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策略探究_第1页
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策略探究_第2页
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策略探究_第3页
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策略探究_第4页
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策略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培养核心素养,教师要特别注重开展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其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以帮助学生打开阅读视野,关注社会、生活等。文章从任务群教学的角度研究了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设计,从注重素养、关注文体、设置情境、拟定主题、布置任务、拓展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策略。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实用性文本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从多个方面出发,对学生进行充分引导,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阅读能力与交流能力等。基于此,本研究从任务群教学的角度,以“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设计为例,探究了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策略,以期能够真正帮助学生在阅读方面实现素养与能力的提升。一、围绕课标,注重核心素养的提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内容,不是人们常说的单元教学,其教学内容不是人们习惯看到的课文,而是将课文纳入教学资源的范畴,把课文当作语文教学的工具。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确立了课程目标,包含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其中语言运用要求注重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使用语言和写作的能力,注重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这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教学目标相契合,所以在设计本任务群时,教师应以语言运用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其他方面素养的培养,以课文作为任务群学习的资源,在课文的学习中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二、关注文体,凸显实用类文本的作用王荣生教授认为,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区分文学作品和实用文本的阅读取向。阅读文学作品是为了赏其言以明其意,而阅读实用文本是为了得其意而忘其言。这意味着,阅读文学性文本用的是欣赏的眼光,而阅读实用性文本应该带着理解运用的眼光。在阅读文学性文本时,读者主要集中于分析情节的发展、关注人物的动作行为、主题的探讨和中心思想,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文本。实用性文本则完全不同,读者阅读它们,是为了获得文本的意义,理解作者的说法,能够学以致用,以能运用作为最终目标。因此设计“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师不需要学生专注于某一特定文本,只需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即可。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等课文,三篇文章虽然都有散文的特点,但在作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时,三篇文章则能作为学生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文本材料。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化遗产之美,在体会动静结合的表达方法之余,了解课文是如何介绍文化遗产的,为后续任务“我是中国文化遗产代言人”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做好准备。三、使用教材,契合任务主题的设计以学习任务群为单位的教学中,整个学习任务群代表了一个整体,所以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习惯,从习惯性的单篇教学转化为培养学生的单元整体教学意识。单元的主题和情境保持一致,是教师在设计课程时需要传达的理念,其构成了整个任务群学习过程的基础。它是所有教学材料的基础,也是设定学习目标和内容的参考点。要注意的是,与课本的紧密联系,并不意味着只关注课本;“学习任务群”包括所有的教学资源,即课本及其他可用资源。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设计中,课文将不再孤立,而是通过主题进行串联,主题的设计要具有实用性,让学生学习时不再局限于课文,还要突破课文的局限和学科局限,以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交际沟通的需要。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有“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海滨小城》等课文。本单元课文描绘的是祖国的美丽山河,教师从“实用性”的角度设计任务群时,可以以“美丽山河我推介”为主题,任务一为“我的旅行路线”,让学生梳理自己去过的景点,在中国地图上画出旅行路线;任务二为“美丽山河我代言”,即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在学完之后,能够向身边的亲朋好友推介祖国的美丽山河;任务三为“开展美丽家乡推介会”,学生先写一写、画一画家乡或者身边的景色,最后在班级以推介会的形式介绍家乡或者身边的景点。教师以这样的方式将单元课文进行串联,并将课文作为学习资源,最终推介会指向的语言运用凸显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目标。四、创设情境,营造真实的环境氛围新课程标准指出,语言的实践情境,主要包括个人经验、社会生活和特定认知。设置具体的情境,有三个条件:第一,个人经验,这是学习者所特有的,意味着教师创造的情境必须贴近学习者的生活,以他们现有的经验为基础;第二,社会生活,这意味着教师创造的情境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而不是只能在虚拟想象中出现的情境;第三,特定的认知,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设置情境。教师创造的情境必须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并与语言和体裁紧密相连。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设计中,大情境的设置非常重要,例如,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师可以将“争做环保小卫士”作为单元学习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走进课文了解了地球的现状,走进生活了解了身边的环境问题,再回到课堂,以演讲、辩论、展示汇报等方式说明如何做好环保工作,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五、设计任务,设置具有意义的挑战学习任务群由各个子任务组成,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这是教学重點从教师“教”到学生“学”的一个重要转变。这就是为什么“任务”是学习任务群设计的核心,同时这也是一个困难的转变。任务不是教师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从情境中产生的,因此教师制订的任务和情境一样,需要对学生在日常学习或未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现实分析。除了真实性之外,任务难度也应该由教师来控制。太容易的任务对学生的学习没有意义,而太难的任务则没有价值,所以教师需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任务的设置应高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学生不能通过“看一看”迅速完成任务,而是要往上再“摸一摸”才能得到解决方案。例如,在设计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任务中,任务一为品悟民俗,探寻详略效果;任务二为步览中华,丰富民俗视角;任务三为记录民俗,做金牌讲解员。以上三个任务以“争当家乡风俗讲解员”为大主题,三个任务从读文到调查,再到运用,层层递进,富有挑战性,每一个任务都需要学生亲身体验、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六、拓展活动,补充教学过程在完成学习任务群中子任务的过程中,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它们代表了学生正在进行的学习,是任务群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有两个主要目标:首先,应该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子任务的设计,应该结合现实、具有挑战性,否则学生经常会因为这些任务的复杂性而感到不知所措。其次,确保学生能采用有效的方法完成任务。为了防止学生走上“错误的道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如果“任务”被看作是一个目标,那么“活动”即为课程标准所述:阅读与理解、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活动需要对听、说、读、写任务的组成部分进行具体而详细的解释,对活动设计也有要求。(一)活动具有操作性“可操作性”一词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可以参与;第二,学生可以做到。可操作性意味着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主研究并有所发现,而不是简单地从教师那里接受知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意味着活动有适当的难度,而且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或在小组中解决相关问题。(二)活动具有逻辑性“逻辑性”指的是活动之间的过渡是自然、有联系的,而不是完全脱节的。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师以“争当家乡风俗讲解员”为大主题,任务一为品悟民俗,探寻详略效果,其由四个小活动组成。活动1:北京春节风俗我知道;活动2:学习制作腊八粥;活动3:描绘家乡春节的风俗;活动4:拍摄制作一种春节美食的过程。四个活动与课文《北京的春节》紧密相连,活动2是活动1的课后拓展,由课文学习到动手实践,活动3和4是活动1和2的课外延伸,由课文内容走向现实生活。(三)活动具有延伸性“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是以解决实际情况的问题为导向,只有真正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在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社会生活之间架起桥梁,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课堂走向社会、体会到语言学习的真正价值。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争当家乡风俗讲解员”的任务三为记录民俗,做金牌讲解员。其中的活动1要求学生走进图书馆和文化馆,了解家乡的民俗文化;活动2要求学生以“小小讲解员”的身份在班级中进行分享和展示;活动3为交流评议,评选出最佳民俗讲解员。本任务的三项活动都是对课内的拓展,突出任务群的“实用性”和“生活性”,发挥了语言运用的价值,真正地将语言与生活联系起来。七、课程评价,进行针对性的评估评价是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部分,有效的评价不仅可以反馈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可以帮助教师优化和改进课程教学。“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评价。(一)明确评价内容当前,学校对课程的评价大多在课后进行,以课堂作业的形式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重点是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任务群的评价更关注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在学习和应用知识过程中表现和学习成果的评价。学生在不同任务的学习中会有不同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例如,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评价时,学生应更注重自己的语言运用和思维表达,关注计划、演讲、报告等。教师在评价该任务群时,就要多关注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表现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二)增加评价主体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人员参与课程评价。教师仍然是主要的评价者,因为他们是组织教学的人,在整个过程中最有发言权;此外,教师有专业知识,能够为学生提供其他人所没有的详细的操作建议。增加课程评价主体数量的目的,是从更广泛的学习角度获得反馈,并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方法。除了教师的评估,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在评价学生对任务群的学习也很重要,如果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小组学习活动将更多,学习成果将更丰富。(三)丰富评价方式评价有很多类型,包括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等,这取决于教学方法和标准。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如问卷、个人活动日记、体验式表演活动、量化评价表等。不同的任务群侧重点有所区别。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评价中,由于任务群主要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和真实情境中的运用情况,因此最常用的评估方法是建立量化表、制订評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