级之间的内战。在内战中,代表美国联邦政府的林肯首先要解决的是维护联邦的统一。只有国家统一才能解决其他问题。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就无法使南部的黑人奴隶获得解放,西部土地问题则是在内战中为扭转败局而解决的。林肯一直反对奴隶制度,但他害怕南北分裂,不希望南北分裂,所以,在内战爆发后理应结束内战,尽快实现国家统一,D项符合题意;民族独立问题在独立战争时已经解决,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6、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党中央做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A项是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决策;B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改革;C项是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上的内容。故选D。7、D【解析】依据题干“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生产方式、产品分配方式;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故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农村土地经营及分配权的变化。D项符合题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是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土地所有制没有变化,仍然是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A项不合题意;1983年,为了配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在农村行政管理上取消公社改设乡镇,B项不合题意;农业合作化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1958年人民公社化取代了农业合作化。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8、C【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要善于捉住材料的关键词,如茶坊,瓦市,白昼通夜,可知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答案选C.9、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倡导九国代表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故B符合题意;《凡尔赛条约》是处理德国,故A不符合题意;《四国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不仅借此埋葬了英日同盟,还消除了在远东争霸的一个障碍,故C不符合题意;《五国条约》是大国间订立的第一个裁军协议,是美国外交的胜利,意味着美国与英国处于同等地位,英国海上优势丧失,同时日本海军的扩大被限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C【解析】

根据《冷战政策与美苏争霸》、《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并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以冷战为特征,美苏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随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故C符合题意。西方主要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亚非拉国家均是国际格局的一个方面,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11、B【解析】

依据“□口□□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反映了发生的历史事件,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为现代英国发展奠定了基础。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了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英国进入法治社会。B项符合题意;14—16世纪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A项不合题意;英国的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积累资本。C项不合题意;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口□□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是解题的关键,反映了这个历史事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关,可知是《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势巩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1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图1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图2玄奘西行加强了唐与中亚、印度半岛的联系;图3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三幅图都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情况,故选B。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第二次,莱特兄弟【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交通领域出现了汽车和飞机两种新式交通工具。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首次试飞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故答案为第二次革命,莱特兄弟。14、(1)但丁。(2)1787年美国宪法。(3)恩格斯。(4)达尔文。(5)罗伯斯庇尔。(6)列宁。(7)勇于探索创新、善于学习思考、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斗争等。【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其核心。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是博学的蒙学者,他提出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他的这一思想在18世纪美国的1787年美国宪法中得到体现。《1787年宪法》是美国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准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制定后多年来附有27条修正案,迄今继续生效。1787年宪法强调加强国家权利,又在权利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其内容是:立法、司法与行政权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核心精神在于权力平衡。(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马克思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是恩格斯。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的人是达尔文。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思想。书中提出了自然界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即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物种起源》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人物。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罗伯斯庇尔掌握法国政权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打退了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了国内的叛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人是列宁。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