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含学期教学计划)_第1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含学期教学计划)_第2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含学期教学计划)_第3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含学期教学计划)_第4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含学期教学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44人,其中女生22人。经过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孩子们的基本

知识、技能方面已基本上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特别是动

手操作的学习内容兴趣更高。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学生思维就

打不开。因此本期应该关注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

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课本共分为个教学单元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这是在学生在一年级(上)“20以内数的认识”、

一年级(下)“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安排了数数、写读、读数、数的大小

比较、较大数的估计等内容。目的在于为学生整体建构科学的数的概念,更好地

认识万以内的数。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这是在一年级(下)初步感知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

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体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

特征。初步感知平形四边形并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拼组

图形。

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这是以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为基础的,主要有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口算)、加减法的估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探索规律、解决

问题”等内容。这也是本册书的重点,加减计算中的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变化多、

学生计算正确性差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思考性强这些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要特

别注意。

第四单元:认识千米毫米。这是在上学期认识了米、厘米分米的基础上认识

长度单位千米、介绍毫米的。对毫米学习的要求要低一点,《标准》表述的是“认

识千米,知道毫米”。

第五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上学期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用口诀求商),三年

级(上)将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用竖式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正是沟通和连接

这两部分知识。内容有除法竖式和认识、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第六单元:时分秒。这是在一年级(下)“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活动

中建立“时、分、秒”的实际概念并结合“时、分、秒”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

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统计。学生在一年级(下)经历、体验数据最简单最直观的分类本

单元内容有数据的分类整理初步接触最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仅限于一个方格

表示一个数量)。

第八单元:总复习。这是对本册课本所学知识的巩固进一步巩固与加深学生

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三、目的要求

1.认识万以内的数,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

物的顺序和位置。

2.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较大数的

意义,能估计、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和平

行四边形,能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4.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毫米。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5.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必须小于除数”,会写除法竖式,能解决

简单的有余数的实际问题。

6.认识钟表。能在活动中体会时、分、秒的长短,能结合具体情境计算简单

经过的时间。

7.经历整理数据的过程,学习最简单的整理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形。

四、教学重难点

在本册课本中,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三位数加减法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万以

数的认识中,关于中间或末尾有的数的读法和写法是难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的特征,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是认识图形的重难点。三位数加

减法中,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和估算;难点是笔算时的进位和

退位问题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认识千米、毫米中进行简单的换算是学生

学习时的难点。有余数的除法中,重点理解掌握笔算及余数比除数小;难点是笔

算时的试商方法和算理及有余数除法应用题。单位名称的写法能进行简单时分秒

的换算及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是第六单元的重难点。在统计中,数据的调查、收

集和整理是学习的难点。

四'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

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主动构建知

识。

5.开展课前1分钟口算,增强学生的口算能力,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6.加强估算与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用具

本学期主要用到的教学用具:计数器、一些长方形、正方形图片、实物及自

制的可以拉动的长方形、米尺、时钟及口算卡片

六'教学课时和进度安排

1.第一大周:万以内数的认识课时

2.第二大周:认识图形课时

3.第三大周:三位数的加减法课时

4.第四大周:千米毫米课时

5.第五大周:期中复习

6.第六大周:有余数的除法课时时分秒课时

7.第七大周:统计课时总复习课时

8.第八大周:期末复习及期末考试

课时教学计划

日期年月口第周星期总第1课时

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课时

1、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了解计数单位“万”,让学生建立

教学

初步的计数单位体系。2、在现实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体验

数在生活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

目标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了解计数单位“万”

教材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分析

小棒、计数器等。

教具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导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师谈话引入:我们已经知道10个一是十(边说边摆10个

•—根小棒,再出示一捆小棒。)并板书:10个一是十。

2、请学生摆10捆小棒,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同桌

可以合作摆一摆,从而得出10个十是一百。板书:10个十

是一百

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我们先

来数数。

并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

(一)、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探索新知。

1、教师出示一张印有100个小格方块的灯片,先让学生

数一数一块有多少个格子(100个),然后再看着灯片一百

一百地数:一百、二百、三百、

四百……九百、一千。

2、在计数器上拨珠数。

师:在计数器上怎样拨一百?

3、在直条图上数数。

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认识计数单位一、十、百、千、

万。

1、让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十、一百、一千、一万,同桌互

相一说你是怎样拨的。师可指名说一万的拨珠方法。(在万

位上拨一颗珠子就是一万)。

2、师:我们知道10个一是十,那么个和十之间的进率是多

少呢?同桌互相讨论,再交流得出:个和十之间的进率是10o

3、那么十和百、百和千、千和万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

三、课堂活动:教材3页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作业

课堂活动1、2、3、4

设计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

板书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设计

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

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

课后

小结

课时教学计划

日期年月口第周星期总第2课时

课题教学内容:P5一例4、例5,P6—课堂活动1、2题。第2课时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了解百位和千

教学1

位的意义,初步建立数位的基本概念,能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的含义。

2、知道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

目标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能正确地数出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2、知道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

教材

组成的。

教学难点:在数的过程中突出计数单位,突破翻坎数。

分析

小棒、计数器等。

教具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导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那些计数单位?

生:认识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

那么10个一是(),10个()是一百,()个

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指名口头回答,全班齐读一遍。

二、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数数,并板书课题:数

三、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4,通过一根一根数小棒,突破翻坎数数的方

法。

1、小朋友自己用小棒从九十七开始,一根一根地数,一直

数到一百二十。数好的小朋友可以同桌互相数一数。

2、指名全班交流。

师问:数到九十九,再往后怎么数?

生:该数一百了。(因为9后面添上1就变成10,10和

90合起来就是100。)

3、师问:一百二十里面有几个百和几个十?

生:一百二十里面有1个百和2个十。

(二)教学例5

1、--1-----b的数

在计数器上从九百八十数到一千零五十;

2、接龙数数

⑴一十一十地数,从八百数到一千;

⑵一百一百地数,从一千数到二千;

⑶一千一千地数,从一千数到一万。

五、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练习一题⑴,先让学生看懂计数器图,再填空。

作业12

2、练习一2题⑵,由学生直接填在书上,再集体订正。

设计

板书

设计,

课后

小结

课时教学计划

日期年月口第周星期总第3课时

写数读数第一课时

课题第1课时

教学内容:P7—P9例1、例2、例3、例4,

、进一步建立数位的概念,能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

教学1

2、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能正确地读、写万以内的

数。

目标

教学重点: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教材

教学难点: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分析

计数器、一些实物图片,卡片等。

教具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导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计数单位?这些计数单位在

计数器上是怎样排列的?

生:认识了个、十、百、千、万。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

位是万位。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指边说各个数位。并请生在计数器

上拨出85个数,再写出这个数。师指名说是怎样写的。

生:十位上有8颗珠子就在十位上写8,个位上有5颗

珠子就在个位上写5。

师:小朋友己经会写100以内数了,今天我们要继续学

习写数和读数。

二、师揭示并板书课题:写数读数

三、通过拨珠,探索万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例1

1、师:谁会拨二百八十五这个数?你是怎样拨的?

2、生看书P7例1的第二幅计数器图,并在书上写出计

数器上所表示的数。指名上台板写,集体订正。

3、师:刚才我们在写这几个数的时候,是从哪位开始

写的?

(-)教学例2

1、师:小朋友会在计数器上拨出二百六十吗?

2、师小结:读数时,当我们遇到末尾有一个零,或者两

个零,还是三个零,我们都不读。

3、学生看书自学P8例2的后两幅图,先填写在书上,再

和同桌读一读,互相讨论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的读法。师

指名汇报。

生: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

四、课堂活动: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作业

设计

板书

设计

课后

小结

课时教学计划

日期年月口第周星期总第4课时

写数读数第二课时

课题第2课时

练习内容:练习一第1、2、3、4、5、思考题。

、进一步掌握数位顺序表和万以内写数、读数的方法、能比较熟练

教学12

地读、写万以内的数。3、能充分地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广泛

应用。

目标

教材练习重点:熟练地写出万以内的数。

分析教学难点:能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具卡片、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五位是()

位。

2、10个一百是(),()里面有10

个一千。

3、6个千、8个十组成的数十();6个千、

8个一组成的数是()。

4、6539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

5、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它是()位数。

二、指导练习

1、P10-1题,边数边写,写在作业本上。再集体订

正。

2、P10—3题,(2005315045105200)

①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再指名说。

②师:这四个数中的5各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

多少?

生自己说,再同桌说一说,师再指名说。

3707这个数中的两个7各表示多少?同桌说一

说,再点名说。3、PH—4题,先让学生看书自学,弄懂

4328的组成和填写方法。然后,再独立完成⑵、

⑶小道。指名学生上台填写,全班集体

订正。

4、小调查。填在书上。

三、独立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P10—2题)

2、看卡片写数:二千七百四十一千零三五

千零八十八

作业

设计

板书

设计

课后

小结

课时教学计划

日期年月口第周星期总第5课时

课题认识算盘第1课时

教学1、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

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目标

2、让学生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

教材教学重点: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知道算盘是我

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

分析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具算盘

教学过程

一、介绍算盘的历史和现在

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们的

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算盘,开始用

算盘进行计算,一直留传到现在。所以算盘的

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

美国、东南亚、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二、介绍在算盘拨数的方法

1、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框、梁、档、珠

(上珠:顶珠、下珠:底珠)

2、认读算盘怎样表示数:上珠表示5、下珠表

示1、空档表示0.

3、拨珠的方法:拨入下珠用大拇指,拨去下

珠用食指,拨入拨去上珠用中指。

三、教学例6

1、定位:算盘上哪一档都可以定为个位。只

要个位确定下来,其余的数位也就确定了。

2、认识算盘上的1-9各数。

3、拨一些数让学生读写。

四、巩固练习

1、试一试:在算盘上1-9各数

2、练一练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

获?

作业

设计

板书

设计

课后

小结

课时教学计划

日期年月口第周星期总第6课时

课题用算盘计数第2课时

教学1、认识算盘,学习坐姿,激发孩子对算盘的热爱,让孩

子体验各种智能活动,调动孩子的兴趣

目标

2、学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材

教材第10页例7,第11页课堂活动

分析

教具算盘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导学设计

一、复习

1、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提问:梁上面的算珠叫什么?(上珠)梁下面的算珠叫

什么?(引导说出:下珠)你们想知道一颗上珠和一颗下珠

各代表几吗?

2、怎样用算盘表示数。

3、计数前先干什么:定位(个位)

4.打算盘的坐姿

学习坐姿歌:

小朋友打算盘,脚放正挺胸膛。头稍低手放平,双手拨

更聪明。

师具体介绍坐姿:端身正坐,两脚放平,头微前倾,胸

离桌一拳,算盘应放在离课桌边10T5厘米处。打算盘时,

靠翻动眼皮看数拨珠,不要摇头,要养成握笔拨珠的习惯。

拨珠必须靠手指的指关节运动,用手指的指尖触动算珠边刃,

拨珠用力要适当,轻巧灵活,避免算珠反弹或落子。

师示范。学生动作,教师指导。

二、教学例7:用算盘计数

1、在算盘上分别表示:71,509,6800c

2、写一写。

在算盘写书:注意红色小点表示那档定位个位。

(三)课后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说说对这节课的感受。

作业

在算盘上拨数:105,1234、8765、5261、8007.

设计

板书

设计,

课堂

小结

课时教学计划

日期年月日第周星期总第7课时

课题大小比较第一课时第1课时

、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1

2、会比较数的大小。3、在现实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会对较多物体

个数进行初步的估计、判断和推测。

目标

教材教学重点: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分析教学难点:让学生探索、讨论,寻求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具些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导学设计

一、复习写数

二、师生共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1、师出示80001000,问:800和1000这

两个数哪个大?哪个小为什么?

生在书上填写,和同桌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填,再

指名说

师:小朋友都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根据数数的顺序,

还可以根据位数不同判断数的大小。

2、我们再来看一看,师出示:

10001000500010007000100090001000

学生先独立填,再讨论如果不看图,怎样判断大小

呢?

3、师:如果位数相同,又该怎样判断呢?出示:

2000800100001100

4、①小朋友你们想考考老师吗?请你出两个数,老师来判断。

②同桌互相出两个数考一考。

(二)、课堂活动

P13-K2,学生先独立做。再集体订正,指名说判

断的方法。

(三)教学例2

1、学生看书自学,师指导橘子的个数在哪一排画

釉子的个数又该在哪一排画。。

2、学生独立填完后,指名板填,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填。

三、课堂活动:

1、P14-3,学生先在书上连线,再集体订正。

2、游戏:比大小(P14-4)师讲明玩法。

(1)两人出手指,每出一次,将两人手指个数的和

各自填入自己选定的一格中(和为10时不记);

⑵连续进行三次,各自组成一个三位数,数大者

获胜。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六、

作业

设计

板书

设计

课后

小结

课时教学计划

日期年月口第周星期总第8课时

课题较大数的估计第1课时

教学1、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会对较多物体进初步的估计、

判别和推测。

目标

2、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猜

测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材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分析

教具准备:实物图片等。

教具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导学设计

一、教师谈话引入:请小朋友猜一猜老师每天给你们上课都

要用到什么东西?(粉笔)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盒粉笔有多

少支。师生同数,然后得出一盒粉笔大约50支。老师从中

大约拿出一半的支数,小朋友猜一猜现在盒子里大约有几

支?(大约25支吧。)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猜的。

师:小朋友真能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较大数的估计。

二、揭示课题并板书:较大数的估计

三、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1、师出示装有大约40支铅笔的笔筒,那么这样的两盒

大约有多少呢?同桌讨论后,再指名回答你是怎样猜的。

生:一盒是50支,两盒就是50+50=100,所以大

约是100支。

2、请生看书P15例1,先独立填空,在给同桌说一说怎么

想的。指名说一说。

3、师再拿出粉笔盒,刚才我们知道了一盒大约有40支,

那么两盒大约有多少支,三盒呢?四盒呢?

(二)、教学例2

1、让学生先量一量自己的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厘米;

生量完后,再汇报交流,得出一本数学书的厚度大约

是7厘米。

2、生看一看这本书大约有多少张,(大约76张);

师:也就是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那么100张

这样的纸大约有()厘米;1000张呢?

3、学生自己先想一想,再全班交流汇报。全班齐读得

出的结论。

作业

练习三1、2、3题

设计,

板书

设计

课后

小结

课时教学计划

日期年月口第周星期总第9课时

课题较大数的估计第2课时

教学1、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会对较多物体进初步的估计、

判别和推测。

目标2、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猜

测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材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分析

教具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导学设计

一、复习

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怎样比较大小?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怎样比较大小?

二、教学例3

1、师给每桌(四人一桌)准备一盘花生,让学生估

一估一盘花生大约有多少颗。

2、分组讨论估计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估计的结果。

一种:先数出一把有多少颗,再抓一抓盘子里一

共有几把,就知道道一盘有多少颗了。

二种:一颗一颗地数就知道有多少颗了。

三种:用自己的小杯子先数出一小杯有多少颗,

再看能装几杯,就可以知道有多少颗了。

3、比较这几种方法,得出哪种估计方法最快、最好。

三、通过这几道例题的学习,小结较大数的估计方法。

先确定一个数,再看较大数里面大约有几个这样的

数,就可以很快估计出这个较大数了。

四、课堂活动

1、P16第1题。师重点问是怎样猜的。

2、P16第2题。

①师想一个数,让学生猜一猜这个数大约是多少。(给

三次机会)

②请一学生想出一个数,老师来猜一猜。(给三次机会)

③同桌互相猜一猜。(给三次机会)

七、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作业

练习三4、5、6题

设计

板书

设计

课后

小结

课时教学计划

日期年月日第周星期总第10课时

课题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

、经历整理的过程,尝试整理的方法,体验整理的尤越。

教学14

2、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能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以及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数的大小。

目标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能熟练地读、写万以内

教材

的数,以及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通过回忆、整理、复习和练习,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

分析

知识网络。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技能

教具

教具准备:图片、卡片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导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整理与复习

(一)、请学生回忆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可以看书回忆,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数数写数读数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

1、师:在数数时我们认识了哪些计数单位?

生:认识了个、十、百、千、万这五种计数单位。

师:这五种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多少呢?

生: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生做P19第2题,再集体订正。

3、师:我们是怎样写万以内的数,读万以内数的呢?

指名生说出万以内写数、读数的方法。

4、生做P19第4题。

5、师:怎样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呢?

指名生说出比较万以内数的方法,再做P19第3题(做在

作业本上)。

然后再集体评讲。

6、师:怎样估计较大数呢?

生回答后,做P19第5题。

师:你是怎样估计出这所学校的学生人数的?

(~)师:刚才通过回忆、复习,我们知道了万以内数的计

数单位,写数、读数,大小比较和较大数的估计。现在老师

就来检查小朋友是不是这些知识都学得很好。

二、课堂练习

1、写数。P20第1题(让学生说出填数的方法)

2、先写数,再比较大小,并说明理由。(书20页)

作业

练习四:1、2、3题

设计

板书

设计•

课后

小结

课时教学计划

日期年月口第周星期总第11课时

课题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

教学1、通过整理与复习,学生能对本单元万以内数的数法、读法与写法及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等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目标

2、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形成万以内数的概念。

教材

导学重点:读数、写数及数的组成。

分析

教具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导学设计

一、复习写数读数:

(1)复习计数单位。

教师:小朋友们都会数这些数,真棒!我们要准确地数数,

就要知道计数单位及数位。我们学过的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有

哪些呢?

(2)复习进率。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

教师: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

率是多少?

(3)复习数位及数的组成。

教师:每个单位都有它的位置,就是数位,如下图。

千百十个...................H43•

(4)写数:。

教师:你会写几个数吗?请写在书上。并写出后面两个数,

再说说这两个数的组成及读法。(主要是“0”的读法。)

(5)游戏:你说我写。

游戏规则:同桌之间一人说数,另一人写数,然后交换。

二、大小比较:

(1)课件出示题,教师:你能比较出这几组数的大小吗?(抽

学生口答)谁能说说比较大小的方法?

(2)写数小竞赛:每个大组报出1个数字,要求用这4个

数字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或最小的四位数)。每个大组派1

名同学上台写数,并说一说怎样才能使写的四位数最大(或

最4、较大数的估计:

(1)教师:我们学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2个班。如果按

每个班40人算,你能估计出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人吗?这样

的几所学校大约有10000人吗?请4人小组讨论一下。

(2)教师:哪位勇敢的孩子来说说你们是怎样估计的?估计

的结果怎样?

三、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整理、复习了哪些知识?

|四、课堂作业:教科书第26〜27页的练习三。

作业

设计

板书

设计

课后

小结

课时教学计划

日期年月口第周星期总第12课时

课题千米的认识第1课时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体验千米的含义,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

知道1000米=1千米。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目标

教材

教学难点:正确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分析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导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今天来上班的时候,老师拍了些照片。孩子们想看看

吗?(课件出示:特写的一个路牌)在这个路牌上你看到了

什么?km表示什么意思呢?(km表示千米)这是一个新的长

度单位一一千米。

2、孩子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知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认识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推测联想,初步感知“1千米”:

1、在手拉手活动中,初步感知1千米:

(1)、孩子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1分米有多长?1米有

多长吗?用手分别比一比。

(2)、请8个同学手拉手,用卷尺测量大约有多少米?

(3)、(8)个人站成一排,大约有10米;(感觉10米

比较长)(80)个人站成一排,大约有100米;(根据10

米想象100米的长度,孩子们发现100米比10米长得多)

(800)个人站成一排,大约有1000米;(800个同学相

当于我们全校的学生排成一排,那个队伍会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通过自己合理的想象,由衷的体会到1000米好长呀!!

2、通过教学楼的长度累加,加深理解1千米:(1)、孩子

们知道教学楼的长度大约是多少米吗?(教师:教学楼的长

度大约是50米)(2)、几个这样的教学楼排成一排是1000

米?(20个)让孩子们结合实物感受1000米确实很长!

3,抽象概念,揭示千米和米的关系:

(1)孩子们,刚才这些长度用米尺1米、1米的去测量方便

吗?(对,很不方便.)这就需要一个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去

测量,它就是千米,

(2)长度单位千米时用来测量比较长的距离。千米也叫公

里。1000米=1千米(公里)。

4、课堂活动:让孩子们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千

米作单位?

三、活动感知,亲自体验“1千米”:操场一周是100米,

10周刚好是1千米。课前我将孩子们分成两组,让他们分别

去体验1千米的长度。

四、巩固应用:

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从学校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000米?

作业

练习五:2、3题

设计

千米的认识

板书1000米=1千米(公里)

设计•1000m=lkm

课后

小结

课时教学计划

日期年月口第周星期总第13课时

课题千米的认识第2课时

1km)o

教学

2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目标31km=1000m,知道1公里=1千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材

教科书第23页的例3

分析

多媒体课件,测量工具,调查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里程标志。

教具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导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课

1

(多媒体出示例3的情景图)

教师: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回答:

学生1:我知道了三峡大坝全长2300米。学生2:我知

道了隧道长3千米。

教师:你想提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我想知道“三峡大坝”与“隧道”谁长?

教师:怎样比“三峡大坝”与“隧道”的长短呢?

2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抽学生汇报交流

结果。

学生1:因为3千米=3000米,30002300米,所以隧道

比三峡大坝长。

学生2:因为2300米比3000米少,而3000米=3千米,所以

隧道比三峡大坝长。……

教师:为什么想到这样比较?

学生1:因为3千米与2300米单位不同,3千米=3000米,

而30002300米,所以我就想到了把千米换算成米再进

行比较。

学生2:我想到2300米比2千米多,比3千米少,所以2300

3千米。

教师:这两种比较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都是先把不同的单位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那

么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呢?

学生1:一种是把千米数换算成米数。

学生2:另一种是把米数换算成千米数。教师总结比较方法。

作业

24页课堂活动

设计

千米的认识

板书1000米=1千米(公里)

设计1000m=1km

课后

小结

课时教学计划

日期年月口第周星期总第14课时

课题毫米的认识第3课时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

教学

的概念,感知1毫米有多长,知道1厘米=10毫米。

2让学生通过整理,对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有系统、完

目标

整的认识。

教材

教材25页例4

分析

硬币、学生直尺、身份证、彩条等。

教具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导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展示:美丽的七色彩虹。

教师:多美的七色彩虹呀!在各小组的桌上有和彩虹一样

漂亮的七彩纸条,请各小组分工合作量出它的长度有多少厘

米,并作记录。

学生汇报后,发现紫色彩条的长度有争议。

教师: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有时得不到准确的结果,

需要一个比厘米还小的单位一一毫米。

二、探索新知识

1观察直尺,看1厘米中间有些什么

(1)看一看,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些什么?

(2)找一找,直尺上有哪些长度单位,你是怎样发现的?

教师小结: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小格,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