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关键战役是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巨鹿之战2.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中的铁农具最早出现的时间是A.西周时期B.商朝时期C.春秋时期D.秦汉时期3.鼎,作为礼器,是传国重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是统治权力的象征,不可僭越。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但春秋晚期寿县蔡侯墓使用了九个鼎,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分封制有所动摇B.青铜器铸造水平提高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D.鼎不再是礼器的象征4.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A.中华民族的起源 B.多民族政权的并立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5.如图是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通过该图可以得知维系该制度的纽带是A.帝王的加冕 B.封臣的权利 C.土地的封赐 D.农民的劳役6.2018年8月23日,美国决定对16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随即采取了反制措施。材料表明A.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B.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C.贸易保护主义阻碍经济全球化D.经济全球化违背历史潮流7.中国国民党在一次宣言中指出:“国民党人,因不得不继续努力,以求中国民族解放,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这次宣言发表于()A.1919年 B.1921年 C.1924年 D.1927年8.日本法西斯不同于其他法西斯的主要特点是()A.对外侵略扩张 B.对内独裁统治 C.不断创造政变和兵变 D.以军部为核心力量9.美国人民把来克星顿当作美国自由独立的象征,赞誉它是“美国自由的摇篮”。这是因为()A.美国独立战争从这里开始 B.大陆会议在这里召开C.《独立宣言》在这里发表 D.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在这里发生10.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苏俄实施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B.加快发展市场经济C.维护和巩固苏维埃政权D.实现国家工业化11.阅读下表。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贸易总额的增长表明时间1870年1880年1890年1900年世界贸易总额(单位:亿法郎)4556889421182A.蒸汽机提高了生产效率B.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发展D.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12.1919年6月5日,五四运动进入新的斗争阶段。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北京学生集体罢课 B.全国学生罢课声援C.多地工人相继罢工 D.各地商人纷纷罢市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9世纪资产阶级改革的国家及名称14.填表题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完成相应的内容。15.“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带来落后。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十九大报告(1)“开放带来进步”,善于学习和吸收东方文明促进了欧洲的发展,请举例说明。(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转折,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请问,中国对外开放的思想基础是什么?构建对外开放格局的第一步是什么?(3)“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下,我国中西部不少省份和重点城市纷纷提出要成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请问,内地重点城市是何时开放的?结合对外开放的历史作用回答,“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可能给西部省份和重点城市带来什么益处?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大胜曹操军队,这在历史上称为赤壁之战。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则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西川。所以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B项符合题意;A项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C项是前秦与东晋的战争,D项是项羽军队与秦朝军队的战役。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C【解析】

依据题干中限制词“铁农具最早出现”,结合课本所学,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种土地。C符合题意;西周和商朝时期的农具是青铜器,还没有铁农具,AB不合题意;秦汉时期比春秋时期要晚,已广泛使用铁农具,D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ABD不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应选C。3、C【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奴隶制时代,铜鼎不但是王权的象征,而且各级奴隶主贵族也因等级不同,使用铜鼎的礼数也不同。使用鼎的多少,是有严格规定的。春秋晚期寿县蔡侯墓使用了九个鼎,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这体现了诸侯僭越了天子之礼。选项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4、B【解析】

10世纪初,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60年,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政权;1004年,辽军对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1005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044年宋和西夏达成和议,促进了与西夏的和平交往,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题干反映了宋、西夏、辽多民族政权的并立,B正确;ACD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故选B。5、C【解析】

8世纪前期,法兰克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改变以往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西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维系等级制度的纽带是土地的封赐,C正确;AB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C。6、C【解析】

材料“美国决定对16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随即采取了反制措施。”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国家间经济贸易往来,影响了经济全球化。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7、C【解析】

依据“国民党人,因不得不继续努力,以求中国民族解放,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表明此时国民党认识到要依靠工人、农民等广大民众开展革命,结合所学知识,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国民大革命开展,团结了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力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8、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前,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国家有德意日。其中德国和意大利建立法西斯统治的特点是法西斯党徒上台执政,独揽大权。而日本军部内部的少壮派军官在1936年2月26日发动兵变,日本军部控制了政府,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故D符合题意;ABC项都是德意日法西斯的共同点;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9、A【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775年4月19日,驻波士顿英军奉命去康科德查抄殖民地民兵的军火,往返途中在来克星顿附近遭民兵伏击,损失286人。来克星顿枪声揭开美国独立战争序幕。A选项符合题意;1775年5月10日,北美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B选项不符合题意;1776年5月,在费城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坚定了战争与独立的决心,并于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同时宣布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C选项不符合题意;1777年,一支6000余人的英军在萨拉托加陷入大陆军的包围,被迫投降。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美国独立战争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10、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维护和巩固苏维埃政权,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AD是斯大林的政策,B说法不正确。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苏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1、D【解析】

根据材料“世纪贸易总额增长”这说明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故D正确。蒸汽机是1785年开始应用,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故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故排除C项。故选D。12、C【解析】

五四运动爆发后,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五四运动进入新的斗争阶段。故C符合题意;北京学生集体罢课发生在6月5日之前,排除A;全国学生罢课声援发生在6月5日之前,排除B;各地商人纷纷罢市不是判断五四运动进入新的斗争阶段的主要依据,排除D。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识1919年6月5日,五四运动进入新的斗争阶段的主要依据是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俄:1861年改革日: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进行资产阶级改革有俄国、日本、中国。俄国的资产阶级改革: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行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为挽救农奴制危机,巩固统治;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日本的资产阶级改革: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后,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它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亚洲强国。中国的资产阶级改革: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主要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因此被称为“戊戌变法”,因这次变法仅历时103天又称它为“百日维新”。14、文献、口号、指导思想历史事件《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提出“自强”“求富”口号洋务运动宣传变法图强戊戌变法(或者维新变法、百日维新)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义和团运动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提倡“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解析】

(1)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写出《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这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2)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近代军事企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兴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近代民用企业。(3)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图强,发动戊戌变法(或者维新变法、百日维新)。(4)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孙中山提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15、(1)新航路开辟(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特区(3)1985年;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引进资金、技术对周边起到辐射作用;中国工业布局更趋合理,有利于均衡发展;为21世纪实施新的战略奠定了基础【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善于学习和吸收东方文明促进了欧洲的发展,如:新航路开辟,把欧洲、非洲、亚洲连为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发展起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