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三十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三十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三十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三十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三十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10宝安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调研测试卷高三生物学说明:本试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策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策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移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策;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政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策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制备了某苹果的两种提取液:①浅红色混油的匀浆:②浅黄色澄清的匀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提取液中含有淀粉、少量的麦芽糖和蔗糖等还原糖B.与提取液②相比,①更适合用于检测苹果中的还原糖C.检测还原糖时,先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再加入几滴碘-碘化钾溶液D.提取液②加入斐林试剂,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②中含有还原糖【答案】D【解析】【分析】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在热水浴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检测还原糖通常选用苹果或梨等这些白色或近白色的材料。【详解】A、淀粉和蔗糖不是还原糖,A错误;B、由于②较澄清,①为浅红色混浊的匀浆,所以与提取液①相比,②更适合用于检测苹果中的还原糖,B错误;C、检测还原糖时,应先将斐林试剂甲液(NaOH溶液)和乙液(CuSO4溶液)等量混匀,再加入被测溶液,C错误;D、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在热水浴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所以提取液②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②中含有还原糖,D正确。故选D。2.蛋白质分子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与其活性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磷酸化的过程是一个放能反应B.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属于可逆反应C.蛋白质被激活过程中伴随ADP和磷酸分子的积累D.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是否发生显色反应与其活性无关【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无活性蛋白质在蛋白激酶的作用下发生磷酸化,变成有活性有功能的蛋白质;而有活性的蛋白质在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发生去磷酸化从而失去活性。【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蛋白质磷酸化过程中伴随着ATP的水解,因此是一个吸能反应,A错误;B、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要用蛋白激酶,去磷酸化过程要用蛋白磷酸酶,因此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不属于可逆反应,B错误;C、分析图可知,蛋白质被磷酸化激活的过程中,蛋白质需要连接一个磷酸分子,所以周围环境中不会有磷酸分子的积累,C错误;D、蛋白质的活性与其空间结构结构有关,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肽键没有断裂,仍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正确。故选D。3.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细菌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这被科学家称为“内共生起源”。下列叙述中不能支持该学说的是()A.叶绿体内膜的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远大于外膜,与细菌质膜接近B.叶绿体内的DNA呈环状,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或染色体C.叶绿体DNA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叶绿体含有核糖体、RNA聚合酶等,有独立的蛋白质合成系统【答案】C【解析】【分析】关于叶绿体的内共生假说:叶绿体来源于被原始的前真核生物吞噬的光合细菌或蓝细菌,这种细菌和前真核生物共生,在长期的共生过程中演化成了叶绿体。【详解】A、叶绿体内膜的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远大于外膜,接近于细菌质膜的成分,说明叶绿体可能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类细菌,该事实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A不符合题意;B、蓝细菌为原核生物,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呈环状形式存在,叶绿体中的DNA也不能与蛋白质结合且是环状的,这一共性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B不符合题意;C、叶绿体DNA是以半保留方式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细胞核DNA复制方式相同,不能支持该叶绿体内共生起源假说,C符合题意;D、叶绿体tRNA可与细菌相应的酶交叉识别,而不与细胞质中相应的酶形成交叉识别,说明叶绿体可能是一类细菌,该事实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D不符合题意。故选C。4.2022年中国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且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人口老龄化一般不会直接影响的种群数量特征是()A.出生率 B.死亡率 C.年龄结构 D.性别比例【答案】D【解析】【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结构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详解】AB、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AB不符合题意;C、老龄化会导致人口的年龄结构成为衰退型,C不符合题意;D、理论上男女比例是1∶1,人口老龄化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D符合题意。故选D。5.研究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P1~P4表示沉淀物,表示上清液。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NA存在于P1、P2、P3和P4中B.S1和P2均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C.葡萄糖在P3中被分解成CO2和H2OD.S1、S2、S3和P4中均含具膜结构的细胞器【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部分中所含有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P1为细胞核、细胞壁碎片,S1为细胞器;S2为除叶绿体之外的细胞器,P2为叶绿体;S3为除线粒体之外的细胞器,P3为线粒体;S4为除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之外的细胞器,P4为核糖体。S1包括S2和P2;S2包括S3和P3;S3包括S4和P4。【详解】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因此DNA存在于S1、S2、P1、P2和P3中,A错误;B、P2为叶绿体,S1包括S2和P2,S1和P2均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B正确;C、P3为线粒体,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被分解成CO2和H2O,C错误;D、P4中只有核糖体,无膜结构,D错误。故选B。【点睛】有关离心沉降的题目,题干叙述较复杂,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解题的关键是画出各部分的包含关系草图,便可使问题简单化。6.雄性蟋蟀通过刮擦其前翅基部发出颤音,呼唤雌性蟋蟀伴侣并警告其他雄性蟋蟀。雄性蟋蟀在这里传递的是()A.化学信息 B.物理信息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详解】生态系统的信息类型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雄性蟋蟀通过刮擦其前翅基部发出颤音,属于物理信息,B正确,ACD错误。故选B7.通过细胞培养构建的人造皮肤在治疗大面积烧伤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选择非患者细胞进行培养获得人造皮肤,可以降低免疫排斥的发生B.细胞培养获得人造皮肤的过程中,可加入纤维素酶处理贴壁的细胞C.细胞培养时需置于含有95%O2和5%CO2的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D.由于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未全部研究清楚,培养时通常加入血清【答案】D【解析】【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pH;(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详解】A、选择患者自身的细胞进行培养获得人造皮肤,可以避免免疫排斥的发生,选择非患者细胞进行培养获得人造皮肤,一般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A错误;B、细胞培养获得人造皮肤的过程中,可加入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贴壁的细胞,B错误;C、动物细胞培养的气体环境是5%CO2和95%空气,CO2可维持pH,C错误;D、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培养液中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一些天然成分,主要目的是为细胞提供促生长因子,以补充细胞生长和增殖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D正确。故选D。8.当今人类和类人猿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分析,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支持这一论点的证据的是()A.二者都有能进行新陈代谢的细胞B.二者的生命活动都依靠能量驱动C.二者的细胞都有共同的结构基础D.二者的遗传物质全都是脱氧核酸【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具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细胞代谢方面都是呼吸作用提供能量;都以ATP作直接能源物质;细胞代谢需要酶催化,酶具有多种;细胞都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详解】A、当今绝大多数生物都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细胞,支持生物有共同的祖先,A不符合题意;B、并不是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靠能量驱动,如水分子的跨膜运输,B符合题意;C、二者的细胞都有共同的结构基础,如细胞生物的细胞结构都有细胞膜和细胞质,支持生物有共同的祖先,C不符合题意;D、二者的遗传物质种类相同,均为DNA(脱氧核酸)支持生物有共同的祖先,D不符合题意。故选B。9.拟南芥DNA甲基化修饰可对盐胁迫做出应答,产生较稳定的表型改变来应对高盐环境变化。当后代未受到胁迫时部分植株能延续这种改变,并通过减数分裂进行遗传,该现象称为“胁迫跨代记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胁迫跨代记忆”,未改变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B.高盐环境下拟南芥通过DNA甲基化改变表型C.若长期不受盐胁迫,则拟南芥DNA去甲基化D可通过逆境锻炼激发表观遗传修饰培育新品种【答案】C【解析】【分析】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详解】A、“胁迫跨代记忆”与DNA甲基化修饰有关,DNA甲基化属于表观遗传,表观遗传未改变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A正确;B、拟南芥DNA甲基化修饰可对盐胁迫做出应答,产生较稳定的表型改变来应对高盐环境变化,高温和高盐都是胁迫环境,推测高盐环境下拟南芥通过DNA甲基化改变表型,B正确;C、当后代未受到胁迫时部分植株能延续这种改变,并通过减数分裂进行遗传,说明若长期不受盐胁迫,拟南芥也不会DNA去甲基化,C错误;D、在逆境下,拟南芥DNA甲基化修饰可对逆境做出应答,产生较稳定的表型改变,因此可通过逆境锻炼激发表观遗传修饰培育新品种,D正确。故选C。10.发酵工程可实现发酵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下图为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可以是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B.③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C.产物浓度的检测必须在发酵结束后进行D.发酵条件为室温和近中性的pH等【答案】A【解析】【分析】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详解】A、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有选育菌种、扩大培养、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和发酵、产品的分离和纯化,其中优良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因此①、②可以是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A正确;B、发酵罐内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③是培养基的灭菌,不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B错误;C、在发酵过程中,要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以了解发酵进程,同时要严格控制发酵条件,如温度、pH、溶解氧,故可能需要适时添加营养物质等,C错误;D、不同微生物的最适温度和pH值有所不同,因此不同发酵过程温度和pH也有所不同,D错误。故选A。11.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能实现对相应核苷酸序列的大量复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技术需要用到引物、脱氧核苷酸、解旋酶等B.复性是为了使解旋后的两条链恢复双螺旋结构C.PCR的产物通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鉴定D.为激活相应酶,PCR反应缓冲液中需加入Mg2+【答案】D【解析】【分析】PCR技术: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2、原理:DNA复制。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5、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详解】A、PCR技术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A错误;B、复性是为了使解旋后的两条链与引物碱基互补配对,B错误;C、PCR的产物为DNA,故通常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进行鉴定,C错误;D、Mg2+可激活热稳定DNA聚合酶,故PCR反应缓冲液中需加入Mg2+,D正确。故选D。12.某同学想从泡菜汁中筛选耐高盐乳酸菌,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泡菜汁样品,划线接种于一定NaCl浓度梯度的培养基,经培养得到了单菌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PH需偏碱性B.筛选得到的微生物不一定是乳酸菌C.需在有氧条件下培养D.泡菜汁需多次稀释后才能划线接种【答案】B【解析】【分析】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详解】A、乳酸菌为细菌,培养基PH需调至中性或弱碱性,A错误;B、参与泡菜发酵的微生物有乳杆菌、短乳杆菌和明串珠菌等,所以分离得到的微生物除了乳酸菌,还会有其他耐高盐的微生物,B正确;C、乳酸菌是厌氧菌,需要在无氧条件下培养,C错误;D、平板划线接种时不需要稀释,D错误。故选B13.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于育龄期妇女,病因复杂。研究表明,与正常人相比,患者T细胞中DNA甲基化酶的活性下降。则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A.T细胞DNA甲基化程度高B.免疫活性物质表达水平较低C.免疫防御和免疫监视功能过强D.可能与环境因素引起的表观遗传改变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免疫具有三方面的功能:①免疫防御: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②免疫自稳: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③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详解】A、据题意可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细胞中DNA甲基化酶的活性下降,DNA甲基化酶能引起DNA甲基化,因此患者T细胞DNA甲基化程度低,A错误;B、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疾病,是免疫过强引起的,患者体内免疫活性物质表达水平较高,B错误;C、免疫自稳是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态,使其功能不发生改变。一旦免疫自稳发生了改变,免疫功能紊乱,就会发生一些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疾病,因此患者免疫自稳功能异常,C错误;D、DNA甲基化属于表观遗传,患者T细胞中DNA甲基化酶的活性下降,说明患者可能与环境因素引起的表观遗传改变有关,D正确。故选D。14.下图为深圳市西丽湖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食物链上某种水鸟的示意图,据此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②是水鸟散失的热能B.粪便可用于水鸟生态位研究C.③是分解者利用的能量D.图示不能揭示能量流动的特点【答案】D【解析】【分析】1、能量流动的特点:(1)单向流动:指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原因: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②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以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形式散失掉,这些能量是生物无法利用的。(2)逐级递减:指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减少的.传递效率: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10%~20%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原因:①各营养级的生物都因呼吸消耗了大部分能量;②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生物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如枯枝败叶.【详解】A、①=水鸟的摄入量-粪便量,故①为水鸟的同化量,②是水鸟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A正确;B、粪便的能量为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可分析水鸟与其他物种的种间关系,可用于水鸟生态位的研究,B正确;C、③是流入分解者的能量,C正确;D、图示表示水鸟的能量的输入与输出,能揭示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D错误。故选D。15.某动物有3种性别,由性染色体及相关常染色体基因共同决定,具体情况见下表。据此分析,正确的是()性染色体组成基因型性别XX、XOTD_雌性XX、XOTRTR雄性XOTT、TTR雄性XXTT、TTR雌雄同体无性染色体胚胎致死注:仅有一条X,用XO表示。雌雄同体个体可自体受精A.该种动物雌性个体的常染色体基因型为TD_、TT、TTRB.有3种性别的群体中,个体自由交配,F1的基因型最多有6种C.两个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F1中一定没有雌性个体D.基因型为TDTR、TRTR的个体自由交配,F1中雌性占1/3【答案】C【解析】【分析】假设只有一条X染色体的个体基因型为XO,由题意分析可知:雌性动物的基因型有TDTRX_、TDTX_4种;雄性动物的基因型有TRTRX_、TTXO、TTRXO4种;雌雄同体的基因型有TTXX、TTRXX两种。【详解】A、由表格可知,雄性个体中常染色体没有TD且含有TD表现为雌性个体,故雌性个体的常染色体基因型不可能为TDTD和TT,A错误;B、假设只有一条X染色体的个体基因型为XO,由题意分析可知:雌性动物的基因型有TDTRX_、TDTX_4种;雄性动物的基因型有TRTRX_、TTXO、TTRXO4种;雌雄同体的基因型有TTXX、TTRXX两种。若3种性别均有的群体自由交配,F1的基因型最多有10种可能,B错误;C、雌性动物的基因型有TDTRX_、TDTX_4种,若后代中有雌性个体,说明亲本一定含有TD,含有TD且基因型相同的两个个体均为雌性,不能产生下一代,C正确;D、多个基因型为TDTR、TRTR的个体自由交配,雌配子有TD、TR两种;雄配子仅TR一种,F1中雌性(TDTR)与雄性(TRTR)占比相等,D错误。故选C。16.下图为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小麦籽粒质量与激素含量成正相关B.小麦增产主要取决于生长素的含量C.几种激素的调节表现出一定的次序性D.小麦的生长发育仅受植物激素调节【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分裂素类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详解】A、由图可知,小麦的籽粒质量并没有随着激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小麦籽粒质量与激素含量不成正相关,A错误;B、小麦籽粒质量的增加是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生长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错误;C、由图可知,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生长素依次达到峰值,因此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C正确;D、小麦籽粒生长不仅受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还与光、温度等环境因素有关,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60分。17.为研究盐胁迫下不同浓度的物质M对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用营养液代替土壤进行了5组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组别处理叶绿素a+b(mmol·g-1)净光合速率(umol·g-1)气孔导度(mmol·m-2·s-1)①CK(对照组)22.39.510.17②NaCl12.11.80.07③NaCl+100M16.84.250.08④NaCl+200M19.67.030.16⑤NaCl+300M17.24.550.11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开放程度;表中M前的数字代表浓度,单位省略(1)叶绿素a+b和气孔导度是该实验的___变量。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NADPH的场所是___,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NADH的场所是___。(2)第①组与第③④⑤组不能构成对照实验,理由是___。(3)实验测试过程中,若要测量各组植株的总光合速率,每一组实验都要加设一组条件为___的对照实验。(4)该实验结果表明物质M在盐胁迫中的作用可能是___。为了获得物质M的最适宜浓度,应如何处理?___。【答案】17.①.因②.类囊体薄膜③.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18.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19.黑暗条件下20.①.一定浓度的物质M可缓解盐胁迫对植物体内叶绿素合成的抑制,提高光合色素含量,使气孔导度增大,提高光合作用强度②.在100M~300M范围内缩小浓度梯度,设置若干组进行实验,其他实验条件不变【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①光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发生水的光解、ATP和NADPH的生成;②碳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基质,发生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消耗ATP和NADPH。2、光反应产物NADPH是碳反应中CO2的还原剂,NADPH和ATP为碳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碳反应产生的ADP、Pi、NADP+为光反应形成ATP和NADPH提供了原料。【小问1详解】该实验的自变量是NaCl和M的有无、物质M的浓度,叶绿素(a+b)含量和气孔导度是该实验的因变量;在光合作用中,NADPH在叶绿体基质中参与C3的还原;在有氧呼吸过程中,NAD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气结合生成水而被消耗。【小问2详解】第①组无NaCl和M处理,而第③④⑤组均有物质NaCl和M处理,存在多个自变量,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故第①组与第③④⑤组不能构成对照实验。【小问3详解】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实验测试过程中,若要测量各组植株的总光合速率,还需要测量呼吸速率,表中各组均有光照,对应的一组应进行遮光处理,即测量净光合速率的一组需要光照,测量呼吸速率的一组不需要光照。【小问4详解】①②对比可知,盐胁迫使植物的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均下降,而②与③④⑤对比可知,加了物质M后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均有所升高,该实验结果表明物质M在盐胁迫中的作用可能是一定浓度的物质M可缓解盐胁迫对植物体内叶绿素合成的抑制,提高光合色素含量,使气孔导度增大,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由③④⑤的结果可知,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故为了获得物质M的最适宜浓度,应该在100M~300M范围内缩小浓度梯度,设置若干组进行实验,其他实验条件不变。18.研究表明,在转录因子C-Myc的激活作用下,胃癌细胞内会大量形成某种长链非编码RNA(用LncRNA-a表示),LncRNA-a通过与某单链小分子RNA(用miRNA-1表示,能与mRNA靶向结合并使其降解)靶向结合来调控SPZI基因的表达,进而加速肿瘤生长及转移,作用机理如下图。据此回答:(1)在胃癌细胞内,C-Myc激活LncRNA-a基因,在___酶的作用下,以___为模板合成大量的LncRNA-a。(2)LncRNA-a与SPZ1mRNA在细胞中通过对___的竞争性结合,从而影响SPZ1基因的___过程,(3)据图分析,当细胞内LncRNA-a过量表达时会加速患者胃癌肿瘤生长的原因可能是___。(4)根据上述信息,除了减少LncRNA-a的表达之外,请尝试提出两条治疗胃癌患者的思路___。【答案】(1)①.RNA聚合酶②.LncRNA-a基因的一条链(2)①.miRNA-1②.翻译(或表达)(3)LncRNA-a过量表达,导致miRNA-1与SPZ/基因mRNA结合受阻,SPZI基因过量表达出相应蛋白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4)促进miRNA-1的合成:降低SPZI基因的表达量等【解析】【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小问1详解】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RNA聚合酶参与,因此LncRNA-a基因转录形成LncRNA-a,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以LncRNA-a基因的一条链。【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LncRNA-a与SPZ1mRNA都能与miRNA-1结合,SPZ1mRNA能翻译形成SPZ1蛋白,因此推测LncRNA-a与SPZ1mRNA在细胞中通过对miRNA-1的竞争性结合,从而影响SPZ1基因的翻译过程。【小问3详解】据图可知,SPZ1基因能转录形成SPZ1mRNA,进而翻译形成SPZ1蛋白,SPZ1蛋白能抑制细胞凋亡,当细胞内LncRNA-a过量表达时,大量的LncRNA-a竞争结合miRNA-1,SPZ1mRNA不能与miRNA-1结合,SPZ1mRNA能产生大量的SPZ1蛋白,抑制细胞凋亡,所以会加速患者胃癌肿瘤生长。【小问4详解】根据以上信息,除了减少LncRNA-a的表达之外,还能通过增大细胞内miRNA-1的含量,使其与SPZ1mRNA结合,从而降低SPZ1蛋白含量,或者降低SPZI基因的表达量等,促进癌细胞细胞凋亡,从而治疗胃癌。19.肾上腺是位于肾脏上方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参与应激反应和其他多种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图表示情绪压力刺激下肾上腺分泌激素的调节过程。请回答:(1)当有情绪压力时,最初的反应是肾上腺素的产生和释放。该反射过程中,下丘脑属于____,①为传出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中的____神经。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导致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出汗,皮肤苍白,表现为急性的应激反应。(2)初始反应后大约10秒,HPA轴(下丘脑-③-肾上腺轴)随之启动,用于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该路径中,②的名称是____,③是____。皮质醇(糖皮质激素)是身体的主要压力激素,主要通过增加血液中的____使体内细胞有足够的能量来应对长时间的压力。醛固酮(盐皮质激素)在调节水盐平衡中的作用是____。(3)若长期处于慢性压力之下,会让人体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原因是HPA轴被持续激活,④过程不能发挥作用。④是____调节。【答案】(1)①.神经中枢②.交感(2)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②.垂体③.葡萄糖④.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3)(负)反馈调节【解析】【分析】分析图示,情绪压力可以刺激下丘脑,在神经调节方面,下丘脑通过可以控制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体液调节方面,下丘脑会分泌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皮质醇)。【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当有情绪压力时,最初的反应是肾上腺素的产生和释放。该反射过程中,下丘脑属于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末梢及肾上腺髓质为效应器;①为传出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其活动占据优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导致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出汗,皮肤苍白,表现为急性的应激反应。【小问2详解】②由下丘脑分泌,作用于垂体,故该路径中,②的名称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③是垂体。皮质醇(糖皮质激素)是身体的主要压力激素,主要通过增加血液中的葡萄糖使体内细胞有足够的能量(葡萄糖分解可释放能量,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来应对长时间的压力。醛固酮(盐皮质激素)在调节水盐平衡中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小问3详解】④是为醛固酮、皮质醇的含量过多反过来会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相应激素,④是(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相应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20.2023年3月,深圳大鹏西涌湾红色夜光藻爆发,因其体内含有大量荧光素和和荧光素酶颗粒,因而在受到海浪拍打等强扰动时,会在夜晚海面上出现美丽的蓝色荧光,仿佛浩瀚星空,美不胜收,称为“蓝眼泪”,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赏。(1)红色夜光藻是一种比较大型的球状单细胞生物,可通过细胞前端的触手将外界小型浮游植物或有机颗粒来获取营养,属于___(填“自养”或“异养”)生物:“蓝眼泪”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价值。(2)“蓝眼泪”一般在3月底到5月初出现,6月初就基本消失了,推测影响“蓝眼泪”最主要的外界环境因素是___。(3)密度较高的夜光藻白天在阳光下会呈红色,高密度聚集(大于3000个/L)才会形成赤潮。如果白天海域没有明显的水色异常,说明夜光藻密度不大,“蓝眼泪”持续时间3天左右后会消失,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能力;若形成赤潮,可能会引起___等现象,说明该能力是有限的。(4)从现有条件看,一旦大面积赤潮出现后,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加以制止。已有的物理方法有粘土法和网具捕捞等、化学方法是利用化学药剂控制赤潮生物等:请你提出一个可行的生物学方法:___。【答案】20.①.异养②.直接21.温度22.①.自我调节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急剧下降(海域动植物大量死亡)23.一是以鱼类控制藻类的生长:二是以水生高等植物控制水体富营养盐以及藻类:三是以微生物(包括溶藻细菌、病毒等)来控制藻类的生长(任意一点即可)【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和直接价值(对人类有实用意义和非实用意义)。【小问1详解】自养型和异养型生物的根本区别是能否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红色夜光藻以外界小型浮游植物或有机颗粒来获取营养,即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合成自身有机物,属于异养生物。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蓝眼泪”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小问2详解】一般在3月底到5月初属于春末夏初,6月温度开始较高,“蓝眼泪”一般在3月底到5月初出现,6月初就基本消失了,推测影响“蓝眼泪”最主要的外界环境因素是温度。【小问3详解】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蓝眼泪”持续时间3天左右后会消失,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若形成赤潮,藻类异常繁殖,排放有害物质造成鱼虾、贝类等海域动植物大量死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急剧下降,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小问4详解】利用生物的方法控制赤潮生物可利用生物的种间关系,比如某些鱼类可以以藻类为食,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