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要求_第1页
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要求_第2页
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要求_第3页
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要求_第4页
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2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目录TOC\o"1-2"\h\z\u1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2项目概况 21.3结论与建议 42规划依据和建设必要性 52.1规划依据 52.2政策符合性 5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63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73.1需求分析 73.2建设规模分析 94场址选择 114.1场址现状 114.2场址条件 124.3场址方案比选 164.4项目选址意见 175项目建设方案 185.1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185.2建筑方案 215.3建筑方案比选 266项目的组织实施方案 276.1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分析 276.2项目代建方案 286.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286.4项目招标方案 297节能分析 327.1节能设计标准及规范 327.2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现状 327.3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 347.4主要节能措施 357.5节能效果分析 378土地利用及征收补偿方案分析 398.1项目用地基本情况 398.2节约用地分析 398.3土地征收补偿方案分析 408.4征收影响分析 419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429.1环境和生态现状分析 429.2拟建项目的环境和生态影响预测 449.3环境保护措施 469.4环境和生态影响评价结论 4810卫生健康及安全保障措施分析 4910.1劳动安全卫生分析 4910.2消防及公共安全分析 5010.3地质灾害分析 5010.4防洪及通航安全分析 5111投资估算 5311.1估算依据及说明 5311.2建设投资估算 5411.3建设期利息估算 5711.4流动资金估算 5711.5项目总投资 5812融资方案(资金筹措方案) 5912.1融资主体 5912.2项目资本金 5912.3债务资金 5912.4投资使用计划 6013财务分析 6113.1财务分析依据 6113.2财务分析基础数据 6213.3财务收入、费用和利润估算 6313.4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6413.5盈利能力分析 6513.6偿债能力分析 6513.7财务不确定性分析 6513.8财务分析结论 6614经济分析 6714.1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6714.2费用效果分析(无法进行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6814.3经济影响分析 6914.4经济分析结论 7015社会评价 7115.1项目社会影响分析 7115.2项目的社会互适性分析 7315.3社会风险分析 7415.4社会评价结论 7616研究结论与建议 7716.1推荐方案概述与分析评价结论 7716.2建议 7817附表、附图、附件要求 7917.1附图目录 7917.2附件目录 7917.3附表目录 79附件 81附件1节能相关法律法规、设计标准和规范 92附件2《节能法》配套46项标准基本情况 100附件3太阳能热水系统节能效益分析 104附件4、建设项目社会风险对照及风险等级判定表 107附件5、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属物和青苗补助费补偿的计算标准 1091总论本章要求对项目背景和项目情况进行概括说明,并明确可行性研究最终的结论性意见。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明确项目名称,要求:项目名称里需说明项目的建设性质。1.1.2承办单位概况对项目承办单位(一般为项目业主或投资人)概况进行介绍。介绍内容一般包括项目承办单位的性质、经营范围或主要职能、人员配备及人员结构、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等有关情况。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列出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直接依据的主要资料名称,包括:(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2)国民经济长期规划、行业规划和地区规划;(3)有关技术、经济、工程方面的规范、标准、定额等,以及国家颁布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4)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政策及对拟建项目的意见;(5)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合同;(6)其他有关依据资料。1.1.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简要介绍项目建设背景以及建设必要性等内容,概括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项目提出的理由一般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趋势、规划及政策的要求着手,介绍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项目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对国家、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项目提出的过程一般应介绍项目是在什么契机下提出的,实施过程中的变化情况,项目前期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情况等。1.2项目概况1.2.1拟建地点概括说明项目场址坐落的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及四至范围。1.2.2建设目标与建设规模概括说明项目的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建设目标指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将实现的目标,一般从项目建设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功能、满足什么样的要求、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等方面进行描述。建设规模指项目设定的正常生产运营年份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或使用效益。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服务行业项目以年处理量、建筑面积、服务能力表述;交通运输项目以运输能力、吞吐能力表述;农林水利项目以年产量、种植面积、灌溉面积、防洪治涝面积、水库库容、供水能力等表述。1.2.3主要建设条件概括说明项目土地、规划、环保等方面的审批情况,项目水、电、气等供应条件以及交通条件、征地拆迁条件等情况。1.2.4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说明项目的总投资以及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说明项目资金的筹措方式。说明项目经济分析的定量或者定性结论。1.2.5建设进度安排说明建设期的起止时间、建设期长度。1.2.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列表说明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项目建设规模、总图指标、能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以及主要经济指标,如下表所示。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数量单位备注一、项目建设规模指标12二、总图指标1用地面积m22总建筑面积m23建筑物占地面积m24绿地率%5容积率6建筑密度%三、项目能耗指标1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煤/年2年电力消费量万kw·h四、项目经济指标1总投资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万元建设期利息万元流动资金万元2经济内部收益率%3经济净现值万元1.3结论与建议1.3.1可行性研究结论对可研各项研究论证进行归纳总结,做出项目和方案是否可行的明确结论。1.3.2问题与建议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建议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对项目下一步工作的重要意见和建议;2、项目实施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和相应的意见。2建设背景和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是开展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本章旨在通过对项目提出的理由及项目前期工作的开展过程的介绍,项目的规划符合性分析,投资的必要性分析等,为项目的建设提供充足的理由,同时清晰地提示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和问题。2.1建设的背景项目的背景介绍从社会事业发展的方向及趋势,项目发起人及发起缘由,可行性研究前的工作情况及其成果,重要问题的决策过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审批过程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2.2规划依据规划是指国家有关部门为经济社会发展制定的中长期发展蓝图,包括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具体内容:辨识出与项目建设相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包括科技、教育、卫生、文化、能源、交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战略资源开发等重要领域的发展建设规划,介绍规划出台的背景,规划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主要任务等有关内容。从总体战略的角度论证本项目建设与有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项目建设是否与规划的目标相一致,是否符合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要求,是否符合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的要求,是否符合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深度要求:规划符合性分析要有针对性,分析项目和规划精神符合的部分,对项目与有关规划的协调性给出明确结论。2.3政策符合性具体内容:当项目所涉及的行业有相关政策规定时,要求进行政策符合性分析,包括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政策以及有关部门出台的具体政策等。深度要求:政策符合性分析要有针对性,分析项目和政策符合的部分,对项目的政策符合性给出明确的结论。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具体内容:要求从项目层次对建设的理由进行分析。拟建项目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原因,一般说有以下理由:新增或扩大生产能力,提供产品或服务,满足社会需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公益事业,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增强社会安全能力的需要等。本节需要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论证项目兴建的理由是否充分合理。深度要求:建设必要性分析要有针对性,集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分析,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给出明确的结论。注:已经编写过项目建议书并获得审批的项目,此节内容可以简化。3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政府投资项目一般为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建设项目,项目的建设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要求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目的,主要是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进一步明确投资项目的必要性,说明项目的产品是否符合社会需求;(2)明确投资项目的内容,社会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3)为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提供依据。3.1需求分析3.1.1供需现状(1)具体内容要求说明项目产品的供需状况,如谁需要、为什么需要、需要多少、需求结构状况;谁在供给、供给量、供给结构状况;供需矛盾现状等。(2)研究方法供需现状分析要求建立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调查的主要内容:=1\*GB3①明确调查的范围。调查范围即为项目产品服务覆盖的范围,服务范围的划分有多种标准,可以以地理为划分标准、以人口统计上的划分为标准等。=2\*GB3②公共产品需求现状调查。包括需求容量调查和需求结构调查,调查项目产品的需求总量、区域分布、公众对产品品种性能和服务质量的要求等。=3\*GB3③公共产品供给现状调查。调查范围内公共产品供给设施数量、规模,可提供公共服务的规模。=4\*GB3④供需矛盾现状调查。调查供需现状存在的矛盾,包括供需双方在数量、功能、质量、价格等方面的矛盾;设施在规模、布局、功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资源分布在均衡性和公平性方面存在的问题等。调查的方法:社会调查一般采用文案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文案调查可通过收集各类有关的档案、文件、研究报告或公开资料,加以整理、衔接、调整及融合并进行分析;实地调查法可采取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法等,调查对象包括项目单位、主管部门、利益相关者、专家学者和社会组织等。深度要求:调查范围确定合理,供需调查充分;项目实地调查要求至少采取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法等方法中的一种;一般要求对供需现状规模有定量数据。3.1.2供需供需预测是供需现状在时间上的延伸,包括供需两方面量的预测。要求通过预测,说明一定时期内项目产品的供应量、需求量,以及供需平衡状况。供需预测年限一般为5~10年,在预测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群众生活水平、习惯、方式及其变化;国家有关政策、标准、规划对公共服务供给的考核指标等。(1)供需预测的内容=1\*GB3①需求预测,预测服务范围内、一定时期内社会的总需求量。=2\*GB3②供应预测,预测服务范围内、一定时期内社会的总供给量,含现有、在建、拟建项目的供给量。=3\*GB3③供需平衡分析,在供需预测的基础上,分析产品在项目计算期内的供需平衡情况,以及可能导致供需失衡的因素和波及范围。(2)供需预测的方法预测方法可分为定性预测、定量预测和组合预测:定性预测方法包括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类推预测法等;定量预测方法包括延伸预测法、因果分析法等;组合预测是采用两种以上不同的预测方法进行预测。深度要求:要求至少采用一种以上的预测方法;给出供需平衡分析的结论。3.2建设规模分析要求对影响项目建设规模的有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各种因素对项目建设规模的影响程度,结合项目单位现有条件,提出供选择的建设规模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1\*GB3①需求容量的影响:根据需求预测的需求容量,结合项目的服务辐射半径和范围,可能占有的市场份额,确定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2\*GB3②合理的经济规模:根据项目的性质、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情况,同时参考国家或行业指定的经济规模标准,选择合理的经济规模。=3\*GB3③环境容量影响: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时还应考虑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依据拟建项目所必须又能获得的自然环境条件,确定建设规模。=4\*GB3④资金、资源以及主要外部协作条件对项目规模的满足程度:资金、土地、人力等资源以及主要外部协作条件也是决定项目能否顺利建成投入使用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建设规模。深度要求:提出建设规模方案,必要时,需提出两个以上的建设规模方案进行比选。3.2.2建设规模比选当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供选择的建设规模方案时,需要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别说明各方案的优缺点,提出推荐方案。序号比较的内容名称建设规模方案方案1方案2方案31投资2需求容量的满足程度3环境容量的影响4资金、土地、人力等资源的满足程度5……方案经济比选的方法包括最低平均成本法、净现值比较法、费用现值比较法等。3.2.3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经建设规模比选后,明确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4场址选择可研阶段的场址选择,是在项目建议书规划选址已确定的建设地区和地点范围内,进行具体坐落位置选择,也称工程性选址。在对场址进行选择时,应根据投资项目特点和要求,经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对多个可供选择地点进行对比优选,从一个或多个可供选择的地点中对场址位置条件进行研究,确定具体场址位置。4.1场址现状4.1.1地点与地理位置1、场址位置选择分析说明拟选场址坐落的位置是否符合当地发展规划,与周边的关系是否有矛盾,当地政府和群众对项目能否接受,以及场址能否满足项目建设和生产的要求。在研究场址位置时还要考虑以下几方面:(1)距离要求,对于公用设施项目的具体位置和距离要求,应根据其本身的作用、功能、服务半径和城市统一规划、布局来研究确定;(2)防洪要求,所有建设项目场址的确定,一般都以不受洪水威胁为原则;(3)安全要求,安全间距应符合有关规定。2、场址位置及占地面积根据项目建设规模,主要建、构筑物组成,参照同类项目和有关设计规范,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案,计算拟选场址需要占用的土地面积。对分期建设项目,应考虑留有发展用地。说明场址的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和四至范围。地理位置指相对地理位置,是以其参考点的周围事物进行确定;文本后附项目场址地理位置图。深度要求:说明项目场址位置的合理性;明确场址的占地面积和四至范围。4.1.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1、说明土地现状权属。2、说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将土地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S/T21010-2007)划分的土地利用类型归类。3、说明土地管理部门的预审意见。4.1.3现有场址利用情况(改、扩建项目)改扩建项目要求说明场址现状利用情况。4.2场址条件4.2.1地形、地貌、气象条件1、地形、地貌条件说明拟选场址地形、地貌情况及其成因,地形、地貌条件是否满足生产要求。深度要求:先介绍宁波市整体地形、地貌条件,再介绍场址周边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2、气象条件说明项目区气温、湿度、日照、云雾、风、降水量、气压等条件,研究气象条件是否满足项目生产要求,特别是不良气象对项目的影响。深度要求:不同类型项目气象条件研究应有所侧重,数据量应能满足项目建设方案对气象条件的需求。4.2.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说明拟选场址的地质构造、地层和岩层的成因及年代,地基承载能力、有无严重不良地质地段等。说明拟选场址的水文地质构造、地下水类型及特征、土壤含水性、地下水位、流向、流量和涌水量等。研究场址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能否满足项目建设的要求。深度要求:先介绍宁波市地质总体情况,如项目地块已经做过地质勘查,可详细介绍,如无可参考资料,则说明等地质详堪后再明确。4.2.3地震情况说明拟选址所在区及其周围区域的稳定情况和地震活动情况,包括大断裂带在附近地区通过和交汇情况,地震类型、地震频率,以及抗震设防要求,拟建项目对地震情况是否有特殊要求。深度要求:参数指标能满足抗震方案设计的需求。4.2.4说明城市规划或区域性规划中本项目场址及周边地块的规划功能,城市规划对项目选址、规划指标、设计条件等方面的要求。深度要求:明确项目地块规划指标和设计条件要求,满足总平面方案和建筑方案设计的需求。4.2.5交通条件说明拟选场址周边的交通运输条件,场址与铁路车站、码头、公路、机场的距离是否近便,能否满足项目的需要。深度要求:除介绍场址周边大的交通网络外,还要具体到项目场址具体的出行条件。4.2.6供电、供热等动力设施条件收集分析项目附近供电电源的详细资料,包括电网距离,项目最近的区域或地方变电站已装变压器的容量、台数,该变电站供电端的电源状况及供电可靠性,今后发展规划,目前的负荷状况及今后该地区和地方性用电发展状况等。当项目需要供热时,收集分析项目附近社会供热条件的详细资料,包括热源位置,最近热力管网的位置、管径大小,供热可靠性等。深度要求:明确项目供电、供热接入的地点、距离、管路直径,能够满足供电工程、供热工程方案设计的需求。4.2.7供排水条件拟建场址必须有充分、可靠的水源,包括自来水的供应能力和供水量、可能连接地点及管路直径、距离、水质状况;河水或湖水的位置、年径流量、平均流量及水位、取水设施;水库水、地下水和海水的相关情况等。收集分析项目附近社会排水条件的详细资料,可能连接地点及管路直径、距离,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及要求。深度要求:明确供水、排水可能的连接地点及管路直径、距离,能够满足给排水工程方案设计的需求。4.2.8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条件当项目涉及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等内容时,需要在选址时计算拟选场址的拆迁工作量,并分析移民安置条件。深度要求:如有场址多方案比选,还需根据所在地区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估算所需投资。4.2.9当项目排污量较大时,需要研究拟建场址的位置是否能被当地环境容量所接受,是否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深度要求:满足项目选址阶段,进行项目与环境相容性的初步判断。4.2.10当项目的生产运营需要周边生活设施提供依托时,需要说明拟选场址所在的的生活设施满足项目需要的程度,包括周边城镇的住房条件、教育设施、医疗设施、商业设施等的概况。深度要求:满足项目选址阶段,进行生活设施依托条件的判断。4.2.11说明拟建场址现有的电讯线路、微波装置、无线电的情况和可利用性以及新建通讯设施的可能性。4.2.12施工说明拟选场址的施工场地、施工用电、用水、施工道路等条件,能否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改扩建项目应研究利用现有场地、公用设施和辅助设施的可能性。深度要求:如果项目施工条件不能满足要求时,须提出临时解决方案。4.3场址方案比选在项目前期选址尚不确定的情况下,一般要求提出两个以上(包括两个)的场址方案,并进行场址方案比选,场址方案比选包括工程条件和经济条件的比选。工程技术条件比选,主要包括占用土地类型及面积、地形地貌气候地质条件、征地拆迁条件、社会依托条件、环境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动力供应条件、施工条件等。需要编制场址工程技术条件比较表,如下表所示。场址方案工程技术条件比较表序号比较的内容名称场址方案方案1方案2方案31主要气象条件2地形地貌特征3占地面积及情况4土石方开挖工程量5工程地质条件及处理工程6水源及供水条件7动力供应条件8交通运输条件9三废处理条件及对居民的影响10拆迁工作量11项目实施条件经济条件比选,一般需要对建设投资和运营费用进行综合比较。建设投资比较主要有场地购置费、场地平整费、基础工程费、场外运输投资、场外公用工程投资、防洪工程投资、环保投资、施工临时设施等,需要编制场址建设投资比较表,如下表所示。场址方案建设投资比较表序号比较的内容名称场址方案方案1方案2方案31土地购置费2场地平整费3基础工程费4场外运输投资5场外公用工程投资6防洪工程投资7环保工程投资8施工临时设施运营费用包括运输费、动力费、排污费和其他费用等,需要编制场址运营费用比较表,如下表所示。场址方案运营费用比较表序号比较的内容名称场址方案方案1方案2方案31运输费2动力费3排污费4其他4.4项目选址意见综合分析项目选址的优缺点,对项目选址的合理性提出意见。对有方案比选的,提出倾向意见,并说明推荐方案的优缺点和推荐理由。5项目建设方案在项目建设规模和场址确定的基础上,应进行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的具体研究论证,并反复开展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实现项目优化,为投资估算、经济评价等后续分析工作提供条件。5.1项目总体规划方案5.1对项目总平面布置方案进行介绍,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说明总平面布置的依据和原则;2、说明项目的建设内容,功能区的合理划分,改扩建项目还要研究与现有场地功能分区的协调;3、说明各功能区和单项工程的总图布置,根据规范确定各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距离;4、说明交通系统的组织,车行和人行系统、以及消防通道的设置;5、说明总图竖向布置的系统和方式,确定场地的室外标高和平整方案,确定场地的排水方式;6、说明环境美化设计、建筑小品和绿化布置等。5.1一、总平面布置图作为附表附在正文后面,总平面布置图设计要求:1、总平面布置图应在实测地形图上设计,标明用地红线范围、控制点的座标;2、标明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的位置,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名称(或编号)、层数、室内、外设计标高,用坡向箭头表示地面坡向;3、改扩建项目,应注明新建、原有以及拆除建筑物的平面位置;4、标明出入口位置,各条道路的走向、关键标高,场内外道路的衔接关系,停车场位置、停车泊位,人防出入口、地下停车库出入口位置等相关要素;5、标明绿化及美化设施布置;6、标明风玫瑰,指北针;7、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8、说明栏内:尺寸单位、比例、高程系统名称、补充图例及其它必要的说明等。二、正文中列出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如下表所示。项目总平面布置图技术经济指标表编号项目单位数值1建设用地面积m22规模3容积率4建筑密度%5绿地率%6总建筑面积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m2地下建筑面积m27计算容积率面积m28不计算容积率面积m2其中:地上m2地下m29机动车停车位个其中:地面个地下个深度要求:正文后附总平面布置图,总平面图设计规范,满足上述要求。延伸阅读:1、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在计算容积率时,地下室的建筑面积不计;屋顶层建筑面积不超过标准层建筑面积1/8的不计;当建筑物高度超过8米时,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半地下室在室外地面以上部分的高度不超过1.5米的不计;半地下室在室外地面以上部分的高度超过1.5米的,按下式计算建筑面积:A’=K×A式中:A’—折算的建筑面积,K—半地下室地面以上的高度与其层高之比,A—半地下室建筑面积。2、建筑密度=(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用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5.1.3总图布置方案比选必要时应设计两个以上的总图布置方案,并对总图从技术经济指标和功能方面进行比选,择优推荐方案。比选内容:(1)技术经济指标比选比选指标主要有:总占地面积、建(构)筑物占地面积、道路占地面积、绿化面积、建筑系数、绿化系数、土石方填挖工程量、管线工程量、不良地质处理工程量以及总图布置费用(土石方费用、地基处理费用、底线管线费用、防洪抗震费用)等。这些指标的比较可通过列表进行。(2)功能比选主要比选工作流程的短捷、流畅、连续程度,项目内部交通的便捷程度,以及安全生产满足程度等。(3)拆迁方案比选比选内容主要有:拟建项目占用土地内原有建(构)筑的数量、面积、类型,可利用的原有建(构)筑物的面积,需拆除部分的建(构)筑物面积,拆迁后原有人员及设施的去向,项目需支付的补偿费用等。5.2建筑方案5.2.1建筑方案描述1、建筑风格描述描述建筑的艺术风格与特征,以及设计理念。2、建筑特征与结构描述建筑的外形特征与结构特征,满足采光、通风的情况,建筑在外部材料使用上的特征等。3、建筑功能建筑在功能上的总体布局,各建筑之间功能上的依托关系。5.2.2主体工程与辅助工程1、主体工程(1)空间平面设计:每幢建筑的形态,长宽高尺寸、建筑面积、层数、内部功能划分与相应面积。(2)结构设计:说明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风雪荷载、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进行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基础的选型);进行上部结构设计(上部结构的选型)。延伸阅读:常用的基础类型包括浅基础(刚性基础、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连续基础(梁式基础、筏板基础、箱型基础);常用的结构类型包括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筒体结构)、钢结构。2、辅助工程辅助工程包括维修、仓储设施、变配电间、门卫等建筑物,以及道路、桥梁、隧道、停车场、运动场、水池等构筑物。描述辅助设施的功能、数量、规模、结构、尺寸等。3、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编制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表中应列出建(构)筑物名称、层数、面积、结构等主要特征,如下表所示。项目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建(构)筑物名称层数占地面积(m2)建(构)筑物面积(m2)结构形式建(构)筑物长宽高基础形式深度要求:每幢建(构)筑物尺寸明确,必须有利于结构构件的标准化、定型化、通用化;基础和结构设计形式合理,保证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优先选用结构传力明确、构件简单的结构形式。5.2.3主要工艺设备系统有些项目需要配备专业的工艺设备,说明专业工艺设备选择的原则,其先进性、可靠性与经济合理性,列出主要工艺设备表。主要设备应进行设备比选。项目主要工艺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或型号数量设备来源深度要求:主要设备应明确设备规格或型号,非主要设备可不列入设备清单。.1给排水工程1、设计依据2、给水(1)水源选择(2)用水量计算按照生产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分别计算用水量,计算项目日最大和年平均用水量,编制项目的日用水量表。如果项目需要使用热水,需要单独计算热水用量。项目日用水量计算表序号用户名称用户规模

(m2)用水定额(L/m2.d)使用时间(h)时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m3/d)最高时用水量(m3/h)123456项目总用水量(3)给水系统设计分别说明项目生活、消防、热水等系统采用哪一种类型给水方式。3、排水(1)污水系统设计计算最高日排水量和年平均排水量,说明排水方式。对污染严重的应考虑污水处理方案。(2)雨水系统设计列出暴雨量计算公式,说明雨水收集、利用及排放方式。供电工程(1)设计依据(2)用电负荷等级及供电电源说明项目各类用电的负荷等级,项目电源变电站名称、规模、电压等级、距建设项目距离。(3)用电负荷计算说明用电负荷计算的标准,列出用电负荷计算表。项目用电负荷计算表编号用途容量需要系数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Pe(kW)KxcosФP30(kW)Q30(kvar)S30(kVA)12345合计同时系数电容补偿补偿后选用变压器负荷率(4)变配电系统设计说明变电所的布置、容量、配电电压、系统结线、线路结构等,主要设备的选择。(5)防雷、接地系统说明防雷等级,防雷系统、接地系统的设计。(6)照明设计说明项目各场所执行的照度标准,照明方式、照明灯具、照明控制方式的选择等。弱电工程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一般由以下系统组成:(1)通信网络系统;(2)办公自动化系统;(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4)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5)公共安全防范系统;(6)结构化布线系统;(7)弱电电源及接地系统。说明各系统构成、主要功能、机房的设置等。暖通工程(1)设计依据(2)设计标准室外、室内设计参数。(3)空调系统设计列出冷热负荷计算参数,计算冷热负荷,选择制冷制热方式和冷热源,选择空调通风方式。(4)通风系统设计通风换气次数,需设置强制通风的地点,强制通风方式。供热工程(1)设计依据(2)热负荷计算计算所需生产、生活所需的最大用热量,对供热介质和参数的要求。(3)供热系统设计说明热源的选择(是依托社会供热还是自备锅炉),热力站的设置,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深度要求:各公用辅助工程设计中应明确采用的标准、规范,负荷计算,供给方式;改扩建项目,还应对现状和依托条件进行说明。5.2.5建筑方案比选必要时应设计两种以上的建筑方案,通过比选,择优推荐方案,比选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外形的美观性、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工程造价等。这些经济指标的比较可通过列表进行。6项目组织与实施方案本章旨在通过对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项目组织、管理、运营方案研究,合理进行项目组织、代建、招标方案设计,合理确定建设工期,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组织保障。6.1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分析6.1.1项目组织方案研究对项目周期的不同阶段,包括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的项目组织结构分别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设计的内容包括:组织机构类型,项目的管理层次,设立职能部门和相应的职责。标明组织结构图。对组织机构设置进行适应性分析,包括:法人的组建方案是否符合要求;项目执行机构是否具备指挥能力、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组织的层次是否满足建设和生产运营管理的要求,能否承担项目建设筹资、生产运营和偿还债务的要求。深度要求:组织结构设计应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并进行适应性分析。6.1.2人力资源配置分析研究各类人员(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的数量和配置方案。(1)人力资源配置的依据:包括劳动政策法规、劳动生产力水平、项目建设规模、组织机构设置与生产管理制度、同类项目的水平等。(2)人力资源配置的内容:合理的工作制度和运转班次、员工配置数量、各类人员应具备的劳动技能和福利费用。(3)员工培训计划:包括培训人数、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费用。深度要求:明确人员数量及确立的依据。6.2项目代建方案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1〕155号)、《宁波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方案核准暂行办法》(

甬发改投资[2006]450号)文件精神,凡建安工程投资在200万元以上且市财政性资金投入在200万元以上、建设单位不具备自行管理条件的建设项目,都应实行代建制。说明项目是否采用代建制,明确项目的代建形式,以及对代建单位的资格要求。延伸阅读:代建形式包括两种:代建单位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要求,对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及建设管理至竣工验收实行全程管理;代建单位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对项目建设管理至竣工验收实行阶段管理。只有具备政府投资项目代建资格的企业,才可以参加政府投资项目的代建投标。深度要求:代建形式的确定需要与项目单位协商并取得一致。6.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6.3研究项目的建设工期,参考各行业项目建设工期定额,结合项目建设内容的繁简、工程量大小、建设的难易程度、以及实施条件等具体情况综合研究确定。6.3根据工程实施各阶段工作量和所需时间,对时序作出大体安排,并使各阶段工作相互衔接。编制项目实施进度表(横线图)。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序号项目实施内容年年年ⅠⅡⅢⅣⅠⅡⅢⅣⅠⅡⅢⅣ1立项及相关部门审批2勘察、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3土建工程施工4安装工程施工5专业设备安装6室外工程施工7试运营8竣工验收深度要求:项目工期确定和进度安排应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和施工的规律。6.4项目招标方案6.4.1招标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浙江省招标投标条例》、《宁波市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宁波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方案核准暂行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以上,政府投资或国家融资金额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当依法招标。招标事项中应该明确以下事项:(1)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重要设备和材料等采购活动的具体招标范围及估算金额,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拟不招标的,应当说明不招标的范围及理由,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2)拟采用的招标组织形式(委托招标或者自行招标),项目单位申请自行招标的,应当说明有关专业技术力量情况、内设的招标机构或专职招标业务人员的情况、能够证明具备招标经验的有关材料;(3)拟采用的招标方式(公开招标或者邀请招标),依法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还应当说明拟邀请招标的范围及理由,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延伸阅读:若单项合同估算金额符合下列标准、相对招标成本过高、不适宜招标的,可以核准不招标:(1)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单项合同估算金额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下;(2)施工单项合同估算金额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下;(3)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进口机电设备除外)、材料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以下。6.4.3招标计划(1)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活动的拟划分标段数量及其划分依据等;(2)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的资质要求及其理由;(3)组织招标工作的计划。编制招标方案实施计划表,如下表所示。项目工程招标计划表序号招标内容招标组织形式招标方式投标单位资质要求招标时间123深度要求:招标方案的确定需要与项目单位协商并取得一致。7节能分析本章旨在根据项目建设方案明确项目能源消费品种及数量,提出合理可行的节能措施,评价项目能源消费结构及能源消耗指标等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节能标准和节能政策的要求。7.1节能设计标准及规范结合项目实际,明确项目建设应遵循的相关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准入条件、设计标准和规范、产品能耗定(限)额标准和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等。根据国家发改委编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共有: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30项,工业类相关标准和规范65项,建筑类相关标准和规范24项,交通类相关标准和规范9项,农业类相关标准和规范17项,相关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10项。具体详见附件。《节能法》配套46项标准,包括: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22项,交通工具燃料经济性标准5项,用能产品和设备能源效率标准11项,节能基础标准8项。具体详见附件。深度要求:标准和规范的选择应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结合项目设计方案突出重点。7.2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现状根据项目实际用能品种,分析描述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现状及供应条件。7.2.1石油产品分析描述项目所在地石油产品生产、供应和消费现状,明确项目石油产品供应的条件,能否满足项目运行需要。7.2.2电力分析描述项目所在地电力基础设施情况和消费现状,明确项目电力供应条件和供电方式,能否满足项目供电需要。7.2.3热力分析描述项目所在地热力供应条件,包括项目周边热电厂生产规模、供应压力和热力管网建设情况,能否满足项目供热需要。7.2.4燃气分析描述项目所在地燃气生产、供应、消费及管网建设情况,明确项目供气条件和供气规模,能否满足项目用气需要。7.2.5水分析描述项目所在地水资源情况,包括资源条件和供应状况,明确项目供水条件和供水方式,能否满足项目用水需要。深度要求:能源供应条件描述应有针对性,尽可能描述与项目密切相关供应条件,并结合项目所在地实际和预期情况,评价其保障能力。7.3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计算项目建成后正常运行状态下,由外部供应的项目能源消耗品种和数量。7.3.1用油根据项目实际运行情况计算年用油量,可采用单位产品消耗量法和生产负荷法。单位产品消耗量法:年消耗量=单位产品消耗量×年产量生产负荷法:年消耗量=额定消耗量×负荷系数×年运行时间7.3.2用电根据项目实际运行情况计算年用电量,可采用单位产品(面积)用电量法和生产负荷法。单位产品(面积)用电量法:年用电量=单位产品(面积)用电量×年产量(总面积)生产负荷法:年用电量=额定功率×负荷系数×年运行时间7.3.3用气(汽)根据项目实际运行情况计算年用气(汽)量,可采用单位产品用气(汽)量法和生产负荷法。单位产品用电量法:年用气(汽)量=单位产品用气(汽)量×年产量生产负荷法:年用气(汽)量=额定用气(汽)量×负荷系数×年运行时间7.3.4项目综合能耗计算根据项目各类能源消耗量,按照《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中规定的折标系数,计算项目综合能耗,如下表所示。项目综合能耗计算表序号能源消耗种类单位年总消耗量折标系数折标煤量(吨标准煤)综合能耗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E——综合能耗;N——消耗能源的品种数;ei——消耗的第i种能源实物量;Pi——第i种能源的折标系数。深度要求:项目各类能源消耗应尽量采用负荷法分项详细估算。7.4主要节能措施7.4.1建筑节能结合项目建筑方案设计,提出项目建筑节能设计措施,包括:1、建筑平面布局、体形与空间设计;2、围护结构做法及热工参数设计;3、遮阳防热措施;4、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7.4.2空调、通风节能结合项目空调、通风设计,提出项目暖通节能设计措施,包括:1、冷热源系统选择;2、空调水系统、风系统选择;3、通风组织与利用;4、热泵系统应用及设计;5、太阳能制冷系统应用及设计;6、冷、热输送系统及降耗节能做法;7、空调节能控制检测策略与装置;8、高效节能设备选择。7.4.3电气节能结合项目配电和照明设计,提出项目电气节能设计措施,包括:1、供配电系统的节能(功率因数补偿、变配电设备选择、电变所位置、变压器负载率、线路损耗等);2、电气照明系统节能(设备选择、照明控制、天然光利用等);3、建筑设备用电运行节能措施(空调通风、给排水、电梯、门窗等);4、可再生能源利用(光伏电源系统、风力发电系统)。7.4.4给排水节能结合项目给水和排水设计,提出项目给排水节能设计措施及主要节水措施,包括:1、供水系统运行方式(变频调压、分区供水、管网叠压、节水器具、用水计量、设备选型等);2、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泵热水系统设计;3、排水处理及回用措施;4、雨水收集、处理及利用措施。深度要求:节能措施应有针对性,根据国家有关节能工程实施方案及其他相关政策法规要求结合项目设计提出具体措施。7.5节能效果分析7.5.1能耗指标分析根据项目能源消耗总量,计算单位产品(单项)能源消耗量、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万元产值能耗、万元投资能耗、万元增加值能耗等指标,并与国际、国内水平对比分析,明确设计指标是否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是否符合国家、地方能耗准入标准的规定,如下表所示。能耗指标对比表序号能耗指标单位国内先进水平国际先进水平能耗准入标准7.5.2节能效果定性或定量分析项目各项主要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详细测算单项节能工程(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余热余压利用系统等)节能量、单位节能量投资及经济性分析。深度要求:节能效果分析应计算节能量,相对独立的节能工程应分析其节能效益。太阳能热水系统节能效益分析参见附件8土地利用及征收补偿方案分析本章要求对项目建设用地从发展规划、耕地保护、土地利用等方面进行政策符合性和合理性分析,土地开发项目或项目涉及土地征收的,还需对土地征收补偿方案进行描述和分析。8.1项目用地基本情况客观描述项目建设用地区位、面积、土地性质、权属关系(所有权与使用权)、租赁关系。地上建筑构成、地上附着物情况、近年来产出水平、以及基础设施(农田基本建设)等有关情况。8.2节约用地分析8.2.1规划及供地政策符合性分析介绍所属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分析项目用地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影响,耕地补充或基本农田补划方案,项目用地对周边及相关土地利用的影响。8.2.2节约及集约用地措施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角度,分析项目在规划、设计、实施中对土地合理利用的考虑,计划采取的措施(如对边角料土地、坡地等的合理利用)与以往同类项目相比的优化改进之处。占用耕地的,对不可复耕面积、可复耕面积进行说明,同时根据不同的项目情况,有的还需对耕层保护、水土保持等进行分析。8.2.3用地指标及合理性分析根据国家、省、市政府和土地部门的要求,分析项目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投资强度等用地控制指标的符合性。用地指标及合理性分析表编号指标项目值规定值或行业均值1容积率2建筑密度%3绿地率%4投资强度万元/亩5亩产值万元/亩延伸阅读: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8.3土地征收补偿方案分析8.3.1征收范围、征收对象基本情况针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需明确房屋坐落、四至范围、住宅用房建筑面积、非住宅用房建筑面积、产权情况、涉及主体的情况、及对搬迁的初步意见。针对集体土地征收,需明确土地性质、承包流转关系、现状使用用途、农业种养种类及数量、宅基地及住宅建设情况(房屋结构、面积、年限等),以及所涉及主体的情况,对征地搬迁的初步意见。8.3.2征收补偿安置方案针对不同对象,需形成基本的征地拆迁安置方案,如农村移民安置方案、集镇、城镇迁建方案、工业企业迁建方案、专业设施恢复方案等。方案应具备安置方式、安置标准、组织机构、扶持措施等基本要素,实施调产安置的应尽量确定安置地点。8.4征收影响分析在前述工作基础上,对被征收人的影响从生产经营、就业、收入、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养老等)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当事人意愿,分析土地及房屋征收的社会风险,为进一步社会评价提供分析评价依据。本章深度要求:8.1、8.2节与场址选择、建设方案等章节关联性较强,深度应保持一致;对8.3节,根据政策要求,项目单位将不再参与征地拆迁,须会同项目单位向有关部门了解征收方案制定情况,如尚未制定相关方案,可根据有关政策,列出方案基本要素,做简要分析。PAGEPAGE1099环境保护本章旨在对项目的环境和生态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环境和生态保护措施,判断项目是否符合环保要求。9.1环境质量现状主要描述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内容包括:项目所在地区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现状;场址周边生态环境、环境敏感区分布等现状。(1)具体内容地面水环境:地面水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情况,地面水的水文特征,水质现状,污染来源。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的开采利用情况,地下水埋深,地下水与地面水的联系,水质状况,污染来源。大气环境:建设项目周围地区大气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质及其来源,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污染来源。。声环境:声环境质量能否满足功能区要求;主要的噪声源。土壤环境: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土壤的肥力与使用情况,土壤质量现状,污染来源。生态环境:用于涉及土地面积较大的建设项目。可从生物丰度、植被覆盖度、水网密度、土地退化程度、野生动植物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总体生态环境状况作出判断(优、良、一般、较差、差)。环境敏感区: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敏感区分布状况,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天然渔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资源性缺水地区、封闭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古树名木以及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等环境敏感设施的分布情况。应介绍这些环境敏感区对于建设项目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基本情况,国家或当地政府的保护政策和规定。人文遗迹:建设项目周围地区人文遗迹分布状况,包括古建筑、古墓、摩崖石刻、古人类活动遗迹、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革命活动遗址等。应介绍这些环境保护点对于建设项目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基本情况,国家或当地政府的保护政策和规定。(2)研究方法常用研究方法为文案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可查阅当地的环境质量公报、环境质量报告书和针对本项目的环境监测报告。深度要求:具有针对性,尽量引用针对项目所在特定区域的数据资料。其中地下水环境和土壤环境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可供选择。对于涉及土地面积大、生态影响显著的项目,生态环境应从各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般项目可简略描述。9.2污染物和污染因素分析9.2.1污染环境因素分析分析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营期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般从废水、废气、固废、噪声等方面进行分析。特殊项目还可能涉及辐射、振动等污染。(1)具体内容废水:分析其来源、数量、主要污染因子及含量。废气:分析其来源、排放量、污染成分及浓度。固废:分析其来源、数量和主要成分。噪声、辐射、振动:分析其产生源及强度。其他污染物:包括振动、电磁波、放射性物质等污染物,分析其特征、强度值及对周围环境的危害程度。(2)研究方法常用研究方法为类比法和单位指标法。类比法指参照类似项目资料,对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分析。单位指标法利用污染物排放指标乘以实际数量计算得到总排放量。深度要求:污染物排放情况尽可能量化。9.2.2分析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因素,预测其破坏程度,预测其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对社会环境、自然遗址、人文遗址的破坏。(1)具体内容生态环境破坏:是否改变生态系统类型;林地、草地、耕地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项目占用水域、新开挖水域的面积,河道总长度、水域总面积的变化情况;可能引发水土流失、荒漠化或盐渍化的工程,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社会环境破坏:对周围环境敏感设施里面人群的身体、心里方面可能造成的影响。自然文化遗产破坏:分析项目对周围的自然文化遗产可能产生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影响。物理影响:震动、塌陷、风力侵蚀、水侵蚀、雷电等影响;化学影响:腐蚀性物质、爆炸等影响;生物学影响:可能损害自然文化遗产的各种生物数量的改变。(2)研究方法常用研究方法为类比法。9.3环境污染防治措施9.3.1污染防治措施针对项目可能存在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提出相对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分为建设期污染防治措施和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可分别从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废处置、噪声防治等方面分析。特殊项目还可能涉及辐射、振动等污染防治。具体内容如下:废水处理:对于自建废水处理设施,说明废水处理采用的工艺、设计处理能力、排放标准、排水去向等;对于排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的项目,说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能力、规划处理范围、污水进管标准、管网铺设情况、排放标准、排水去向等。针对可能产生危险性废水的项目,需明确危险性废水的收集、贮存、处理、排放方式。废气处理:针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特定污染性气体(如油烟废气、锅炉废气、恶臭污染物等),根据相关标准规范,说明应采用的特定处理措施,如净化措施、减量措施、排气筒设置要求等。固废处置:对于危险性固废,需明确收运单位、处理单位和最终处理方式;对于一般性固废,说明其收运单位和最终处理方式(填埋、焚烧、堆肥等)。噪声、辐射、振动防治:主要包括降低污染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深度要求:防治措施应具有针对性,与“9.2污染物和污染因素分析”相对应。9.3.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针对项目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提出对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由于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是项目建设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因此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要从防治水土流失和提高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考虑。具体内容如下: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排水沟,挡土墙,护坡,沉沙池)、植物措施(撒播植草,园林绿化)、临时措施(填土编织袋,防雨布)等。其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高生态系统内生物量的措施;增加生态系统内生物种类的措施;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措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措施。深度要求:保护措施应具有针对性,与“9.2污染物和污染因素分析”相对应。9.3.3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措施针对项目建设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对自然文化遗产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相对应的保护措施,包括降低影响的措施和防护措施。深度要求:保护措施应具有针对性,与“9.2污染物和污染因素分析”相对应。9.3.4公众参与与公共利益保护措施为保护公众利益,需针对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可能对公众的影响,提出保护公众利益的措施。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需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规定,纳入公众参与要求及公众利益保护措施内容。9.4环境保护结论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建设项目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是否达标排放;排放总量是否在批准的控制指标范围内;预测未来环境状况,从环境保护角度上判断,得出该建设项目可行不可行的结论。10安全、职业卫生与消防本章旨在对项目的劳动安全、消防安全、公共安全、地质灾害、防洪及通航安全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10.1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分析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对人员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安全对策措施。(1)具体内容职业卫生分析:分析项目在正常运营过程中,对有关人员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判断项目引发职业病的风险等级。项目产生的致病因素可能是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或心理性的。劳动安全分析:识别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劳动安全卫生措施:从总图布置、功能分布、工艺流程、设施、设备、装置等方面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从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物料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2)研究方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常采用对照法和类比法。对照法是对照事先编制的检查表辨识危险、有害因素;类比法是利用相同或相似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资料来分析本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深度要求:对各危险有害因素判定危险等级;安全对策措施具有针对性。10.2消防与公共安全分析项目在消防安全和公安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并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具体内容如下:消防安全分析:确定项目的重要性等级;分析项目可能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消防安全措施:从电气消防、水消防、灭火器设置、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分析应采取的消防安全措施。公共安全分析:分析项目在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群体人身安全和人员疏散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公共安全措施:制定相对应的应急救援预案。深度要求:消防安全措施应完整全面、有针对性;公安安全措施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详略程度。10.3地质灾害分析分析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危险性;拟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及地面沉降等,其分析要点如下:滑坡:区域内地质环境条件、滑坡的构成要素及变形的空间组合特征,确定其规模、类型、主要诱发因素、对工程的危害。在斜坡地区的工程建设需重点分析滑坡灾害。泥石流:泥石流形成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水流条件、植被发育状况、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确定泥石流的形成条件、规模、活动特征、侵蚀方式、破坏方式,预测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崩塌:斜坡的岩性组合、坡体结构、高陡临空面发育状况、降雨情况、地震、植被发育情况及人类工程活动。确定崩塌的类型、规模、运动机制、危害等;预测崩塌的发展趋势、危害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地面塌陷:形成塌陷的地质环境条件,地下水动力条件,确定塌陷成因类型、分布、危害特征。分析重力和荷载作用、地震与震动作用、地下水及地表水作用、人类工程活动等对塌陷形成的影响;预测可能发生塌陷的范围、危害。地裂缝:地质环境条件、地裂缝的分布、组合特征、成因类型及动态变化。对多因素产生的地裂缝,应判明控制性因素及诱发因素。评价地裂缝对工程建设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地面沉降:地面沉降区的位置、沉降量、沉降速率及沉降发展趋势、形成原因(如抽汲地下水、采掘固体矿产、开采石油、天然气,抽汲卤水、构造沉降等)、沉降对建设项目的影响,以及拟采取的预防及防治措施。深度要求: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和区域条件,确定其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并分析对应的防治措施。10.4防洪及通航安全分析分析项目的防洪安全保障措施和通航安全保障措施。具体内容如下:防洪安全保障措施:主要针对涉及河道占用和河道开挖的项目。需分析所在河段的现状防洪、排涝标准或规划标准;项目拟采取的防洪措施,包括河道、堤防、水库、涵闸、泵站等防洪工程的位置、规模、设计标准、设计水位、功能、特点及运用要求等。通航安全保障措施:主要针对在沿海海域、内河通航水域内,对通航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通航安全保障措施包括:通航参数和安全系数;为满足最大船型要求而采取的措施;安全监管设施;安全保障设施;航行区域控制和航线设计;应对碰避、搁浅、迷航、火灾、翻沉等事故的应急预案;船舶操作技术培训等。深度要求:如果项目不涉及河道占用、河道开挖、通航水域,可省略。11投资估算本章旨在对项目的建设方案进行货币化,并对未来运营活动的资金需求进行估算,以得出项目从建设到运营过程中需要一次性投入的货币数额。11.1估算依据及说明11.1.1编制依据主要是说明在投资估算过程中,在确定计量、价格、工程计价有关参数、率值时所需要的基础资料。一般编制的主要依据有:1、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如《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行业部门、项目所在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或行业协会等编制的投资估算指标、概算指标(定额)、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规定)、综合单价、价格指数和有关造价文件等,如《浙江省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2003版)》;3、类似工程的各种技术经济指标和参数;4、政府有关部门、金融机构等部门发布的价格指数、利率、汇率、税率等有关参数;5、业主或有关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深度要求:有针对性,在投资估算过程中利用的基础资料均需列出,无关的不需要列举。11.1.2编制说明编制说明是编制依据的补充,是在投资估算过程中,除编制依据之外,并不常用到的基础资料或是通过逻辑分析方法得出的估算过程。注意:一般情况下可以不需要另外再加说明,但如项目是分期实施,要对各期投资估算加以说明。11.2建设投资估算建设投资估算是对项目建设内容货币化的计算,因此,要说明是对哪些建设内容的货币化。要求:必须编制符合要求的“建设投资估算表”,表的样式可参考附表1建设投资估算表。11.2.1建筑工程费估算建设工程费用估算是对土建工程的建设内容进行货币化。方法:指标估算法深度要求:采用指标法的,可通过列表方式列出每项土建工程的单项工程名称、数量、单价和金额。表样可参考下表。建筑工程费用估算表序号名称数量(m2)单价(元/m2)金额(万元)1主体工程1.12附属工程2.13总图工程3.14合计11.2.2设备购置费估算设备购置费是对项目所需购置的设备金额进行估算。估算过程中一般分为原价、进口综合费和国内运杂费。进口综合费依据现行的税费和国际惯例进行估算。国内运杂费一般以设备出厂价或进口设备原价的百分比估算。方法:询价法、类似工程合同价法、市场调研法深度要求: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需分别进行估算。费用须包括原价、国内运杂费和进口设备的综合费。延伸阅读:进口设备综合费根据设备原价的不同,包含的内容不同(1)离岸价(FOB)的综合费应包括:国际运费及运输保险费、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关税和增值税等税费;(2)到岸价(CIF)的综合费应包括: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关税和增值税等税费。11.2.3安装工程费估算安装工程费是指用于设备、工器具、交通运输设备、生产家具等的组装和安装,以及配套工程安装而发生的全部费用。一般以单项工程为单元,根据建设内容进行估算。方法:百分比法、类似工程比较法深度要求:必须说明估算所参考的方法和具体的指标,并说明项目安装程费用的具体估算金额。11.2.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工程建设其他费是指从工程筹建起到工程竣工验收交付生产或使用止的整个期间,除工程费用以外的,为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和交付使用后能够正常发挥效益或效能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在具体估算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有合同或协议明确的费用应按合同或协议列入。无合同或协议明确的费用,根据国家和各行业部门、工程所在地地方政府的有关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规定)和计算办法估算。方法:一般采用指标法深度要求:列出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各项费用的估算指标,并算出各项工程建设其他费。延伸阅读:一般情况下将专利及专有技术使用费计入无形资产,生产准备及开办费计入其他资产,其他全部计入固定资产。11.2.5预备费估算预备费分为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是指在初步设计及概算内不可预见的工程和费用,主要用于设计变更、一般自然灾害处理、工程缺陷或验收的修复等。涨价预备费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价格变化而预备的费用。根据《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对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概算中“价差预备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计投资【1999】1340号),目前价格指数按零计算。方法:基本预备费按百分比法、涨价预备费按公式计算基本要求:说明基本预备费的估算指标及具体的估算金额。说明什么不估算涨价预备费的依据。涨价预备费的计算公式:PF--涨价预备费;n--建设期年份数;It--建设期中第t年的投资计划额,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基本预备费,即第t年的静态投资;f--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t--建设前期年限(从编制估算到开工建设,单位:年)。11.3建设期利息估算建设期利息主要是指工程项目在建设期间内发生并计入固定资产的利息,主要是建设期发生的支付银行贷款、出口信贷、债券等的借款利息和融资费用。方法:单利法(一般常用此法)、复利法深度要求:需根据投资使用计划编制“建设期利息估算表”。表样见附表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4流动资金估算流动资金是指运营期长期占用并周转使用的运营资金。流动资金估算基础是经营成本和商业信用等。铺底流动资金是指为保证项目投产后正常的生产运营所需,并在项目资本金中筹措的自有流动资金,数值是流动资金的30%。方法:扩大指标法、分项详估法(一般常用此法)深度要求:说明流动资金估算方法,编制“流动资金估算表”(表样见附表3流动资金估算表),并根据估算表指明本项目所需的流动资金金额和铺底流动资金的金额。11.5项目总投资说明项目总投资金额,并指出项目总投资的计算口径口径1:项目总投资(规模总投资资或报批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铺底流动资金;口径2:项目总投资(评价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12融资方案(资金筹措方案)融资方案旨在说明项目资金来源以及资金如何使用。12.1融资主体明确项目具体的投资主体有哪些,具体哪个投资主体作为对外的融资主体。12.2项目资本金项目资本金是指在建设项目总投资中,由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对于建设项目来说是非债务性资金,项目法人不承担这部分资金的任何利息和债务;投资者可按其出资的比例依法享有所有者权益,也可转让其出资及其相应权益,但不得以任何方式抽回。主要内容:按照现行“项目资本金制度”要求,并根据项目所属行业,说明项目需要的资本金数额;项目各投资主体计划投入的资本金总额,是否符合现行“项目资本金制度”的相关要求;各投资主体的资本金结构,并根据各投资主体的财务报表或其他有关文件,指出各部分资金是否能到位,并附上相关附件。深度要求:必须指出项目资本金的数额,是否符合现行的“项目资本金制度”,投资单位的出资能力进行分析12.3债务资金指出项目债务资金总额及配置结构,各类债务资金的利率水平,各类债务资金是否能到位,并附上相关附件。12.4投资使用计划编制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并指出各年投入资金的额度和主要使用在哪些投资中,如有必要还需将各年各投融资主体投入的资金额度和具体使用在哪些投资中。深度要求:编制“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具体表样见附表4),并指出建设期各年的投资金额。13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在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的基础上进行。其内容应根据项目的性质和目标确定。对于经营性项目,财务分析应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财务分析指标,考察和分析项目的财务生存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判断项目的财务可接受性,明确项目对财务主体及投资者的价值贡献,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对于非经营性项目,财务分析应主要分析项目财务生存能力。由于政府投资项目一般属于非经营性项目,因此主要是分析项目的财务生存能力;但政府投资的经营性项目,应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13.1财务分析依据主要是说明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在确定效益和费用的有关参数、率值时所需要的基础资料。主要依据有:1、发改委发布的估算依据,如《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各行业发布的估算依据,如农业项目、水利项目、交通项目均有专门的方法参数;3、其他部门发布的专门文件;4、业主或有关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深度要求:有针对性,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利用的基础资料均需列出,无关的不需要列举。13.2财务分析基础数据13.2.1财务价格财务分析中价格体系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13.2.2计算期根据项目所属行业特点以及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项目的计算期;同时说明项目建设期和生产期。13.2.3生产负荷根据项目所属行业特点以及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项目生产期的负荷情况。13.2.4基准收益率根据项目所属行业特点以及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项目的基准收益率(如有必要,还需确定资本金基准收益率)。一般政府投资项目可将社会折现率作为基准折现率。13.2.5其他与项目相关的各种税目及税率的选取;利润分配中,两金的提取比率;其他未提到,但在财务分析中用到基础数据。13.3财务收入、费用和利润估算13.3.1收入估算一般是根据现有同类型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参考物价上涨水平,并按照谨慎的原则,确定项目投产时的价格。如价格在整个生产期都需要变化的,则还需说明变化率是如何确定。方法:调查法(调查现有类似产品价格,调查投资主体对项目产品的价格期望)深度要求:根据价格和生产期各年的规模,编制项目“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具体表样见附表5,同时说明达产后正常年份的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值税。13.3.2费用估算各原辅材料和燃料动力的价格的确定原则(一般与收入价格的确定原则类似),并列出各原辅材料和燃料动力的价格;根据行业特点和项目具体情况以及当地工资福利水平,确定项目运营过程中各种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水平;根据行业特点和项目具体情况确定修理费的标准,一般按不含建设期利息的固定资产的1%~3%确定,也可开始取较低值,以后取较高值;其他费用包括其他制造费、其他管理费、其他营业费和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等四部分(一般政府投资项目只会涉及到前三项费用)。一般应根据行业特点和项目具体情况确定各类费用的标准。其他制造费一般按不含建设期利息的固定资产的比率估算或按人员定额估算;其他管理费一般按工资及福利费的倍数或按人员定额估算;其他营业费一般按营业收入的比率估算;不可抵扣的进项税是针对于有出口退税的项目,一般应按照现行的出口退税制度,确定项目不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按照财税部门的相关规定和项目具体情况,确定项目各类固定资产的残值率、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一般按年限平均法,也可按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按照财税部门的相关规定和项目具体情况,确定项目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的摊销年限、折旧率。按照项目债务资金的利率水平,确定项目的利息支出。方法:调查法(调查现有类似项目成本构成,现行的财税制度,,调查投资主体对项目成本的期望)深度要求:编制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具体表样见附表6,指出项目达产后正常年份的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13.3.3利润估算深度要求:根据上述估算,编制利润与利润分配表,具体表样见附表7,指出项目达产后正常年份的利润、所得税和净利润。13.4财务生存能力分析深度要求:编制项目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具体表样见附表8),并根据表中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和累计盈余资金的情况,对项目的财务生存能力进行判断,以确定项目是否具备生存能力,如不具备,项目每年需要政府补贴多少才能维持正常运转。13.5盈利能力分析深度要求:编制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具体表样见附表9),列出相应的计算指标(所得税前和税后的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根据项目需要,编制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列出相应的计算指标(资本金内部收益率、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根据计算指标对项目的盈利能力进行判断。13.6偿债能力分析深度要求: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具体表样见附表10),列出相应的计算指标(资产负债率、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并根据计算指标对项目的偿债能力进行判断。13.7财务不确定性分析13.7.1盈亏平衡分析深度要求:计算项目的盈亏平衡点,并编制相应的盈亏平衡图。13.7.2敏感性分析通常只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一般可将建设投资、收入价格、原辅材料价格或经营成本、负荷等作为分析因素)。深度要求:计算各因素的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并编制敏感性分析表、敏感性分析图、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分析表。13.8财务分析结论根据项目的财务生存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不确定性分析情况,对项目财务可行性进行总体判断。14经济分析经济分析是从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分析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率和对社会福利所做出的贡献,评价项目经济合理性。对于具有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